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中學
『壹』 寺廟中首座是什麼職務
首座是東、西兩序的首領,其職掌是代住持統領全寺僧眾,即「表率輔翊住持。分座說法,開示後昆。他和其他三位班首一起,形成了住持顧問團和智囊團。在住持不在寺院內時,坐禪領眾,謹守條章,帶領僧人研習佛學。
大悲院共有48位執事8個課室,在這48位執事中,一般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後堂、堂主。除了住持方丈之外,「首座」就是住持的順位繼承人,其地位僅次於方丈和尚,常由德業兼修者充任。
另外還有負責用火的火頭、負責用水的水頭、負責蔬菜的菜頭、負責廁所的凈頭等共40位專門有不同分工的僧人。
(1)廟宇中學擴展閱讀:
進入佛門後,處在不同位置上的僧侶有著不同的稱法。剛剛入門的被稱為『沙彌』;經過學習並受戒後,就被稱為『比丘』;再經過一段時間,沒有在寺內擔任職務的僧侶就被稱為『清眾』,在寺內負責各項工作的僧人被稱為執事。」
佛教寺院的最高領導人稱住持,他是一寺之首,是主管寺院的僧人,有久住該寺護法之意。因為他住的地方稱為方丈,故住持亦稱方丈
前任住持稱為「前住」,現任者稱「現住」,未來者稱「後住」。如歷史上的五台山寺廟分為子孫廟與十方廟。子孫廟是家傳制,輩分最高者為住持。十方廟住持則由全寺僧人民主選舉產生。
寺院如果規模較大,僧人眾多,為了嚴格管理,在住持之下,常設種種執事,分工負責日常事務。
這些執事,又分為序執、列執兩類。序執掌管燒香、上殿、念經、來往文件、對外聯系、招待客人、僧眾醫療等事務;列執分管寺廟財政收支、庫房、飲食茶水、鍾鼓巡邏等。而序執、列執又分為東序、西序。以東為主,以西為賓。這種執事,可多達80種。但隨寺院大小,僧眾多少,可多設少設。
其執事排列次序為:
序執次序:
東序——維那、悅眾、祖侍、燒香、記錄、衣缽、湯葯、侍者、清眾、請客、行者、香燈。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參頭、司水。
列執次序:
東序——都監、監院、副寺、庫師、監收、莊主、磨頭、寮元、殿主、鍾頭、鼓頭、夜巡。
西序——典座、貼案、飯頭、菜頭、水頭、伙頭、茶頭、行堂、門頭、圓頭、圃頭、照客。
寺廟中所設的僧職有8大職事,具體分工是:
監院:俗稱當家的。大寺院中,住持道高德隆,年齡較大,一般不負責實際工作,而由監院綜管理,主管全寺經濟收支、庫房等。
知客:是客堂負責人,掌管接待僧俗事宜,主要接待俗客。
維那:原是掌管僧眾的主要人物,負責調和僧眾糾紛與僧眾紀律等。維那主要負責殿堂、掌管上殿拜佛念經的行道儀式。
僧值:又名糾察,主要負責管理僧眾威儀,不得違犯寺規。
典座:主要負責廚房、齋堂、管理僧眾飲食,按時開齋,調劑飲食。
寮元:是「雲水堂」的負責人。負責招待臨時來掛單的外來僧人和居士。
衣缽:是大寺院方丈室的負責人,即住持和尚的秘書。
書記:掌握往來文件的收發起草,負責整個寺院的文秘工作。
『貳』 余秋雨 散文《廟宇》全文是什麼
自幼能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然不懂其義,完全是從鄉間老嫗們的口中
聽熟的。柴門之內,她們虔誠端坐,執佛珠一串,朗聲念完《心經》一遍,即用手
指撥過佛珠一顆。長長一串佛珠,全都撥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蘸一蘸硃砂,
在黃紙關牒上點上一點。黃紙關牒上印著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
