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A. 湖北省重點高中排名
2018湖北重點高中排名
名次 中學名稱 全國排名 所在城市 城市排名 狀元人數
1 襄陽五中 25 襄陽 1 5
2 巴東一中 78 恩施 1 2
2 大冶一中 78 黃石 1 2
2 武漢三中 78 武漢 1 2
2 襄陽四中 78 襄陽 2 2
2 宜昌夷陵中學 78 宜昌 1 2
7 洪湖一中 152 荊州 1 1
7 荊門市龍泉中學 152 荊門 1 1
7 荊州中學 152 荊州 1 1
7 武鋼三中 152 武漢 2 1
7 武漢二中 152 武漢 2 1
7 武漢外國語學校 152 武漢 2 1
7 孝感高中 152 孝感 1 1
7 鍾祥一中 152 荊門 1 1
2018湖北重點高中介紹
襄陽市第五中學
襄陽市第五中學(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點中學,也是湖北省文明單位、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襄陽市第五中學始建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初名「襄陽府中學堂」;1912年,改為湖北省第七區鹿門中學;1924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十中學;1928年,成立湖北省立第五中學;1947年,更名為湖北省立襄陽高級中學;1950年,更名為湖北省立襄陽中學;1956年,改名為襄樊市第五中學;2011年,更名為襄陽市第五中學。
湖北省巴東一中
2018湖北重點高中排名 湖北最新高中排行榜
B. 湖北省所有高中名單急!!!1
只有比較重點的.
湖北省、市重點高中名單(由: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學,是所一般學校)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學[/b]
[b]湖北省、市重點高中名單[/b]
[b]1、省重點(示範)公辦高中(70所)
武漢市(24所):武漢市第一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市第三中學、武漢市第四中學、武漢市第六中學、武漢市第十一中學、武漢市十二中、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武漢市十七中、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吳家山中學、湖北省武漢中學、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鋼第三子弟中學、洪山高中、漢口鐵中、新州區第一中學、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漢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區漢陽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壩六中、當陽高中、宜昌市三峽高中、夷陵中學、宜都一中、長陽一中
荊門市(5所):荊門市龍泉中學、鍾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學、東寶中學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鐵一中、襄陽一中
黃石市(1所):黃石二中
荊州市(8所):沙市中學、洪湖一中、監利一中、荊州中學、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學、公安縣車胤高中
咸寧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來鳳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黃岡市(5所):黃岡中學、麻城一中、黃梅一中、紅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東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學、鄖陽中學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漢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學
隨州市(2所):隨州一中、廣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級重點(示範)學校(144所)
[/b] 武漢市(25所):武漢市育才中學、漢市第二十中學、武漢市實驗學校、武漢市第十六中學、武漢市育才高中、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武漢高第六十八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七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武漢市第二十六中學、武漢市第六十五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女子高級中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東湖中學、蔡甸區第二中學、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二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三高級中學、新洲區第四高級中學、武漢市經濟開發區一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四中學、一冶四中、武漢市常青一中
荊州市(6所):荊州市北門中學、松滋市第一中學、公安縣第二中學、石首市南嶽中學、監利中學、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縣一中、巴東縣一中、巴東縣二中、宣恩縣一中、咸豐縣一中、鶴峰縣一中
黃岡市(19所):蘄春縣第一中學、蘄春縣實驗中學、武穴中學、羅田縣第一中學、英山縣第一中學、英山縣石鎮中學、黃州區第一中學、團風縣第一中學、黃州中學、紅安縣第二中學、黃梅縣第五中學、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實驗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縣實驗高中、浠水縣聞一多中學、羅田縣三里畈高中、黃州區西湖中學、羅田縣駱駝坳中學
