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長度單位有哪些

長度單位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0 01:59:16

① 古 代 的 長 度 單 位 有 哪 些

1、寸

這是小篆中「寸」的寫法,「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手,「又」下一小橫為指事符號,指出中醫學上診脈之處,稱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為「寸口」,簡稱「寸」,長度單位「寸」就是古人根據這一距離來確定的。

「寸」在長度單位中是較小的長度單位,因此又引申出「極短」或「極小」的意思。如「寸步難行」的「寸」,就是比喻「極短」的意思,還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里的「寸」都是短小的意思。

2、尺

尺的長度是伸開右手,張開拇指與食指後其間的距離。許慎則認為「尺」是在「寸」的長度基礎上確定的。《說文解字•尺部》:「尺,十寸也。」一尺等於十寸,所以尺大概是二十厘米到三十幾厘米的長度。

3、尋、仞

「尋」也是古代的長度單位。《說文解字•寸部》:「度人之兩倍為尋,八尺也。」這是說「尋」相當於一個人兩臂張開所示的長度,一尋等於八尺,大概是一米五六到兩米四五的長度。《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說明仞和尋的長度是一樣的。

4、丈

《說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從又,持十。」其中的「又」就是「手」,手持「十」,表示十尺就是一丈,所以一丈就是兩米到三米多的長度,根據古代的尺碼,一個成年的男子約有一丈高,所以古人稱成年男子為「丈夫」,而稱那些身形高大的男子為「大丈夫」。

後來妻子稱自己的男人也叫「丈夫」,其中自然有褒稱之意。但是實際上古代很少有人能長到兩米,所以這是一種略為誇張的說法。

5、常

常與尋有關,「尋味八尺,倍尋以常」,因此,常是尋的兩倍,大概是三米到四米多的長度。正是因為尋與常有關,後來,它們就經常被用在一起,組成「尋常」,意思就是平常、普通。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中寫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除此以外,毫、厘、跬、咫、里等長度單位也是古代常用的,例如「咫尺天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這些在使用古代長度的同時,還對它的意思進行了引申,表達了更加深遠的意思。


(1)長度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度量衡單位制度的發展

自秦朝以來,歷朝歷代多建有度量衡單位制度,而且變革較多,單位量值呈逐漸增大的趨勢。民國時期,河南於1932年曾在部分縣實施《度量衡法》,推行公制,但各縣政府並未完全執行。

1937年,日本侵佔河南以後,舊制復燃,市場上新舊制同時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南進行過3次重大計量制度改革。一是1959年的貫徹了國務院《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二是1978年全省改革了醫用戥秤;三是1985年貫徹國務院《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

計量單位三次重大改革,都是在各級政府統一組織領導下,全面認真進行,而且改革得比較徹底。截止到1987年,除少數民眾仍存有舊制計量器具外,政府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都按照國家規定的計量制度使用了法定的計量器具。

② 長度單位有哪些用字母怎麼表示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③ 長度單位有哪些

  1.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等。

  2.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3. 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有:光年、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阿米(am)等。

④ 世界上有哪些長度單位

哈勃長度(Hl)物理學中通用最大長度單位,約等於144億光年或4.55Gpc.
堯米(Ym)堯米(Ym),罕見的一個長度單位,1堯米等於1×10^24米=1億億億米=100億億億厘米天文學中的一座「長城」(CfA2 Great Wall),總長度可達4.7堯米(5億光年)。堯米(英語:Yottametre,符號Ym)是一個長度單位。1 Ym=10^24米。
吉秒差距(Gpc)比Mpc還大的單位。吉秒差距,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Gpc。但比較偏遠,不經常用。較大的常用的是百萬秒差距(Mpc)和千秒差距(kpc)。1秒差距(pc)=3.2616光年=206265天文單位=308568億千米1千秒差距(kpc)=1000秒差距1百萬秒差距(Mpc)=1000000秒差距=1000千秒差距1吉秒差距(Gpc)=1000百萬秒差距(Mpc)=1000000千秒差距(kpc)=1000000000秒差距(pc),約等於308568億億千米。
澤米(Zm)1Zm=1×10^21m=110000光年可用1——10澤米丈量的距離1.7澤米(約17.9萬光年)——銀河系最大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與地球之間的距離2.0澤米(約21萬光年) ——小麥哲倫雲與地球之間的距離2.8澤米(約30萬光年)——球狀星團NGC 2419與地球之間的距離8.5澤米(約90萬光年)——已知最遠的銀河系衛星星系獅子座I星系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百萬秒差距(Mpc)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Mpc。常用。
艾米(Em)艾米是長度單位,1艾米Em是10^18米
千秒差距(kpc)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kpc。常用。1千秒差距(kpc)=1000秒差距。
拍米(Pm)拍米也是測量距離的其中一個單位.有時用在宇宙中小距離的測量上.代表符號是Pm。1Pm=10的15次方m(米),即1Pm=1,000,000,000,000,000m(即1萬億千米或1千萬億米)
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有: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阿米(am)等