砂點遍這些小圈,真不知需多少時日。夏日午間,蟬聲如潮,老太太們念佛的聲音
漸漸含糊,腦袋耷拉下來,猛然驚醒,深覺罪過,於是重新抖擻,再發朗聲。冬日
雪朝,四野堅冰,佛珠在凍僵的手指間抖動,衣履又是單薄,只得吐出大聲佛號,
呵出口中熱氣,暖暖手指。
年輕的媳婦正在隔壁紡紗、做飯。婆婆是過來人,從紡車的嗚嗚聲中可以辨出
紡紗的進度,從灶火的呼呼聲中可推知用柴的費儉。念佛聲突然中斷,一聲咳嗽,
以作儆示,媳婦立即領悟,於是,念佛聲重又平和。媳婦偶爾走過門邊,看一眼婆
婆。只等兒子長大成家,有了媳婦,自己也就離了紡車、灶台,拿起佛珠。
不知幾個月後,廟中有一節典,四村婦人,皆背黃袋,衣衫干凈,向廟中趕去
。廟中沸沸揚揚,佛號如雷,香煙如霧。庄嚴佛像下,緇衣和尚手敲木魚,巍然端
然。這兒是人的山,人的海,一人之於眾人,如雨入湖,如枝在林,全然失卻了自
身。左顧右盼,便生信賴,便知皈依。兩膝發軟,跪向那布包的蒲團。
鄰家有一幫會中人,一日缺錢,闖入我家,抱我而走,充作人質,以便逼索。
家人哀求追趕,無濟於事。村間一二叔伯大聲呼叫,只換得他大步逃奔。他抱我躲
進了廟會的人群,擠擠挨挨,東張西望。
他從未進過廟宇,從未見過如此擁擠的人群。他的步子不得不放慢,漸漸端詳
起四周的奇景。佛號浩盪而悠揚,調節著他的鼻息,眾人低眉垂目,懈弛了他的對
抗。他懷抱我的手勢開始變得舒適,宛若一個攜嬰朝拜的信士。當他擠出廟門,就
像成了另一個人,笑咧咧的,走進我家,把我輕輕放回搖籃,揚長而去。我的嘴裡
,銜著一支土製棒糖。
他再也沒有回來。聽人說,就在幾天之後,他在路上,被先前的仇人砸死。
二
我家近處的廟宇很小,只有兩個和尚,一胖一瘦,還有一個年老的廟祝。瘦和
尚是住持,嚴峻冷漠;胖和尚是雲游僧人,落腳於此,臉面頗為活絡。
兩個和尚坐在一起念經,由瘦和尚敲木魚,的的篤篤,嗚嗚唉唉。孩子們去了
,圍著他們嘻鬧,瘦和尚把眉頭緊蹙,胖和尚則瞟眼過來,牽牽嘴角,算是給孩子
們打了招呼。孩子們追逐到殿前院子里了,胖和尚就會緩緩起身,穿過院子走向茅
房,回來時在青石水斗里凈凈手,用寬袖擦乾,在孩子們面前蹲下身來,摸摸他們
的頭發和臉蛋,然後把手伸進深深的口袋,取出幾枚供果,塞在那些小手裡。耽擱
時間一長,瘦和尚的木魚聲就會變響,胖和尚隨即起身,走回經座。
他們不念經的時候,孩子們敢到胖和尚的禪房裡去。胖和尚滿臉笑容,躬身相
迎,問孩子們的名字,然後拿起毛筆,握住軟軟的小手掌,把各人的名字一一寫上
。他的字寫得極好,比學校的女老師寫的好多了。不忍心洗掉,照著它,一遍遍臨
摹。第二天寫字課,老師看見黑糊糊的手掌,笑了:「怎麼把手都塗臟了?」還沒
說完,竟一步上前,緊緊握住,急問:「誰寫的,這么好?」她知道,這些村莊,
幾乎沒有識字的人。說是和尚,老師像被燙著了一般,連忙放手,轉身走開。
放了學,少不了告訴胖和尚,老師稱贊了他的字。胖和尚[口堂]聲一笑,說
:「我們住持寫得才好!」隨即領孩子到後院,指了指菜園南端的一堵粉牆。那裡
,滿牆都是烏亮活靈的字,比字帖上的還好。深深嗬了一聲,小步走去,依偎著粉
牆仰望。難怪瘦和尚一臉端莊。
一天,兩個和尚仍在念經,孩子們唱起了老師新教的一首歌,像與和尚比賽。
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和尚們念完一段經,站起身來。走向孩子們的,不是胖和尚而是瘦和尚。孩子
們驚恐地要逃開,瘦和尚說:「等一等,你們剛才唱的是什麼?」孩子們囁嚅地復
述了一遍,瘦和尚說:「來,到我的禪房裡來。」
瘦和尚的禪房在樓上,孩子們從來沒有上去過,心跳得厲害。這個禪房太整潔
