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蛔蟲病
❶ 什麼事蛔蟲圖
人蛔蟲是人體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之一,尤其是兒童,寄生於人體小腸內,引起蛔蟲病,屬大型的人體寄生線蟲。成熟的雌蟲和雄蟲在小腸里交配產卵。受精卵隨病人的糞便排出體出外,並在適宜的條件下發育,它能使人感染上蛔蟲病,叫做感染性卵。如果這種感染性卵隨食物或其他途徑進入人體,在十二指腸中孵出幼蟲,幼蟲鑽入腸壁血管,隨血液經肝、心、肺等器官,然後經氣管至咽部,再被吞噬經食道到達胃和小腸,在小腸定居發育成成蟲。
蛔蟲病是最常見的小兒腸道寄生蟲病。環境被蛔蟲卵污染,是嬰幼兒感染的主要來源。蛔蟲卵主要通過手和食物進入人體內。小兒喜歡用手抓食物吃,喜歡吮指頭,還喜歡把一些不潔的玩具放入口中;尤其是小兒的指甲縫中很易藏有蛔蟲卵,是極易造成感染的。
有些人認為,蛔蟲人人肚裡都有,不必太重視。其實蛔蟲給孩子們造成的危害還是很大的。蛔蟲的成蟲可在人的腸道,生活1~2年。幾條或十幾條蛔蟲在腸道內(嚴重者可達數百條、上千條)掠奪宿主營養的同時,還分泌酶的抑制劑,影響宿主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這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是很有害的。
蛔蟲病的輕或重,並不完全取決於蛔蟲數目的多少,而與蛔蟲所在部位有關。腸道蛔蟲可無症狀,或有輕度食慾不振,臍周或臍上輕度疼痛。痛無定時,反復發作,持續時間不定,痛時喜按。個別孩子有異食癖:喜吃牆皮、土塊、爐渣等。大量蛔蟲當然會消耗營養,造成貧血,營養不良,嚴重者可影響到精神乃至智力。精神神經症狀有精神萎靡、興奮、頭痛、易怒、睡眠不安、咬牙……。還有全身過敏症狀,如蕁麻疹、皮膚瘙癢等。
蛔蟲病的合並症很多。蛔蟲可造成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肝膿腫、蛔蟲性闌尾炎以及蛔蟲性腸穿孔、腹膜炎等等。更為嚴重者,當孩子患重病時,如用大量鎮靜葯或昏迷時,蛔蟲上竄,經咽部進入氣管,可造成窒息。蛔蟲有「無孔不入」的習性,可鑽進膽管、胰腺管、泌尿道等處。總之,蛔蟲的危害性一言難盡。
蛔蟲病的治療,說來既簡單又復雜。年長兒如無症狀,不加治療,一年內也可排出蛔蟲。但對重症蛔蟲病,必須按醫師的指示進行治療。
這里應特別提醒家長的是,不要孩子一有腹痛就給孩子吃打蟲子葯,而應先由醫師確診為蛔蟲病後,再驅蟲。再一點就是,有的人也不管孩子有沒有蛔蟲病,過上一年半載,就「自動」給孩子服一次驅蟲葯。這種做法是很不應該的。
❷ 蛔蟲病有什麼症狀
你好,蛔蟲病是蛔蟲寄生在人體腸道所引起的疾病。蛔蟲卵污染泥土、水或食物,如果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會患病。兒童容易玩泥土,如果手上沾了蛔蟲卵,飯前又沒洗手,就易患上蛔蟲病。蛔蟲病人有的常有臍周有陣發性腹痛,有的食慾不好,有的食慾很好卻日漸消瘦,有的伴有腹瀉,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並排出蛔蟲;有的有低熱,煩躁不安,晚上易驚醒、磨牙等。
❸ 有蛔蟲的症狀是什麼啊
【病理】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在人體腸道所引起的疾病。蛔蟲卵污染泥土、水或食物,如果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會患病。兒童容易玩泥土,如果手上沾了蛔蟲卵,飯前又沒洗手,就易患上蛔蟲病。
【症狀】
蛔蟲病人多沒有症狀,有的常有臍周有陣發性腹馮,有的食慾不好,有的食慾很好卻日漸消瘦,有的伴有腹瀉,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並排出蛔蟲;有的有低熱,煩躁不安,晚上易驚醒、磨牙,蛔蟲常引起嚴重的並發症,諸如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道蛔蟲症和急性膽道炎、急性腹膜炎等疾病都有可能由蛔蟲引起。
【西葯治療】
1.丙硫咪唑400毫克頓服。
2.噻嘧啶成人每次劑量10毫克/公斤,晚間頓服,療程1~2天。
3.甲苯咪唑成人每次200毫克頓服,療程1~2天。
4.左旋咪唑成人一次口服150毫克,兒童2~3毫克/公斤,臨睡前1次頓服。
5.哌嗪每人每次3~3.5克,連服2天。兒童按每日150毫克/公斤計算,每日總量不超過3克。
6.膽道蛔蟲病的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與防治感染。
7.蛔蟲性腸梗阻的主要治療措施為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靜脈補液、糾正失水與酸中毒。如並發腸壞死、穿孔等,應及時手術治療。
【食療】
1.陳醋30~60毫升。視年齡大小,適量頓服,至痛止為度,疼痛緩解後再服驅蟲葯。用治膽道蛔蟲症之腹痛。
2.豆油、藕粉適量。用豆油將藕粉調為糊狀,每次60毫升,日服三次。驅蛔通腑。用治蛔蟲性腸梗阻。
