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創業實例

校園創業實例

發布時間: 2021-03-28 16:27:34

Ⅰ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FanSo.com)是由清華大學學生於1999年月日創建的,它是國內第一家由在校大學生創業、吸引風險投資創辦的互聯網公司。FanSo作為ICP(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公司開辟了「新聞在線」、「環球影視」、「嘯林書院」、「打開音樂」、「游戲辭海」和「我的家」等頻道,FanSo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國高校電子校園解決方案」,為加速中國高校校園電子化建設進程服務。FanSo已經從一個不到10人的創業團隊發展成為擁有60餘名員工的初具規模的商業公司,2000年月再次成功融資660萬,其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250萬,在四個月內就成長為教育網內最大的站點。
FanSo的創業理念就是源於校園、服務學生,其業務內容跟大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FanSo的創業模式和創業的切入點可以說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聯網發展的契機,互聯網是個新生事物,它是一種有效的載體和工具,理論和實踐同時表明ICP是一種重要的基於互聯網的經營模式,創業者作為在校大學生對互聯網具有靈敏的感悟,他們既能認識到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又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是利用新經濟機遇的一種典型;二是它以學生和校園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大學為業務背景,這是創業者更主要的長項,他們本身作為在校大學生對大學生的需求和心理有著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輕人特有的朝氣、靈敏果敢和想像力,同時他們利用豐富的學校資源,FanSo已經與多家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進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在我國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但對於創業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馬克.安得森和美國網景公司
美國網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馬克.安得森,一位改變Internet歷史的青年,剛大學畢業時還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編寫互聯網瀏覽軟體,開發出了Mosaic瀏覽器。1994年月與矽谷風險投資家吉姆.克拉克聯手創立Mosaic通訊公司(網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資400萬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都拉到了矽谷,集中全力開發網路瀏覽器。不到兩個月,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就成功地開發了Mosaic的新版本,並把它命名「Navigator」(領航員),隨後新瀏覽器的銷售在互聯網上突飛猛進,一下就占據了80%的份額。
1995年月日,成立還不到16個月、從未贏利過的網景公司在紐約上市,這家創始資金只有400萬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間成為20億美元的巨人。年僅25歲的安得森也彷彿神話般地從一文不名到擁有5800萬美元的「互聯網富翁」。1997年月,美國《旗幟》周刊把安得森稱為「無限制資本家」,預言「技術馬克思主義」已經到來。而身為網景公司董事長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價就達5.65億美元,這位出身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銳地感覺到Internet的強大潛力和發現了安得森這樣的一位優秀年輕人的價值,才會有這樣的成就。
、楊致遠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楊致遠。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在上網瀏覽器問世的時候,他整天都泡在網上,博士論文也不做了。他和學友戴維.菲洛決定創辦一家網路公司,但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能從父母或朋友那裡找錢,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風險投資家。他們很順利,第一個就找到了矽谷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路的創始人亞當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月12日,雅虎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雅虎的市值達到8.5億美元,是一年前准備收購者估計的200倍。上市為雅虎籌集了20億美元的資金,年僅28歲的楊致遠也因此成了億萬富翁。今天雅虎的市價已接近75億美元,用美國《商業周刊》的話說:「Yahoo!就像在沙灘上搭起的樓閣,然而一夜之間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廈。」
、視美樂——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
「視美樂」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術產品叫做「多媒體投影機」,是由清華大學材料系學生邱虹雲發明的。1999年月,邱虹雲、王科和徐中三位清華學生靠打工掙的錢和朋友、家人的資助,籌集50萬元注冊了公司。兩個月後,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與「視美樂」簽定分兩期注入5250萬元風險投資的協議,這是中國第一例本土化的風險投資。1999年12月,「視美樂」的專利產品——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中試成功。2000年月,澳柯瑪集團投資3000萬元與「視美樂」合資注冊成立北京澳柯瑪視美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澳視),開發、生產、銷售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及相關視聽產品。2000年月,年產10萬台多媒體投影機生產基地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該投影機涉及光學、電子、機械等多方面的尖端專業技術,可播放計算機、電視等多種數字及模擬信號,是與Internet相連的領導世界新潮的產品,目前產品已順利投放市場。
、互聯網實驗室
「互聯網實驗室」的創始人方興東過足詩人癮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當代創富神話的一個主角。2000年月,方興東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中國重要的高科技企業家」,業內人士甚至給他打個價,說方興東的名字至少值486萬元。互聯網實驗室的首席理論家姜奇平這樣評價方興東:「蓋茨、楊致遠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離開學校才獲得他們的第一個100萬。這一點上,方興東(清華在讀博士)顯得更成功」。國內另一位運用「注意力經濟」的高手張朝陽說過:能否得到社會的注意,關鍵看其手頭有多少吸引人的話題。
、邁思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邁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萬元注冊資金,這是陳旭光和幾位清華同學辛苦編程序掙來的。半年後,韓國SK集團投資700萬元人民幣,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身為董事長年僅25歲的陳旭光敢這樣叫板:「張朝陽肯定沒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掙錢了人家才認你!」
以上僅為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據悉,這些公司都在爭取上市。在中國,雖然還沒有如美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也沒有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但是這批創業公司已經運營起來,而且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宣布,要放寬高科技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條件,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實。一旦上市,這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更多請參考眾分論壇創業成功案例 創業失敗案例