了,油亮的藏經箱成排壁立,地板油漆過,一塵不染。瘦和尚走到桌邊舉筆展紙,
說:「你們再念一遍。」孩子們邊念,他邊寫,寫完自個兒咿唔一陣,點頭說:「
寫得好。是你們老師寫的?」他打開桌上的錫罐,取出一把供果,分給孩子們。比
胖和尚平日分的,多得多了。
第二天當然又去轉告老師,說和尚稱贊她的歌寫得好。老師立即臉紅,說:「
我怎麼寫得出來?那是李叔同寫的。」幾天之後,瘦和尚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下三個
字:李叔同。
學校離小廟不遠,只隔著一條大路,但和尚和老師從來沒有見過面。終於有一
天,老師正在小小的操場上與孩子們玩,突然停住,眼睛直盯盯地看著牆外。那裡
是一個傾倒學校垃圾的瓦礫堆,瘦和尚正在彎腰揀著廢紙。揀了一大堆,用長長的
衣服兜著,走到廟門邊,抖進牆上一個洞口,點火焚燒。洞口上有四個暗暗的字跡
:敬惜字紙。
孩子們疑惑地仰臉看老師,老師也在發呆。
又有一次,輪到和尚們發呆了。兩個和尚在路邊看到一頭羊被石頭一絆,差點
跌進水池。他們惜生護生,立即牽起羊頸上的繩子,栓在路旁一棵小樹上。當時,
大路旁已種下兩排小樹,直伸遠方。兩位和尚笑眯眯地正待走開,從校門里急急地
奔出我們的老師,胸脯起伏著,氣喘吁吁地解開栓在樹上的繩子,對孩子們說:「
羊要把小樹掙斷的,快把羊送還給主人!」平下氣息後她又說:「等你們畢業,這
樹就遮成了林蔭道。那時正是大熱天,你們陰陰涼涼地走到縣城去考中學。」
兩位和尚在幾步之外,獃獃站著。他們萬沒想到,學校老師竟是如此一位麗人
。不敢正視,直耳聽著,眼睛只盯著孩子們看。他們惜生護生,好像並不包括植物
,而老師起伏的胸脯中,卻藏著一個綠色的天地。
夜間,整個鄉村一片漆黑,只有小廟禪房的燈和老師宿舍的燈還亮著,遙遙相
對。禪房裡點的是蠟燭頭,老師點的是玻璃罩煤油燈。村裡老人說,他們都在「做
課」。
孩子們每夜都抓蟋蟀,連亂墳崗子也不怕。這里已是村邊,村外是無邊無際的
荒原。於是,兩道燈光,宛如黑海漁火。
三
吾鄉東去6里許,有一座輝煌大廟,名曰金仙寺。寺門面對寬闊的白洋湖。寺
廟前半部在平地上,後半部則沿山而上,路人只見其黃牆聳天,延綿無際,不知其
大幾何。進得寺門,立即自覺矮小,連跨過一條門坎也得使勁搬腿。誰也走不完它
的殿閣和曲廊,數不盡它的佛像與石階。曾扒窗偷看過它的一個廚房,其鍋之大,
幾若圓池。老人說,興盛之時,此寺和尚上千,一睹此鍋,大體可信。記得此寺一
個院落,有灑金木雕的全本西遊記連環故事,刻工之精,無與倫比。鄉間兒童,隔
些時日便躡腳進去,低聲指認,悄聲爭辯,讀完了一部浪漫巨著。也讀完了一門雕
刻美學。
金仙寺東側,便是小鎮鳴鶴場。走完狹長的街道,再走完一道長堤,又有一座
小廟,土名石湫頭。該地石湫處處,故而得名。石湫頭小廟只是通向一座比金仙寺
更為宏大的廟宇的起點。由它向南,翻過五座山頭,即見遠近聞名的五磊寺。
在鄉人心中,金仙寺和五磊寺,無異於神秘天國。那裡也該有住持或首領吧,
他們會是何等樣的超邁人物?如此浩大的排場,開支來自何處?這些問題,連小廟
里的兩位胖瘦和尚也完全不知。一天又一天,只聽山那邊傳來的晨鍾暮鼓,堂皇而
又沉著。
大概是從30年代起始罷,兩寺漸漸有了新的動向。山薯出土季節,常見田埂
阡陌間,有兩寺和尚挑擔來往。他們把山薯送給有過施捨的人家,說是答謝,實則
提醒,請施主趕緊再結善緣。看著汗漬涔涔的和尚,看著沾滿黃泥的山薯,鄉人們
終於知道,兩寺的財脈已經枯竭。黃泥山薯確是佳品,濃甜嫩脆,比平地紅薯好得
遠了。
年長之後翻閱史料,看到一段記載驚了一跳。我離開座位,佇立南窗遙望家鄉
。豈能想到,和尚們挑著山薯走出廟門,五磊寺里住著的,竟然正是--寫歌詞的
李叔同!