3.菜油50~250毫升。按患者年齡大小,適量頓服,或分二次服下。潤腸通便。用治蛔蟲性或糞塊性腸梗阻。
4.大蔥30克,菜油15克。將油鍋置於旺火上,待油熱冒煙,倒入蔥段爆炒即成,不加任何調料,每日晨起空腹一次吃完,連用三天。服後二個小時再進飲食。驅蛔蟲,止腹痛。用治蛔蟲病。
5.鮮草莓、余甘子量可大些,每天約150~500克,生吃。
6.石榴根皮10克,烏梅15克,水煎飲用,治膽道蛔蟲症。
7.生食南瓜子250克,可治蛔蟲病,同時還可治蟯蟲、絛蟲、血吸蟲、鉤蟲。
8.食醋60毫升中入花椒少許,加水煮開,除掉花椒後頓服。
9.生絲瓜子20~30粒(以色黑者有效),去殼,每日1次,空腹嚼爛咽下,連服三五次。
10.大蒜適量,菜油少許。將蒜去外皮搗爛,加菜油少許攔勻,臨睡前塗拭肛門周圍,連用7天。殺蟲止癢。
11.韭菜適量。每晚臨睡前將韭菜煎湯,待溫後洗肛門。也可將韭菜用涼開水洗凈搗爛絞汁,滴入肛門,每次3~5滴。驅蟲止癢。
引自網路知道
❹ 蛔蟲病有什麼症狀,是什麼引起的 怎麼治
建議:病情分析:蛔蟲病是蛔蟲寄生在人體腸道所引起的疾病。蛔蟲卵污染泥土、水或食物,如果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會患病。兒童容易玩泥土,如果手上沾了蛔蟲卵,飯前又沒洗手,就易患上蛔蟲病。 指導意見:蛔蟲病人多沒有症狀,有的常有臍周有陣發性腹馮,有的食慾不好,有的食慾很好卻日漸消瘦,有的伴有腹瀉,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並排出蛔蟲;有的有低熱,煩躁不安,晚上易驚醒、磨牙,蛔蟲常引起嚴重的並發症,諸如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道蛔蟲症和急性膽道炎、急性腹膜炎等疾病都有可能由蛔蟲引起。 可以服用腸蟲清治療。
❺ 蛔蟲病有什麼特徵
因蟲體的寄生部位和發育階段不同而異。
蛔蚴移行症蛔蚴在寄主體內移行時引起發熱、全身不適、蕁麻疹等。抵達肺臟後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帶血絲等症狀,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紺。肺部X射線檢查可見遷徙性浸潤性陰影,臨床上稱為過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綜合征。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約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中國浙江等地曾多次報告蛔蚴引起的暴發性流行性哮喘,發病率高達20%~50%。
腸蛔蟲症常見症狀有臍周陷痛、食慾不振、善飢、腹瀉、便秘、蕁麻疹等,兒童有流涎、磨牙、煩躁不安等,重者出現營養不良。一旦寄生環境發生變化如高熱時,蛔蟲可在腸腔內扭結成團,阻塞腸腔而形成蛔蟲性腸梗阻,患者出現劇烈的陣發性腹部絞痛,以臍部為甚,伴有惡心、嘔吐,並可吐出蛔蟲,腹部可觸及能移動的臘腸樣腫物。有時蛔蟲性腸梗阻可發展成絞窄性腸梗阻、腸扭轉或套疊,必須及時手術治療。蛔蟲也可穿過腸壁,引起腸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時手術即可死亡。
異位蛔蟲症蛔蟲有鑽孔的習性,腸道寄生環境改變時可離開腸道進入其他帶孔的臟器,引起異位蛔蟲症,常見以下幾種:①膽道蛔蟲症,以兒童及青壯年為多,女性較常見。誘因有高熱、腹瀉、妊娠、分娩等。妊娠時胃酸減少,膨大的子宮迫使腸道移位,分娩時強烈的宮縮誘發腸蠕動增加,均可促使蛔蟲向膽管逆行。此病發病驟然,右上腹偏中有劇烈陣發性絞痛,鑽鑿樣感,患者輾轉不安、惡心、嘔吐,可吐出蛔蟲。發作間期無疼痛或僅感輕微疼痛。若蛔蟲鑽入肝臟可引起蛔蟲性肝膿腫,必須及早手術治療。②胰管蛔蟲症,多並發於膽道蛔蟲症,臨床徵象似急性胰腺炎。③闌尾蛔蟲症,多見於幼兒,因小兒闌尾根部的口徑較寬,易為蛔蟲鑽入。其臨床徵象似急性闌尾炎,但腹痛性質為絞痛,並嘔吐頻繁,易發生穿孔,宜及早手術治療。
❻ 什麼是蛔蟲病
你好,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成蟲寄生於小腸,可引起蛔蟲病。
❼ 什麼是蛔蟲病
蛔蟲病是小兒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影響小兒的食慾和腸道功能,妨礙小兒的生長發育。其並發病較多,有時可危及生命,所以必須積極防治。
蛔蟲卵主要通過手和食物感染。如吃瓜果不洗沖,飯前便後不洗手,喜吃生涼拌菜和泡菜,喝不潔生冷水,特別是河水,都是感染蛔蟲的重要因素。小兒玩物不潔,吮指,喜用嘴含東西,也能帶進蛔蟲卵。
蛔蟲寄生在體內主要以小腸內乳糜液為食物,不但掠奪宿主營養,同時又分泌對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酶及組織蛋白酶E等的抑制劑,影響宿主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