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哺乳動物有哪些

哺乳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0 04:05:24

『壹』 查查哺乳動物有哪些

人、虎、獅、棕熊、北極熊、美洲豹、美洲獅、黑熊、豹、狼 第一名:人 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第二位:虎 亞洲霸主,真正的萬獸之王,最大的貓科動物,體重150――370千克,其最大的亞種東北虎的平均體重要比獅子最大的亞種巴巴里獅(已絕種)重20公斤左右,比現存最大的獅子非洲獅平均重40公斤左右.歷來被尊為「神獸「,龐大的身軀和矯健的身手使它位於自然食物鏈的最頂端,所向無敵。第三位:獅 非洲霸主,體重140-260千克,在貓科動物中體型僅次於老虎,是唯一一種群體行動的貓科動物,雄獅的頸部長有長長的鬣毛,顯得十分威武.能夠發出巨大的吼聲,位於非洲食物鏈的頂端.由於獅虎位於不同的地域,所以在自然狀態下無法相遇並發生爭斗,但獅子的體型要小於老虎,捕食方法單調,而且在世界及我國的一些動物園都發生過獅子被老虎咬死的事件,所以把獅子排在老虎之後,為猛獸第三。第四位:棕熊 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重可達800千克,站立高度可超過三米,攻擊力強,也經常有熊襲擊人吃人的事件。但行動比較笨拙,與獅虎爭斗時常處於下風。第五位:北極熊 北極熊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食肉動物,因此,也是北極當然的主宰。北極熊很少走向陸地,它主要生活在北極中心地區的冰蓋上,因為那裡有大量海象和海豹之類在繁衍生息,而它們那肥胖的軀體又成了北極熊最好的食物。除了鯨之外,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 。第六位:美洲豹 又稱美洲虎,外型像豹,但比豹大得多,體重為70――140千克,為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一般居住於熱帶雨林,可以捕食鱷魚等動物.身手十分矯健,但由於體型較小,所以一般不敢與棕熊等大型猛獸發生沖突。第七位:美洲獅 又稱山獅,像獅,但不是獅,體重60――140千克,體大頭小,為美洲第二大貓科動物.性情溫順,不攻擊人,極易馴服。第八位:黑熊 又名狗熊,俗稱「黑瞎子「,體重80――200千克,性兇猛,但行動笨拙,在與獅虎的交鋒中處於下風,但與豹究竟誰更強尚存爭議。第九位:豹 體型像虎,但小得多,體重約25――50千克,最大可達75千克.最大的豹為金錢豹,性兇猛,行動敏捷,可以捕食中小型哺乳動物.偶爾捕食大型哺乳動物。第十位:狼 最大的犬科動物,體重15――50千克,性殘忍,能食人畜.平均體重為犬科最大。以上排名根據各類動物的兇猛程度、戰鬥力排名。

『貳』 常見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人類是復最高等的哺乳動物制
虎 狼 鼠 鹿 猴斑馬 狗 狐 熊 象 豹子 獅子 熊貓 考拉 犀牛
穿山甲 長頸鹿 熊貓 猩猩 海豚 海象 刺蝟 北極狐 北極熊 袋鼠 河馬 海豹 鯨 鼬

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
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非洲象
最高的哺乳動物:長頸鹿
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獵豹
最臭的哺乳動物:美洲臭鼬

『叄』 魚類有哪些是哺乳動物

1、鯨目: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鯨目是完全水棲的哺乳動物,有的主要靠回聲定位尋食避敵。

2、白鰭豚:白鰭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 鯨,身體呈 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雙胞胎。母豚長有乳裂,哺乳時乳房從乳裂中伸出。幼豚會被母豚哺乳 8-20 月,活動時主要靠母豚帶游。

3、江豚:通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帶等淡水中生活;長江江豚10月生產,每胎產1仔。

4、海豚:海豚是一類水生哺乳動物,多為小型齒鯨,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 鹹淡水 中也有分布,偶見於內陸河流。通常喜歡群居,捕食魚蝦、烏賊等。

