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防校園

防校園

發布時間: 2020-11-21 02:20:03

㈠ 作文預防校園暴力。(250個字以上)

每天,當校園還籠罩在朦朧的晨曦中時,我們就已經背著書包踏進了這個每天呆版的時間最多的地方—權—我們的校園。無論校園中環境多麼的優美,我們最關注的當然還是其中同學們的素質。一個漂亮的校園僅僅能讓我們在視覺上覺得舒服,而一個不僅僅擁有優美的環境,也有很好的人文氛圍的校園則能令我們感到身心愉悅。所以,擁有一個和諧的校園,是每一個學生的願望,
創建和諧校園,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每一個成員的努力。它需要每個人在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都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文明友善。我認為,和諧校園可以體現在師生關繫上。一個和諧的校園里必然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我看來,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准則。只有相互尊重,老師與同學之間才能友好相處。友好相處也正是一個校園和諧的基礎。而有了老師與同學間的相互尊重,做到相互理解也不是難事了。相互理解,就是能夠耐心聽取他人的心聲,能夠換位思考。只有了解了他人的真實想法,才能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相互理解了之後,就能有更好的溝通。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校園自然就更加和諧了。

如何防止校園侵害

一、抵制校園暴力 (一)辨別 校園暴力一般分為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心理暴力。 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校園暴力的形式主要有五種:一是索要錢物,不給就拳腳相加,威逼利誘;二是以大欺小,以眾欺寡;三是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四是同學間因「義氣」之爭,以暴力手段爭長論短;五是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 語言暴力主要指通過語言對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包括起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衊等行為。 心理暴力主要指通過言語、行為或其他方式對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如恐嚇、侮辱、排斥、歧視、孤立等行為都是心理暴力行為。 (二)預防 1、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不參與校園暴力。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堅決不充當校園暴力行為中的幫凶。 3、注重心理的健康發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主動與他人溝通,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4、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施暴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這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應對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①與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願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激化。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③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簡訊、書信的形式向學校領導、老師匿名報告。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 ①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淡然處之,自我反省,無畏回應,肯定自己,調整心理,法律維權。 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找機會逃跑,大聲呼救,藉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求饒。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麼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後腦。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③遭受心理暴力時的自救對於心理施暴,還是要從自我心理調整入手。如果我們在學校遇到了排斥、歧視、孤立等心理暴力行為,我們應該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與別人溝通,弄清楚原因。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可以向老師求助。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由於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後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採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二、正確應對校園暴力 1、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2、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3、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 4、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 5、要有強烈的報告意識和證據意識。及時上報並注意搜集證據,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出示。

㈢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

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5,如果周圍有人,要大聲喊叫,引人注意,同時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殺機,須以保全生命為第一考慮。

6,要冷靜面對,巧妙運用機智逃離。找機會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㈣ 關於防範校園侵害的方法

你好 關於校園的話防範侵害的話你要從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做起:學校:一、預防:1、由符合條件的專職保安擔任門衛,嚴格門衛登記、驗證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
2、加強對校內有精神病症狀的人員的管理。為確保學校安全,具有精神異常症狀的人員必須在正規的精神衛生部門進行鑒定,一旦確診為精神病人,學校應勸其在家休養治療,經濟待遇上給予幫助照顧。
3.對可能引發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4.加強對師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5.積極組織師生進行防範暴力事件預案的演習,提高師生的防範能力。
二、處理: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務必以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1、報警。可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撥打110報警電話。
2,選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身體強壯的老師與犯罪嫌疑人進行勸說,以拖延時間。
3.保護有關對象及全體學生,將保護者護送到安全處。
4.一日發生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並通知家長或親屬。
5.保護現場,做好當事人和見證人的書面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配合警方調查。
6.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作善後處理。家長:
二、家校和諧聯手。家庭與學校互相理解和溝通,支持學校採取的安全措施。家長與老師交流孩子教育問題時要平心靜氣,特別是孩子間發生矛盾糾紛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狹隘。在學校周邊發現可疑人員或異常狀況時要及時報警,在可能的情況下自願到學校做義工參與、支持學校安保工作。
三、強化自我防範。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訓練,讓孩子按時上學和回家,不要放學後在外四處逗留,遠離陌生人,特別是行為怪異的人。如果發現孩子在所需時間內沒按時回家,家長一定要及時與老師聯系。孩子如需接送,盡量要固定家庭成員,盡量避免不熟悉的人去接送,以免發生意外事情。
四、關注孩子社交。了解掌握孩子經常交往的人群,認真排查和調解孩子與同學、家人、親朋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要及時發現矛盾苗頭,盡力化解和妥善處理,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而產生惡性後果。同時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積極化解各種心理問題,杜絕因心理問題而誘發的安全事故。學生:
一、注意課間安全。課間不做劇烈活動,避免發生各種傷害事故;上下樓梯靠右走,不騎坐樓梯扶手,不攀高爬牆,不擁擠,不搶道;不在教學樓里打球,踢球,不亂扔各種物品。
二、加強安全意識。體育活動、實驗課、社會時間及其他湖外活動要嚴格服從老師指揮,嚴格操作規程,不能擅自行動,不得攀爬籃球架。
三、遵守交通秩序。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做到「寧等一分鍾,不搶一秒鍾」,不坐超載車,不坐無牌無證車,學生不騎電瓶車、上學,校內不騎車。
四、講究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的攤點吃領事;不亂仍果皮紙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只要校內進出有率 還是很安全的