李叔同,留學日本首演《茶花女》,揭開中國話劇史。又以音樂繪畫,刷新故
國視聽。英姿翩翩,文采風流,從者如雲,才名四播。現代中國文化,正待從他腳
下走出婉約清麗一途。突然晴天霹靂,一代俊彥轉眼變為苦行佛陀。嬌妻幼子,棄
之不見,琴弦俱斷,彩色盡傾,只換得芒鞋破缽、黃卷青燈。李叔同失落了,飄然
走出一位弘一法師,千古佛門又一傳人。
我們唱著他的歌,與和尚比賽,而他自己卻成了和尚。
他在掙脫,他在躲避。他已耗散多時,突然間不耐煩囂。他不再苦惱於藝術與
功利的重重抵牾,縱身一躍,去冥求性靈的完好。
松濤陣陣,山雨淋淋,這里已沒有一個現代的顫音。法師自杭州出家,歷十餘
年,由凈土而皈南山律宗,在五磊寺受菩薩戒,發願弘揚律宗,創建道場。
五磊寺住持棲蓮,金仙寺住持亦幻積極響應。一所「南山律學院」正醞釀建起
。法師只提倡議,不管實務。兩寺住持,只得到上海募錢。上海名士得知法師倡議
,慨然解囊,兩寺住持隨即辦置化緣簿,請法師寫序。
法師一見簿冊,突然大怒,嚴責兩寺住持「藉名斂財」。但無財何從建院?法
師也是進退維谷。重去招惹早已訣別了的世界,是他所忌諱。於是律學院停辦,法
師不久也雲游別處,留下尷尬的廟宇兩座。
或許可說,法師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國的尷尬;法師發怒,是佛教在新時代的
尷尬。我由此想到小廟與學校間相對的燈光。兩道燈光間,法師的袈裟如雲如霧,
飄盪隱約。
四
金仙寺旁,土木工程正忙。和尚們念經完畢,或挑山薯回來,成群結隊傻傻地
觀看。
那是一位叫吳錦堂的華僑在重建家鄉。吳氏不知何許人也,據傳,乃近鄉一普
通農孩,長大流落上海,被雇於一家日本餐廳,如此這般,到了日本,竟日漸發達
,成高官巨賈。然後傾其資產,投於桑梓。金仙寺面臨的白洋湖,由他築岸建堤,
光潔堅致,氣勢恢宏。沿湖民房,悉數重造,皆若層層別墅。由東到西,長幾里許
,竟成了一個世外桃源。更為甚者,還在北面東山頭,耗巨資興建一所學校,曰錦
堂師范。佔地之大,建房之多,令鄉間財神咋舌。不久他便去世,金仙寺西側,築
豪華墓道,成一名勝,供人憑吊。
墓體為白石,正如湖岸為白石,長堤為白石,盪盪展開,白得晃眼。圈圈白光
圍住了金仙寺,金仙寺依舊黃牆高聳,藤葛纏繞,暮鴉迴翔。
和尚們洗滌打水,也享用著平臻臻的洋灰河埠。葛麻芒鞋,踏在上面,總覺得
過於挺滑,不大自在。不知弘一法師可曾在這條長堤上漫步,估量他不會喜歡。他
逃避著現代,而現代卻莽莽撞撞,闖到了廟門跟前。
天長日久,無人修葺,吳錦堂的種種建築,也漸漸污損,與四周蕭索的村落悄
悄扯平。唯有你到浙江的所所中學,遇到幾名老教師,一問之下,常答曰出身錦堂
師范。我在京滬兩地,遇到一些浙籍知名學者,敘完同鄉之誼,總能發現,竟也是
錦堂師范的人才。
抗日戰爭時期,曾有幾名日本兵,為吳錦堂墓站崗。鄉民疑惑了,不再對他感
恩戴德。他的墳墓,一度成了曬谷場。
數月前在報上讀得一條新聞:全國青少年珠算比賽,前面一批名次竟然全部屬
於浙江一座小鎮。記者用惶惑不解的筆調寫道,神童薈萃一處,實是奇跡。這座小
鎮,便是金仙寺旁側的鳴鶴場,吳錦堂修建世外桃源的所在。
我是理解的,自豪地一笑。耳邊響起嘩嘩的珠算聲,如白洋湖的夜潮。
聽說兩大寺廟又在重新修復,款項甚巨。工棚里,應有錦堂師范的畢業生,指
揮著算盤的交響樂。
註:此文發表後,收到從家鄉寄來的《慈溪修志通訊》,其中有一段文字介紹
吳錦堂:吳錦堂(1855-1926),名作莫,東山頭鄉西房村人。出身
農家,少時隨父耕作,及壯東渡日本,經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為重,先後
捐銀數十萬兩,興修水利,創辦學校,澤被鄉里。本世紀初,與陳嘉庚、聶雲台並
稱全國「辦學三賢」。又積極支持孫中山先生從事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著名愛國
華僑。
『叄』 沈陽都有什麼寺廟
1、慈恩寺