Ⅱ 校園創業市場還有哪些創業項目

校園創業看起來都是小生意,不過小生意中間其實蘊藏著大市場。2014年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達3300萬,2017年在校大學生人數有望達到3700萬。這么多人肯定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即使畢了業的一些人創業也是和校園有關。

怎樣開始校園創業呢?

案例分享

賣學姐被褥的生意經

清華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在校園內的宿舍樓旁擺起了攤位,並且還掛著一則「大量畢業學姐被褥」的廣告語,立刻引發了大批學子的圍觀搶購,現場熱鬧非凡,竟然一天賺了上萬元。

各大高校畢業季,很多學生都會把以後用不到的書籍資料、生活物品拿出來售賣,這是很多學校常見的。但是這位同學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賣點——「學姐的被褥」,其實是有洞察在裡面的,他找到產品和人的連接,為啥賣學姐的不賣學長學弟的?因為女生更容易使男生的心裡泛起波瀾。花錢買被褥的人,都是在買一份心裡的情感,這簡直就是青春的味道嘛!

校園外賣系統

像現在美團、網路都有自己的快餐外送服務,校園裡面的精簡版外賣平台其實也有,而且不需要自建平台支撐,他們的平台是微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四的一位學生就開創了一個名為「吃喝茶山劉」微社區,開始研發外賣系統並跟商家合作。起因是因為找工作,被女友抱怨無人送飯的經歷。該系統上線3天就有6000多名用戶使用,目前已有1.5萬余用戶關注。這種類型的創業呢,是從對位的角度洞察到人群的需求。

面向吃貨的市場是巨大的,因為衣食住行四件事是人類的剛需。但這個類型的創業者不計其數,怎麼脫穎而出是關鍵。比如說下面這位創業者,通過獨特的經營模式轉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7歲少女的神奇百貨

創投人這些年也逐漸開始關注大學生甚至年紀更小的創業者。比如前兩年大火的神奇百貨創始人王凱歆,當年創業時才17歲,得到1500萬元的A輪融資。盡管神奇百貨到後來沒能持續下去。但是對於一個17歲的女生來說,也算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創業體驗。以後再去創業的時候就是黑夜走老路,踩著原來的經驗一步一步向上。

同時找個靠譜的投資人很重要。創投圈流行一句話,「天使看人、看理想,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收入,上市看利潤。」靠譜投資人的投資方向也是不同的。

賣紙箱每日收入萬元

山東科技大學的一名學生,專門做起了為淘寶商家提供紙箱的生意,一天能賣1萬個紙箱。快遞紙箱的零售價很低,其中的利潤也非常低,一個小快遞紙箱的售價在2元左右,其利潤低到以毛計算,但因為市場大,快遞紙箱的生意卻讓創業者們做得風生水起。他們賺的大都是辛苦錢,別看利潤低,但靠著走量,依然可以有不菲的收入。

習慣了收箱子、開箱子的剁手族們,你們發現過這個巨大的商機嗎?

