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天祿中學

天祿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5-24 12:37:09

⑴ 初中古詩!!!!!!!!!!!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解釋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屬縣)人。晚唐詩人。入仕後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後復為用。入朝,官至中書舍人。《全唐詩》編其詩入卷。他關心國事,反對藩鎮割據,擁護中央集權,主張抵禦入侵之敵,反對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寫《原十六了》、《罪言》等軍事論文,分析藩鎮割據之病源及邊防戰守之事,其意透徹,但無人問津。他喜歡兵法,注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他的《答庄充書》說「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是用兵法來比喻創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其政治詩如長篇《感懷詩》共五十三韻,是學杜甫的《北征》和《詠懷五百字》。反映現實的律詩如《河湟》、《早雁》等都蘊含著深沉的對時政批評之諷。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是寫景抒情的七絕,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等頗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義深婉,風格飄逸。由於國熱已如江河日下,故這些詩常流露感傷情調。其《阿房宮賦》也為人稱道且標志著文賦體之形成。生平祥見《新唐書》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於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於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

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一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一份難得的沉重----《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盪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里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為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元史·張養浩傳》載:"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飢民相食,特拜陝西行台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退隱,對於張養浩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當國家需要他時,百姓有了災難的時候,他不顧自己年已六十,仍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他不再為個人的命運憂慮,不再為官場的險惡所嚇倒,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民於災難的路途。他的感情與思想一下子便從"五柳庄"的桃花源里跳了出來,全身心地傾注到對國家與民眾的責任上。救災期間,他"親登華岳悲哀雨,自舍資財拯救民","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贏得了"滿城都道好官人"([中呂·喜春來])的美譽,並且,他一路寫下了許多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優秀之作,其中用[中呂·山坡羊]曲調寫下的九首懷古曲,成為不朽之作。這九首曲中,最有名的是《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於作者目睹了人民的災難,故而在路經潼關之時,追古撫今,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難,對壯觀之景、帝王功業,並無贊美之情,而是將歷史的興亡與百姓的災難聯系了起來,表達了深刻的主題。特別是最後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議論結尾,發表了自己的歷史見解,發聾振聵,說明歷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從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說:"曲家之手,往往尤重小令。蓋小令一闕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餘味,所以為難,不似套數可以任我鋪排也。"張養浩的這只曲子,雖寥寥數語,卻高度概括,精警深刻,醒人耳目。[山坡羊]的另一首《驪山懷古》也有異曲同工之效:
驪山回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以"驪山懷古"為題,回顧了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交替,最後以"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結尾,顯示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大徹大悟。伴隨著各個王朝的興亡交替,是無休無止的破壞,無數的物質文明和精神財富都化為灰燼,今天的贏家把輸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麼誰能保證他不是明天的輸家呢?如此看來,這輸輸贏贏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強烈而又冷靜地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後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
《北邙山懷古》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作者的興亡之感:
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起首便渲染出凄愴悲涼的氣氛。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們,生前把榮華富貴、風雲慶會享受個夠,然而,死後也不過是北邙山下的一扌不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萬事皆休。那麼,生前的尊貴與否,死後的衰榮如何,又有什麼意義呢?結句的"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語氣冷雋悲涼,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張養浩的懷古組曲,站在對人生的深刻透視、對歷史的大徹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視野開闊,氣勢蒼莽雄渾,感慨深沉悲壯,風格質朴古拙,展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胸懷與氣魄。
張養浩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除了懷古組曲外,還用了一系列反映當時賑災過程的作品,如[中呂·喜春來]: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只落得白發滿頭新。
前兩句所言情景,與史書本傳所載的"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是完全吻合的。為百姓如此鞠躬盡瘁,贏得"滿城都道好官人"的贊譽,而作者本人卻認為,為百姓應該更加盡心盡職。[南呂·一枝花]中的一首表達了這種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眼覷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得雪滿頭顱。
面對著眾多的災民,嚴重的旱情,政府的賑糧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雖然他個人曾上奏天子,請行納粟補官之令,並帶頭拿出自己的財物作為救濟之用,但嚴重的災情又不是個人區區之力所能回轉的。在心焚如火的情況下,不免產生了"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傳載,張養浩"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賑飢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張養浩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國為民的絕唱。
張養浩曲子總的特色是立意高遠,感情深厚,氣勢雄渾,結構嚴謹。在這總的特色之下,每一類曲子又自有特色。寫景曲輕快自然,飄逸閑適如行雲流水;懷古之作境界闊大,沉鬱雄渾,能夠高度地概括出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寫官場仕途之作深刻悲愴,揭示出官場的本質和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遠而感傷,將作者的一顆赤子之心捧獻在讀者面前