孝感市(12所):漢川二中、漢川高中、雲夢夢澤高中、雲夢一中、應城二中、雲夢曲陽高中、安陸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級中學、孝昌縣第一高級中學、大悟縣第一中學、應城市第一高級中學、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學、宜昌外國語學校、夷陵區東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學、枝江市第二高級中學、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當陽市河溶高級中學、遠安縣第一中學、興山縣第一中學、秭歸縣第一中學、五峰縣第一中學、○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縣一中、谷城縣第一中學、保康縣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棗陽市第一中學、宜城市第一高級中學、棗陽市白水高中、棗陽市師苑高中、襄樊市東風中學
黃石市(8所):黃石市實驗高中、黃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學、大冶市第二中學、大冶市實驗高中、黃石市第三中學、陽新縣第一高級中學
隨州市(5所):隨州市二中、曾都區一中、廣水市實驗高中、廣水市二中、廣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鄖縣一中、鄖西一中、房縣一中、竹山縣一中、竹溪縣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荊門市(12所):荊門市一中、荊門市石化中學、鍾祥市胡集高中、鍾祥市舊口高中、京山中學、京山縣二中、京山縣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縣後港高中、湖北省鍾祥市第一中學、鍾祥三中
咸寧市(6所):通城一中、咸寧市溫泉中學、咸寧高中、嘉魚縣第一中學、崇陽縣一中、通山第一中學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學
天門市(3所):岳口中學、天門中學、天門市實驗高級中學
潛江市(8所):潛江中學、潛江市廣華中學、潛江市園林高級中學、潛江市文昌高級中學、潛江市實驗高級中學、潛江市竹根灘高級中學、潛江市章華高級中學、潛江市向陽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學、仙桃市彭場高級中學、仙桃市沔城高級中學、仙桃市實驗高級中學、仙桃市漢江中學、仙桃市毛嘴高級中學
神農架林區(1所):神農架林區一中
C. 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當陽市第抄二高級中襲學創辦於1956年,前身為當陽師范和長坂高中。現有68個教學班,學生5300多人。其中音美專業班8個,學生近500人。校園佔地面積140餘畝,建築面積9萬多平方米。教學樓、藝術樓、綜合科技樓、圖書辦公樓、餐廳、禮堂、體育館、多棟學生公寓、400米標准田徑運動場,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完善配套。裝備有高標准、高規格的校園網,閉路電視系統,低音廣播系統,課件開發系統,微機教學系統,音樂電化教育系統,金龍卡服務系統。此外,擁有攝影、電影放影設備,鋼琴60餘架及各類樂器700餘件,演出服裝千餘套,圖書15萬余冊。
注冊資本:2799.2萬人民幣
D. 查湖北省當陽市二高確切的通信地址和郵編
湖北省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444100 嘿嘿`我的母校
E. 黃岡地區各縣市高中排名
[b]1、省重點(示範)公辦高中(70所)
武漢市(24所):武漢市第一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市第三中學、武漢市第四中學、武漢市第六中學、武漢市第十一中學、武漢市十二中、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武漢市十七中、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吳家山中學、湖北省武漢中學、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鋼第三子弟中學、洪山高中、漢口鐵中、新州區第一中學、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漢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區漢陽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壩六中、當陽高中、宜昌市三峽高中、夷陵中學、宜都一中、長陽一中
荊門市(5所):荊門市龍泉中學、鍾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學、東寶中學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鐵一中、襄陽一中
黃石市(1所):黃石二中
荊州市(8所):沙市中學、洪湖一中、監利一中、荊州中學、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學、公安縣車胤高中
咸寧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來鳳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黃岡市(5所):黃岡中學、麻城一中、黃梅一中、紅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東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學、鄖陽中學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漢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學
隨州市(2所):隨州一中、廣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級重點(示範)學校(144所)