5、海豹:海豹的繁殖特點是產仔、哺乳、育兒必須到陸上或冰上來。海豹的發情期在12月,妊娠時間為9個月,幼崽出生在次年11月初,平均每次生產一隻小海豹。


『肆』 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大約從2.6億年前開始,一些陸地上的哺乳動物開始回到海洋,成為今天海生哺乳動物的始祖。有的科學家認為,海生哺乳動物的祖先是水獺;也有人認為是熊。但不論是誰,這些哺乳動物回到海洋後,開始適應海洋生活——身體逐漸變長,足變成「蹼」,或者「鰭」。它們仍然有毛,有乳腺,體溫恆定。

海豹主要生活在氣候惡劣的南極洲和北極洲。每一頭雄性海豹都有許多「妻子」。

海獅在陸地上用四肢爬行,速度比海豹快。每當繁殖季節,成群的海獅就聚在一起。

作為哺乳動物的鯨,不像海獅、海豹那樣也能在陸地上生活。它們交配、生殖,以及照顧幼仔都要在水中進行。

海豚是一種聰明而且善良的海生哺乳動物,它們喜歡群居生活,在同伴受傷或者生病的時候,它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提供幫助。它們還能夠用語言互相交流。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破譯海豚的語言,相信有一天,人類能夠聽懂海豚們說的話。

『伍』 哺乳動物的特徵有哪些

我們通常說的哺乳動物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目前一般都認為最原始的哺乳動物是生活在距今2.25億年前三疊紀晚期的隱王獸,它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的得克薩斯州,盡管隱王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哺乳動物,但是它被認為是現在所有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或共同祖先的近親,代表了最早的哺乳動物的形態。

哺乳動物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官,能協調復雜的機能活動和適應多變的環境條件。出現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對能量的攝取。高而恆定的體溫(25~37攝氏度),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完善的血液循環系統,優良隔熱性能的體表毛被和其他體溫調節的機制,提供了穩定的內環境,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依賴,區別於冷血動物。快速運動的能力。胎生(原獸亞綱除外),哺乳,保證了後代有較高的成活率。具體來說:哺乳綱身體結構復雜,有區別於其他類群的大腦結構、恆溫系統和循環系統,具有為後代哺乳、大多數屬於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徵。他們外型多樣,小至體長30毫米長有翅膀的凹臉蝠,大至體長33米形同魚類的藍鯨。他們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分布在從海洋到高山,從熱帶到極地的廣泛區域。適應多變的環境條件,在智力和對環境的反應上遠遠超過其他類群。

『陸』 森林、林地哺乳動物有哪些

世界上大約有7/10的動物生活在森林之中。這里的樹木、草地、小溪,都是哺乳動物生活的場所。

棕熊是一種大型肉食動物。也可以說,棕熊是一種全能動物,它們會跑、會爬、會游泳、會挖洞……唯一遺憾的是,沉重的身體阻礙了它們跳躍本領的施展。雖然它們常常用後腳站立,但走路時必須借用四肢。

美洲豹赤斑羚大多生活在高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里。它們行動機敏,活動前首先要在隱蔽處窺探一下周圍的環境,在確定沒有危險時才敢前行。一旦遇到危險,它們便立即竄人隱蔽的地方躲藏起來。

狍大都生活在樹林里,有時也會翻過籬笆和圍牆到農田中尋找食物。狍很喜歡獨居,它們生性膽怯,只在夜間覓食。雄狍長著短而尖的狍角。夏季,狍的皮毛呈棕紅色,到了冬天,它們會披上新的厚密的棕灰色皮毛。

浣熊長了一雙烏亮的眼睛,眼圈是黑色的,像戴了一副黑色眼鏡。浣熊喜歡爬樹、游泳和走路,因此一般生活在水邊的森林中。進食前,它們總要把食物洗一下,哪怕附近沒有水,也要做出洗的動作來安慰一下自己。

豪豬的四肢非常強壯,前肢還長了尖利的爪子,這樣非常有利於它們摘果子、撕樹皮、挖樹根。豪豬的脖子和背上長著堅硬的毛刺,遇到危險時,這些毛刺便立刻豎起來恐嚇對方,或直接沖過去刺向敵人。