林林總總的這些事情,都表露著4件事情,也就是校園創業要把握的點:

1、理解創業概念,做長期奮斗准備,目光放長遠。

2、一點一滴磨練各種能力,逼迫潛能發揮。

3、細心找到身邊市場的小需求,找到用戶痛點。

4、磨尖產品,每周改良,持續精進。

Ⅲ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例子

在校大學生也能發現賺錢商機,當很多大學生忙著找工作,忙著休閑玩樂的時候,余大海卻做起了餐飲店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實的餐飲店老闆。昨天中午11點,撥通余大海的電話時,那一頭的他說自己正忙著送外賣。一直到了下午2點多,余大海才回電,說每天中午11點到2點,都是送外賣的高峰期,余大海,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07級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同時,還是一家剛開業不到一周的「宅時代」外賣店的老闆。現在,在東方學院的生活區里,經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穿印有「宅時代」統一工作服的人在忙著送餐,而「宅時代」已成為學生間流行的
一個新名詞。
兼職送外賣時發現了商機
現在讀大三的余大海說,在讀大二時,他就曾經做兼職送過外賣,「那時候送的外賣特別多,為了方便,我就把自己的行李箱找了出來,把外賣放在裡面,拖著走。」由於外賣店大多離學校遠,即使通過外賣車,送到學校也要一段時間。而余大海就是等外賣車到學校後,去取外賣,再根據地址挨個寢室送過去。
「每次,外賣車一到,就會有很多學生過來問,能不能順便多送幾份。」余大海說,就是那時,他突然想到,「外賣市場這么大,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大三大四的學生,課都比較少,很多人都愛呆在寢室里不願意出門,做『宅男宅女』,所以,我就將外賣店取名『宅時代』。」余大海說,他希望這個名字能讓「宅男宅女」們覺得親切。
外賣直接從廚房送往寢室
瞅准商機後,余大海就開始認真計劃這家外賣店,「我們的店,沒有店面,只有廚房,把外賣從廚房直接送到寢室門口,沒有店鋪式經營,可以大大節約經營成本。」目前,外賣店的全體員工,除了余大海這個小老闆,還有一個廚師、一個配菜工、一個洗菜阿姨,還有尚未固定數目的送餐員。
「我們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樣,固定在四葷六素,價格和附近餐館差不多,1葷2素是7塊錢。」余大海說,昨天的四葷六素賣得都挺好,紅燒帶魚、紅燒翅尖、油豆腐炒肉、油爆蝦、醬爆茄子、番茄炒蛋、青椒土豆絲、炒青菜、炒綠豆芽、炒花菜,10個菜一個都沒剩下。
「每天早上6點半,我一定會起床。」余大海說,他總是一早就到學校門口租的房子,也就是外賣店的廚房「盯」著,等菜送到了,一一檢查斤兩有沒有差錯;等洗菜阿姨到了,還得動手幫忙洗洗菜,「一般9點多就開始准備午飯,到11點,就迎來外賣的高峰期了。」余大海說,自從開業,外賣店每天生意都挺忙,每天只有下午2點到3點那一個小時可以休息一會。
外賣店送餐員都是本校學生
「外賣,最重要的是方便、快捷。」為了突出這個特點,余大海開拓了多種訂餐渠道,電話、簡訊、校內網、QQ,所有學生常用的聯系方式,都可以直接訂餐。「只要撥打訂餐電話,或者在網站上輕輕一點,我們就會第一時間把飯菜送過去。」余大海說,為了加快送餐速度,所有送餐員都是本校學生,對送餐線路都了如指掌。07級東方信息班學生姚宇傑就體驗過一次「神速」外賣,「頂多就5分鍾時間,外賣就送到門口了!」「送餐及時准確就是我們的經營宗旨。」余大海覺得,只有送餐及時,才能體現外賣的優點,才能留住顧客的心。
第一撥客人是輔導員老師
「我的第一撥客人,是學校里的輔導員老師。」余大海說,開業第一天,他把「宅時代」的快餐直接送到了在生活區值班的輔導員老師們的寢室門口,「讓老師試吃,聽聽老師們的意見,如果老師放心,學生們也才會放心。」這一做法,得到了輔導員老師們不少褒獎,東方學院輔導員老師胡卓文覺得,「宅時代」的經營方式是對原有校園周邊外賣的一次創新,而且學生創業,更值得支持。
「幹了一周,最感動的還是身邊同學們的鼓勵。」余大海說,有幾次送外賣,送到了同班同學的寢室,他自己還有點兒不好意思,可同學們反倒都很佩服他,還不住地鼓勵他要好好努力,說以後做他的長期客戶。「我想把外賣店好好做下去,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更為了以後創業積累經驗。」余大海覺得,在這次創業過程中,他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快樂,而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

