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近體詩有哪些

近體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57:10

哪些詩是近體詩

近體詩,又稱格律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近體 詩的句數、字數和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近體詩是唐代以後 的主要詩體,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 言的簡稱七絕;律詩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 七律,超過八句的則稱為長律或排律。
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用韻和對仗(絕 句可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以下三點:①每句必須平仄相 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 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②律詩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例用 對仗;③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近體詩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時期,涌現一大批 星光熠熠的著名詩人。
(1)初唐(高祖至玄宗開元初年,約一百年)。先有「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突破舊格局,繼有宋之問、沈佺期、杜審 言確立詩律。後有陳子昂高倡建安風骨,反對六朝華靡詩風,開創 唐詩新途。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有:上官儀、沈佺期、宋之問、陳子 昂、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張九齡等。
(2)盛唐(玄宗開元初年至代宗大歷初,約五十年)。主要是以 李白所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成為盛唐詩歌的主流;另有邊塞詩派、 田園詩派共同創造盛唐氣象。安史之亂中杜甫以豐富深切的生活 經驗、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懷及藝術才力,揭露反映社會現實,為唐 詩寫下偉大的新頁。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有:王昌齡、王之渙、岑 參、高適、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
(3)中唐(代宗大歷初年至文宗太和九年,約七十年)。主要是 以白居易為代表的新樂府運動為主流。另有韓孟詩派,追求怪誕為 務;李賀偏向浪漫主義,好想像、多感傷;而劉長卿及韋應物等人則 因不滿現狀,紛紛入隱山林;又有「大歷十才子」、柳宗元、劉禹錫等 人各具特色,呈現異彩紛呈的局面。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有:劉禹 錫、白居易、元稹、張籍、韓愈、孟郊、賈島、李賀、柳宗元、韋應物等。
(4)晚唐(文宗開成元年至昭宗天祐三年,約七十年)。主要是 以皮日休、杜荀鶴繼承新樂府運動,以現實主義為創作風格。另外 李商隱、杜牧等人以憂國憂民的情懷,寄託於綺麗的詩詞中,形成 唯美的色彩。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有:李商隱、杜牧、皮日休、陸龜 蒙、溫庭筠、韓偓等。
(5)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北宋初期主要是以楊億編 輯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體,西昆體以華麗典雅的詩風而 風靡一時。與此同時,隨著柳永、晏殊、歐陽修等詞人先後登上詞 壇,詞的創作出現興盛的局面。到了北宋中期,歐陽修、梅堯臣、蘇 舜欽等人發起的詩文革新運動,在唐人天地之外另開一體,從而開 創了宋詩的新局面,宋詩開始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其後王安石、 蘇軾、黃庭堅續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詩文運動的革新成果,使 宋詩風格更趨於成熟、完美。從此以後,唐音、宋調判然有別。
(6)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南宋初期主要是以「南宋 四大家」和江西詩派為主。「南宋四大家」即陸游、尤袤、范成大、楊 萬里,大都以愛國詩詞著稱。而江西詩派則強調「奪胎換骨」、「點鐵 成金」,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詩風; 追求字字有出處。在創作實踐中,追求「以故為新」,重要作家的詩 作風格迥異,自成一體,影響遍及整個南宋詩壇。這一時期的代表 詩人有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朋、祖可、晁沖之、江端本、楊符、謝 過、夏倪、林敏功、潘大觀、何覬、呂本中等。
(7)元代(公元1271年至1368年)。元代前期成就較高的詩人 有元好問等;元末成就較高者有王冕等。
(8)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4年)明代主要是以「前七子」、 「後七子」為代表的復古派稱雄詩壇,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前七子是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後 七子是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同時 公安派也活躍詩壇,反對擬古,認為「任性而發」才為真詩、好詩,以 袁宏道兄弟三人為代表。
(9)清代(1644年至1911年)。清代早期主要是以吳偉業、錢謙 益、龔鼎孳、王士禛為主流尊宋,推舉蘇軾。晚清分兩派:一是取法 白居易,如黃遵憲、曾國藩等;二是學步宋詩,號稱「同光體」:如沈 子培,陳三立等。

② 古體詩和近體詩有哪些

古體詩是指先秦以來的,對格律要求比較松的詩歌,如《詩經》、《楚辭》、樂府詩、民歌等等。近體詩則是隋唐以後成熟的格律詩,如律詩、絕句等,因為是唐朝人的定義,所以唐流行的格律詩被稱為近體詩,而更古老的詩歌則稱為古體詩。

近體詩:春望、暮江吟、春曉、絕句、次北固山下、赤壁、七夕、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體詩:關雎、涉江、短歌行、觀滄海、飲酒、蜀道難、將進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石壕吏、賣炭翁、行路難....

