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

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20 06:04:34

① 夜書所見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全詩的理解應該是:在孤寂夜裡寫寫所思念的景象。蕭蕭秋風吹動梧專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屬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心中牽掛著自己疼愛的孩子,此時孩子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
作者採用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動靜結合等手法,通過對詩人身處的環境進項描寫,藉此表達了自己的思鄉念子之情。
原文: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② 《夜書所見》 中的書是什麼意思

書:動詞,「寫」的意思。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全文為: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2)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主旨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這首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於通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後以景結情,詞淡意遠,耐人咀嚼。

作者簡介: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宋詩人,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詩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補遺》,其詩語言清新,意境高遠,屬江湖詩派風格,以七言絕句最佳,如《游園不值》。

③ 《夜書所見》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1、【譯文】: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專起自己的家鄉。屬

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因為他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

2、【主旨】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④ 夜書所見的所見是什麼意思

夜書所見的所見意思是所看到的(景物)。《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

全詩: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遊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4)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 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

《文心雕龍·物色》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白話文:「春秋更替,陰陽悲慘舒,顏色的影響,心也動搖了。」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二、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詩中一個「送」字令人彷彿聽到寒氣砭骨之聲。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並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

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彷彿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詩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

⑤ 古詩《夜書所見》的書字意思是什麼從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專明。
[注釋]
①蕭蕭:風聲。屬梧:梧桐樹。
②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③挑:捉。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叫蛐蛐兒。
④籬落:籬笆。
[解說]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

⑥ 小學三年級古詩《夜書所見》的書字意思是什麼 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見到的事物有什麼

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的樹葉,帶來了寒意,秋風使江上的遊子思念起家鄉,看到遠處籬笆落下燈火還亮著,猜想是孩子們在抖蛐蛐。

⑦ 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

《夜書所見》中的書是動詞,是「寫」的意思。

《夜書所見》

南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回寒聲,江上答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7)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文心雕龍·物色》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夜書所見》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⑧ 《夜書所見》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夜書所見》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朝代】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遊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8)夜書所見的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詩中一個「送」字令人彷彿聽到寒氣砭骨之聲。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並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彷彿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點出「秋風」。「月寒江風起」,來自江上的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蒓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三四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這兩句是倒裝句,按意思順序,應該前後互移。詩人意緒紛繁,難以入睡,轉身步出戶外,以排遣縈繞心頭的羈思離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給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閃現在籬落間的燈火,不正是「兒童挑促織」嗎?這種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的凄然情傷、低回不已,形成鮮明的對比。

暗夜中的一盞燈光,在詩人心靈的屏幕上映現出童年生活的片斷,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詩人陷入了對故鄉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籬落一燈」隱喻自己的「孤棲天涯」,借景物傳達一片鄉心,與「江上」句相關聯,收束全篇,尤覺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詩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這首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於通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後以景結情,詞淡意遠,耐人咀嚼。

作者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後嗣於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聞見錄》、《靖逸小集》。

⑨ 《夜書所見》這首詩意思是什麼

《夜書所見》這首詩意思是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