Ⅳ 有沒有一個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實例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FanSo.com)是由清華大學學生於1999年月日創建的,它是國內第一家由在校大學生創業、吸引風險投資創辦的互聯網公司。FanSo作為ICP(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公司開辟了「新聞在線」、「環球影視」、「嘯林書院」、「打開音樂」、「游戲辭海」和「我的家」等頻道,FanSo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國高校電子校園解決方案」,為加速中國高校校園電子化建設進程服務。FanSo已經從一個不到10人的創業團隊發展成為擁有60餘名員工的初具規模的商業公司,2000年月再次成功融資660萬,其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250萬,在四個月內就成長為教育網內最大的站點。
FanSo的創業理念就是源於校園、服務學生,其業務內容跟大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FanSo的創業模式和創業的切入點可以說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聯網發展的契機,互聯網是個新生事物,它是一種有效的載體和工具,理論和實踐同時表明ICP是一種重要的基於互聯網的經營模式,創業者作為在校大學生對互聯網具有靈敏的感悟,他們既能認識到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又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是利用新經濟機遇的一種典型;二是它以學生和校園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大學為業務背景,這是創業者更主要的長項,他們本身作為在校大學生對大學生的需求和心理有著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輕人特有的朝氣、靈敏果敢和想像力,同時他們利用豐富的學校資源,FanSo已經與多家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進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在我國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但對於創業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馬克.安得森和美國網景公司
美國網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馬克.安得森,一位改變Internet歷史的青年,剛大學畢業時還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編寫互聯網瀏覽軟體,開發出了Mosaic瀏覽器。1994年月與矽谷風險投資家吉姆.克拉克聯手創立Mosaic通訊公司(網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資400萬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都拉到了矽谷,集中全力開發網路瀏覽器。不到兩個月,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就成功地開發了Mosaic的新版本,並把它命名「Navigator」(領航員),隨後新瀏覽器的銷售在互聯網上突飛猛進,一下就占據了80%的份額。
1995年月日,成立還不到16個月、從未贏利過的網景公司在紐約上市,這家創始資金只有400萬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間成為20億美元的巨人。年僅25歲的安得森也彷彿神話般地從一文不名到擁有5800萬美元的「互聯網富翁」。1997年月,美國《旗幟》周刊把安得森稱為「無限制資本家」,預言「技術馬克思主義」已經到來。而身為網景公司董事長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價就達5.65億美元,這位出身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銳地感覺到Internet的強大潛力和發現了安得森這樣的一位優秀年輕人的價值,才會有這樣的成就。
、楊致遠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楊致遠。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在上網瀏覽器問世的時候,他整天都泡在網上,博士論文也不做了。他和學友戴維.菲洛決定創辦一家網路公司,但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能從父母或朋友那裡找錢,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風險投資家。他們很順利,第一個就找到了矽谷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路的創始人亞當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月12日,雅虎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雅虎的市值達到8.5億美元,是一年前准備收購者估計的200倍。上市為雅虎籌集了20億美元的資金,年僅28歲的楊致遠也因此成了億萬富翁。今天雅虎的市價已接近75億美元,用美國《商業周刊》的話說:「Yahoo!就像在沙灘上搭起的樓閣,然而一夜之間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廈。」
、視美樂——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
「視美樂」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術產品叫做「多媒體投影機」,是由清華大學材料系學生邱虹雲發明的。1999年月,邱虹雲、王科和徐中三位清華學生靠打工掙的錢和朋友、家人的資助,籌集50萬元注冊了公司。兩個月後,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與「視美樂」簽定分兩期注入5250萬元風險投資的協議,這是中國第一例本土化的風險投資。1999年12月,「視美樂」的專利產品——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中試成功。2000年月,澳柯瑪集團投資3000萬元與「視美樂」合資注冊成立北京澳柯瑪視美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澳視),開發、生產、銷售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及相關視聽產品。2000年月,年產10萬台多媒體投影機生產基地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該投影機涉及光學、電子、機械等多方面的尖端專業技術,可播放計算機、電視等多種數字及模擬信號,是與Internet相連的領導世界新潮的產品,目前產品已順利投放市場。
、互聯網實驗室
「互聯網實驗室」的創始人方興東過足詩人癮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當代創富神話的一個主角。2000年月,方興東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中國重要的高科技企業家」,業內人士甚至給他打個價,說方興東的名字至少值486萬元。互聯網實驗室的首席理論家姜奇平這樣評價方興東:「蓋茨、楊致遠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離開學校才獲得他們的第一個100萬。這一點上,方興東(清華在讀博士)顯得更成功」。國內另一位運用「注意力經濟」的高手張朝陽說過:能否得到社會的注意,關鍵看其手頭有多少吸引人的話題。
、邁思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邁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萬元注冊資金,這是陳旭光和幾位清華同學辛苦編程序掙來的。半年後,韓國SK集團投資700萬元人民幣,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身為董事長年僅25歲的陳旭光敢這樣叫板:「張朝陽肯定沒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掙錢了人家才認你!」
以上僅為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據悉,這些公司都在爭取上市。在中國,雖然還沒有如美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也沒有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但是這批創業公司已經運營起來,而且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宣布,要放寬高科技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條件,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實。一旦上市,這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Ⅳ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很少,談談他們需要准備些什麼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很少,因為他們缺少一定的經驗,面對事情沒有足夠的經驗的話,那麼很難成功的
該一方面就是沒有資金,如果你要創業成功的話,資金是佔一部分的,再一部分跟華采訪是佔大部分