豚鼠的身材圓胖,活像一個肉球,它的腿很短,沒有尾巴,前腳上有尖利的爪子,可以用來挖洞。豚鼠一般群居,每個家庭大約有十個成員。它們還會發出各種不同的叫聲以表示各種意義。

黑麂是鹿的一種,它身被棕黑色的短毛皮,額頭上長著一簇棕黃色的長毛,這成為它與其他麂類區別的標志。它們能吃一百餘種植物,還能吃一些小動物,這在鹿群中是獨一無二的。

虎的樣子像貓,四肢強壯,趾上有能夠自由伸縮的鉤爪,尾巴一直垂到地上。虎能吃其他一切脊椎動物,幾乎沒有天敵,真可謂是叢林里令所有動物都聞風喪膽的「百獸之王」。

虎在頭骨、皮毛和體格上都有很大差異。按照生存環境的不同,虎可分為八大種類:華南虎、西伯利亞虎(東北虎)、西亞虎、東南亞虎、蘇門答臘虎、爪哇虎、巴厘虎和孟加拉虎。

虎的牙齒比較少,只有28~30顆,但每顆都非常鋒利,足以咬碎任何動物的骨頭。它們的犬齒是肉食動物中最長的,像一把匕首,能輕易地刺穿獵物的皮膚;門齒排成一條線,如同一把刮刀,能刮下動物屍體骨頭表面的殘肉。

虎的耳朵不僅能聽聲音,還可表現不同的心情。當耳朵後面的白斑隨耳朵的轉向而擺動時,即在警告對手「別惹我,快走開」!雌虎發情時,會在山林里排出大量含有性激素的尿液,以吸引雄虎的注意。兩只鍾情的老虎只相處幾天時間,雌虎便會毫不留情地將新郎趕出自己的領地。

虎總是在玩耍中鍛煉捕食的本領。小虎好動好玩,虎媽媽也陪伴著它們嬉鬧,並經常帶活的動物回來訓練它們的捕食能力。小虎可以從撲打追咬的游戲中學到捕獵技巧。虎一旦聞到獵物的氣味,便會馬上低伏前進,尋找掩護自己的物體,然後無聲無息地從後面接近獵物。當距獵物只有10~20米遠時,它便會突然躍起,用前爪抓住獵物背部將其拖倒在地,尖銳的虎牙會咬斷獵物的喉嚨。

金絲猴分為四大類: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其中前三種是中國特有的,第四種生活在越南。

金絲猴一般群居,常常數百隻聚集在一起,前呼後擁、神態自如地穿梭在莽莽林海之中。金絲猴是性情溫和的「紳士」猴。川金絲猴長了一個朝天鼻,所以俗稱「仰鼻猴」。藍色的臉龐,藍色的嘴唇,眼圈也是藍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還長著一身金黃色的長毛,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像披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小金絲猴的出生,是全體金絲猴的樂趣。這些成年猴子成天圍著母子倆,欣賞著小寶寶,珍愛有加,甚至從猴媽媽懷里把幼猴搶走,邊跑邊吻個沒完。於是人們將這一行為稱做動物界的「阿姨行為」。

金絲猴大都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上。它們平時在樹上生活和玩耍,很少下地行走。

金絲猴也有語言,如:「呱——呱——呱」表示安全;「咕——咕——咕」是「哨兵」的警報聲;「嗚哇——嗚哇」說明它們餓了;「咯啊——咯啊」是渴望親熱的呼喚聲;「依——喔」是高興的表現。金絲猴是一個真正的「素食主義者」。春天,它們以樹木剛長出來的嫩芽、嫩葉和花朵為食。秋天到了,它們就吃樹上結的果實、種子和樹皮。雄性金絲猴總是跟「家屬」呆在一起,平時為家人們放哨,陪它們一起活動玩耍,一旦遇到敵情,它們會立即成群迎擊,亦或掩護「家屬」撤退。