[/b] 武漢市(25所):武漢市育才中學、漢市第二十中學、武漢市實驗學校、武漢市第十六中學、武漢市育才高中、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武漢高第六十八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七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武漢市第二十六中學、武漢市第六十五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女子高級中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東湖中學、蔡甸區第二中學、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二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三高級中學、新洲區第四高級中學、武漢市經濟開發區一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四中學、一冶四中、武漢市常青一中
荊州市(6所):荊州市北門中學、松滋市第一中學、公安縣第二中學、石首市南嶽中學、監利中學、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縣一中、巴東縣一中、巴東縣二中、宣恩縣一中、咸豐縣一中、鶴峰縣一中
黃岡市(19所):蘄春縣第一中學、蘄春縣實驗中學、武穴中學、羅田縣第一中學、英山縣第一中學、英山縣石鎮中學、黃州區第一中學、團風縣第一中學、黃州中學、紅安縣第二中學、黃梅縣第五中學、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實驗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縣實驗高中、浠水縣聞一多中學、羅田縣三里畈高中、黃州區西湖中學、羅田縣駱駝坳中學
孝感市(12所):漢川二中、漢川高中、雲夢夢澤高中、雲夢一中、應城二中、雲夢曲陽高中、安陸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級中學、孝昌縣第一高級中學、大悟縣第一中學、應城市第一高級中學、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學、宜昌外國語學校、夷陵區東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學、枝江市第二高級中學、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當陽市河溶高級中學、遠安縣第一中學、興山縣第一中學、秭歸縣第一中學、五峰縣第一中學、○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縣一中、谷城縣第一中學、保康縣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棗陽市第一中學、宜城市第一高級中學、棗陽市白水高中、棗陽市師苑高中、襄樊市東風中學
黃石市(8所):黃石市實驗高中、黃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學、大冶市第二中學、大冶市實驗高中、黃石市第三中學、陽新縣第一高級中學
隨州市(5所):隨州市二中、曾都區一中、廣水市實驗高中、廣水市二中、廣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鄖縣一中、鄖西一中、房縣一中、竹山縣一中、竹溪縣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荊門市(12所):荊門市一中、荊門市石化中學、鍾祥市胡集高中、鍾祥市舊口高中、京山中學、京山縣二中、京山縣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縣後港高中、湖北省鍾祥市第一中學、鍾祥三中
咸寧市(6所):通城一中、咸寧市溫泉中學、咸寧高中、嘉魚縣第一中學、崇陽縣一中、通山第一中學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學
天門市(3所):岳口中學、天門中學、天門市實驗高級中學
潛江市(8所):潛江中學、潛江市廣華中學、潛江市園林高級中學、潛江市文昌高級中學、潛江市實驗高級中學、潛江市竹根灘高級中學、潛江市章華高級中學、潛江市向陽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學、仙桃市彭場高級中學、仙桃市沔城高級中學、仙桃市實驗高級中學、仙桃市漢江中學、仙桃市毛嘴高級中學
神農架林區(1所):神農架林區一中
F. 當陽二高文理2015 年各考取多少人
錦屏山下,沮河河畔,有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教學質量一流、品牌特色鮮明的「宜昌市示範高中」--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激情的六月,振奮人心的喜訊又從當陽二高傳來:2015屆高考,該校再創輝煌,一本上線達169人,二本上線達333人,本科上線達675人,本科上線率達70%。各批次本科上線率提升近10個百分點,各批次上線人數遙居宜昌市同類學校之首。
專業發展強隊伍
當陽二高現有55個教學班,學生3000餘人。在市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學校大膽創新管理機制,加強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教育科研深入人心,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在省教科所指導下,構建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製度,實現了校本教研的可持續發展。
學校每月一次的全體教職工例會,開辟有「校長論壇」,五位黨委成員輪流主講,引領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根據發展需要,以解決學校、各學科教學中突出的問題為突破口,合理規劃教育科研課題。促進學校全方位發展。近幾年,學校向宜昌市級以上教科研機構申報立項了24項課題,其中,「農村普通高中『理想-規范-責任』德育模式研究」「發明創造教育與普通高中課程相融合研究」「普通高中教學途徑與方法――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三個課題,先後榮獲宜昌市教育科研、當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地理教學中可持續發展研究」等課題獲宜昌市教育科研一等獎、當陽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高中化學學生研究性學習研究」獲當陽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三等獎。