③ 近體詩有哪些 分類寫出詩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聲韻;

3.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④ 近體詩有哪些

太多了,唐詩三百首里邊就有很多。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⑤ 近體詩包括什麼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
1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3
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4
崔顥《行經華陰》
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地學長生。
5
戴叔倫《山居即事》
岩雲掩竹扉,去鳥帶余暉。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養花分宿雨,剪葉補秋衣。
野渡逢漁子,同舟盪月歸。
6
元稹《寄洛中諸姊》
舊國經年別,關河萬里思。
題詩憑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發愁偏覺,歸心夢獨知。
誰堪離亂處,掩淚向南枝。
7
《秋浦歌其十三》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8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9
《關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10
《把酒問》【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⑥ 杜甫寫的近體詩有那些

杜甫寫的近體詩如下: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
作者: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作者: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登高
作者: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 一作:頻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江南逢李龜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作者: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絕句二首
作者: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⑦ 近體詩有哪些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⑧ 近體詩有哪些

近體詩一稱今體詩、是別於古詩及樂府歌行之一種詩體。近體詩始肇於南朝,而大成於唐代,其體制分為五,七言律、五,七言排律及五,七言絕句三類。

律詩之稱為律,在其創作有一定之規格,過之則違法式,故明王世貞《藝苑巵言》雲:「律為音律法律,天下無嚴於是者。」律詩每首限定八句,全篇五言或七言,皆以平聲押韻,且一韻到底,不得換韻,亦不可重復韻腳。律詩起首句通常有四種形式,即平起入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不入韻(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及仄起不入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而通篇俱有平仄現限,按律鋪陳,不得犯格,其中每句遇2,4,6字,平仄尤須斟酌;再者,律詩全首又分起、頷、頸、結(尾)四聯,每聯兩句,1,2句為起聯,3,4句為領聯,5,6句為頸聯,7,8句為尾聯,凡頷,頸2聯,必須對仗,如杜甫《宿江邊閣》詩,領聯為「薄雲嚴際宿,弧月浪中翻。」頸聯是「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皆對仗工整。至於首、尾二聯,則無嚴格軌范,可對可不對,然又以不對者為多。此外,律詩之1,2句、3,4句、5,6句、7,8句均稱對句,對句中2,4,6字平仄又務必相反,若如者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必是」平平仄仄平「。
律詩之2,3句、4,5句及6,7句又統稱粘句,而句中之2,4,6字之平仄,則例與對句相同,若2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3句之平仄分布應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尚須注意者,寫律詩應避免犯孤平(「仄仄仄平」)、犯仄(「平平平仄平」)及連三平(」仄仄平平平」)。如遇拗律,又必須以拗救之,方稱合格。

律詩以外,近體復有五、七言律絕,其體通章四句,較律詩去半外,一切規制,悉如律體,且律詩本身,又有排律之分,排律一稱長律,乃拙原來律詩,逐四句遞增,最少延長一聯,多者不限,除首、尾兩聯無用對偶外,中間必須對仗、體與律詩無異,惟稍別致者,乃詩人往往於題目標明全章用題數目,以見其用韻之多寡、如杜甫《贈王二十四詩御契四十韻》,《寄司馬山人十二韻》等是也。

⑨ 近體詩的特點有哪些

近體詩特點有: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9)近體詩有哪些擴展閱讀:

近體詩用韻:

隋代陸法言《切韻》把同韻同調的字歸並成類,同類的字可以互相押韻,即是一個韻部,共206個韻部,唐人規定近韻可「同用」,南宋平水人劉淵把「同用」韻合起來,減為107韻,後人又減一韻,成106韻,這就是所謂的「平水韻」

近體詩押韻的位置(韻腳)是固定的,律詩二四六八句、絕句二四句必須押韻(不管律詩絕句,首句既可入韻也可不入韻);必須一韻到底,且一般是押平聲韻(仄韻詩因其太少,故從略)。這就是用韻上的基本格律。

近體詩用韻要求很嚴,除首句可用鄰韻外,一般不允許鄰韻通押,就是字數少的窄韻也不能出韻。當代人有願意用新韻的,按照普通話入韻就可以了。對於某些把「情、同」放在一起的新韻書,效果不是很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近體詩

熱點內容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