駝鹿是體型最大的鹿類。它們的身軀高大,並且長了一身棕黑色的皮毛,這也是區別於其他鹿類的標志。它們有駱駝一樣寬大的口鼻和高聳的駝峰,雄駝鹿頭上還長了一對寬大的鹿角。駝鹿的生活很孤單,除了在冬天有少數幾天和其他駝鹿能有短暫的相聚,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獨來獨往的。駝鹿幾乎沒有天敵,它們的體重達600千克,力大無比,所以幾乎沒有動物敢招惹它們。

駝鹿喜歡吃水生植物,尤其喜歡站在淺水中吃水草。直到水面上的草吃得差不多了,它才把整個頭埋在水中,撈取水草吃。駝鹿每年都要換一次毛。四五月間,駝鹿的毛便開始脫落,首先是耳朵和鼻子,然後是背部和四肢,依次脫下。一個月後,它們便換上了一身嶄新而涼爽的「毛皮大衣」。繁殖期到來時,駝鹿就會遷徙到固定的地點進行交配。若兩只雄鹿同時看中了同一隻雌鹿,它們就會展開一場激烈而壯觀的格鬥。只有獲勝者才能取得與雌鹿的交配權。但是,失敗的雄鹿會再接再厲,與其他雌鹿交配,直到「戀愛季節」結束為止。

駝鹿體型龐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奔跑起來時速可達58千米,並且還會游泳,每次可游20千米遠。它們還是優秀的潛水員,能在五六米深的水下覓食。更有趣的是,駝鹿還是優秀的格鬥家,可以奮力踢斷一棵小樹。

松鼠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樹上,因為樹上的生活可以為它們提供相對可靠的安全保障。大多數松鼠都長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樹上跳躍時,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夜間,松鼠還會用毛茸茸的尾巴裹住身體來取暖。

秋天,松鼠在地里儲備過冬的植物果實。但松鼠並不能吃掉自己埋下的所有食物,會有一半以上始終埋在土裡。於是到第二年春天,這些剩下的植物種子便會生根發芽,長成小樹。可見,松鼠無意中成了自然界的播種專家。松鼠不會游泳,但卻極為聰明。它一旦遇到河水擋路,便會用樹皮當做小船,用尾巴當做槳,把樹皮小船劃到河對岸。松鼠喜歡將巢築在樹枝上或樹乾的空洞里。而且松鼠的巢同樣展現了它們的智慧。它們把屋頂設計成圓錐形,這樣雨水就可以順四邊往下流,而不會進入巢穴里。巢穴的外部由小枝條圍成,內部鋪有柔軟舒適的乾草和樹葉。到了晚上,松鼠就可以呆在巢穴里呼呼睡大覺了。松鼠主要以松果、橡子、核桃等堅果為食。它們依靠堅硬而鋒利的門牙咬開堅果的硬殼。松鼠利用長鉤似的爪子牢牢地抓住樹枝,尋找果實。在地面上,它們一旦發現食物便坐下來,捧著食物用門牙啃食,模樣十分可愛。

『柒』 山區哺乳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山區由於海拔高,地勢險峻,一般的動物都不會選擇來這里安家。但這里的惡劣環境卻也讓食草動物少了很多天敵的威脅。

雪豹山區的哺乳動物一般都擅長攀登,如岩羊;也有一些非常耐寒的動物,如山地猩猩等。

岩羊一般生活在海拔2100~6300米之間的高山岩石地帶。它們平時總是躺卧在草地上,看上去像一堆岩石。當遇到危險時,它們會迅速跳躍逃跑,登上陡峭的山崖。

羚牛外觀長得很像牛,所以才稱做羚牛。但事實上,羚牛是一種羊。它們的膽子非常小,白天躲在隱蔽的竹林里,到了傍晚才出來吃草。

駱馬是駱駝家族中最小的一種,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拔3600~4800米的半乾旱高原上。駱馬身上的毛柔軟而細長,是一種名貴的皮毛。駱馬奔跑的姿勢十分優美,速度也十分驚人。

