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什麼是白平衡

什麼是白平衡

發布時間: 2021-08-02 20:05:53

什麼 是白平衡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麼是白色?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學的知識,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線由於藍、綠、紅三種色光比例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視覺反應。我們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組成的,而這七種色光又是有紅、綠、藍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當一種光線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時候,習慣上人們稱之為消色,黑、白、灰、金和銀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通俗的理解白色是不含有色彩成份的亮度。人眼所見到的白色或其他顏色同物體本身的固有色、光源的色溫、物體的反射或透射特性、人眼的視覺感應等諸多因素有關(請參閱《色彩學原理》),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體時,物體反射光顏色與入射光顏色相同,既紅光照射下白色物體呈紅色,兩種以上有色光同時照射到消色物體上時,物體顏色呈加色法效應,如紅光和綠光同時照射白色物體,該物體就呈黃色。當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體上時,物體的顏色呈減色法效應。如黃色物體在品紅光照射下呈現紅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現綠色,在藍色光照射下呈現灰色或黑色。 在了解白平衡之前還要搞清另一個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色溫。所謂色溫,簡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黑體物質,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達到1050-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溫度繼續升高會呈現藍色。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熱力溫度是相對應的,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這個溫度就用來表示某種色光的特性以區別其它,這就是色溫。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色溫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們對它並不陌生。鎢絲燈所發出的光由於色溫較低表現為黃色調,不同的路燈也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天然氣的火焰是藍色的,原因是色溫較高。萬里無雲的藍天的色溫約為10000 K,陰天約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溫約為6000 K,日出或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 K,燭光的色溫約為1000 K。這時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則偏紅。某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溫高時,說明該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反之則偏紅;同樣,當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時說明該色光的色溫偏高,反之偏低。 由於人眼具有獨特的適應性,使我們有的時候不能發現色溫的變化。比如在鎢絲燈下呆久了,並不會覺得鎢絲燈下的白紙偏紅,如果突然把日光燈改為鎢絲燈照明,就會覺查到白紙的顏色偏紅了,但這種感覺也只能夠持續一會兒。攝像機的CCD並不能像人眼那樣具有適應性,所以如果攝像機的色彩調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溫不一致就會發生偏色。那麼什麼是白平衡呢?白平衡就是針對不同色溫條件下,通過調整攝像機內部的色彩電路使拍攝出來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人眼的視覺習慣。白平衡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任意色溫條件下,攝像機鏡頭所拍攝的標准白色經過電路的調整,使之成像後仍然為白色。這是一種經常出現的情況,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實是通過攝像機內部的電路調整(改變藍、綠、紅三個CCD電平的平衡關系)使反射到鏡頭里的光線都呈現為消色。如果以偏紅的色光來調整白平衡,那麼該色光的影像就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會偏藍(補色關系)。 二、 白平衡的工作原理 白平衡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白色所成的像依然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會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調整白平衡的過程叫做白平衡調整,白平衡調整在前期設備上一般有三種方式:預置白平衡、手動白平衡調整和自動跟蹤白平衡調整。通常按照白平衡調整的程序,推動白平衡的調整開關,白平衡調整電路開始工作,自動完成調校工作,並記錄調校結果。如果掌握了白平衡的工作原理,那麼使用起來會更加有的放矢,得心應手。 白平衡是這樣工作的:攝像機內部有三個CCD電子耦合元件,他們分別感受藍色、綠色、紅色的光線,在預置情況下這三個感光電路電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為1:1:1的關系,白平衡的調整就是根據被調校的景物改變了這種比例關系。比如被調校景物的藍、綠、紅色光的比例關系是2:1:1(藍光比例多,色溫偏高),那末白平衡調整後的比例關系為1:2:2,調整後的電路放大比例中明顯藍的比例減少,增加了綠和紅的比例,這樣被調校景物通過白平衡調整電路到所拍攝的影像,藍、綠、紅的比例才會相同。也就是說如果被調校的白色偏一點藍,那麼白平衡調整就改變正常的比例關系減弱藍電路的放大,同時增加綠和紅的比例,使所成影像依然為白色。 換一個思路來考慮白平衡調整的問題,攝像機在白平衡調整容度之內不會「拒絕」放在鏡頭前面的被調校景物,就是說鏡頭可以對著任何景物來調整白平衡。大多情況下使用白色的調白板(卡)來調整白平衡,是因為白色調白板(卡)可最有效地反映環境的色溫,其實很多時候某種環境下白板(卡)並不是白色,多多少少會偏一點藍或其它的顏色,經驗豐富的攝像也會利用藍天來調白平衡,從而得到偏紅黃色調的畫面。搞清楚白平衡的工作原理之後,再使用的時候就會大膽地嘗試不同的效果,豐富了攝像創作。

麻煩採納,謝謝!

