纈怎麼讀
❶ 纈字怎麼讀
纈
[xié]
部首:糹
五筆:XFKM
筆畫:15
繁體:纈
[解釋]1.有花紋的紡織品。 2.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❷ 纈字讀什麼音
纈 拼音:xié
筆畫:15,釋義;有花紋的紡織品;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筆畫數】:版15,部首:糹
古稱部權分鏤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燈織物為纈,分夾纈(一種鏤空版印花)、蠟纈(蠟染)、絞纈(扎染)三大類型。
❸ 纈怎麼讀
一、纈抄的拼音xié。
二、釋義:襲
1、有花紋的紡織品。
2、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三、繁體漢字:纈
四、纈的部首:糹
五、漢字結構:左中右結構
六、造字法:形聲;從糹、頡聲
(3)纈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ノノ丶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二、筆順讀寫:撇折、撇折、提、橫、豎、橫、豎、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撇、點、

三、相關組詞:
1、纈草[xié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復葉,小葉披針形。花小,淡紅色。根狀莖和根可入葯。
2、臈纈[là xié]
唐代流行的染彩的技術有三:臈纈,夾纈和絞纈。臈纈就是今天所記的「蠟染」。
3、皺纈[zhòu xié]
帶褶皺的印花織物,褶皺。
4、羅纈[luó xié]
有花紋的絲羅衣料。
5、韻纈[yùn xié]
宋時對衣著的雅稱。
❹ 纈怎麼讀纈草是什麼植物
[ 纈 ] xié
1. 有花紋的紡織品。
2. 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基本區 unicode:7E88
文字來源:《漢語大字典2》第3695頁第10字
漢語無「纈草」的片語,「纈草」可能是方言。
❺ 纈的讀音是什麼
一、纈的拼音:xié
二、部首:糹
三、釋義:
1、有花紋的紡織品。
2、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四、筆畫:撇折、撇折、提、橫、豎、橫、豎、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撇、點

(5)纈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韻纈
[yùn xié]
宋時對衣著的雅稱。
2、羅纈
[luó xié]
有花紋的絲羅衣料。
3、纈帛
[xié bó]
染印彩帛。
4、霞纈
[xiá xié]
猶霞蔚。五色斑斕貌。
5、纈文
[xié wén]
見「纈紋」。
6、皺纈
[zhòu xié]
帶褶皺的印花織物,褶皺。
❻ 纈怎麼讀音
纈
讀音:[xié]
部首:糹
釋義:1.有花紋的紡織品。2.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❼ 纈這個字怎麼讀念什麼
纈
纈
xié
<名>
中國古代的一種印染方法 [Xie,a printing and dyeing method]
纈,謂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回也。——唐·玄應《一切經答音義》
又如:纈帛(染印彩帛);夾纈(唐代的一種印花錦)
有花紋的絲織品 [figured fabrics]
衣綾綺纈。——《魏書》
兩頰紅暈。亦泛指一般紅暈 [blush;flush]。如:纈紋(酒後臉上呈現的紅暈);纈暈(紅暈);纈林(秋季葉紅,樹林呈紅色,故稱。一般指楓林)
❽ 皺纈的纈怎麼讀
xié
❾ 「纈」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一、纈的讀音:xié
二、釋義:
1、中國古代的一種印染方法
2、有花紋的絲織品
3、兩頰紅暈。亦泛指一般紅暈 。
三、纈的部首:糹
四、漢字結構:左中右結構
五、造字法:形聲;從糹、頡聲
六、相關組詞:
纈草臈纈皺纈羅纈纈紋纈花林纈纈林韻纈宮纈錯纈眼纈纈芷纈文
(9)纈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撇折、撇折、提、橫、豎、橫、豎、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撇、點、

二、片語釋義:
1、絞纈[jiǎo xié]
稱染纈。絲織品的一種染色方法。先在織品上描成花紋,然後用縫、扎等方法加以絞結,保留其底色,染後再解去縫線,即可出現種種花紋。我國東晉時已開始使用,唐代最為盛行。
2、霞纈[xiá xié]
猶霞蔚。五色斑斕貌。
3、夾纈[jiā xié]
我國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唐以後更為普遍。用兩塊木板雕刻同樣花紋,將絹布對折夾入二板中,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的染色花紋。後來發展為用鏤花油紙版塗色刷印。其染成的織物叫夾纈。
4、采纈[cǎi xié]
有褶的彩色絲織品;彩結。
5、纈纈[xié xié]
和煦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