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宋應星的著作是什麼

宋應星的著作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0 05:56:26

① 宋應星的著作有哪些

崇禎九年(1636),他寫了議論當時政局的《野議》,並把另一部著作《畫音歸正》交給友人刊印。崇禎十年四月,完成了准備已久的科技專著《天工開物》;同年六月、七月,先後寫了《論氣》和《談天》,都是關於自然學說的著作。

② 宋應星的著作,對後世的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漢族,江西奉新人,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
宋應星的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而其中最傑出的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③ 宋應星的著作是什麼

宋應星是中國明末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於鄉。崇禎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諭,十一年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為安徽亳州知州。 明亡後棄官歸里,終老於鄉。在當時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生產技術達到新水平的條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諭任內著成《天工開物》一書。宋應星的著作還有《野議》、《論氣》、《談天》、《思憐詩》、《畫音歸正》、《卮言十種》等,但今已佚失。《天工開物》的書名取自《易·系辭》中「天工人其代之」及「開物成務」,天工開物這4 個字, 是用」巧奪天工」和」開物成務」兩句古成語合並而成的.前一成語的意思是說, 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 可以生產出勝過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後一成語的意思是說, 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規律, 就能辦成事情.那麼, 這兩句話合並後, 總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它就是: 只要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 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 辛勤勞動, 就能生產製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種物品, 其精美的程度勝過天然. 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卷)。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咸》(制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鍛》、《播石》(煤石燒制)、《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曲櫱》(酒麴)和《珠玉》共18卷。包括當時許多,工藝部門世代相傳的各種技術,並附有大量插圖,註明工藝關鍵,具體描述生產中各種實際數據(如重量准確到錢,長度准確到寸)。 《天工開物》全書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既有大量確切的數據,又繪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圖。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做十八卷。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薴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制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采和燒制,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采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 我國古代物理知識大部分分散體現在各種技術過程的書籍中,《天工開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車、水灘、風車)、船舵、灌鋼、泥型鑄釜、失蠟鑄造、排除煤礦瓦斯方法、鹽井中的吸鹵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許多力學、熱學等物理知識。此外,在《論氣》中,宋應星深刻闡述了發聲原因及波,他還指出太陽也在不斷變化,"以今日之日為昨日之日,刻舟求劍之義"(《談天》)。

④ 我國明朝宋應星的著作都具有珍貴的什麼和什麼

宋應星的主要著作是《天工開物》,書裡面主要寫的是農業和手工業方面的知識,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手工業的網路全書,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⑤ 宋應星的著作是什麼

天工開物

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同時天工開物是網易獨自開發運營的回合制網路游戲《大話西遊2》資料片名稱。

⑥ 宋應星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什麼科學著作里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天工開物》這本著作里。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收錄了農業、手工業、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制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更是有詳細的記述。在國外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人。

⑦ 明代宋應星的科舉著作天工開物提出什麼哲學思想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收錄了農業、手工業、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制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更是有詳細的記述。在國外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⑧ 宋應星有哪些著作

17世紀年代,中國的一本名為《天工開物》的書,傳到西方以後,歐洲人驚奇不已,稱它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1587—1661年)。

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縣人,大約生於明代萬曆中葉,逝世於清代順治末年的公元1661年。宋應星是17世紀中國傑出的科學家,進化論大師達爾文稱他為「東方的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宋應星生活在封建社會末期的明末清初,腐朽沒落的統治階級極力倡導的「八股科舉取士」制度,被大多數知識分子看成是最有前途的道路。宋應星參加了幾次科舉以後,就意識到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從此不再奔波應試,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於科學技術研究,撰寫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集大成的代表作《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藝網路全書。它詳細記述了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技術,其中有不少是在當時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工藝措施和科學創見。《天工開物》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為18個項目。書中除了介紹農業生產經驗外,還記述了紡織、染色、制鹽、製糖、制磚、燒瓷、造車、造船、採煤、榨油、造紙、冶銅、煉鐵、軍器,火葯、顏料、酒麴等等許多種手工業生產技術。書中詳細說明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描述了它們內部細致的專業分工,還附有200多幅工藝流程插圖,與文字互相配合。此外,書中對生產各種產品所需要的時間、人力、產量,生產工具的規格、尺寸,效率,各種金屬的比重,合金成分的比例,火器的射程和殺傷力等等,也都用具體數據加以說明。《天工開物》所講的多半是人們「巧奪天工」的生產實踐和科技研究創造,為研究明朝的社會生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宋應星所進行的科學研究,其方法有些已經同近代科學方法很接近,體現了人類科技啟蒙階段的較高水準。他注意研究和表述問題時利用准確的數據來說明事物的本質。他所論述的耕田、水利、紡織等生產工藝均使用數字,現代人完全可以以此仿製出當時的器物家什。

宋應星對客觀事物進行過系統細致的觀察,反對空洞的道理。他記述的「江南麥花夜發,江北麥花晝發」,沒有親身的仔細觀察是概括不了的。

有趣的是,西方近代啟蒙科學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笛卡爾於1637年發表了著名的《方法論》一書,同一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也在中國問世,兩部著作都是用科學語言和術語寫成的,也都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笛卡爾長於數理分析,宋應星在生命科學領域內某些論述則高出西方。宋應星已經萌發出生物進化的思想,這一點後來為達爾文所反復引證:「在一部古代的中國網路全書中,已有關於物競天擇原理的明確記述。」宋應星以蠶繭為例,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生物進化思想,引起了包括林耐在內的西方生物學家的強烈共鳴。

《天工開物》是一部非常珍貴的科技文獻,在我國乃至世界科學技術史上部佔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它刊行後很快傳到日本,日本學者評價說:「作為展望在悠久的歷史過程發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是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1869年它被譯成法文,傳到西方,以後又被譯成英文,西方研究者把它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⑨ 宋應星的代表作是什麼

《天工開物》是宋應星最主要的代表作。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友人塗紹煃(字伯聚)資助,初版刊刻於南昌府。全書三卷十八篇,所敘內容涉及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三十個生產部門的技術和經驗,幾乎包括了社會全部生產領域。編次先後順序是按照「貴五穀而賤金玉」的原則安排的,將與食衣有關的農業置於首,其次是有關工業,而以珠玉殿後,體現了作者重農、重工和注重實學的思想。
宋應星的另一代表作是《野議》,成書於崇禎九年(1636)。這是他的政論集,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

⑩ 古代宋應星有哪些著作

宋應星當了四年教諭,能專心致志地從事著作。崇禎九年(1636),他寫了議論當時政局的《野議》,並把另一部著作《畫音歸正》交給友人刊印。崇禎十年四月,完成了准備已久的科技專著《天工開物》;同年六月、七月,先後寫了《論氣第八種》和《談天第九種》,都是關於自然學說的著作。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