❷ 什麼是白平衡

白平衡是攝像機的一個極重要的概念。

所謂白平衡,就是攝像機對白色物體的還原。當我們用肉眼觀看這大千世界時,在不同的光線下,對相同的顏色的感覺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時,我們看一個白色的物體,感到它是白的;而我們在夜晚昏暗的燈光下,看到的白色物體,感到它仍然是白的。這是由於人類從出生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人的大腦已經對不同光線下的物體的彩色還原有了適應性。但是,作為攝像機,可沒有人眼的適應性,在不同的光線下,由於CCD輸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攝像機彩色還原失真:或者圖像偏藍,或者偏紅,如圖所示。

下圖中中間的圖像彩色還原是正常的,而左側的圖像明顯偏藍,右側圖像則偏紅,因此左側及右側的圖像都為白平衡不正常的圖像.

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須了解另一個重要的概念:色溫。所謂色溫,簡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表示色彩。當物體被電燈或太陽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發出一定的光線,此光線不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顏色的成份,而色溫越高,藍色的成份越多,圖像就會偏藍;相反,色溫越低,紅色的成份就越多,圖像就會偏紅。因此,如果照射物體的光線發生了變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會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反映到攝像機里,就會產生在不同光線下彩色還原不同的現象。下面的表格顯示了一些光線下的色溫情況。

光源 色溫(K)
蠟燭 2000
鎢絲燈 2500-3200
碳棒燈 4000-5500
熒光燈 4500-6500
日光(平均) 5400
有雲天氣下的日光 6500-7000
陰天日光 12000-18000

從上表可見,不同光線下色溫相差十分懸殊,造成攝像機在不同的光線下彩色還原不同。為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攝像機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對不同的色溫進行補償,從而真實地還原拍攝物體的色彩。

現在攝像機都具備有自動白平衡及手動白平衡功能。自動白平衡使得攝像機能夠在一定色溫范圍內自動地進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夠自動校正的色溫范圍在2500K-7000K之間,超過此范圍,攝像機將無法進行自動校正而造成拍攝畫面色彩失真,此時就應當使用手動白平衡功能進行白平衡的校正。

參考資料:http://it.sohu.com/87/21/article209962187.shtml

❸ 白平衡是什麼怎麼理解白平衡

白平衡主要是拍照對灰度的把握,白平衡設置准確,拍出來白是白色的,假如設置不準確,拍出來白的是灰的或者肉紅的。現在的數碼照相機一般用自動即可,而且後期對白平衡不準的調整非常容易,很多軟體都有白平衡一指鍵(即一點你拍攝環境中實際是白色的物體,其他自動調節好)所以白平衡問題不再是大難題。以下為理論解釋:所謂白平衡,就是對白色物體的還原。當我們用肉眼觀看這大千世界時,在不同的光線下,對相同的顏色的感覺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時,我們看一個白色的物體,感到它是白的;而我們在夜晚昏暗的燈光下,看到的白色物體,感到它仍然是白的。這是由於人類從出生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人的大腦已經對不同光線下的物體的彩色還原有了適應性。但是,作為攝像機,可沒有人眼的適應性,在不同的光線下,由於CCD輸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攝像機彩色還原失真:或者圖像偏藍,或者偏紅。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須了解另一個重要的概念:色溫。所謂色溫,簡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表示色彩。當物體被電燈或太陽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發出一定的光線,此光線不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顏色的成份,而色溫越高,藍色的成份越多,圖像就會偏藍;相反,色溫越低,紅色的成份就越多,圖像就會偏紅。因此,如果照射物體的光線發生了變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會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反映到攝像機里,就會產生在不同光線下彩色還原不同的現象。下面的表格顯示了一些光線下的色溫情況。光源 色溫(K)蠟燭 2000鎢絲燈 2500-3200碳棒燈 4000-5500熒光燈 4500-6500日光(平均) 5400有雲天氣下的日光 6500-7000陰天日光 12000-18000從上表可見,不同光線下色溫相差十分懸殊,造成攝像機在不同的光線下彩色還原不同。為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攝像機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對不同的色溫進行補償,從而真實地還原拍攝物體的色彩。現在攝像機都具備有自動白平衡及手動白平衡功能。自動白平衡使得攝像機能夠在一定色溫范圍內自動地進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夠自動校正的色溫范圍在2500K-7000K之間,超過此范圍,攝像機將無法進行自動校正而造成拍攝畫面色彩失真,此時就應當使用手動白平衡功能進行白平衡的校正。

