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屬於哪個市
① 湖北 天門市屬於哪個市區
湖北省天門市,是湖北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不屬於哪個市區。
天門市:
湖北省省轄市,擁有地級市管理許可權,是武漢城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介於東經112°33′45″至113°26′15″,北緯30°22′30″至30°52′30″之間。東與孝感市的漢川、應城接壤,北與荊門市的京山、鍾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市境北緣與大洪山余脈的低丘相連。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天門縣屬荊州專區所轄,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
1987年8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天門縣,設立天門市(縣級),原天門縣所轄行政區域仍為天門市行政區域,仍屬湖北省荊州地區管轄。
1994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發鄂政發〔1994〕143號文件,決定將天門市、潛江市和仙桃市實行省轄直管。至此,天門市成為全國最早設立的三個直管市(天、仙、潛)之一(隨州於1994年11月5日設立為直管市,於2000年8月升地級市)。
截止2019年10月,天門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個鄉。

(1)天門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湖北省:
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武漢。位於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湖北省共轄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3個縣級市、1個林區,分別是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架林區。
② 天門屬於湖北哪個市
湖北天門市,單獨為一市。1987年8月撤縣建市,1994年10月批准為省直管市。
天門市古稱竟陵,素有內「容三鄉寶地」的美譽,是聞名全國的內地僑鄉、文化之鄉和棉花之鄉。還是茶聖故里、狀元之鄉、竟陵派文學發源地,連續多年進入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五十強之列。
③ 甘肅天門市屬於哪個市
天門是湖北省的直管市。
天門,古稱竟陵,為湖北省17個省轄市之一、武漢城市圈版成員。權清雍正年間因境內天門山得名「天門」,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江,西靠荊宜,東臨武漢。
天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秦始置竟陵縣算起,天門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1] ,石家河遺址標志著天門擁有長達5000多年的文明史。
④ 湖北省天門市是屬於哪個地級市
湖北省天門市不屬於哪個地級市,它是不設區的市,其行政級別為副地級市,不受地級市的領導和代管,由湖北省直接管理,是比較特殊的全國少數幾個省直管市,省直管市的行政級別比地級市低,但比縣級市高。面積2622平方千米 人口173萬。

