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價值觀是什麼意思

價值觀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20 01:50:36

⑴ 價值觀是什麼!是如何定義的!

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⑵ 價值觀是什麼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歷史性與選擇性、主觀性的特點。價值觀對動機有導向的作用,同時反映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狀況。對於價值觀較著名的研究包括G·奧爾波特等人的價值觀研究、M·莫里斯的生活方式問卷、M·羅基奇的價值調查表等。網路詞條

定義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任何一種思想在沒有被絕對的否認之前,那麼這種思想所形成的視角、背景、判斷以及它所述說的意義,都會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客觀價值所在,而這種思想的價值則在於它所被認可的程度和意義,就是人對於這種思想的理解感知,這是人性思維里最簡單、也是最真實的評定所在,這也就評定出一種思想是否偉大,而這種思想又是否可以成為價值觀的由來。[1]

特點

穩定性和持久性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人或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

歷史性與選擇性

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主觀性

指用以區分好與壞的標准,是根據個人內心的尺度進行衡量和評價的,這些標准都可以稱為價值觀。

作用

價值觀對人們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價值觀決定人的自我認識,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的性質。價值觀的作用大致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價值觀對動機有導向的作用,人們行為的動機受價值觀的支配和制約,價值觀對動機模式有重要影響,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其動機模式不同,產生的行為也不相同,動機的目的方向受價值觀的支配,只有那些經過價值判斷被認為是可取的,才能轉換為行為的動機,並以此為目標引導人們的行為。

2.價值觀反映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狀況,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及行為結果的評價和看法,因而,它從某個方面反映了人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反映了人的主觀認知世界。

重要性

1.價值觀思想認識上的統一是人際關系的基石。

2.價值觀利益上的互動和協調是人際關系的核心。

3.價值觀信息上的溝通是健康人際關系形成的關鍵。

4.價值觀實踐上的一致是人際關系的保證。

研究

較著名的研究如G·奧爾波特等人的價值觀研究、M.莫里斯的生活方式問卷、M.羅基奇的價值調查表等。 價值觀研究奧爾波特-弗農-林賽量表(1931,1951,1960),用以測量6種基本價值觀的相對力量。該測驗是根據德國哲學家E.施普蘭格爾區分的6種理想價值型編制的。它們是:理論的(重經驗、理性)、政治的(重權力和影響)、經濟的(重實用、功利)、審美的(重形式、和諧)、社會的(重利他和情愛)及宗教的(重宇宙奧秘)。施普蘭格爾認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朝著這6種價值觀方向發展。6種價值觀念的絕對劃分並不表示有這6種典型人物存在,分類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事實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這6種價值觀,只是核心價值觀因人而異。

生活方式問卷

莫里斯於1956年提出,共包括13種生活方式,分別用13段長短相近的文字描述,各種生活方式所強調的內容不同,其重點是:

①保存人類最高的成就。個人參加其社區中的群體生活,其目的不是為了要改變它,而是為了要了解、欣賞和保存人類所已成就的最好的東西。

②培養獨立性。一個人必須避免依賴他人或外物,生命的真諦應從自我中體驗。

③對他人表示同情和關切。以對他人的關懷和同情為中心,溫情是生活的主要成分。

④輪流體驗歡樂與孤獨。在美好的生活中,孤獨與群處都是不可缺少的。

⑤在團體活動中實踐和享受人生。個人應該參加社群團體,享受友誼與合作,以求實現大家的共同目標。

⑥經常掌握變動不定的環境。一個人應經常強調活動的必要,以謀求現實地解決、控制世界與社會所需要的技術的改良。

⑦將行動、享樂與沉思加以統合。

⑧無憂、健康地享受生活。

⑨人生中那些美好。

價值調查表

羅基奇於1973年提出。他的價值系統理論認為,各種價值觀是按一定的邏輯意義聯結在一起的,它們按一定的結構層次或價值系統而存在,價值系統是沿著價值觀的重要性程度的連續體而形成的層次序列。他提出了兩類價值系統:

