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內交通事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對於該法中的"道路"進行了定義: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
你所說的校園因當不屬於道路的范圍,但可以參照執行的,而且索賠還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沒有影響.
『貳』 校園交通事故有哪些原因
隨著學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與社會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使校園內人流量、車流量急劇增加。許多高校教師擁有私家轎車已不算希奇,摩托車更是普遍,學生騎自行車的很多,開汽車上學也已不再是新聞了。
校園道路建設、校園交通管理滯後於高校的發展,一般校園道路都比較狹窄,交叉路口沒有信號燈管制,也沒有專職交通管理人員管理;校園內人員居住集中,上、下課時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環境日益復雜,交通事故經常發生。
據武漢某交警大隊統計,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該轄區十餘所大專院校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16起,傷15人,死亡6人,其中重大交通事故5起。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時間效率觀念增強,交通事故致殘數量不斷增加。
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駕駛人員的操作失誤,又有道路狀況、氣候影響以及行人、非機動車的違章等多種原因,究其根本,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人和自然兩個方面的因素。
『叄』 校園交通事故應該怎麼處理
1.及時報復案無論在校外還是在制校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後,首先想到的是及時報案,有利於事故的公正處理,千萬不能與肇事者「私了」。若在校外發生交通事故除及時報案外,還應該及時與學校取得聯系,由學校出面處理有關事宜。
2.保護現場事故現場的勘查結論是劃分事故責任的依據之一,若現場沒有保護好會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困難,造成「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切記,發生交通事故後要保護好事故現場。
3.控制肇事者若肇事者想逃脫一定要設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發動周圍的人幫忙控制,若實在無法控制也要記住肇事車輛的車輛牌號等特徵。
『肆』 高校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1、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識淡薄。許多大學生剛剛離開父母和家庭,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頭腦里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同時有的同學在思想上還存在著這樣一種觀念,認為校園內是我們的地盤兒,誰都應該謙讓我們學生,有一種在校園里騎車和行走絕對比校外安全的錯誤認識。
2、校園內缺乏交通安全警示或限速標志。校園內道路一般沒有車輛、行人分道線,交通秩序屬於無序狀態。有的初學機動車駕駛員偷偷地把大學校園當成訓練場,在校園里練習駕駛技術,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3、少數學生在校園里騎車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騎飛車、悶頭猛拐等,這些都是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4、交通安全教育不夠。專題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得不夠廣泛深入或持久,一般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道德的培養,沒有真正把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到應有的高度。
『伍』 校園內交通事故
騎摩托的有E照么,無照駕駛就是全責嘛,不過現在不是有那啥扶持弱者么,汽車和校車就算沒責任,都會被要求那麼扶持一點。如果有駕照,那就要交警去定責了。怎麼定怎麼賠。
『陸』 在校園內撞人不屬於交通事故嗎
在校園內故意撞人以危害公共安全論處,不是故意撞人同樣屬於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Traffic Accident)」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僅是由不特定的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造成的;也可以是由於地震、台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
構成交通事故應當具備下列要素:
(1)必須是車輛造成的。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沒有車輛就不能構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與行人在行進中發生碰撞的就不構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發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
(3)在運動中發生。是指車輛在行駛或停放過程中發生的事件,若車輛處於完全停止狀態,行人主動去碰撞車輛或乘車人上下車的過程中發生的擠、摔、傷亡的事故,則不屬於交通事故;
(4)有事態發生。是指有碰撞、碾壓、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種現象發生;
(5)造成事態的原因是人為的。是指發生事態是由於事故當事者(肇事者)的過錯或者意外行為所致。如果是由於人無法抗拒的各種自然災害造成,均不屬於交通事故;
(6)必須有損害後果的發生。損害後果僅指直接的損害後果,且是物質損失,包括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7)當事人心理狀態是過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當事人心理狀態處於故意,則不屬於交通事故。
『柒』 學校發生的交通事故怎麼處理
個人認為不屬於交通事故,不是交警管轄范圍內出的事情,所以可以按照重大責任事故,提起民事訴訟。交警不便於介入,但是在確定責任的時候,可以參照交通法。
『捌』 校園內有哪些發生事故的例子
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識淡薄。許多大學生剛剛離開父母和家庭,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頭腦里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同時有的同學在思想上還存在校園內騎車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錯誤認識,一旦遇到意外,發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難免。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注意力不集中。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現為行人在走路時邊走路邊看書邊聽音樂,或者左顧右盼、心不在焉。
例1:北京某高校王某,在前去國圖查閱資料時,邊走邊打手機,當他過馬路時,又不看紅綠燈,紅燈亮了依然前行,這樣就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此時,一輛正常行駛的寶馬因速度過快,來不及剎車,當場將其撞死。
(2)在路上進行球類活動。大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戲打鬧,甚至有時還在路上進行球類活動,更是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危險。
例2:如2008年5月,上海某高校兩位男同學在操場踢完足球後,在回寢室的路上還余興未盡,在路上相互邊跑邊傳球,此時身後正好駛來一輛兩輪摩托車,駕駛員躲閃不及撞上了其中的一位,駕駛員方向把握不穩,那位學生被撞成右小腿骨折。
4.騎「飛車」。一般高校校園面積都比較大,宿舍與教室、圖書館等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所以許多大學生購買了自行車,課間或下課時騎自行車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學的一道風景線。但部分學生騎車技術也實在「高超」,居然能把自行車騎得與汽車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禍根。
例3:2007年,某高校學生張某,頭天晚上在網吧里上網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多才回寢室休息。一覺醒來已快到上課時間了,他起床後顧不得梳洗匆匆下樓,騎上自行車飛快朝教室奔。當他騎到一個下坡向右轉彎的路段時,本來車速已很快但他還覺得慢,又猛踩了幾下,就在這時迎面來了一輛小轎車,因車速太快避讓不及,連人帶車掉進了路旁的水溝里,致使右胳膊骨折,自行車摔壞。
『玖』 校園內的交通事故
你應該是逆向行駛了,如果逆向行駛同為非機動車你負主責或全責。還有就是你怎麼會向左避讓呢?對向行駛應該都向右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