黑熊因其溫順的性情而成為馬戲團里的明星。它們多才多藝,能表演騎車、爬梯、踩球等一系列節目。

虎常常出沒於山脊、矮灌叢和多岩石的山地。虎沒有固定巢穴,它們喜歡游盪於山林之中尋找獵物,一般一天可走70多千米的路程,最長的可達420千米。

羊駝的個子很小,而且沒有駝峰。它們的毛多為深褐色,又輕又長,保暖性好。

塔爾羊非常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的外貌很像山羊,但是雄羊的頦下沒有須,吻部光禿無毛,肩部和頸部都有長毛。塔爾羊喜歡群居,具有極強的警惕性,一旦有異常情況,哨羊便會發出警報,其他的塔爾羊便能聞聲躲避起來。

雄性山地大猩猩在成年後,背部的長毛會變成銀灰色。它們的肩膀上堆積著厚厚的皮下脂肪,因此能耐高山上的嚴寒。它們將睡覺用的巢築在樹上,但每用一次就會換一個新巢。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它們的頭又圓又大,軀乾和尾巴呈白色,眼圈兒呈黑色,像戴了一副墨鏡。大熊貓一般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竹林內,主要以竹子為食。

大熊貓是地球上古老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生活了七八百萬年。它們的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幾百萬年前炎熱潮濕的森林裡,與森林古猿是同一時代的動物。

大熊貓沒有固定的巢穴,它們總是喜歡獨自在樹林里閑逛,有時在大樹下或竹林內卧睡;有時迅速而靈活地爬上高大的樹木。大熊貓還會游泳,能安全地游過湍急的河流。大熊貓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而且竹葉的營養也很少,所以它們不得不盡量減少活動,以節省能量的消耗。在人跡罕至的高山深谷密林中,它們總能找到最近的食物和水源,悠閑而平靜地生活。大熊貓很挑食,它們只吃略帶甜味的冷箭竹和華桔竹,對味道苦澀的竹類絲毫不感興趣。這種偏食的習性使得每年這兩種竹子開花時,大熊貓就會餓死許多。大熊貓雖然是獨居為生,但它們與同類之間交流的方式卻很多。它們可以通過氣味標志來識別對方的年齡、性別等;還會通過不同的叫聲和體態語言來表達它們的情緒。到了繁殖季節,雌雄大熊貓總是在稠密的竹林中高歌,對方便會循著歌聲或氣味找來。往往是數只雄性大熊貓同時來到一隻雌性身邊,這時,一場「比武招親」便開始了。

雪豹被稱為「雪山之王」。它們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貓科動物,常年生活在雪山附近。它們喜歡奔跑跳躍,而且四肢健壯,行動敏捷。雪豹的棲息地海拔高度在2000~6000米。為了捕捉食物,它們會因季節的變化而沿山坡垂直遷移。灰白色帶著暗褐色斑點的亮麗毛皮是雪豹的外形特徵。

白天,它們很少出來活動,只有在清晨和傍晚,雪豹才從石洞的巢穴里走出來捕食。雪豹經常在陡峭的山崖間走動,但卻從來不會摔下來。這是因為它們長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它們還能把尾巴當掃帚,隨時可將身後的足跡打掃干凈。雪豹很聰明,非常善於利用環境來捕食。它們先將自己隱蔽起來,然後屏住氣息,一步步接近獵物,距離很近時便一躍而起發動進攻;它們或者耐心地躲在岩石後面守候著,伏擊過往的動物,讓獵物防不勝防。雪豹的耐寒能力很好,因為它們身上長著厚厚的絨毛,腳掌上長著厚厚的肉墊,在雪地和岩石上行走時像穿了一雙優質的皮靴,身體的毛色和花紋同周圍環境非常相似,以迷惑獵物。雪豹長期棲居在嚴寒之中,夏天在6000多米的峰頂上捕獵;冬天在海拔1800米處尋找食物。它們在高山上行走絲毫不費氣力,可以輕易跳上6米高的山崖,或者翻過15米寬的山澗。

