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有哪些詩歌

有哪些詩歌

發布時間: 2021-08-02 22:08:14

① 詩歌都有哪些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於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這個答案是來自別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有哪些詩歌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從上到下,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曹操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嚮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為9種:1諷刺 2愛情 3哲理 4送別 5風景 6抱負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③ 有哪些詩歌有那些詩歌

古代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sb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sb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④ 著名的現代詩歌有哪些

著名的現代詩歌有《再別康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門前》、《一束》、《錯誤》等。

作品介紹

1、《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5、《錯誤》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春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⑤ 詩歌都有哪些

這里可按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作為時間劃分標准,劃分如下:

古代詩歌下的分類
1、按音律分類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詩題材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後人統稱為漢樂府。後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區出土了一件鈕鍾,上書錯金銘文:「樂府」,2000年在西安秦遺址出土「樂府承印」封泥一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史實,而非始於漢武帝時期。)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從上到下,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容分類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邊塞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嚮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現代詩歌下的分類
1.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現代詩歌中比如:著名詩人汪國真的《熱愛生命》[5]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5] 等,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
詩歌
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4)韻腳詩: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於網路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於2000年之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壇呈現新氣象,許多詩人積極探索詩歌創新,好的詩歌也時而涌現,新詩創作成就毋庸置疑,但是,曾幾何時,詩歌卻逐漸淡出公眾的閱讀視野,詩歌的繁盛已經是「故事」。認真觀察當今的中國詩壇,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結論:詩歌已沒有昔日的風光,詩歌也沒有熱鬧的閱讀市場;寫詩的竟比讀詩的多,一邊是詩人們的自我陶醉,一邊是人們對詩歌的不屑一顧、敬而遠之!

⑥ 詩歌有哪些

1、唐駱賓王《詠鵝》

原文: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⑦ 詩歌有哪些

古代詩歌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現代詩歌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⑧ 詩歌的種類有哪些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依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分為很多類別。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詩歌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反映。(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4)詩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一、古詩分類:
1、按音律分類: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2、按內容分類: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二、新詩分類: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⑨ 詩歌的種類有哪些

文學的體裁和文章的體裁說略
吳餘珍
體裁是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標准來分類。本文著重談談文學的體裁和文章的體裁。

文學的體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詩歌
詩歌的特點:凝練地反映生活,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富於想像,構思精巧,語言富於節奏感和音樂性。

詩歌的分類: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按韻律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語言可分為舊體詩、新詩。

我國古代詩歌包括舊體詩、詞、曲。舊體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風,不受嚴格的格律限制,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言即字);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格律極嚴,句式有五言和七言。詞,從篇幅長短來看,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0字以上為長調。曲,指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是一種沒有說白的韻文形式富於抒情。

我國現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新詩是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創建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體詩,用白話寫。新詩的格律不像舊體詩那樣嚴格,但詩行有一定的節拍,雙數詩行最後一個字一般押韻。新詩中的自由體新詩更自由,有的甚至不押韻,不用標點。

散文
在古代文學中,為區別於韻文、駢文,凡不押韻、句子排列不整齊的文章,都稱為散文。

現代的散文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相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選材廣泛自由,表現方法靈活多變,可採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中心必須明確而集中。

散文可分為:敘事散文(以記人記事為中心)和抒情散文(側重於抒情)。

小說
小說是通過對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和環境。

小說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通過肖像、心理活動、行動、語言等描寫手段來刻畫人物。

小說的故事情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有的小說還有序幕和尾聲。

小說的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小說按篇幅長短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及小小說等。

中國的小說淵源於古代神話傳說,經歷了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名清章回小說和「五四」以來現代小說的發展過程。

戲劇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台藝術,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燈光、服飾等藝術手段來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

劇本乃戲劇作品,亦為戲劇表演的「腳本」,由人物對話或唱詞以及舞台指示構成。劇本的戲劇價值是能夠演出,也可以脫離舞台供閱讀而具有文學價值。

劇本的特點是: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對話性格化,適於舞台演出。

戲劇的分類:按題材分有歷史劇、現代劇、童話劇等;按作品類型分有悲劇、喜劇、正劇(以嚴肅的矛盾沖突為主);按結構分有獨幕劇、多幕劇;按藝術形式分有話劇、歌劇、舞劇、啞劇、戲劇小品等。

文章的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統稱為實用文。

1.記敘文

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和寫景狀物兩類。

記敘文的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記敘文記敘的順序有:順序、倒敘、插敘、補敘等。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

記敘文的種類有:新聞、通訊、傳記、回憶錄、報告文學、小說、散文等。

2.說明文

說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徵,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特點、成因、關系、功能等內容的文章。常見的有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文)。

3.議論文

議論文是以議論的方式表明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一類文章。

議論文的要素是:論點、論據和論證。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是:引論、本論和結論。

議論文基本的論證方法是:擺事實、講道理。

議論文中提出並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叫立論;證明別人的論點是錯誤的,叫駁論。

4.應用文

應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經常用的文體,包括書信、計劃、報告、合同、總結、說明書、申請書、證明書、便條、條據(借條、領條、收條)、通知、啟事等等。

(摘自《語文天地》2004年第6期)

⑩ 現代詩歌有哪些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相對】好詩耐讀,有人說,這四句「足夠品讀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你可能有不同的體會。

《偶然》

徐志摩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相遇】據說,這是徐志摩偶遇林徽因後所寫。雲與水相距萬里,偶爾雲倩影投影在波心上,可在轉瞬間卻又消失了蹤影。偶然相遇,卻又匆匆離別,這不正是人生嗎?

《遠和近》

顧城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距離】「你」與「我」近在咫尺,卻遠若浮雲;「你」與「雲」遠如天涯,卻近在眼前。短短24個字,三種形象,「你」、「我」、「雲」,卻像一幅留白的畫,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讓人久久回味。

《從前慢》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人間煙火】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我們懷念、嚮往那樸素的慢生活,沒有漢堡,有熱豆漿;沒有匆匆忙忙的行人,有見面熱絡招呼的鄰居。那時候的路也不寬,汽車也不多,那時的愛人很真誠,總是露出笑臉……懷念這樣的生活。

熱點內容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