①終極性價值系統,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終極狀態或結果,包含的內容有:舒適的生活、振奮的生活、成就感、和平的世界、美麗的世界、平等、家庭保障、自由、幸福、內心平靜、成熟的愛、國家安全、享樂、靈魂得到拯救、自尊、社會承認、真正的友誼、智慧。

②工具性價值系統,是達到理想化終極狀態所採用的行為方式或手段,包含的內容有:有抱負、心胸寬廣、有才能、快活、整潔、勇敢、助人、誠實、富於想像、獨立、有理智、有邏輯性、鍾情、順從、有教養、負責任、自控、仁慈。

羅基奇的價值調查表中所包含的這18項終極性價值和18項工具性價值,每種價值後都有一段簡短的描述。施測時,讓被試按其對自身的重要性程度對兩類價值分別排序,將最重要的排在第1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類推,最不重要的就排在第18位。用這個量表可以測得不同的價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處的相對位置,或相對重要性程度。羅基奇的量表的優點在於,它是在一定的理論框架指導下編制而成的,其中包括的價值項目較多且簡單明了,便於被試掌握,施測也容易。並且,這種研究方法是把各種價值觀放在整個系統中進行的,因此更體現了價值觀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的作用。

等級分類

人們的生活和教育經歷互不相同,因此價值觀也多種多樣。行為科學家格雷夫斯(Graves)為了把錯綜復雜的價值觀進行歸類,曾對企業組織內各式人物做了大量調查,就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作風進行分析,最後概括出以下七個等級:

第一級、反應型:這種類型的人並不意識自己和周圍的人類是作為人類而存在的。他們可是照著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應,而不顧其他任何條件。這種人非常少見,實際等於嬰兒。

第二級、部落型:這種類型的人依賴成性,服從於傳統習慣和權勢。

第三級、自我中心型:這種類型的人信仰冷酷的個人主義,自私和愛挑釁,主要服從於權力。

第四級、堅持己見型:這種類型的人對模稜兩可的意見不能容忍,難於接受不同的價值觀,希望別人接受他們的價值觀。

第五級、玩弄權術型:這種類型的人通過擺弄別人,篡改事實,以達到個人目的,非常現實,積極爭取地位和社會影響。

第六級、社交中心型:這種類型的人把被人喜愛和與人相處看作重於自己的發展,受現實主義、權力主義和堅持己見者的排斥。

第七級、存在主義型:這種類型的人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見和不同的觀點,對制度和方針的僵化、空掛的職位、權力的強制使用,敢於直言。

這個等級分類發表以後,管理學家邁爾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國企業的現狀進行了對照研究。他們認為,一般企業人員的價值觀分布於第二級和第七級之間。就管理人員來說,過去大多屬於第四級和第五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等級的人漸被第六、七級的人取代。

人生價值觀

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於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選擇什麼樣的人生目的,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如何處理生命歷程中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付出與收獲、身與心、生與死等一系列矛盾,人們總是有所取捨、有所好惡,對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認同什麼抵制什麼,總會有一定的標准。人生價值就是人們從價值角度考慮人生問題的根據。

在關於人生的思考中,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即人生目的問題,要以人生的價值特性和對於人生的價值評價為根據。一個人自覺地追求著自己認定的人生目的,是因為他對自己選擇的生活作了肯定的價值判斷,認為這樣的生活具有價值或者能夠創造價值。回答「怎麼樣」的問題,即人生態度問題,同樣要以對人生的價值判斷為根據。

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指人生目標和人生態度在職業選擇方面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一個人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嚮往。價值觀測評會有助於職業決策和提高工作滿意度。

理想、信念、世界觀對於職業的影響,集中體現在職業價值觀上。

俗話說:「人各有志。」這個「志」表現在職業選擇上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一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職業選擇的態度和行為,對一個人職業目標和擇業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由於每個人的身心條件、年齡閱歷、教育狀況、家庭影響、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人們對各種職業有著不同的主觀評價。從社會來講,由於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相對落後,各種職業在勞動性質的內容上,在勞動難度和強度上,在勞動條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穩定性等諸多問題上,都存在著差別。再加上傳統的思想觀念等的影響,各類職業在人們心目中的聲望地位便也有好壞高低之見,這些評價都形成了人的職業價值觀,並影響著人們對就業方向和具體職業崗位的選擇。