慈恩寺東臨萬泉河,有萬柳塘公園、帶狀公園環繞,優雅而清凈。寺內碑文有載「天聰二年復興古剎」雲雲,清順治元年(1644年)建成大殿、韋馱殿、兩廊。後因年久失修而洇沒。
民國元年(1912年),步真和尚主持重修,先後建山門、天王殿、配殿、鍾鼓樓、禪堂、念佛堂、兩廊、比丘壇。民國八年(1930年)最後完成大雄寶殿。2016年12月5日,國家旅遊局通報,遼寧省沈陽市慈恩寺景區被警告。
2、般若寺
高僧古林禪師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統元年(1909年)、民國十三年(1924年)兩次重修。20世紀60年代中期遭到破壞,1979年後進行了維修,重塑佛像。
1984年10月為建寺三百年紀念,又進行了修繕,並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1985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中華寺
沈陽中華寺,國家4A級景區,始建於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華寺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東陵區王濱鄉中華寺村內的拉古河畔、中華寺廟之上,跨越沈撫兩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佛教道場,橫跨沈陽、撫順兩市,是集佛教、道教於一身的大型宗教旅遊風景區。
中華寺在歷史上一度曾是佛教中心。自唐朝以來,就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為數眾多的寺藏文物,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和諸多信眾前來賦詩作畫、觀瞻禮佛。
4、大佛寺
大佛寺古名「保安寺」,始建於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漸荒廢。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發現了唐朝遺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統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國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師弟常智法師再次主持重修。該寺為比丘尼修行道場,佔地543平方米。
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等,地藏殿的東、西山牆內各有碑銘,記載著建寺經過和重建地藏殿的概況。原有乾隆所書匾額和大銅佛,現已不存。
5、長安寺
長安寺是沈陽最古老的建築群,佔地約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自南向北在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戲台、拜殿、大殿和後殿等建築。
寺內現存《大正藏》兩部,石碑六通,其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沈陽長安禪寺碑》有重要的文物價值。1985年2月,沈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於1986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1988年12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寺廟
『肆』 想問問哪位朋友知道, 哪個寺院收女弟子我初中生52歲本人想出家。謝謝各位!