❹ 什麼是白平衡

我們以前用傳統相機拍攝時,有這樣的記憶,在白熾燈下拍攝的照片又黃又紅,好像是有一層橙色的紗蒙在上面。白色的牆面在相片里看好像是黃色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通常說這樣的照片偏色很歷害,可是它為什麼偏色呢?
我們都知道,由於光的存在我們才能看到物體,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太陽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溫是5200K左右,白熾燈的色溫是3000K左右。用傳統相機的日光片拍攝時,白熾燈光由於色溫太低,所以偏黃偏紅。所以通常現場光線的色溫低於相機設定的色溫時,往往偏黃偏紅,現場光線的色溫高於相機設定時,就會偏藍。
傳統膠片機相拍攝時,色溫問題不容易掌握,通常用不同類型的膠片來解決。例如有日光型、燈光型膠片之分,或者用轉換多種色溫濾鏡的方法來調整,操作起來較麻煩。數碼相機的白平衡裝置就是根據色溫的不同,調節感光材料(CCD)的各個色彩應強度,使色彩平衡。由於白色的物體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確認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為確認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標准,或者是說當白色正確地反映成白色時,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確了,平衡了。這就是白平衡的含義。
數碼相機就是預設了幾種光源的色溫,來適應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數碼相機有白熾燈(約3000K色溫)、熒光燈(4200K色溫)、直射日光(約5200K色溫)、閃光燈(約5400K色溫)、多雲(約6000K色溫)、陰影(約8000K色溫)幾種模式。當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只要設定在相應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確還原。而且一般數碼相機還有自動白平衡設置,可以適應大部分光源色溫。但是遇到現場光源復雜時,相機自動白平衡判斷也容易失誤,我們可以通過CCD觀看結果,用手動來調節。當你用手動白平衡設定時,最准確的方法就是用一張白紙,讓相機取景完全充滿白紙,設定在手動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機說明書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設定完成,在現場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還原正確了。
當然,按照拍攝者自己的意圖,故意錯誤設定白平衡改變或加強現場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攝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當你拍攝一片秋天的樹林時,為了更強調金黃的樹葉,你可以把相機色溫調高,這樣樹葉就會變得更紅,強調了現場的金秋色調。
雖然白平衡的偏差,在電腦里用Photoshop軟體也可以修正。但是我們最好還是在拍攝時就設定正確。這也是一個原則,盡量保持拍攝原始圖片時的設定正確,而不要依賴於後期的修整

❺ 什麼是白平衡

許多人在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日光燈的房間里拍攝的影像會顯得發綠,在室內鎢絲燈光下拍攝出來的景物就會偏黃,而在日光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莫名其妙地偏藍,其原因就在於「白平衡」的設置上。
那麼什麼是「白平衡」呢?這必須先說明什麼是白色,物體反射出的光彩顏色視光源的色彩而定,人類的眼睛之所以把一些物體看成白色的是因為人的大腦可以偵測並且更正像這樣的色彩改變,因此不論在陽光、陰霾的天氣、室內或熒光下,人們所看到的白色物體顏色依舊。人眼可以進行自我適應,但是數碼攝像機就不具有這么智能的功能了,這是由於CCD感光元件本身沒有這種適應功能,為了貼近人的視覺標准,數碼攝像機就必須模仿人類大腦並根據光線來調整色彩,也就是需要自動或手動調整白平衡來達到令人滿意的色彩,數碼攝像機的白平衡感測器一般位於鏡頭的下面,可以自動的感知周圍環境,從而調整色彩的平衡,這一對數碼攝像機輸出的信號進行一定修正的過程就叫做白平衡的調整。
掌握白平衡的調節,就可以拍攝出真實的色彩畫面。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所有數碼攝像機都具有了自動調整白平衡功能,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某些型號的數碼攝像機同時還具有手動白平衡調整,手動調整的精確程度要勝過自動調整,而且一般還都配備了一些預置好的模式,例如陰天、晴天、熒光燈等,可以根據使用環境來進行調整,相對來說方便一些。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4/1014/A20041014352548.shtml