⑤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1、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10毫米相當於1厘米,100毫米相當於1分米,1000毫米相當於1米(此即為毫的字義)。

關於毫米的進率:1毫米=0.1厘米;1mm=0.1cm=0.01dm=0.001m=0.000001km=1 000μm=1 000 000nm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木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木單位名稱是米,符號是m,而厘米不是國際單位。

3、分米(英文名為decimetre、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十厘米等於一分米,十分米等於一米。

轉換關系

0.0001千米(km)=1分米(dm)

0.1米(m) = 1 分米(dm)

10厘米(cm) = 1 分米(dm)

100毫米(mm) = 1 分米(dm)

10 分米(dm) = 1米(m)

0.1 分米 (dm)= 1厘米(cm)

0.01 分米(dm) = 1毫米(mm)

4、「米」(metre),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可用來衡量長、寬、高。「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

1983年起,米的長度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 792 458秒內行進的距離」。

5、千米俗稱公里,英文用km(kilometre)表示。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 0000分米=10 0000厘米(公分) = 100 0000 毫米(公釐)

⑥ 長度單位有那些

長度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

在天文學中常用「光年」來做長度單位,它是真空狀態下光1年所走過的距離,也因此被稱為光年。1ly = 9.46x1015m,但習慣上說光年是距離單位。

另一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秒差距」,它是指周年視差為1秒的距離。1秒差距 = 3.26164光年,此外還有「天文單位」這個常用的長度單位。1天文單位 ≈ 1.496億千米,還有諸如千秒差距、兆秒差距這樣的天文單位,也常用到。

(6)長度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長度單位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⑦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 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
國際標准: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屆 國際計量大會:「米的長度等於 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有: 光年、 天文單位、 拍米(Pm)、 兆米(Mm)、 公里{ 千米} (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絲米(dmm)、 忽米(cmm)、 微米(μm)、 納米(nm)、 皮米(pm)、 飛米(fm)、 阿米(am)等。他們同米的換算關系如下:
1Ym=1×10^24m( 堯米)
1Zm=1×10^21m( 澤米)
1Em=1×10^18m( 艾米)
1Ly=9.46×10^15m( 光年)
1Pm=1×10^15m( 拍米)
1Tm=1×10^12m( 太米)
1Gm=1×10^9m( 京米)
1Mm=1×10^6m( 兆米)
1km=1×10^3m ( 千米)
1hm=1×10^2m( 百米)
1dam=1×10^1m(十米)
1m( 米)
1dm=1×10^(-1)m ( 分米)
1cm=1×10^(-2)m ( 厘米)
1mm=1×10^(-3)m ( 毫米)
1dmm=1×10^(-4)m( 絲米)
1cmm=1×10^(-5)m( 忽米)
1μm=1×10^(-6)m( 微米)
1nm=1×10^(-9)m( 納米)
1A=1×10^(-10)m( 埃米)
1pm=1×10^(-12)m( 皮米)
1fm=1×10^(-15)m( 飛米)
1am=1×10^(-18)m( 阿米)
1zm=1×10^(-21)m( 仄米)
1ym=1×10^(-24)m( 幺米)
另外,在實際中還經常使用到的一種單位埃格斯特朗(簡稱埃,符號ÅÅ)是一個長度單位。它不是國際制單位,但是可與國際制單位進行換算,即1Å= 10^(-10) 米 = 0.1納米。它一般用於原子半徑、鍵長和可見光的波長。譬如,原子的平均直徑(由經驗上的半徑計算得)在0.5埃( 氫)和3.8埃(鈾,最重的天然元素)之間。它還被廣泛應用於結構生物學。埃格斯特朗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 瑞典科學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而命名的。埃格斯特朗是光譜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為太陽光譜的輻射波長製作了譜圖,以10^(-10)米為單位。他同時也鑽研熱傳導、 地磁學和 北極光(這對他在 北極地區滑雪很重要)。

⑧ 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哪些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等。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1、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10毫米相當於1厘米,100毫米相當於1分米,1000毫米相當於1米(此即為毫的字義)。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3、分米(英文名為decimetre、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十厘米等於一分米,十分米等於一米。

4、平方厘米是一種通用數學計算單位、面積單位。符號為c㎡ 英文:square centimetre 是面積的公制單位(SI Unit) ,其定義是「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5、平方分米(符號為dm²)是面積的公制單位(SI Unit),其定義是「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6、平方米(m²,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定義為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簡稱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區則稱為「平方公尺」。

⑨ 長度單位有哪些

多了,
微米,毫米,分米,厘米,米,千米,里,公里,海里,光年
就暫時記得這么多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