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壹』 24節氣每個節氣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代表的意義:
1、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2、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3、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5、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6、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7、立夏:夏季的開始。
8、小滿:小滿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江河滿。
9、芒種:「芒種」是「忙種」的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
10、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便是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11、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12、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13、立秋:斗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秋季的開始。
14、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15、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16、秋分:晝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18、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開始。
20、小雪:意味開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23、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法知識,不知道的人不多。是我國古代人計算時令變化的,一種十分獨特的歷法。二十四節氣是按照春夏秋冬,寒暑易季的氣候,把每年進行等分,每個節氣15天左右。告訴人們以歲時順序,教民耕作,不誤農時。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東北農民流行節氣的順口溜: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江扠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貳』 24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回事活動,影響著答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歷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歷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歷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叄』 寒露節氣來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
寒露節: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節氣三侯:
1、鴻鴈來賓。鴈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亦通。
2、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雲: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
3、菊有黃華。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1-3]
元 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作品中的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了。古人將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徵。「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3-5]
寒露過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原因,氣溫下降日期或有所推遲。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肆』 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於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
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北方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漸濃。

(4)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物候特徵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與白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與白露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為凍露,因此稱為寒露。
上古時代以「斗柄指向法」劃分節氣,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為寒露節氣。漢至明末的「平氣法」劃分節氣,寒露當日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八尺二寸,相當於今天的2.018米。
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95度為寒露。一般寒露節氣是在每年公歷10月8日或9日這兩天。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伍』 寒露節氣說說
1,寒露節氣悄悄到,晝熱夜涼易感冒。早睡早起身體好,水果蔬菜不能內少。早餐注意要容吃好,多喝開水無病擾。祝福送你福滿多,天天開心天天笑!
2,鴻雁南飛,寒露到;氣溫驟降,添衣裳;銀耳百合,潤乾燥;蘋果雪梨,護膚好;關懷提醒,最可靠;祝你寒露安好,幸福快樂!
3,今日寒露,冷熱交替時節,露凝為霜,寒氣逼人,為抵禦寒潮,須用暖色調來調和,如紅配黃,喜洋洋。親愛的,去看看香山紅葉、走走銀杏大道吧!
4,寒露時節,讓秋風吹,吹走心頭煩惱;看秋葉舞,舞出悠閑逍遙;任秋雨淋,淋來成功好運;讓簡訊飛,飛來真情祝福:願你用幸福保暖,拿快樂熱身。
5,秋天的涼意與雨水結伴,秋天的落葉與晨露同往,大雁往南飛,我的祝福隨著寒露到來飄然而至,天氣涼了,好好關愛家人,照顧好自己,寒露快樂!

6,盤根老樹漸消瘦,鴻雁南飛頻回眸。露白葉落又逢秋,天高雲淡碧水悠。輕風徐徐繞心頭,思念綿綿何曾休。寒露時節憶朋友,添衣保暖樂無憂。
7,寒露時節天漸涼,空氣結露欲成霜,感冒肆虐要嚴防,鍛煉身體保健康,生活辛苦工作忙,親朋好友勿相忘,送條簡訊訴衷腸,祝你心情常舒暢!