學校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夯實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功。「五個一」包括上一節優質課,觀議組內每位教師一節課,編寫一份優質導學案或撰寫一篇優質論文、教育敘事等。「五個一」工程是教師學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老師們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提高上課水平、總結反思水平、課件製作水平、個別輔導水平等專業素質。
學校以「賽」促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各學科每學期都安排豐富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一批老教師主動「亮劍」積極參加教學比賽,在學校傳為佳話。學校教師參加省、市級教學比武更是捷報頻傳。學校還定期開展班主任素質大賽、青年教師五項全能比賽,以競賽帶動培訓的效果顯著。在寒暑假期間定期舉辦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大興學習風氣,打造學習研究型教師團隊,體驗優秀教師的職業幸福。
學校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與宜昌二高、東湖高中、小溪塔高中等校成立八校聯合體,周密安排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教師分層開展的教研活動,力求共同探索、合力研究、資源共享、實現共贏,為教師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學校還經常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部分優秀教師到省內外名校參觀訪問,學習管理和教育教學經驗。
學校實施網路研修,讓老師與教育大家對話。學校開通了全國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網、北京大學附中繼續教育網等教育服務網站,適時引導老師傾聽全國各地的教育行家教書育人報告、觀摩教育名家上課實錄、並與教育專家視頻對話等,使教師不做井底之蛙,擁有獲取更多教育信息的天空。
通過這些措施,學校形成了一支學科配套、業務精良的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團隊。作為一所農村普通高中,近年來涌現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5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9人,當陽市骨幹教師23人;國家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5人,湖北省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5人,二等獎獲得者11人;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00餘篇,國家級優質課件一等獎12件,省一等獎23件。僅本年度就發表論文77篇,其中國家級刊物16篇,獲獎論文44篇,在各項優質課競賽活動中獲獎69人次,有196名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獲得了不同獎次。在三峽大學舉行的首屆三峽教育論壇上,宜昌市教科院和三峽大學聯合為9所學校教師培訓跟崗基地授牌。高中段教師培訓跟崗基地只有三所:宜昌一中、夷陵中學、當陽二高。黨委書記、校長馬國良應邀出席大會,並作了《教師跟崗實踐共同提高》主旨發言,受到與會者肯定和贊揚。
自主管理提素質
當陽二高堅持德育為首、立德樹人的辦學方針,一直將德育和安全置於各項工作的首位。學校建立領導責任制與發動全員參與相結合,建立完善的德育網路,構建三線一體的管理模式,形成全員育人氛圍。推行學生異常情況報告獎勵及追責制度和班級安全情況周報制度,從而能夠及時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
學校還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創新德育工作方法,開創了「自主德育」。編印《德育手冊》《和諧.健康》《讀.思.行》等德育系列教育讀本,學生通過具體案例的學習和反思,提高文明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開展專項主題教育活動,集中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項教育。學生幹部實行就職演講競爭上崗,政教處和年級組每學期進行考評和調整。
學校實行「小紅帽」文明值周班制度,每周選定一個文明值日班,負責維護好校園內文明秩序。這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和平台,充分激發和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學校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三校一班」管理實踐,即學生業余黨校、學生幹校、青年團校和德育補習班。「三校一班」成為了學校學生黨員發展、學生幹部培養的搖籃和轉化後進生的有效陣地。學校辦「學生業余黨校」的經驗被《湖北日報》以《這里的黨校為何俏》為題予以報道,「德育補習」的經驗被湖北省文明委作為文明創建的典型案例向全省推介。
學校成立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在學校心理咨詢室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工作,主辦心理普及讀物《心理健康半月談》。實行班級心理健康周報制度。同時每年請心理專家到校對師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成長。
學校推行「德育導師制」,將德育工作的諸多目標、任務分解到擔任導師的任課教師身上。70多名德育導師重點關注全校150多名學生,結對幫扶三年,扶助學生健康成長。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當陽二高的德育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學校被評為「宜昌市平安單位」「宜昌市禁毒示範學校」「當陽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被當陽市教育局表彰為「紅旗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被當陽市公安局評為「內保工作先進單位」;被市綜治委授予「禁毒示範學校」榮譽稱號;團委被評為當陽市「五四紅旗團組織」。被評為宜昌市「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學生」「當陽市優秀團員」的學生達400多人次。
