烎怎麼讀
拼音:yín,聲母是y,韻母是in,聲調是二聲。意思是:光明,現在多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霸氣」、「彪悍」、「制霸」等諸多意。具體解釋如下:
四角碼:10809、部首:火、總筆畫:8、部首外:6
98五筆:gaou、86五筆:gaou、鄭碼:aeeu
統一碼:70CE、倉頡:mjf、筆順:11324334
(1)烎怎麼讀擴展閱讀
類似烎的上下結構組成的字還包括:孬、夯。
一、孬
1、壞;不好:這個牌子的電器最~。
2、怯懦;沒有勇氣:~種。
孬筆畫

二、夯
[ hāng ]
1、砸實地基用的工具或機械,有木夯、石夯、鐵夯等:打~。
2、用夯砸:~實。~地。~土。
3、用力打:舉起拳頭向下~。用大板來~。
4、用力扛。
[ bèn ]
同「笨」(見於《西遊記》、《紅樓夢》等書)。
⑵ 烎的拼音怎麼讀求解答。
烎 yín
◎ 光明
【集韻】夷針切,音淫。本作㶣。詳㶣字注。烎字原從開作。
⑶ 巭孬嫑勥烎 這幾個字 怎麼讀。
pu
nāo
biáo
jiang
kūn
biáo
hang
yín
xué
巭
孬
嫑
勥
昆
嫑
夯
烎
茓
其中:「巭」不是中文,是韓文中的漢字,也就是韓國人根據「會意」製造的漢子,讀音pu。
nāo
〈方〉
⒈不好:價值很低
⒉怯懦:沒有勇氣:此人太~。
3.孬孬:對小男孩的稱呼
拼音:
nāo,
筆劃:去部首:7
不去部首:10
部首:
子
部首筆劃:
3
筆畫數:10;
部首:子;
筆順編號:1324531521
壞。不好〖bad〗。如:孬好(好與壞);舊社會窮人吃的孬,穿的孬
怯懦;無能〖cowardly〗。如:孬包(膿包,軟弱無用的人)
孬種
nāozhǒng
〖coward〗[方言]∶就是很不講究的意思也是沒有勇氣的意思!
窩囊,沒出息。孬的反意是勇
◎孬
好
方言集匯
◎
粵語:bou2
naau1
◎
客家話:[梅縣腔]
wai1
[海陸豐腔]
wai1
wai6
[客語拼音字匯]
nau3
[寶安腔]
fai3
lau1
[客英字典]
vai5
[陸豐腔]
fai6
[台灣四縣腔]
wai1
wai5
◎
潮州話:毛窩2(望2),娜歐2(腦),mo2
nao2
(móⁿ
náuⁿ)
漢典zdic.net
詳細字義
◎孬nāo
〈形〉
【釋義】方言①壞;不好:這主意不孬。②膽小;沒有勇氣:孬種|這人太孬。
(1)
壞。不好
[bad]。如:孬好(好與壞);舊社會窮人吃的孬,穿的孬
(2)
怯懦;無能
[cowardly]。如:孬包(膿包,軟弱無用的人)
常用片語
孬種
漢典zdic.net
【生僻字轉圖片】
【寅集上】【子字部】孬
·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7
孬,屬於合成字。
漢典zdic.net
《正字通》呼怪切,歪去聲。不好也。范成大桂海雜志,土俗字。音矮,不長也。奀音動,人瘦弱也。音臘,人不能舉足也。孬與奀諸文同。范所謂俗字,皆六書所不收。
漢典zdic.net
字源演變
小篆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韓國舊字形
⑷ 「槑、氼、烎、垚、圐圙、嘦、嫑及怹」怎麼讀
槑
méi ㄇㄟˊ
◎ 古同「梅」。
氼
nì ㄋㄧˋ
◎ 古同「溺」,沉沒;沉溺
烎
yín ㄧㄣˊ
◎ 光明
垚
yáo ㄧㄠˊ
◎ 古同「堯」。
嘦
jiào ㄐㄧㄠˋ
◎ 方言,只要。
嫑
biáo ㄅㄧㄠˊ
◎ 方言,不要。如:嫑著急;農諺:「天旱~望圪雲,女窮~望娘家人。」
怹
tān ㄊㄢˉ
◎ 方言,他(含尊敬意):張老師雖然八十多歲了,~身體還很硬朗
⑸ 巭孬嫑烎,分別念什麼

巭:[gū ]。孬:[ nāo ]。嫑:[ biáo]。烎:[ yín]。
⑹ 「巭孬嫑勥昆嫑夯烎茓」這些字怎麼讀
pu nāo biáo jiang kūn biáo hang yín xué
巭 孬 嫑 勥 昆 嫑 夯 烎 茓
其中:「巭」不是中文,是韓文中的漢字,也就是韓國人根據「會意」製造的漢子,讀音pu。
⑺ 「烎」怎麼讀什麼意思
yín 光明的意思
烎
yín
光明
筆畫數:8;
部首:火;
筆順編號:11324334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yín〕
〔《集韻》夷針切,平侵,以。〕
光明。
⑻ 烎字怎麼讀
互聯網實在是太奇妙,一個十分生冷的字,竟然能在一夜之間火得燙手,比如「囧」,網民人人皆知!再比如「烎」,網路指數從無到有,用戶關注度首日即達到482(「囧」為1557).一個「烎」字剛剛出現幾天,便在各大論壇中悄然流行開來,大有火爆整個互聯網之勢.