每種職業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對職業意義的認識,對職業好壞有不同的評價和取向,這就是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決定了人們的職業期望,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方向和職業目標的選擇,決定著人們就業後的工作態度和勞動績效水平,從而決定了人們的職業發展情況。哪個職業好?哪個崗位適合自己?從事某一項具體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職業價值觀的具體表現。

⑶ 價值觀是什麼意思

價值觀的意思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

⑷ 價值觀是什麼,有什麼用

一、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拓展資料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人或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

價值觀對動機有導向的作用,同時反映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狀況。價值觀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歷史性與選擇性、主觀性的特點。

網路——價值觀

⑸ 價值觀是什麼意思,通俗簡單一點,謝謝

價值觀是什麼意思?通俗的來說,價值觀其實就是你看待事情的觀念,還有就是你對人和物的看法,以及你做事的初衷是什麼。

⑹ 價值觀的定義是什麼

價值觀(Values)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准。有益的事物才有正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世界價值觀調查,監控和分析:民主,對外國人和少數民族的寬容,對兩性平等的支持,宗教的作用和宗教的變化水平的支持,全球化的影響,對環境的態度,工作,家庭,政治,民族認同,文化,多樣性,不安全感和主觀幸福感。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准繩,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

價值觀就是指人、動物、書、文化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價值認識的排列,是動物就會有價值觀,就會有價值排列。反價值觀同樣存在。價值觀也是可變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價值觀都存在著,它有最大價值、第二價值、第三價值、第四價值……一直排列下去,比如有人認為愛情比錢有價值,有人認為錢比愛情有價值。

價值觀是掌管你的行動和思想,和信念一起決定你的思想。你只想你認為有價值的和你相信的,想了才會做。你認為沒價值的和不相信的,你根本不會想更不會做。你只會選擇你認為價值大的或價值靠前的。對於一件物品的價值大致區分為金錢價值、獨特價值、紀念價值、體驗價值。從中個人可以衡量出來對於該物品的價值順位,而產生不同的物品價值觀。

(6)價值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價值觀特點

1、穩定性和持久性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人或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

2、歷史性與選擇性

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3、主觀性

指用以區分好與壞的標准,是根據個人內心的尺度進行衡量和評價的,這些標准都可以稱為價值觀。

⑺ 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的作用是什麼

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價值取向,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從哲學上說,價值觀是關於對象對主體有用性的一種觀念。而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一致贊同的關於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企業的價值觀就是企業決策者對企業性質、目標、經營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選擇,是為員工所接受的共同觀念。
簡單地說,企業價值觀就是企業外對市場客戶、內對員工、供應商的利益相關者是非對錯的判斷標准。
企業價值觀的作用
1、業價值觀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確立了精神支柱。企業價值觀是企業領導者與員工據以判斷事物的標准,一經確立並成為全體成員的共識,就會產生長期的穩定性,甚至成為幾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對企業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撐力。
2、企業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基本特性。在不同的社會條件或時期,會存在一種被人們認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價值,並以此作為價值判斷的基礎,其它價值可以通過一定的標准和方法「折算」成這種價值。這種價值被稱為「本位價值」。
3、企業價值觀對企業及員工行為起到導向和規范作用。企業價值觀是企業中佔主導地位的管理意識,能夠規范企業領導者及員工的行為,使企業員工很容易在具體問題上達成共識。
4、企業價值觀能產生凝聚力,激勵員工釋放潛能。

⑻ 個人的價值觀是什麼

個人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版性的權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念是後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起來的。家庭、學校等群體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其他社會環境也有重要的影響。個人價值觀有一個形成過程
,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勢,是不易改變的。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
,由於人員的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著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這種價值沖突的結果,總的趨勢是前者逐步讓位於後者。價值觀念的變化是社會改革的前提,又是社會改革的必然結果。
學生的價值觀可以有很多方面,如學習知識並用於生活,幫助他人……都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就看你怎麼看自己的價值觀了。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