科技創新育人才
學校重視科技教育,管理落實到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當陽二高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教科室組織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開設「知識產權」選修課。擇優選取學生創新作品申報國家專利。校刊《仲宣樓》開辟創新專欄,宣傳校內外科技創新動態,知識產權保護,介紹科技創新思維方法、創新技巧,報道學校科技創新成果。還聘請郭傳傑等專家學者來為師生作了科技創新教育的專題報告。學校立項了國家級課題《發明創造教育與普通高中課程相融合的研究》,加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力度。
學校組建科技創新教育教師隊伍,常年指導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編寫了《發明創新技法》《知識產權教育讀本》等校本課程,使科技創新教育課程化和制度化。學校制定了《科技創新優秀學生獎勵辦法》,對在上級各部門各種科技創新競賽活動中獲得獎勵的學生,學校配套發放獎金,從制度、經費上保障科技創新活動順利開展。
學校每年秋季開展青少年科技節活動。同學們在知識產權知識競賽、機器人比賽、航模比賽、現場創意、現場模型製作比賽中都有很好的表現,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了解了專利法及發明創新的相關知識,培養了發明創造的動手能力。
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科技創新比賽,有17件創新作品獲國家級大獎,有97件學生創新作品獲得國家專利。近年來,學生獲省級以上一等獎33人,二等獎126人。10餘名老師獲得國家和省級「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在宜昌市青少年科技節中,800餘件學生創新作品獲獎,10名同學先後被評為 「科技之星」,學校連續五屆獲得優秀組織獎。在湖北省青少年無線電製作競賽活動中,共有273人次獲獎,學校連續7年獲湖北省團體二等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陽二高師生團結奮進,勇於創新,被評為「湖北省特色學校創建優秀組織單位」「宜昌市十佳科普示範學校」,今年推薦申報為「湖北省科普示範學校」。
課堂改革競風流
高中新課程實施以來,學校大膽踐行符合「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的「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了學校可持續發展。
「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教學為核心,以小組建設為載體,以「生本教育」為理念,以「強化學生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為核心價值,將學習、生活、管理融為一體,將自主、合作、探究融為一體,將學生、教師、家長融為一體,追求課堂學與教快樂化、健康化和高效化的教學模式。
學習型小組是「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班根據學生學業水平、興趣愛好等狀況,組建多個學習小組。建立小組組建制度、評價條例等系列規章制度。小組成員共同制定有特色的組名、組訓等。事務分工讓每一名成員都成為小組不可或缺的分子,學生的語言表達、板書設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能力都有了明顯的長進。
學校先後十多次組織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骨幹教師赴山東、江蘇、荊州等地考察學習,制定了《新課改工作方案》,確定了「三段自主學習」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案,全面深入地開展新課改實驗。此模式研究成果獲當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宜昌市教研中心和湖北省教育廳分別將當陽二高確定為「蹲點聯系學校」和「新課改樣本校」。
學校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體現「自主、合作、探求」的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各年級組、備課組和教研組每學期都分別組織達標課、優質課、示範課競賽,全校223名專任教師全部參加教學大比武。省教育廳《比教學訪萬家理論與實踐》推介了當陽二高《教學比武大合唱,專業發展強內功》的經驗。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的「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建立了「導學案」庫;編印了《「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學生綜合素質大大提高,自信開朗,表達能力、探究能力增強、課堂上主動學習意識、學習興趣增強,普遍具備體藝科技等特長素質;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快,先後有10餘位教師獲國家級省級優質課、說課獎;三個教研組獲省廳重大課題組的表彰,兩個教研組獲宜昌市表彰。宜昌市教科院和湖北省課改專家組領導多次到我校考察指導工作。多所省內兄弟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到我校學習交流。學校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校本教研先進學校」、「湖北省綠色校園」、「湖北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
藝體特色鑄品牌
當陽二高是一所花園式的現代化高級中學,是首所經宜昌市教育局批准,具有面向宜昌市招收藝術類特長生資格的普通高中。在抓好普通高中教學的同時,立足本校實際,充分發揮學校特色教育在宜昌市內師資、設施和管理等方面的諸多領先優勢,與國內重點高等院校通力合作,成功地打造了學校的藝術教育的特色品牌,開辦了音樂、美術、傳媒、體育等特長班,目前已形成文理藝體並重,多元發展的格局,形成了具有二高特色的辦學理念和教育定位。
