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多少秒
『壹』 一天有多少秒
86399秒 我做程序經常遇到這個問題
按照天計算時間時減一秒 其他時候按照86400計算
『貳』 一天有24個小時,那一天有多少分鍾多少秒
一天有1440分鍾,86400秒。
一小時有60分鍾,一分鍾有60秒,據此可以算出一天有24x60=1440分鍾,有24x60x60=86400秒。

(2)一天有多少秒擴展閱讀
小時(hour)是一內個時間單位。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1小時hr(h)=60分鍾min(m)=3600秒sec(s)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容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鍾表的兩個鍾點。當鍾表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鍾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中華民國成立以前,採用十二地支計時,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時,將一天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採用公元記年、月、日、時,同時又保留中國的陰歷,公元記時,把一天分成24個時辰,比傳統的十二個時辰小一倍,故稱之為小時。
『叄』 一天共有多少個小時、多少分鍾、多少秒鍾
一天是23小時56分4秒,可是我們都是按24小時來生活的!
但是有了閏年時間又多了,所以在400年中不是100個閏年而是只有97個,原則是: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閏年
但是在世紀開始的年份就必須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比如2000年是閏年,1900、1800、1700年就都不是閏年,這樣可以在相當長時間不要做調整了。
時間的基本計量單位規定為秒,這個標准同樣是在黃裳弟子的主持下測定的,他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了天文觀測台,以太陽連續兩次通過紫金山天文台的經線為一天,稱之為一個太陽日,以一太陽日的86400分之一為一秒;但後來在長期的連續觀測中發現,一年中太陽日的長短並不一樣,最長的是12月23日,最短的是9月16日,長短相差51秒;於是提出平太陽日的概念,假想有一個均勻速度的天體在黃道上運動,這個假想的天體被稱為「平太陽」,把這個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同一子午線的時間稱之為平太陽日,把平太陽日86400分之一為一秒,就比原來精確多了。規定1分鍾等於60秒,1小時等於60分鍾,1天等於24小時,1時辰等於2小時。
<br>
<br>(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天文觀測精度不斷改善,發現平太陽日也不是十分精確,原子物理學興起後,一個新的秒定義出現了: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為一秒)
准確的講一年有364天23小時58分的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鍾表的,人們在計算時間上是這樣的:一是看日月星辰;用它們來分別時辰;一共劃分為12個時辰,並以12生肖為名稱;還有就是用水滴去算的,這是傳說,我不清楚了,謝謝!!!
『肆』 一天有多少毫秒
86400000毫秒。
解析: 1天=24小時,1小時=3600秒,1秒=1000毫秒,所以1天=24×3600×1000=86400000毫秒。
天和毫秒都是時專間單位,雖然國際單屬位制詞頭雖然也可以用於擴增時間,例如ks(千秒)、Ms(百萬秒)和Gs(十億秒),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子使用,大家都還是習慣用60進制的分、時和24進制的日做為秒的擴充。
單位換算
0.000 000 001 毫秒 = 1皮秒。
0.000 001 毫秒 = 1納秒。
0.001 毫秒 = 1微秒。
0.01毫秒=1厘秒。
1000 毫秒 = 1秒。

(4)一天有多少秒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時間單位
1、甲子
一甲子即60年,東方朔三千甲子說明他十八萬歲。
2、時
即時辰,等於現代的兩小時。古代一晝夜分為12時辰。
3、更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從晚上7點開始起更,一更約兩小時,三更就是11時至1時。古代夜間擊鼓報更。
4、點
古人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合24分鍾。三更四點,就是半夜12時36分。
『伍』 一天等於多少小時多少分鍾多少秒
一天=24小時=1440小時=86400分鍾=5184000秒。
漢語詞彙里的一天要區別於物理量單位的天,漢語詞彙里的一天指的是星球自轉一周或者是一個晝夜交替的周期,比如地球上的一天(晝夜交替)是23小時56分4秒,即地球自轉一周需要23小時56分4秒,而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時39分35秒,即火星自轉一周需要24小時39分35秒;
而物理學當中的天則是一個時間單位,他的數值是固定的,即24小時,它也可以和其他擁有固定數值的時間單位如秒、分、時進行單位換算,所以這里需要理解漢語詞彙當中的一天和物理量單位天的區別。

(5)一天有多少秒擴展閱讀
一天:指午夜12點到次日零點的二十四個小時。是記錄一個地球自轉周期的時間歷法單位。自古就有宇宙的概念,西漢的《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早期古人把日起日落一次這個周期現象記做一天,從而方便記事。
後來把一天細化為十二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一天被分為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陸』 一天有多少秒怎麼算出來
一天有86400秒。秒數的計算方法: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鍾,一分鍾有60秒,據此可以算出一天有24x60=1440分鍾,有24x60x60=86400秒。
秒的單位換算:1s=10^3ms(毫秒)=10^6μs(微秒)=10^9ns(納秒)=10^12ps(皮秒)=10^15fs(飛秒)=10^18as(阿秒)=10^21zm(仄秒)=10^24ym(幺秒)
時間的計算,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生活中定義的秒,與天文學上的歷書時所定義的秒是等效的。生活中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毫秒ms、分min、小時h、日(天)d、月m、年y等。

(6)一天有多少秒擴展閱讀
時間中秒的由來:
在古代,時被分為60分,分又分割為60秒。在有些語系中,像是波蘭語(tercja)和阿拉伯語(ثالثة),秒也以60進位制被再細分,但在現代,都是以十進製法來細分小數點以下的時間。
六十進位制來自巴比倫,他們以六十這個因素做為計算數量的單位。但是巴比倫人並沒有將時分割為60分,而是古埃及將一日分為12時的白天和12時的夜晚,他們也這樣子來區分四季。
古希臘天文學家,包括希巴谷和托勒密,定義太陽日的24分之一為時。 以六十進制細分時,使得秒是一太陽日的86,400分之一。
『柒』 一天的准確時間是多少小時多少分多少秒
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23時56分4秒,即為一天。但人工計時為24小時
『捌』 一天24小時是多少分多少秒
24小時等於1440分,等於86400秒
『玖』 一天有幾小時幾分鍾幾秒
一天有24小時,1440分鍾,86400秒。
計算思路:一天等於24小時;等於24*60=1440分鍾;等於24*60*60=86400秒
1、日是計量行星自轉一周的時間單位。口語中常俗稱天。一個太陽日約等於24小時;一個恆星日等於23小時56分4.09894秒。
2、小時是一個時間單位。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數學中常用「h"表示。
3、分又稱作分鍾,是時間的量度單位。分的英語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鍾、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4、秒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縮寫標示為sec.。

(9)一天有多少秒擴展閱讀:
最早利用太陽來計算時間的工具是日晷,從原理上講,日晷是一個帶有指針的水平或垂直的平面,這個指針可以是一根細桿,也可以是一個豎直且鋒利的面,它能夠將太陽投影到一個帶有時間刻度的表面上。
為了給出精準讀數,日晷的晷面必須與赤道面平行,指針必須指向真正的北天極方向。在北半球,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天極方向。
日晷上12進制的標記用來測量每個小時。這種對時間的測量方式,也可以用到其他時間測量工具上,例如水鍾、蠟燭時鍾、沙漏,便於在陰天或晚上判斷時間。
『拾』 一天有多少秒
一天24個小時,每1小時為60分鍾,每1分鍾60秒這個你算算看下就知道了,這個我這邊就不算了!很簡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