五台山有很多比丘尼寺廟,學佛氣氛也好,你可以去打聽打聽。
如果你附近有寺廟也可以去咨詢一下,讓出家人幫你更好。
『伍』 我想出家,學歷只是高中。我信佛,有佛緣。真心看透世俗。可以幫忙找寺院要我的嗎。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佛弟子有人因緣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眾清寂,不能盡一生而出家。故有「短期出家」,即出家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皆可量己身心所能堪受者而行之。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不可稱量。
2.短期出家的條件
①、男眾沙彌班:年滿7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女眾凈人班(無需剃發):18歲以上、60歲以下。
②、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無嚴重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及心理疾病、弱智、六根不全等)。
③、目前無違法違紀在逃行為者。
『陸』 初中生在寺院學習的感受
初中生做父母的應該怎麼樣教育孩子?這個我有兩層理解,一是初中生作為父母怎麼教育孩子。二是父母的怎麼教育初中生的?對於樓主的提問懸賞分為0,我大為不悅。這么摳,怎麼教育孩子呢?如果是二的理解思路的話,我還是提個醒,初中是個坎,你不去注意的話,就已經定了孩子的半生路。切忌!至於要教育孩子,你不把你為人父母的心意捧給你孩子知道,你就不是一個好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關心他的,反對他的錯誤,支持他的上進,是慈眉威儀的。就像廟寺里德菩薩,親切威嚴,威的是他的過錯,親的是就算走黃泉路,也要陪他,也要度他!這才是大教育。至於怎麼做?你認為打打罵罵有效嗎?威逼利誘有用嗎?上了高中上了大學,你不在身邊,他在做什麼你知道嗎?我還是希望為人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真心關切,父子母女同心同德共創未來!
『柒』 為什麼有很多學校都是寺廟改成的
確切地說是廢棄的寺廟。寺廟屬陰,別說建住宅不適合,連村莊也還都有一定的距離。那麼為什麼要在此建學校呢?學生就不怕它陰氣重了?
學校需要一相對較大的院落,廢棄的寺廟地皮基本屬於白撿,能節省一筆征地費用;然後是學生都正置精力旺盛期,加上人多,可謂百毒不侵。
『捌』 全國寺廟有多少所
1.北京市
潭柘寺,紅螺寺,天寧寺,雲居寺,戒台寺,卧佛寺,法源寺,大覺寺,大延聖寺,妙應寺,碧雲寺,廣化寺,真覺寺,法海寺,智化寺,廣濟寺,大慧寺,慈壽寺,萬壽寺,通教寺,永安寺,西黃寺,覺生寺(大鍾寺),護國寺,報國寺。
2.天津市
大悲禪院,獨樂寺,薦福觀音寺。
3.上海市
龍華寺,上海玉佛寺,靜安寺。
4.重慶市
千佛寺,羅漢寺,慈雲寺,寶輪寺,華岩寺。
5.河北省
趙縣柏林寺
6.廣東省
國恩寺,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海幢寺,開元寺,南華寺,梅峰寺,證果寺,靈光寺,伏波庵,清修寺,墨池寺,天竺庵 ,元山寺,花果寺,金台寺,蓮華庵,神光寺,靈和寺,玉台寺,無著庵,華林寺,寶林寺,雲門寺。
7.河南省
天寧寺,少林寺,白馬寺,香岩寺,大相國寺,風穴寺。
8.陝西省
草堂寺,大興善寺,大慈恩寺,法門寺,廣仁寺,凈業寺,青龍寺,卧龍寺 ,香積寺,興教寺。
9.江蘇省
戒幢律寺,也就是蘇州西園。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郊3公里處。
靈岩山寺,位於蘇州市木瀆鎮的靈岩山上。
報國寺,位於蘇州市區。
棲霞寺,位於南京棲霞山腳。
靈古寺,位於南京中山陵附近。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
天寧寺, 位於常州。
廣教寺,位於南通市狼山上。
興福寺,位於常熟。
10.浙江省
杭州靈隱寺
三門多寶講寺
湖州鐵佛寺:位於湖州市區,寺內有宋天聖三年(1025年)所築鐵觀音。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清雲岫寺:位於德清縣武康,建於宋。為明萬曆禮部侍郎顧瑞屏在此讀書時重建。
安吉靈峰寺:位於安吉縣城南靈峰山上,吳越國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始建。明代該寺住持藕益為明四大高僧之一,被尊為凈土宗第九祖師。