㈤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及校園欺凌應對措施方法

【摘要】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現象得到網路的曝光,越來越多的施害者在輿論和法律的壓力下紛紛道歉甚至伏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校園欺凌現象在中學生群體尤其是初中學生中頻發,尤其是女生間的欺凌現象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校園欺凌既會對被害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也不利於培養施害者的健康人格。因此,作為德育的最主要實施者班主任,必須在日常德育管理中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遏制校園欺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小學;校園欺凌;青少年;對策
學校,本應是學生除了家庭之外最為安全的港灣。但是近年來,青少年校園欺凌現象頻發,一次又一次刺痛了公眾的神經。同時,校園欺凌手段也逐步走向復雜化,如集體孤立、說人壞話、群毆羞辱、網路圍攻等等,尤其是很多施害者還將整個過程發布到網上,使得校園欺凌案逐步成為社會關注問題。而且,校園欺凌案不僅給欺凌者和受害者乃至旁觀者帶來了嚴重的身體傷害,更會在青少年心理乃至未來的人生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因此,作為校園德育管理的最前沿——班主任,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手段防校園欺凌於未然。
一、防校園欺凌於未然第一招——透過愛好糾正性格
在信息發達的環境下,網路、游戲、影視、小說中暴力內容屢見不鮮,難免會有個別

㈥ 校園安全「三防」是什麼

校園安全「三防」建設包括人防、物防和技防三個方面。

一、人防建設

人防建設主要包括學校建立健全內部安全保衛組織和制度,落實安全保衛責任,聘請專業保安人員、安全協管員,以及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組織教工治安聯防隊、護校隊、應急隊等。 健全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學校應視情況建立保衛處(科、室),配備處(科、室)領導及專職保衛幹事,負責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培訓、內部治安保衛等工作。

保安人員、安全協管員是校園治安巡邏守護的主要力量。學校保安人員、安全協管員需經當地公安機關治安部門進行業務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保安人員和安全協管員上崗執勤時,要統一著裝,佩戴保安標識和器械。

二、物防建設

物防建設主要包括學校重點部位、重要區域、重點場所安裝防護欄、防盜門和照明設施,加固、加高校園圍牆,在校園內設置消防、交通安全、食品衛生等安全設施。學校為保安人員裝備必要的執勤、防護、抓捕等器械。公路沿線學校,在學校門口的公路設置提示牌、減速帶、斑馬線、限速標識、人行橫道線等交通標識。

三、技防建設

技防建設主要包括在校門、學生公寓、教工住宅、財務室、實驗室、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倉庫、操場、樓道、重要出入口、周邊復雜路段等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防盜報警、消防報警、呼叫求助、門禁對講以及其它電子管理系統等。

(6)防校園擴展閱讀:

大安全觀,應該是傳統校園安全觀的「升級版」。這里應包括起碼的三個層面:

一是繼續加大「三防」建設,物防為基,人防為主,技防為輔。數日前,公安部稱,將把校園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警校聯動構建校園安全防控體系。學校當以此為契機,創新校園「三防」手段與能力。

二是強化生存與安全教育,將之納入學校教育的必修課。教育部門應自上而下確立一個理念:扎實務實的安全教育,是為孩子認知世界、學會生存、幸福生活奠基。安全教育不能成為一地一校的特色課程,而應該成為具有學科體系與教學維度的基礎課程。

三是從制度設計開始,將風險管控的關口前移、重心下沉,主動防範校園安全問題。對於校園安全而言,事前防範一分鍾,也許好過事後補救十年功。

㈦ 怎樣防止校園欺凌

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1,當受到欺凌的第一時間,就要反駁,不要因為害怕,就不做出反應,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助長這種不良作風。

2,如果自己能力有限,要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要讓欺凌者知道,這種事情是錯的,他的這種行為是有人會出面管的,不能讓他繼續這種行為。

5,學生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或者由父母接送。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㈧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措施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准備在那兒忍受一切。
受到這種暴力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不要沉默,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