學校為體育、藝術專業班級配備了優秀的師資,為他們提供了過硬的教學條件,為學生特色升學、成就夢想搭建了最佳的平台。學校現有琴房78間,專業畫室9間,2011年投資近五百萬修建了新塑膠田徑場、球類運動中心。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有專業教師25人,專業班級9個。學校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專業教師工作室,開設的課程有:田徑(學生分散於各班,訓練時集中)、文化傳媒(學生分散於各班,訓練時集中)、跆拳道、體育舞蹈、五人制足球、音樂、美術等各專業。成立了專門的專業班級管理部門,對於文化和專業課時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統籌兼顧。成立了專門的體育、藝術教育教研部門,負責專業教學研究工作。
學校還在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先後成立了體育運動隊、體育舞蹈隊、器樂隊、歌詠隊等各種興趣團隊。這些團隊的建立既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差異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也為學校未來體育、藝術特長生的選拔儲備了大量的有效生源。學校定期舉辦仲宣體育、藝術節,舉辦仲宣美食節、仲宣愛心超市、仲宣體育競技、仲宣球類競技、仲宣攝影大賽等活動,每年元旦舉行迎新文藝匯演等,為每一位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長的平台。同時,學校也從這些活動中發掘特長學生,為他們量身定製未來的發展方向。
學校教學質量在宜昌市同類學校中遙遙領先。2014年體育、藝術專業均獲得宜昌市高考教學質量一等獎。2015年,體育、藝術專業再上新高度,專業學生有170餘人拿到國內重點大學專業合格證。特別是徐港同學更同時拿到了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美術學院兩所國內頂尖美術院校的專業合格證書。由當陽二高組隊參加的湖北衛視社區大舞台節目在湖北衛視播出,好評如潮,其中,文藝節目《母親》更獲2015年湖北衛視春晚的邀請,是當陽市首個獲得省級電視台邀請參與湖北衛視春晚的單位。在湖北省教育廳信息發展中心舉辦的湖北省第四屆中小學書畫大賽中,當陽二高胡峰瑩同學獲得特等獎,田野、趙爾靚、余超凡三人獲得金獎,學校獲得賽會組織獎。近年來,我校一大批體育、藝術優秀畢業生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曲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國內著名高校。
G. 當陽高中什麼時候考完
錦屏山下,沮河河畔,有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教學質量一流、品牌特色鮮明的「宜昌市示範高中」--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激情的六月,振奮人心的喜訊又從當陽二高傳來:2015屆高考,該校再創輝煌,一本上線達169人,二本上線達333人,本科上線達675人,本科上線率達70%。各批次本科上線率提升近10個百分點,各批次上線人數遙居宜昌市同類學校之首。
專業發展強隊伍
當陽二高現有55個教學班,學生3000餘人。在市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學校大膽創新管理機制,加強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教育科研深入人心,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在省教科所指導下,構建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製度,實現了校本教研的可持續發展。
學校每月一次的全體教職工例會,開辟有「校長論壇」,五位黨委成員輪流主講,引領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根據發展需要,以解決學校、各學科教學中突出的問題為突破口,合理規劃教育科研課題。促進學校全方位發展。近幾年,學校向宜昌市級以上教科研機構申報立項了24項課題,其中,「農村普通高中『理想-規范-責任』德育模式研究」「發明創造教育與普通高中課程相融合研究」「普通高中教學途徑與方法――三段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三個課題,先後榮獲宜昌市教育科研、當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地理教學中可持續發展研究」等課題獲宜昌市教育科研一等獎、當陽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高中化學學生研究性學習研究」獲當陽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三等獎。
學校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夯實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功。「五個一」包括上一節優質課,觀議組內每位教師一節課,編寫一份優質導學案或撰寫一篇優質論文、教育敘事等。「五個一」工程是教師學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老師們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提高上課水平、總結反思水平、課件製作水平、個別輔導水平等專業素質。
學校以「賽」促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各學科每學期都安排豐富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一批老教師主動「亮劍」積極參加教學比賽,在學校傳為佳話。學校教師參加省、市級教學比武更是捷報頻傳。學校還定期開展班主任素質大賽、青年教師五項全能比賽,以競賽帶動培訓的效果顯著。在寒暑假期間定期舉辦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大興學習風氣,打造學習研究型教師團隊,體驗優秀教師的職業幸福。
