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第二中學
㈠ 呼和浩特二中好嗎
我支持一下附中,因為是附中畢業的。
2中很不錯,不僅教學好,硬體更沒的說,巨華給投資的。而且學生自由度(這個詞應該不準確)很高,有很多很多社團。
㈡ 呼市二中好嗎
從1998年開始,呼市二中高考率列於自治區中學前列。1998年高考升學率77.8%,重專點率47.8%;屬1999年高考長學率74%,重點率46.3%;2000年高考升學率87%,重點率50.1%;2001年高考升學率92%,重點率64%;2002年升學率93%,重點率65%。
從1998年獲各級獎勵情況:獲學校管理獎,全國級8次,自治區級6次,呼市級48次。獲教學工作獎,全國級25次,自治區級25次,呼市級57次。獲德育工作獎,全國級11次,自治區級31次,呼市級15次。獲學科競賽獎,全國級40次,自治區級162次,呼市級218次。獲體育工作獎,全國級7次,自治區級8次,呼市級30次。還有48次其它獎項。
呼和浩特第二中學從建校到2002年的60年中,共招收初、高中學生660多個班,畢業生達4萬餘人,他們在國家科學、文化、教育崗位上作出重大貢獻
㈢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多少名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多少名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運。
㈣ 呼市二中在內蒙能排多少名
內蒙的話,在包頭還有7所和2中一樣的學校,但狀元每年不是2中就是附中,2中似乎更強大,你自己看吧
㈤ 呼和浩特有哪些高中
呼和浩特的高中有: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學、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第一中學等。
一、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創建於1968年,是一所擁有40多年悠久歷史的普通完全中學。先後被確立為呼市義務教育示範學校、呼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呼市文明單位、呼市素質教育先進集體、內蒙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內蒙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內蒙綠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環境友好學校。
二、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Hohhot Railway No.1 High School)由呼鐵局創建於1958年,2004年1月1日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呼鐵局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
「厚德博學、勵志健體」的校訓,「敬業求實,開拓求新;明理求真,篤行求是」的校風,「愛教、教會、會教、教好」的教風,「愛學、學會、會學、學好」的學風,形成了呼鐵一中頗具人文內涵的校園精神。
三、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是省級重點中學、普通中學示範性高中。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的前身是1885年設立的古豐書院,後歷經綏遠省立第一中學,到1954年定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至2013年,該學校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教學班72個,在校學生4300多人。
四、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蒙漢合校的民族中學,位於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和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之一。
是具有地區特點、時代特徵和民族特色的自治區窗口學校之一,與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六中、十四中、十八中、鐵一中、土默特中學等學校並列為八大自治區示範高中。
五、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Hohhot No.2 High School)是內蒙古、呼市兩級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前身是私立奮斗中學,由愛國將領傅作義於1942年創辦於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校址曾先後遷到呼和浩特市、張家口、北京;1950年春,從北京遷回歸綏市;1952年,改名為「歸綏市第二中學」;195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網路—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㈥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和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優缺點各是什麼
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的優缺點:
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的優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的師資較強,有教職工357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高級教師119人,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2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48人,超過20%的教師擁有碩士學位。
2、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的缺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的教學硬體設施較少,建有標準的田徑場、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和體育藝術樓等,共有多媒體教室25個、學生計算機房4個、語音室3個、電子閱覽室2個、教師機房4個。
二、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優缺點:
1、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優點: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建設較好,與中國國內外的學校開展廣泛的教育教學交流,先後與北京師大附中、北京師大實驗中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龐德高級中學、林肯初級中學、呼市實驗中學等學校結為姊妹學校。
2、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缺點: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榮譽較少,先後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內蒙古自治區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和傳統體育項目學校」、「高考狀元學校」、「內蒙古自治區高中管理先進學校」。
(6)呼和浩特第二中學擴展閱讀: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採用聘請校外專業輔導老師、給予資金支持等方式,支持各社團開展符合時代特點、學生需求的活動。學校先後成立了青年志願者、書法、航模、蒙古文化、綠色校園、模特、相聲小品等共28個社團組織,范圍覆蓋學習創作、生活實踐、體育文藝、社會服務等多個領域。
各社團由校團委進行統一管理,配備專職老師負責日常工作。各社團每年秋季集中招募新成員,並選舉產生新一任負責人,會長負責管理社團內部事宜,並將所在社團該學期的活動方案上報指導老師,獲批後組織實施。
㈦ 呼市鐵二中怎麼樣
不錯的,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二中學屬於普通高中,學校始建於1965年7月,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271號,佔地面積19876平方米。
教學樓三座,體育館一座,擁有多功能報告廳、階梯教室、微機室、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和圖書室、理化生標准實驗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及先進的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網路系統。
截止到2020年7月,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0餘人,教職工118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其中高中級教師75人,國家、自治區級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19名,有12名教師取得研究生學歷。
學校教育科研取得豐碩成果,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不斷增強教科研意識,承擔國家級、內蒙級、呼市級教科研課題多項,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高等院校和呼市重點中學輸送了大批優秀高、初中畢業生。
高中分析:
中國的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級中學、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高中、職業高中、中級技工學校、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等。
我國的高中教育為非義務教育,學生就讀須交納必要學費與其它費用。自2009年開始國家已經針對部分貧困地區進行高中免學費政策。
高中畢業生可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595所(含獨立學院266所),學生們可以根據考試成績自主擇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二中學
㈧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的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前身為傅作義邀樊福煊、王克俊、周均諸人於1942年5月創辦的私立奮斗中學。在綏西陝壩(今杭錦後旗)借房建校,招收兩個初中班,主要是傅部軍政幹部子女。
1943年9月遷入陝壩北郊新校址。
1946年3月,學校隨傅部遷至歸綏,改名為歸綏奮斗中學,校址即今呼和浩特第二中學所在地。 1952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奮斗中學,改為歸綏市第二中學。
1954年,蒙、綏合並,學校改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中學和五年一貫制的試點學校。
1967年5月,軍宣隊進校,開始復課,學校秩序稍有好轉。
1968年初,學校成立第一屆「革命委員會。
1968年8月,呼和浩特市動員高、初中畢業生上山下鄉,大多數學生去農村插隊,去建設兵團。同年,開始招收「文革」後的第一批初中班。
1970年秋,招收「文革」後的第一屆高中班。
1980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重新確定為首批辦好的自治區級重點中學。
1983年,高中學制改為三年。
1990年,試辦「智力超常少年班」。
2002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稱號。
㈨ 呼市二中簡介
從1998年開始,呼市二中高考率列於自治區中學前列。1998年高考升學率77.8%,重點率47.8%;1999年高考長學率74%,重點率46.3%;2000年高考升學率87%,重點率50.1%;2001年高考升學率92%,重點率64%;2002年升學率93%,重點率65%。
從1998年獲各級獎勵情況:獲學校管理獎,全國級8次,自治區級6次,呼市級48次。獲教學工作獎,全國級25次,自治區級25次,呼市級57次。獲德育工作獎,全國級11次,自治區級31次,呼市級15次。獲學科競賽獎,全國級40次,自治區級162次,呼市級218次。獲體育工作獎,全國級7次,自治區級8次,呼市級30次。還有48次其它獎項。
呼和浩特第二中學從建校到2002年的60年中,共招收初、高中學生660多個班,畢業生達4萬餘人,他們在國家科學、文化、教育崗位上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