Ⅵ 適合大學校園的創業項目有哪些

適合大學校園的創業項目有很多:

校園外賣:和餐廳或者食堂合作,或者自內己做。
校園商城:當容夜深了,超市關門了很多人都沒睡覺還餓著肚子,或者是宅著不想出去的時候,就是你賺錢的時候。
二手交易:閑置或者是畢業帶不走的東西,你就可以變成人民幣或者是換成別的。

跑腿服務:一個學校快遞每天都有上千件只送到校門口,最後的一公里就是你的市場了。
以上這些項目都可以用零點校園網實現,需要更多的可以去官網了解

Ⅶ 目前有哪些優秀的大學校園創業項目

現在網上的創業項目有很多,你可以咨詢一下,先做一些比較便宜易上手的,現在不要想著要賺多少錢,要先經歷,慢慢積累經驗,有可能在你做這種創業的時候會發現新的目標,新的創業思路。

Ⅷ 大學校園里有什麼好的創業項目

服裝租賃、酒店、勞務中介

服裝租賃是一個校園裡面必不可少的大單生意,但是熱度一般都是內在畢業季的時候才會紅火,不過不要只單純的做服裝租賃,可以開一個攝影館,平時幫忙拍一些證件照,維持生活,等到畢業季時可以租賃衣服,還可以兼顧攝影師,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但是需要良好的人脈資源;

大學生創業,本身學校就會有一定的資源傾斜,因為現在也在鼓勵創業,但是在創業之前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專業來做,創業不是說的那樣簡單,還是要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創業一定是辛苦的,要是想躺著就有收入,那是不可能的。

Ⅸ 急求在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的經典案例

開寵物店挺不錯的。寵物狗越來越多,寵物店的缺口也越來越大,是非常適合開寵內物店的。開容寵物店首先要有愛心和責任心,並且有相關寵物服務技術及運營技術。
因為寵物進入我們國家時間並不是很長,而增長速度卻十分迅速,導致基礎並不牢固。相比較而言,消費者更喜歡品牌化服務優秀的寵物店,加盟是新手或者老手的正確選擇,根據品牌的形象統一性、服務標准流程化,達到專業的寵物消費需求。推薦加盟聖寵品牌,各項服務落實到位,品牌形象及服務標准一流。

熱點內容
高一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20 16:10:10 瀏覽:993
南京小學數學 發布:2025-09-20 14:23:56 瀏覽:542
大二化學 發布:2025-09-20 12:26:52 瀏覽:201
路路老師照片 發布:2025-09-20 12:14:17 瀏覽:967
寫老師的評語 發布:2025-09-20 09:55:18 瀏覽:282
校長寄語班主任 發布:2025-09-20 09:40:33 瀏覽:814
遠大諾康生物 發布:2025-09-20 09:06:08 瀏覽:6
金山教育門戶網 發布:2025-09-20 07:44:10 瀏覽:425
做愛教學 發布:2025-09-20 06:44:31 瀏覽:784
澤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0 06:28:01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