學校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與宜昌二高、東湖高中、小溪塔高中等校成立八校聯合體,周密安排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教師分層開展的教研活動,力求共同探索、合力研究、資源共享、實現共贏,為教師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學校還經常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部分優秀教師到省內外名校參觀訪問,學習管理和教育教學經驗。
學校實施網路研修,讓老師與教育大家對話。學校開通了全國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網、北京大學附中繼續教育網等教育服務網站,適時引導老師傾聽全國各地的教育行家教書育人報告、觀摩教育名家上課實錄、並與教育專家視頻對話等,使教師不做井底之蛙,擁有獲取更多教育信息的天空。
通過這些措施,學校形成了一支學科配套、業務精良的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團隊。作為一所農村普通高中,近年來涌現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5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9人,當陽市骨幹教師23人;國家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5人,湖北省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5人,二等獎獲得者11人;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00餘篇,國家級優質課件一等獎12件,省一等獎23件。僅本年度就發表論文77篇,其中國家級刊物16篇,獲獎論文44篇,在各項優質課競賽活動中獲獎69人次,有196名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獲得了不同獎次。在三峽大學舉行的首屆三峽教育論壇上,宜昌市教科院和三峽大學聯合為9所學校教師培訓跟崗基地授牌。高中段教師培訓跟崗基地只有三所:宜昌一中、夷陵中學、當陽二高。黨委書記、校長馬國良應邀出席大會,並作了《教師跟崗實踐共同提高》主旨發言,受到與會者肯定和贊揚。
自主管理提素質
當陽二高堅持德育為首、立德樹人的辦學方針,一直將德育和安全置於各項工作的首位。學校建立領導責任制與發動全員參與相結合,建立完善的德育網路,構建三線一體的管理模式,形成全員育人氛圍。推行學生異常情況報告獎勵及追責制度和班級安全情況周報制度,從而能夠及時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
學校還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創新德育工作方法,開創了「自主德育」。編印《德育手冊》《和諧.健康》《讀.思.行》等德育系列教育讀本,學生通過具體案例的學習和反思,提高文明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開展專項主題教育活動,集中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項教育。學生幹部實行就職演講競爭上崗,政教處和年級組每學期進行考評和調整。
學校實行「小
H. 湖北省53所重點高中排名
湖北省53所省級重點中學綜合實力排名
序號 學 校
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2 武漢外國語學校
3 黃岡中學
4 武漢市第二中學
5 武漢市第六中學
6 武漢市第三中學
7 武漢市第四中學
8 武鋼第三子弟中學
9 湖北省黃石市第二中學
10 宜昌市夷陵中學
11 荊州市荊州中學
12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13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
14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15 襄樊市第四中學
16 襄樊市第五中學
17 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
18 武漢市第一中學
19 武漢市漢口鐵中
20 湖北省武漢中學
21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22 孝感市高級中學
23 湖北省沙市三中
24 荊門市龍泉中學
25 鄂南高級中學
26 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
27 東風公司第一中學
28 新洲區第一中學
29 黃陂區第一中學
30 宜昌市一中
31 鄂州市高級中學
32 十堰第一中學
33 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34 葛洲壩第六中學
35 仙桃中學
36 當陽市高級中學
37 監利縣一中
38 襄鐵一中
39 襄陽區第一中學
40 公安縣第一中學
41 隨州市一中
42 鍾祥市第一中學
43 麻城一中
44 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45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46 石首市第一中學
47 洪湖市第一中學
48 京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49 鄖陽中學
50 湖北赤壁市一中
51 武漢市吳家山中學
52 來鳳縣一中
53 利川一中
由專業教育評估機構根據各校硬軟體水平、升學率、師資力量等評定。
I. 當陽二高是什麼
巍巍荊山之南,清清沮漳之野-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成立於1999年7月,由原當陽師范學校和原當陽長坂高中合並而成,校址為原當陽師范。 校園佔地面積140餘畝,建築面積90000餘平方米。教學樓、藝術樓、綜合科技樓、圖書辦公樓、餐廳、禮堂、體育館、多棟學生公寓、400米標准田徑運動場,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裝備了校園網、閉路電視系統、語音學習系統、CAI課件開發系統、微機教學系統、音樂電化教育系統,配置完善。擁有攝影攝像、電影放影設備,擁有鋼琴78架,各類樂器700餘件,演出服裝1000餘套,擁有圖書10萬余冊。理化生、勞技、體育、美術等教學實驗設施設備處宜昌市范圍一流水平。