乍見「烎」,不認得,用谷歌搜索,獲得幾個答案,都是同樣的解釋:讀音「yín」,原意「光明」.
我在《康熙字典》里沒有查到「烎」,只看到一個與之相似的字,但上面的「開」是分開的兩個「干」,讀音為「yín(銀)」.我不是文字學家,不知道「烎」是不是《康熙字典》里的那個相似字.奇怪的是,微軟拼音輸入法中竟然也有「烎」,全拼之音為「yín(銀)」,估計是從《康熙字典》里拿來的.
很顯然,「烎」並不是網友的新造字,而是古為今用.
我以為,玩家們用「烎」並非用其原意,而是用其象形之意.「烎」即為「開火」:既傳神,又達意,妙不可言.游戲玩家在特定的環境下,表達一種特殊的競技心態,選擇「烎」這個字,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在游戲中,「烎」已經成為玩家們形容「遇強則強,鬥志昂揚,熱血沸騰,你越厲害我越要找你挑戰,希望在競爭或對抗中一比高下」的流行語.
假如再引申一層:用「烎」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即可傳達「滿狀態」、「霸氣」、「爆豆」、「彪悍」等諸多豪氣;再用「烎」表示一個人面對敵人敢於宣戰、善於戰斗,也可准確地顯示其「秒殺」對手的「必勝」壯志.
追根溯源,「烎」起源於游戲家族,是游戲玩家們創造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文化現象.2009聯想IEST大師賽預選賽中,出現一支自稱「烎之隊」的比賽隊伍,向知名DOTA戰隊———WCG與EOG的雙料冠軍e-home團隊「開火」宣戰.整場比賽中,「烎之隊」表現出極其無懼的精神風貌,盡管最終還是落敗,但是依舊被DOTA的粉絲們,看作是十分經典的一場賽事.「烎」這個字也逐漸在游戲玩家中流行起來,用來形容自己精力充沛的競技或游戲狀態,並由此演變出流行的「烎文化」.從這一特定意義上看,正是聯想IEST大賽催生了「烎文化」.
目前,由「烎」所派生出的一系列流行詞語風行一時,如:
「烎你就像碾一隻螞蟻!」
「烎你沒商量!」
「不是跟你得瑟,寂寞已經過時了,咱玩的是烎!」
「男人,重要的不是帥,是烎!」
「中國人從此烎起來了!」
甚至有人在論壇里大呼:「蔡依林的一路成功相當的烎!」
更有精明的淘寶商家嗅到了「烎文化」獨特的味道,開始售賣以「中國烎」為主要元素設計的建國60周年紀念T恤衫.
「烎文化」的流行,不僅僅是游戲人群的情緒宣洩,在很大程度上,更是電子競技的精神凝結.當「烎文化」溢出網路游戲家族,向網路大眾群體蔓延之後,它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更加深廣.
人是需要一種精神的,無論是創業,還是競爭,那種鬥志昂揚熱血沸騰、敢於挑戰並且戰勝對手的「烎」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吧.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強大的敵手,也要毅然亮劍,為勝利而亮劍!准確地說,「烎文化」獲得網民的認同,就是「亮劍精神」在網路世界的延續和深化.
⑼ 「烎、囧、槑、玊、奣、嘦、勥、巭、嫑、恏、兲、氼、忈、炛」請問這幾個字 ,怎麼讀,拼音打上,謝謝!
烎 讀音:yín 原義:光明。網路新義:在游戲中,意義衍生為「遇強則強,鬥志昂揚,熱血沸騰,你越厲害我越要找你挑戰,希望在競爭或對抗中一比高下」。
槑 讀音mei,古同「梅」。這個「槑」字由兩個「呆」組成,於是在網路語言里被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 讀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網路文化中,它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也常常表示郁悶的表情。
兲:跟常用來罵人的那種水生動物沒有關系,沒你想的那麼復雜。這個字是「天」字的古體,也念「天」(tiān)。
氼:哈哈,這個字其實好記,人掉水底下了,當然就是溺水,這個字就是「溺」的意思,讀音也一樣:溺(ni)。
砳:這個字有點不好理解,石頭跟石頭相碰怎麼會是「樂」(le)的聲音呢?但這個字就是形容石頭相撞的一個象聲詞,就這么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兩個字快速連讀,你就會很容易找到它正確的讀音:叫(jiao)。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標的二聲),意思就不用說了吧。
嘂:四張嘴同時叫,當然就是大聲叫了。還念叫(jiao)。
圐圙:仔細看看這兩個字:兩個口分別框住了四方八面,意為「圍起來的草場」,念枯略(kū lue),內蒙古方言中一般讀作庫倫(kū luan),「圐圙」一詞現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點兒點得不是地方,當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孖:第一次看到這個字是手機的「孖機」,意思如同字形所示:雙生子。用現在話說就是克隆。念媽(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頭——就是混凝土啦,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念同(tong)
⑽ 烎字怎麼讀
烎
讀音:[ yín ]
部首:火 筆畫:8 五筆:GAOU
基本解釋
光明,現在多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霸氣」、「彪悍」、「制霸」等諸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