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首則
⑴ 學習中學生手則有感 600字作文
設的若干意見》以及《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要求新修訂了上海《中學生守則》.內容不多,一共十條.但閱讀完以後你會發現,這短短的十條卻包含了我們中學生從進校到上課再到課間,從作業到會風,從衣著打扮到內在思想的各個內容.不僅如此,它還記載了中學生在家庭和社會的許多基本的做人准則和行為規范,真可謂是面面俱到啊.
其實認真閱讀完每一條守則,你會發現,其中要我們做到的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一些作為一個社會人最基本的道理和准則,要遵守起來並不困難.並不像有些同學認為的把我們框死的"不平等條約"."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遵守校紀校規,友愛同學,強健身體,孝敬長輩……"這些內容,並非"難於上青天".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也以次為傲,既然如此,何不收一收少年叛逆的心,證明我們能夠遵守這些"條約"呢
而且裡面有許多內容都有助於我們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提高辨別是非,區分善惡的道德選擇與行為評價能力.要知道,在我們這種是非觀念比不上成年人而馬上又要他上社會的年紀的人,這些可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制度來約束一下自己,稍有不慎,就會踏上歧途.
總之,《中學生守則》可以說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使我們邁向人生路的一位優秀的導航,讓我們從《中學生守則》開始,買好青春的第一步!
⑵ 中學生必背古詩50首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朴;彬彬,雜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准,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准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⑶ 初中生必背古詩50首
柳永
蝶戀花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離愁,黯黯生天際。草色山光殘照里,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宋祁
鷓鴣天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綉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岳飛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晴蜓蛺蝶飛。
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蔣捷
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楊萬里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朱熹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趙師秀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林升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葉紹翁
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元好問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呂城貢使
江樓送別
青嶂俯樓樓俯波,遠人送客此經過。西風揚子江邊柳,落葉不如離思多。
張養浩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天祥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趙翼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盧梅坡
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王冕
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磐
朝天子•詠喇叭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於謙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唐寅
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夏完淳
別雲間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即事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鄭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納蘭性德
採桑子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龔自珍
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數,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雜詩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⑷ 中學生新首則,新規范主題班會小品
無奈啊,我都高4了,暈~~
還是來回憶一下中學生活吧
至於你的守則,一定要強調「新」的話,真的不好說了
我試試能說幾就說幾個吧。
⒈在課余的時候,不惜一切代價(如電話費)和老師暢談。
原型:尊敬師長、彼此溝通。
⒉堅持看新聞,時事政治和雜文等
原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⒊經常玩填字游戲,看《開心辭典》等益智節目。
原型: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⒋盡量管同學的閑事,替你的好朋友操心操到他煩為止。
原型:團結友愛、樂於助人。
⒌每天只睡5個小時,學不死不叫好學生。
原型:學習積極,刻苦認真。
⒍和父母經常幻想以後的幸福生活,和家裡人們一起打牌等……
原型:孝敬父母,愛戴家人。
⒎看見垃圾就撿,不管是誰扔的,然後把它扔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原型:愛護環境、有社會責任感。
……
實在想不起來更多的了,你就像我這樣,把舊的學生守則改改,又個性又搞笑,用來做小品,不錯!
哈哈,說的太離譜了吧。最終還是要你自己拿主意啊!
相信你行的,加油!
⑸ 中學生必背宋詞10首
《水調歌頭》蘇軾的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定風波》蘇軾的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西江月》辛棄疾的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聲聲慢》李清照的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武陵春》李清照的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望海潮》柳永的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山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雨霖鈴》柳永的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浣溪沙》蘇軾的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虞美人》李煜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l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李煜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李煜的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夠了么?
⑹ 最新版中學生手則、'
中小學生守則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鑽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於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⑺ 中學生日常行為准則的內容是什麼
是日常行為規范吧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3.穿戴整潔、樸素大方。頭發干凈整齊,不燙發、化妝、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不吸煙、喝酒。
5.舉止文明。不打架罵人、說臟話。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
6.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迷信的書刊、影視片,不唱不健康歌曲。
7.不進營業性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廳、酒吧和音樂茶座等不適宜中學生活動的場所。
8.愛惜名譽,拾金不昧,不受利誘,不失人格。
二、真誠友愛,禮貌待人
9.要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和藹。
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謙恭禮讓,敬老愛幼,尊重婦女,幫助殘疾人。遇見外賓,以禮相待,不卑不亢。
11.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候。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接受遞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誠懇。
12.同學之間團結互助,正常交往,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13.待客熱情,起立迎送。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14.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動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5.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別人要道歉。
16.惜時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珍惜時光。
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17.按時到校,上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18.上課專心聽講,勇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19.認真預習、復習,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合理安排課餘生活。
20.積極參加團隊活動和學校、班級組織的文體活動、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21.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保持圖書館、閱覽室的安靜。不在教室和樓道內追逐喧嘩。
22.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塗抹亂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23.參加各種集會准時到達,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24.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25.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
26.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27.主動承擔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刷餐具和打掃樓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
28.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
29.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經常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
30.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尊敬體貼幫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關心照顧長輩和兄弟姐妹。
32.對長輩有意見,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五、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33.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34.乘公共車、船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不爭搶座位。
35.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按順序,對營業人員有禮貌。
36.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37.參觀游覽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肅穆。
38.觀看演出和比賽,做文明觀眾,不起鬨滋擾,結束時鼓掌致意。
39.尊重外地人,遇有問路,認真指引。
40.見義勇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⑻ 中學生守則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鑽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於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8)中學生首則擴展閱讀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共有9條、282字,雖然比2004年發布的守則少了一條,但內容卻比舊版更為豐富,涵蓋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
新版《守則》採取「總分」形式,每一條先有一句總體要求,再分述具體要求。比如,第一條要求中小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至於怎樣做才是「愛黨愛國愛人民」,《守則》進行了具體解釋,即「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守則》還要求中小學生「珍愛生命保安全」,但如何做到呢?《守則》又給予進一步解讀,即「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⑼ 讀《中學生手則》我進步了
時間的齒輪一天天在轉動,時代也跟著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新的《中學生守則》中有過去一貫的基本規定、道德准則,同時也緊隨時代的步伐,添加了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的中學生所應具備的素質,這不僅是教育的一大突破,更是對我們當代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會感恩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道出了深刻的含義。目前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裡人的寵愛,甚至是溺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對父母,對家人的關懷,朋友的綿綿情誼,陌生人的善舉,都不懂得感恩和回報。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將這一份優良傳統延續下去呢?且不說要將它發揚光大,但最起碼的,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面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一顆關愛的心來關懷身邊的一切,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國家安全教育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教育,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國家安全教育還可以擴展到金融安全,網路安全等等。來上海短暫或是長期停留工作的外賓較多,我們在遇到外賓時,要做到最起碼的尊重,和外賓交流時要做到言行得體。還有就是在網路中,要維護國格,這不僅是新的《中學生守則》的要求,更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公民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
誠實守信
我想,誠實守信這個詞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最主要還是體現在平時與人交往上,包括信守諾言,遵守時間,不抄作業,遵紀守法等等。是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學生應有的最起碼的做人的原則.
這次的新的學生守則還對「珍惜資源」,「講究公共衛生」等社會公德做了強調,而「熱心公益勞動」也被寫進了《守則》,這些條文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社會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因此,作為一名當代的中學生,我們需要同時代一同進步,同社會一同發展,同紀律一同改變,在改變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最終超越自我,迎接新一天的朝陽,綻放我們的青春活力,燃燒我們火一般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