❻ 什麼是白平衡有什麼作用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顯示器中紅、綠、藍三基色混合生成後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

白平衡是電視攝像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通過它可以解決色彩還原和色調處理的一系列問題。

白平衡是隨著電子影像再現色彩真實而產生的,在專業攝像領域白平衡應用的較早。家用電子產品(家用攝像機、數碼照相機)中也廣泛地使用,然而技術的發展使得白平衡調整變得越來越簡單容易,但許多使用者還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它是實現攝像機圖像能精確反映被攝物的色彩狀況,有手動白平衡和自動白平衡等方式。

許多人在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日光燈的房間里拍攝的影像會顯得發綠,在室內鎢絲燈光下拍攝出來的景物就會偏黃,而在日光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莫名其妙地偏藍,其原因就在於白平衡的設置上。

❼ 白平衡是什麼意思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顯示器中紅、綠、藍三基色混合生成後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白平衡是電視攝像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通過它可以解決色彩還原和色調處理的一系列問題。白平衡是隨著電子影像再現色彩真實而產生的,在專業攝像領域白平衡應用的較早,現在家用電子產品(家用攝像機、數碼照相機)中也廣泛地使用,然而技術的發展使得白平衡調整變得越來越簡單容易,但許多使用者還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它是實現攝像機圖像能精確反映被攝物的色彩狀況,有手動白平衡和自動白平衡等方式。許多人在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日光燈的房間里拍攝的影像會顯得發綠,在室內鎢絲燈光下拍攝出來的景物就會偏黃,而在日光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莫名其妙地偏藍,其原因就在於白平衡的設置上。
中文名
白平衡
外文名
White Balance
適用
電視攝像領域
作用
解決色彩還原和色調處理問題
定義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麼是白色?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學的知識,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線由於藍、綠、紅三種色光比例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視覺反應。我們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組成的,而這七種色光又是有紅、綠、藍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當一種光線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時候,習慣上人們稱之為消色,黑、白、灰、金和銀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
通俗的理解白色是不含有色彩成份的亮度。人眼所見到的白色或其他顏色同物體本身的固有色、光源的色溫、物體的反射或透射特性、人眼的視覺感應等諸多因素有關(請參閱《色彩學原理》),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體時,物體反射光顏色與入射光顏色相同,既紅光照射下白色物體呈紅色,兩種以上有色光同時照射到消色物體上時,物體顏色呈加色法效應,如紅光和綠光同時照射白色物體,該物體就呈黃色。當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體上時,物體的顏色呈減色法效應。如黃色物體在品紅光照射下呈現紅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現綠色,在藍色光照射下呈現灰色或黑色。
點擊載入更多
詞條目錄
網路名片

❽ 什麼是白平衡,為什麼要調整白平衡

白平衡英文名稱為White Balance。物體顏色會因投射光線顏色產生改變,在不同光線的場合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有不同的色溫.
平衡就是無論環境光線如何,讓數碼相機默認「白色」,就是讓他能認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顏色在有色光線下的色調。顏色實質上就是對光線的解釋,在正常光線下看起來是白顏色的東西在較暗的光線下看起來可能就不是白色,還有熒光燈下的"白"也是"非白"。對於這一切如果能調整白平衡,則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確地以"白"為基色來還原其他顏色。現在大多數的商用級數碼相機均提供白平衡調節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與周圍光線密切相關,因而,啟動白平衡功能時閃光燈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則環境光的變化會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擾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種模式,適應不同的場景拍攝,如:自動白平衡、鎢光白平衡、熒光白平衡、室內白平衡、手動調節。

熱點內容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