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文明
文明校園是為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教育,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做好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委有關工作部署,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普遍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
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德建設,重點圍繞領導班子建設、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整潔優美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1)校園的文明擴展閱讀
文明校園創建新模式
1、實施感恩工程
學校積極打造傳統節日——「感恩母親節」教育活動,大力宣揚知恩圖報,不忘父母之恩、師長之恩、知遇之恩、幫扶之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加以踐行,為「仁義之城·最美碧江」增添新的精神內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每年中秋節,學校對「特殊群體」進行慰問(特殊群體包括貧困生、留守兒童、三殘兒童、進城務工子女、孤兒等),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2、實施書香校園工程
學校通過舉辦讀書節、書簽創作大賽、師生徵文比賽、班刊專輯、校刊小作文展示、藝術節等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並以「讀書節」為契機,有效利用樓層書吧和每周二的讀書課,開展大閱讀活動。在閱讀氛圍營造、閱讀活動設計、閱讀成果呈現等方面進行精心安排,積極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氛圍。
㈡ 校園文明有哪些
尊敬師長,愛護同學,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保持環境衛生。這是行動。
學習積極努力,態度樂觀向上。是精神。。。
㈢ 校園文明禮儀有哪些
尊敬師長,關愛同學!
中學生守則中應該有具體介紹
㈣ 十大校園文明行為
校園文明行為准則
一、服飾整潔 儀容端莊舉止文雅
二、說話和氣 待人有禮樂於助人
三、尊敬師長 友愛同學誠實守信
四、遵守紀律 關心集體愛護校園
五、勤奮學習 刻苦鑽研努力上進
六、講究衛生 愛護公物勤儉節約
七、男女交往 文明禮讓舉止得體
八、涉外活動 以禮相待不卑不亢
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善,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奮儉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嚴於律己。
1、 您好
2、 請進
3、 請坐
4、 請稍等
5、 請問
6、 請講
7、 讓您久等了
8、 對不起
9、 請原諒
10、 很抱歉
11、 沒關系
12、 請別客氣
13、 這是我應該做的
14、 謝謝
15、 再見,請走好
基礎班培訓七大培訓紀律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制定如下培訓紀律,請大家務必共同遵守:
1、上課不得遲到、早退。課間休息標准為:聽到上課提示音樂結束,為課間休息結束,回到座位準備上課,音樂停止還沒就做者視為遲到;上課時段不允許中途離開,如有特殊情況要先請假!
2、培訓室衛生由各組組長負責安排清潔打掃。 3、上課時,手機必須調至震動狀態或關機。
4、不得浪費紙杯,每位學員每天只能用一個,並在杯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5、老師講到「最高境界」時,所有學員必須立即停下手中所有工作,口裡立即回答:「靜悄悄」!老師向學員問好時,學員應統一回答:「好,好,非常好「,並擊掌雙手握拳伸出大拇指作出真棒的手勢。
6、 每天下課後用20分鍾時間寫日記。
7、 如果中途要上洗手間的,要在坐位上打出:「WC」標識,老師允許方可離開坐位。
右手握拳站起來起誓:以上七條要求,我一定做到,如果做不到,我鄭重承諾,我將樂捐20元人民幣,用於買水果飲料!
㈤ 校園文明
人人從我做起來
要讓大地綠起來,
要讓天空藍起來,
要讓江河清起來,
要讓空氣凈起來,
要讓花兒開起來,
要讓鳥兒唱起來,
要讓環境好起來,
人人從我做起來。
文明禮貌
學習爭先雖重要,
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
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
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
樹立新風我做到。
文明乘車歌
同學們,要記牢,
上下車時隊排好。
上了車,不亂跑,
准備零錢去買票。
車廂里,不大叫,
安安靜靜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搶,
老人孩子照顧到。
下車時,不擁擠,
耽誤時間易摔跤。
講文明,講禮貌,
開開心心上學校。
都誇白兔有禮貌
小白兔,過小橋,
走到橋上瞧一瞧,
哎呀呀,山羊公公走來了,
搖搖擺擺跨上橋。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橋頭把手招。
「公公請您先過吧,
一步一步要走好。」
河水聽了嘩嘩笑,
魚兒聽了蹦蹦跳,
都誇白兔有禮貌。
校園美
教學樓,真熱鬧。
楊柳青青花兒俏。
同學們,蹦又跳。
講文明,懂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
見同學,問聲早。
愛環境,出新招。
有垃圾,專人管。
見廢紙,彎腰撿。
護環境,人有責。
校園美,齊歡笑
㈥ 校園文明標語
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人人講衛生 個個愛清潔
學校是我家 清潔靠大家
人不是因為美麗才文明,而是因為文明而美麗。
關愛他人,嚴於律己;點滴小事,從我做起。
文明行為你我他,共創文明新校園。
起陽小學是我家,文明禮貌靠大家。
做有知識有文化的小學生,做有道德有禮貌的中國人。
文明用語常伴口,春風迎面路好走。
微笑的你真美,樂學的你真好,健康的你真棒!
尊敬師長禮當先,文明用語伴我行。
校園是我家,人人愛護它;校園新風尚,建設靠大家。
書山有路徐徐進,學海無涯靜靜行。
安靜地學習知識,自覺地維護秩序。
學校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牆壁穿新衣,請你要愛惜!
節約,從一滴水開始。
彼此讓一讓,安全有保障。
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今天努力學習,明天為國爭光。
舉止端正,讓人賞心悅目,言行文明,使人如沐春風。
待人接物講禮儀,行為舉止講文明,
校園整潔講衛生,果皮紙屑不亂扔。
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過道相遇互禮讓,切莫低頭來相撞。
別看紙片小,拾起大功勞。
文明用語人人講,校園整潔處處香。
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推不擠不搶頭。
彼此讓一讓,安全有保障。
共建花園式學校,樹一流校風校紀。
認認真真讀書,堂堂正正做人。
㈦ 什麼是校園文明
人類的天性決定了無論在哪裡,任何文明行為的核心都應該是一樣的,核心就是「愛人如己」。從這個道理展開來就多了去了。愛人,就自然愛同學、老師、愛公物、愛環境、愛小動物、也不難尊守學校紀律。因為那些紀律不論多麼復雜,都是從愛里引申的,如果不是,恐怕也不會合理。
我是天主教徒,《聖經》中說:「天主是愛」。中國古人也都知道:「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在我看來,任何文明行為的核心,都是愛。
㈧ 校園文明禮儀有哪些
一、禮儀態勢
學校禮儀
1、 進校禮儀:⑴值勤崗三步曲——立正、敬禮、問候。①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②七年級行隊禮,八年級行鞠躬禮;行隊禮時,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③問候老師時聲音要響亮。⑵進校生要求——要穿校服佩戴校徽來校;到校門口時,自覺下車;整理好衣服進校(不得散開衣服或穿奇裝怪服進校)。
2、 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准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布上課後,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要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後,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的,要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後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嘩,不追跑打鬧,進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 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要坐端正靜聽。
⑴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隊禮。
⑵開學、表彰大會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和活動時,准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⑶上台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台口上台,站在台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後轉過身來,面向台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後,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台時腳步穩重,從指定台口退下,台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鬨、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鬆,軀干挺直,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雙腿立直。
⑶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鬆,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並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⑷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3、衛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後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咽,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說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
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
㈨ 校園文明是什麼樣子的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