新昌大佛寺:位於新昌縣城南,始建於晉永和年間。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衣缽塔也位於該寺。附近有朱熹手植臘梅一株。
新昌天姥寺:位於新昌縣儒嶴。唐李白有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寧波七塔寺,位於寧波市區,現寧波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寧波保國寺:位於寧波市北洪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波天童寺:位於寧波市東,晉永康元年(300年)始建,「天下禪宗五山」列第二,為曹洞宗主庭。
寧波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東,晉太康三年(282年)始建,「天下禪宗五山」列第五。
慈城普濟寺:位於寧波西北慈城(原慈溪縣駐地)。
慈溪五磊寺:位於慈溪觀海衛南。三國吳赤烏年間西域僧那羅延於此結廬。
寧波延慶寺:「天下講宗五山」列第二。
奉化雪竇寺:雪竇資聖禪寺,位於奉化溪口,晉始建,興於唐。為彌勒道場,蔣介石曾請該寺住持太虛為其元配毛氏講經。為「禪宗十剎」之一。
定海祖印寺,位於定海城區,始建於吳越國後晉天福五年(940年)。
普陀山普濟寺,普濟禪寺,又稱前寺。是普陀山首寺,為普陀山佛教協會所在地。寺內「多寶塔」為少見的元代塔。普陀山為觀音道場。
普陀山法雨寺法雨禪寺,又稱後寺。位於普陀山。
普陀山慧濟寺,慧濟禪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該寺門口有樹「鵝耳櫪」,全世界僅有兩株,另一株在英國。
岱山慈雲寺,位於岱山島,為今岱山縣佛教協會所在地。
岱山超果寺,位於岱山島,始建於吳越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
天台國清寺,國清講寺。是天台宗發源地,日本佛教天台宗之祖庭。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晉王楊廣所建,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門清修寺,位於台州市椒江區。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建,宋高宗趙構曾登此山。
溫州江心寺,位於溫州江心嶼上。
武義延福寺,位於武義縣桃溪鎮。始建吳越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寺內有鍾,唐大歷十二年(777年)鑄。
武義明招寺,位於武義縣明招山。宋時,陳亮(永康學派代表)、葉適(永嘉學派代表)、朱熹等均在此地講學多年。
11. 雲南省
崇聖寺,位於大理古城北面1公里。
12.四川省
寶光寺
昭覺寺
峨眉萬年寺
峨眉山報國寺
天池寺
昭覺寺,成都
千佛寺,富順
青龍寺,雅安
13.湖北省
四祖寺
五祖寺
寶通禪寺
歸元寺
章華寺
14.湖南省
南嶽大廟
古麓山寺
古開福寺
洪山寺
密印寺
瀏陽文廟
聖安寺
15.福建省
湧泉寺,位於福州鼓山,國家重點寺院。
西禪寺,福州。
華林寺,福州,華林寺大殿為中國南方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全木結構建築。
開化寺,福州。
龍山寺
南普陀寺
16.安徽省
甘露寺:位於九華山。全國重點寺院。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
天台寺:位於九華山。清初重
:
『玖』 請問有沒有寺廟收初中生。由於上學原因,估計只有暑假放假才能去寺廟當一個暑假得和尚。 拜託大神請
當個俗家弟子吧
『拾』 住宅在學校和寺廟旁邊風水如何
通常風水書上說廟後不利居住,因為廟後(主要是佛寺)最後一間殿堂為俗家信徒的靈骨堂,居士們去世後會把遺物或骨灰名字等放在此殿堂內。另外一說法,是一些無法投胎轉世的靈魂聚集在廟後等待時機超度,因為廟前佛法庄嚴,遊魂孤鬼不敢待,所以都在廟後。(當然也有廟後為藏經閣的)
至於學校,小學中學據說是陰氣重。因為青少年還未成年,雖然有童陽之身,人只要離開,各種陰物魅邪就會迅速回到兒童們白天聚集的地方(好像也是為了吸取陽氣),所以晚上如果到小學幼兒園去感受一下,就會感到陰氣很重。
從圖上看廟是在住宅側面,有馬路相隔,馬路車流不息為陽,應該沒有什麼啦。
學校嘛,如今在住宅區多得是,還專門找學區房,更是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