『陸』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的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分別是:
1、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表示嚴冬已經過去,氣溫開始回升。
2、雨水: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冰消雪化,氣溫回升,濕度增大,雨水漸多。
3、驚蟄:蟄,藏的意思。動物入土冬眠叫入蟄,至第二年春雨後爬出,古時以為是被雷聲震動,故叫驚蟄。這時天氣轉暖,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4、春分:春分恰是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各半的一天。天文學上劃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的開始,我國大部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清明時節天氣漸暖,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均勻氣溫上升到10度以上,長江流域氣溫更高。北方草木發芽返青,南方大地已披上綠裝。
6、穀雨:穀雨時氣溫、地溫都已穩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於五穀生長,故有「雨生百穀」之說。
7、立夏:表示春去夏來,行將進入火勢的夏天。此時萬物生長愈加旺盛,欣欣向榮。田間治理日益繁忙。
8、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9、芒種:指有芒的麥類和蠶豌豆等夏收作物,在這個節氣里即將成熟,也到了採收留種時。我國南方也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10、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學上劃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11、小暑:這時正值「三伏」的「初伏」,氣候炎熱、蒸悶。在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治理。
12、大暑:這時正值「中伏」,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時期。
13、立秋:我國習慣上作為秋季的開始,預示著天氣轉涼,植物結子,秋收季節即將來臨。但立秋後暑氣並未散盡,還有氣溫較熱的「秋老虎」在後頭。
14、處暑: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15、白露:天氣轉為涼爽,晝夜溫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16、秋分:秋分與春分這一天一樣,太陽又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秋分這天處於整個秋天的中間,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秋天。
17、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早晨和夜間地冷露凝。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進行秋收秋種。
18、霜降:表示泛博中原地區開始有霜。
19、立冬:為冬季開始的節氣,這時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
20、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冷氣薄,故凝而為雪,這時黃河流域一般開始下雪。
21、大雪:大者盛也,這時而雪盛矣,此時的天氣較前更冷,降雪的次數和量也將增多。
22、冬至:與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時白晝最短,日照物影最長,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
23、小寒:是一年中溫度已到嚴冬的節氣,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天寒地凍,進入嚴冬時期。
24、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相對於小寒來說,標志著嚴寒的持續和加劇。
知識拓展:
七言節氣歌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柒』 24節氣中的寒露是代表的什麼意思,這個季節吃什麼比較好呢
陽歷10月8日前後,太陽黃經達195度時,寒露節氣開始。這時北半球叮花恥拘儕餃抽邪處版矛權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漸漸涼了,連露水都有了幾分寒意,這就是寒露的由來。農諺說:「寒露
一到百草枯」。這表明此時氣溫已降至植被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界限溫度。
要防止過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軟食物,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以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能力。
『捌』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寒露作為我國農歷24節氣中秋季的一個節氣,從字面來看,“寒”說明了冷,“露”則表示近地面的水汽凝結成露水,寒露節氣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出現轉變特徵,也就是氣溫開始降低,夏熱褪去秋寒漸生,冷熱交替,萬物進入秋蕭之景,白天漸漸變短,黑夜慢慢變長,晝夜溫差也會加大。寒露已至,深秋時節的開始,天氣略微變涼,要注意加衣保暖,而人體的生理平衡也需要去適應和調整,在飲食和穿著等方面都要注意。
寒露時節,熱氣褪去寒氣襲來,晝夜溫差較大,人的身體津液平衡也會出現相應變化,秋干氣燥,要防止燥邪之氣侵襲身體,注意穿衣保暖和營養飲食的調節。可以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多食用一些雞鴨鵝肉、牛肉、羊肉等,加強蛋白質的攝入,少吃辛辣油膩食品,多喝水,保障健康的調節。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睡眠,放鬆心態,可以鍛煉散步,宣洩不良情緒。寒露至,秋風涼,願各位好好保重身體。
『玖』 寒露指的是什麼節氣
寒露是24節氣中第17個節氣,也即將把舒適的溫度帶向寒冷。在我們很多日歷上可以看到“晚風送秋涼,秋夜寒露凝。“ 寒露過後,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開始要下降,白天也開始慢慢的變短,夜晚變長,日照開始減少,南方天氣變得涼爽,北方很多地方開始轉冷。
俗語言:寒露腳不露。冷氣的到來,大家要記得保暖,晚上睡覺時腳不要露出來,白天不要露出腳踝,適時的添加衣服。特別是老人兒童這些身體體質比較弱的更要保暖,春捂秋凍,年輕人可以適當凍一凍可以提高耐寒能力,不過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量力而行。這個時節開始也是流感高發期,天氣也喊乾燥,大家記得多補充水分。大家可以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緩解疲勞 很多老一輩的說寒露到了,我們就要開始注意養生,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寒涼的東西,可以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能養肺潤腸,還可以防治咽干口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