雪豹的性情極其殘暴,行動敏捷,四肢矯健,很擅長跳躍和奔跑。雪豹幾乎沒有天敵,所以人稱「高山霸主」。

野氂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長期居住在海拔很高的雪山附近的山溝中,體型巨大,生命力頑強。它們的雙角斜向外伸出,如同一把月牙鏟。它們全身覆蓋著長而厚的毛,以抵禦高原的嚴寒氣候。野氂牛除了頭部、背部和四肢下部的毛比較短,其他部位都是長毛,長度可達40厘米,幾乎能垂到地面上來,很像一個厚實的圍裙,能夠遮避風雨,還可以保暖禦寒。

在繁殖期,野氂牛便會組成一個「一夫多妻」制的小家庭。遇到狼、雪豹等猛獸時,這些野氂牛便會自動圍成圓圈,牛角向外,來保護自己族群中的小氂牛。野氂牛的四肢強勁有力,蹄子又粗又圓,但趾甲又小又尖,像一把錐子一樣插在雪地里;野耗牛腳掌上有柔軟的角質,這樣的構造可以減緩身體下滑的速度和沖力,使它們在陡峻的高山上能夠自由穿行。野氂牛非常耐勞、耐寒、耐飢、耐渴,它們能夠棲息在人跡罕至的高山頂峰、荒漠草原等惡劣環境中,這是其他動物很難做到的。

金絲野氂牛長著一身金紅色的毛,在陽光的照耀下全身金光閃閃,非常漂亮。金絲野氂牛是普通野氂牛的變種,但卻不能與普通野氂牛交配。家養氂牛與野氂牛非常友好。野氂牛雖然生性兇殘,但對它們的「親人」——家氂牛仍然懷有深厚的感情。野氂牛往往會加入到家氂牛的行列中,家氂牛也時常會跟隨野氂牛一起浪跡天涯。野氂牛的叫聲很像豬,所以人們稱它為「豬聲牛」。

野氂牛的主要食物是針茅、苔草、莎草、蒿草等。它們總是在夜間進食,而在白天則躺卧休息。

『捌』 古哺乳動物有哪些

始祖馬

古哺乳動物,出現在始新世早期。馬類最早的祖先。體大如狐,身體靈巧,四肢細長,善於奔跑。前足四趾,後足三趾,每趾末端有小蹄。頭骨長而低,背拱形,尾短。門齒小,有鏟狀齒冠,臼齒齒冠比較低,有圓錐形的齒尖。它生活於叢林中,以嫩枝葉為食。始祖馬在漫長的歷史年代中,身體逐漸變大,面部逐漸伸長,腿變細長,趾變為一趾,小齒也向脊型發展,成為現代馬。

劍齒象

古哺乳動物,生活在距今200多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身體大小與現代象相似。1917年在我國甘肅合水縣發現一具化石。雄性,體長8米,高4米。一對長而微彎的象牙3.03米似兩把利劍。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因為在黃河流域發現,所以取名為「黃河劍齒象」,又名「黃河古象」。我國是擁有劍齒象種類最多的國家。黃河劍齒象的骨架化石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

猛獁

韃靼語「巨大」的意思。古哺乳動物。曾與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一起生活過,是當時人類的狩獵對象。長3-5米,高4米。體披棕色長毛(0.5米),內有絨毛。頭頂高而圓。耳朵小。牙齒特別,上門齒剛長出時緊挨在一起,以後逐漸形成新月形,強烈向外扭曲。背上有瘤狀突出,裡面貯藏了大量脂肪和其他養料,當嚴寒來臨,吃不到食時,靠瘤內營養維持生活。臀部向下塌,尾梢有一叢毛。猛獁的集中產地是西伯利亞,這里不僅有大量猛獁的遺骸,還有許多被埋藏在凍土地帶皮肉完好的整個屍體。我國的黑龍江一帶也有大量的猛獁化石發現。

大角鹿

又名腫骨鹿。古哺乳動物。已滅絕。身體大而壯。頜骨腫厚。巨大多枝的角似兩把大扇。角基部的切面呈圓形。上部寬、扁平,呈掌狀,多分杈。化石在我國河北、山東、內蒙古的地層中均有發現。特別是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內,有大量化石存在。估計,大角鹿是北京猿人狩獵的主要對象之一。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