⑤ 湖北省天門市屬於哪個市
天門市屬於湖北省直轄市。
簡介:
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介於東經112.33ˊ專45〞-屬113.26ˊ15〞北緯30.22ˊ30〞-30.52ˊ30〞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東與孝感市的漢川、應城接壤,北與荊門市的京山、鍾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全市總面積2622平方公里,下轄3街道20個鎮1個鄉2個園場;戶籍總人口163.36萬(2016年末)。
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天門縣屬荊州專區所轄,1970年 荊州專區改稱 荊州地區。
1987年8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天門縣,設立天門市(縣級),原天門縣所轄行政區域仍為天門市行政區域,仍屬湖北省荊州地區管轄。
1994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發鄂政發〔1994〕143號文件,決定將天門市、潛江市和仙桃市實行省轄直管。至此,天門市成為全國最早設立的三個 直管市(天、仙、潛)之一(隨州於1994年11月5日設立為直管市,於2000年8月升地級市 。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天門市納入武漢城市圈。
⑥ 天門市屬於哪個市管轄
天門屬湖北省直管,不屬於其它市管轄的。
天門,古稱竟陵,為湖北省17個省轄市之一回、武漢城市圈答成員。清雍正年間因境內天門山得名「天門」,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江,西靠荊宜,東臨武漢。
天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秦始置竟陵縣算起,天門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1] ,石家河遺址標志著天門擁有長達5000多年的文明史。
天門是「茶聖」陸羽故里、中國內陸最大的僑鄉,其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量均居湖北縣域之首,2015年末常住人口129.2萬人。作為中國蒸菜文化、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天門自古被譽為「三鄉寶地」,是聞名全國的「中國蒸菜之鄉」、「中國曲藝之鄉」和「中國茶文化之鄉」。
⑦ 天門市屬於哪個市管轄
天門屬湖北省直管,不屬於其它市管轄的。
天門,古稱竟陵,為湖北省17個省轄市之一、武漢城市圈成員。清雍正年間因境內天門山得名「天門」,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江,西靠荊宜,東臨武漢。
天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秦始置竟陵縣算起,天門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1] ,石家河遺址標志著天門擁有長達5000多年的文明史。
天門是「茶聖」陸羽故里、中國內陸最大的僑鄉,其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量均居湖北縣域之首,2015年末常住人口129.2萬人。作為中國蒸菜文化、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天門自古被譽為「三鄉寶地」,是聞名全國的「中國蒸菜之鄉」、「中國曲藝之鄉」和「中國茶文化之鄉」。
⑧ 天門市在哪裡,天門市在哪個省,天門屬於哪個市
天門,為湖北省17個省轄市之一,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江,西靠荊宜,東臨武漢。
⑨ 湖北省天門市屬於哪個市
天門市屬於湖北省直轄市。
簡介:
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介於東經112.33ˊ45〞-113.26ˊ15〞北緯30.22ˊ30〞-30.52ˊ30〞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東與孝感市的漢川、應城接壤,北與荊門市的京山、鍾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全市總面積2622平方公里,下轄3街道20個鎮1個鄉2個園場;戶籍總人口163.36萬(2016年末)。
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天門縣屬荊州專區所轄,1970年 荊州專區改稱 荊州地區。
1987年8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天門縣,設立天門市(縣級),原天門縣所轄行政區域仍為天門市行政區域,仍屬湖北省荊州地區管轄。
1994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發鄂政發〔1994〕143號文件,決定將天門市、潛江市和仙桃市實行省轄直管。至此,天門市成為全國最早設立的三個 直管市(天、仙、潛)之一(隨州於1994年11月5日設立為直管市,於2000年8月升地級市 。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天門市納入武漢城市圈。
⑩ 天門屬於湖北哪個市
天門市是湖北省地級市,不屬於其他市。
天門,古稱竟陵,為湖北省17個省轄市之一,武漢城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 。天門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版圖總面積2622平方公里。東與漢川、應城接壤,北與京山、鍾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境內東西最大橫距約8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約58公里。
天門, 因境內西北有天門山而得名。早在原始社會晚期,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著名的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部落遺址中出土了大量七、八千年以前的石(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粳稻和青銅器等文物,還發現了陶祖這一原始社會父系氏族時期的重要標志性文物。
天門,古為雲夢澤風國地,春秋為鄖國地,戰國時期為楚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脈在此終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秦統一中國後,設竟陵縣,隸屬南郡。五代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為避晉高祖石敬瑭名諱(敬、竟同音),改竟陵縣為景陵縣,屬直隸防禦州,州治設此。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為避康熙墓名(景陵)諱,改為天門縣,隸屬湖北安陸府,此為第一次定名天門,沿用至今。

(10)天門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天門歷史沿革
民國初期,天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所轄。1928年(民國17年)廢道,天門縣為省直轄。民國21年,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所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天門縣城。
民國25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隨縣(今隨州市),直至1948年(民國37年)9月24日天門縣城解放為止。
民國28年6月,天門縣國民黨政府遷至第三區合豐店;民國32年春,遷至京山縣六房嘴與隨縣之環潭;民國34年9月遷回竟陵鎮。
1938年1月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天門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先後在本縣東部、西部、南部與鄰縣邊境地區結合部建立天漢縣、天京潛縣,1948年屬江漢地區行政公署鄂中專區。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5日撤銷天京潛縣、天漢縣,恢復天門縣建制。同年7月,改屬湖北省荊州專區。
新中國成立後,天門縣屬荊州專區所轄,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1950年6月,天門縣漢江以南的毛咀區劃入沔陽縣。同時,沔陽縣漢江以北的仙北等地劃入天門縣。
1955年7月,潛江縣漢江以北的張港,京山縣的多寶、拖市劃入天門縣,1996年11月蔣湖農場回歸天門,2001年8月總後沉湖基地(天門部分)移交天門,形成現境。
1987年8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天門縣,設立天門市(縣級),原天門縣所轄行政區域仍為天門市行政區域,仍屬湖北省荊州地區管轄。1994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發鄂政發〔1994〕143號文件,決定天門市實行省轄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