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借校園貸自殺
近日:大學生深陷校園貸溺亡 借1100元「利息」500元
讓大學生們引以為戒,不要再陷入校園貸裡面,不要都被坑害了。
❷ 大學生深陷校園貸導致溺亡
今年20歲的范澤一是北京一所外國語高校的大學生,開學將升入大三。但8月日,在吉林老家過暑假期間,范澤一留下遺書後出走,家人隨即報警,兩天後,警方在距離范澤一老家30公里外的一處河流,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經過DNA比對,8月16日,警方出具了一份「死亡證明」,確認死者是范澤一,死亡原因為「溺死」。
溺亡前留遺書稱「承受不住了」。
❸ 英國出現疑似校園貸21歲學生無法還款上吊自殺了嗎
說起「校園貸」,曾經引發過巨大爭議,而在英國,一種類似「校園貸」的「發薪日貸款」正把目標瞄準學生群體,英國已經發生多起學生因無法償還發薪日貸款的自殺事件,發薪日貸款公司在英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指控為「合法的高利貸」。
據英國報道,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一年級新生、21歲的納斯比·楚漢(Naseeb Chuhan)因為無法償還高額的發薪日貸款而上吊自殺,近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貸款公司要求他支付的年利率高達1200%。
當納斯比家人的律師責問學校學生服務中心主任「是否意識到發薪日貸款公司把目標瞄準學生群體」時,對方承認「是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我猜想可能是通過社交媒體。」
「考特尼是一個充滿愛心和關懷的人,但是他面臨著許多個人問題。他沒想到100英鎊在短短三個月內變成了要償還800英鎊。」死因裁判官科林·菲利普斯(Colin Phillips)這樣說。
去年,一名殘疾少年因為無法償還發薪日貸款被貸款公司清空了他的銀行賬戶,導致他身無分文後自殺身亡。當天,一位死因裁判官發出呼籲,要求改變發薪日貸款的規則。
來自大曼切斯特地區的18歲少年凱恩·斯帕漢·普萊斯(Kane Sparham-Price)也是在貸款公司根據協議轉走了他的資金支付債務後上吊自殺。在這名少年自殺後,死因裁判官約翰·波拉德(John Pollard)表示,除非做出改變,否則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死亡事件。
❹ 借校園貸為什麼會引起學生自殺
因為網貸是坑,沒有人性的!深受其害的人非常非常多!
❺ 因為校園貸,自殺了多少學生,借貸方面沒有監管部門嗎
有啊
❻ 因校園貸導致悲劇的學生,真的該被同情嗎
該啊,他們只不過是這個經濟快速發展形成的畸形社會產物的受害者,的確該值得同情,無論他們主觀上想干什麼,還不是因為正規渠道借不到錢嗎,這社會物慾橫流只能借錢享受了,這些學生只不過是受這社會毒害太深
❼ 借「校園貸」還不清女孩欲輕生
所謂「校園貸」簡單說就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發放的小額貸款。在校園網貸平台,在校大學生只需網上提交資料、通過審核、支付一定手續費,就能輕松申請到一筆信用貸款。近日,一大二女生,為了買喜歡的手機,用了校園貸,結果利滾利,成了23萬。
❽ 25歲大學生因網貸自殺身亡,網貸違法嗎
網貸就是詐騙,禍國殃民,害了年輕人。
❾ 把大學生逼上絕路的「校園貸,究竟有多可怕
那麼,「校園貸」究竟該如何整治?
銀監會表示,首先在監管方面,銀監會指出將完善監管規則,為規范校園網貸行為提供製度保障。
2016年10月,銀監會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與工商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分別從加大校園網貸業務整治力度、加大違法犯罪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風險警示和教育引導工作、強化網站監測管理、做好輿論監測引導、加強工商監督力度等六個方面對校園網貸整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其次,在整治方面,銀監會指出將開展分類整治。
按照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銀監會將校園貸納入P2P網貸專項整治重點對象,制定整治方案,開展全面排查,梳理風險隱患,重點對涉嫌惡意欺詐、非法拘禁、綁架、暴力催收、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切實規范校園網貸平台的營銷展業行為。
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礎上,銀監會多次下發風險提示,培訓指導各地在分類處置的同時,視其情節輕重採取暫停、整改、移交公安等處置措施。
第三,在風險處置方面,銀監會指出要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裸貸」等風險事件處置力度。
對「裸貸」等校園網貸風險事件,銀監會積極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會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建立協調聯動監管整治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各部門合力出擊,及時掌握輿情動態,認真開展風險研判,防範風險蔓延與疊加。
據悉,「裸貸」事件偵查獲得突破性進展,全國首例「裸貸」放貸者已於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獲。
❿ 女大學生身陷「校園貸」後留遺書失蹤是怎麼回事
只要在網路上輸入大學生貸款的字樣,「快速放款」「無抵押無擔保」等許多吸引人的信息就會瞬間撲面而來。這些校園貸,貸款方式看似輕松,背後卻隱藏著巨大風險。
近期,邵陽19歲的女大學生真真被這種快捷的貸款方式所吸引,借了第一筆校園貸後,很快就陷入了無法按期還貸的困境中。直至前幾天,真真留下一封書信竟然消失無蹤了。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一些不良平台混入「校園貸」的行列中,就像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他們用驚人的高額利息和轟炸式侮辱式的催款方式,讓一個又一個貸款的學生陷入困境。
而這也正是導致借貸悲劇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