校園環境優美,四季鮮花盛開。草坪花壇、涼亭花園、雕塑噴泉、文化櫥窗、水杉桔園、雪松桂林、小區景點等將校園點綴得絢爛如畫,是全市唯一的省級"園林式學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業務素質優良。學校現有學生5316人,專任教師232人。大學本科學歷佔91.8%,有24人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結業。詹巧玲、楊心兵、程安林三名教師已獲碩士學位。高級教師66人,中級教師136人。國家、省、市各級學會會員78人。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徐家森、鄭宗桂、鍾先銀、吳孫富等一批宜昌市學科帶頭人,還有當陽市學科帶頭人13人。青年教師吳孫富業務精湛,教育科研碩果累累,獲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是全市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教師。學校聚集著全市體音美專業教師的精英,是唯一獲准面向宜昌市招收音、美特長生的學校。 五年來,全校教師在地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教科研論文152篇,其中國家級67篇,省級64篇。在地市級以上獲獎論文414篇,其中國家級48篇,省級69篇。教師在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優質課競賽中共有27人次獲獎。其中省級6人次(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4人次),地市級21人次(一等獎7人次)。課件教案(電腦作品)獲獎36人次,其中國家級2人次,省級4人次,地市級30人次。獲輔導學生競賽獎114人次,其中國家級5人次,省級41人次,地市級68人次。
學校教育科研氛圍濃厚,成效顯著。學校根據兩校合並後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實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走科研興校之路,創特色名牌學校」的辦學思想,並擬定了整體改革課題「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學校在省教科所、省教研室、華中師范大學、宜昌市教研中心和當陽市教科所專家指導下擬定的整體改革科研課題——《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被省教科規劃辦定為「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後,其子課題《高中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又被由北師大賀允清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吸納為子課題。在學校整體改革科研課題的帶動下,各教研組也相繼選定了科研課題。其中地理組的《地理教學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化學組的《化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研究》、政治組的《政治課開放式教學研究》和生物組的《學生元認知能力研究》等課題,先後在宜昌市教科規劃辦立項,構成了學校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課題群。除此以外,學校還參加了高中語文 「雙促雙發」、高中英語「說英語,話家鄉」等課題的實驗與研究。截至目前,學校已經擁有十多個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市級立項科研課題,且已有兩個課題通過省專家組的鑒定驗收,4個課題通過宜昌市教科規劃辦專家組的鑒定驗收,4個課題組通過當陽市教科規劃辦專家組的鑒定驗收。
學校紀律嚴明,管理規范。學生管理實行德育量化評分制及日活動評分制,注重德育大環境建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的作用,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管理體制。開辦有"學生幹校"、"青年團校"、"業余黨校"和"德育補習班","三校一班"已成為培養合格人才、優秀人才的陣地,每年都有1——2名學生入黨。學校建立了"黨員聯系班級制度"、"非黨員跟蹤轉化個體學生制度",形成育人合力,時時育人,全員育人。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育人氛圍。校風、教風、學風良好,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建校以來,學校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三至五年內將學校辦成宜昌市乃至湖北省范圍內一流普通高中的要求,"走科研興校之路,創特色名牌學校",強化內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學領域的改革,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教科研活動轉化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批批學生脫穎而出,五年中,學生在全國、全省、全市學科競賽和數學、化學、生物等奧賽中獲獎達42人次,其中國家二等獎1人次,國家三等獎16人次,省一等獎2人次,省二等獎6人次,省三等獎6人次,地市級一等獎6人次,二等獎5人次。學校高考成績更是一年一個新台階。2000年,高考上省線182人,2001年高考上省線309人,2002年高考上省線497人,2003年,高考上省線636人,2004年高考上省線達993人。藝術生上省線率連續三年達100%。學校先後被評為「宜昌市示範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宜昌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很好很強大的學校 怎麼會差呢?
J. 當陽市市裡的高中有哪些,具體叫什麼名字,就是市裡的,那些縣里的,鎮里的不要。謝謝
當陽市第一高級中學,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市裡的目前好像就這兩所了,下面還有河溶高中,育溪高中,另外市裡還有一個職高,也就是以前的當陽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