26

⑵ 初中歷史基本知識

一、
夏朝
建立者:啟 起止時間:公元前世紀-前16世紀 滅亡君主:夏桀
商朝
建立者:湯 湯滅夏後建立商朝 起止時間: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滅亡君主:商紂王
周朝
1.西周 建立者:周武王 起止時間:公元前11世紀-前771 年滅亡君主:周幽王
2.東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 起止時間:9前770年-前221年建立者:周平王 滅亡君主: 姬延
(1)春秋 起止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戰國 起止時間: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 建立者:秦王嬴政 起止時間: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滅亡君主:胡亥
漢朝 (西漢,新,東漢 )
1.西漢 建立者:劉邦 起止時間:公元前202-公元8年 滅國君主:孺子嬰
2.新 建立者:王莽 起止時間:公元8年-公元23年 滅亡君主:王莽
3.東漢 建立者:劉秀 起止時間: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滅亡君主:漢獻帝劉協
三國(魏蜀吳)
1.魏 建立者:曹丕 建立時間:公元220年 滅亡君主:曹奐
2.蜀 建立者:劉備 建立時間:221年 滅亡君主:劉禪
3:吳 建立者:孫權 建立時間:222年,孫權稱王,229年稱帝 滅亡君主:孫皓
晉朝
1.西晉(265年—316年)建立者:司馬炎 亡國皇帝司馬鄴
2.東晉(317年—420年)建立者:司馬睿 亡國皇帝司馬德文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南朝:
宋—劉裕(公元420)齊—蕭道成(公元479)梁—蕭衍(公元502)陳—陳霸先(公元557)
北朝:
北魏—拓拔珪(公元386)東魏—元善見(公元534)北齊—高洋(公元550)西魏—元寶炬(公元535)北周—宇文覺(公元557)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 楊堅 亡國皇帝:楊廣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 亡國皇帝:哀帝李天佑
五代
後梁—公元907-960 朱晃 後唐—李存勖 後晉—石敬瑭(公元936)後漢—劉暠(公元947)後周—郭威(公元951)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亡國皇帝:趙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 亡國皇帝遼惠宗;金--完顏阿骨打建 亡國皇帝完顏承麟;西夏--李元昊建;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 亡國皇帝元順帝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 亡國皇帝明昭宗朱由榔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亡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二、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6月 內戰開始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周總理首創提出"和平 共處五項原則"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年 首顆氫彈試爆成功。
1970年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
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中華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1972年9月 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 四五運動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
1982年 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通車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 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1999年至2008年 神一至神七(載人,無人,出倉)先後成功發射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
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2006年沈陽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2007年10月24日18時許在西昌發射「嫦娥一號(CE-1)」發射成功。
2008年(8月8日至24日) 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
同年9月6日至9月16日 殘奧會在北京開幕
2009年12月26日 世界上最快的高鐵——武廣高鐵正式開通運行。
2010年1月1日——中國與東盟FTA(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2010年5月—11月 上海世博會開幕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2010年11月1日0時2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六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這里是我國今年連續發送的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0年11月12日—27日 廣州亞運會開幕
2010年12月12日—19日 廣州亞殘疾人運動會開幕
2011年1月1日 十二五開始
同年7月16日——第14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於日在上海開幕
同年8月10日——中國第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出海試航。
同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⑶ 桃源縣第二中學的劉戡簡介

湖南省私立天祿初級中學是桃源縣第二中學的前身。由國民黨高級將領劉戡創辦。天祿,傳說中動物名。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謂能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劉戡創辦天祿初級中學正是在日本入侵,國難當頭日子,以天祿命名學校的名字,足以顯示將軍精忠報國鐵血抗日的理想與決心。
劉戡(1906—1947),字麟書,號三壽。桃源縣桃花源鎮膏田村人。歷任國民革命軍第93軍軍長、37集團軍總司令、三星上將。抗日名將。
他一介書生,但渴望報效國家。年輕時,覺得自己適合當名軍人,隨後就進了黃埔,成了那裡的一期生。民國22年,蔣介石命令劉戡任八十三師師長。因戰右眼被流彈射中,遂摘除,配裝假眼,致有獨眼龍將軍之稱。1935年4月13日,被授予了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的劉戡。風風光光回到桃花源鎮膏田村,修了天祿學堂(即桃源二中前身)。據年事已高的當地老百姓回憶:當年,他騎著高頭大馬回鄉。他的朋友放著鞭炮在路旁迎接。很多的女生圍上來,士兵隊伍齊唰唰地邁著威武的步子,太陽下,很精神。他跳下馬背,躍上高高的土堆,慷慨激昂的對站在下面的學生孩子們說:民不可無學,國家孱弱,民族振興希望在你們身上,快點長大。報效國家。後來他又拿出了衣服分發,規定,天祿學堂男生必須是白襯衣,藍褲子,女生則是白襯衣,藍裙子。一切執行軍事化管理。他還加派了士兵在門前站崗,說軍人站崗必須一律拿槍,如果有滋事騷擾學校正常工作的,立即斃掉。學生們接受抗日救國的思想熏陶,有當時的校歌為證:優勝劣汰的天演原則,這是世人所公認。帝國主義者如野獸般地進逼了,威脅全中華民族的生存,大好河山將要整個並吞,小朋友,小國民,我們是民族的新生命,這樣嚴重的壓迫,焉能容忍.在此非常時刻,要努力增加民族的智能,准備但當起復興民族的責任,打倒我們的敵人。
天祿學堂起初是初級小學,以劉家老祠堂為校舍基地,自籌資金建設。劉戡自任校長,委派秘書楊憲章來此代理校長。第二年,遷校於劉家新祠堂,擴設高小班。1938年,天祿小學首屆高小生24人畢業,由重瑞老師帶領赴長沙報考中學,被100%錄取。
1939年,日軍飛機經常沿江飛行,為安全之故,學校遷往土東鄉(現名泥窩潭鄉)的畫橋坪,在土東鄉古岩峪馮家老屋開始招收初中學生,春季始業,每屆兩個班。為了增強學校實力,提高學校聲望,劉戡從部隊派來軍官,運來槍支、彈葯和軍服,對學校實行軍事管理,進行軍事訓練,組織實彈射擊。因當時的天祿中學剛一開辦便名聲大振,在短時期內不僅僅是桃源,還有漢壽、石門、慈利等縣的青年紛至沓來。天祿還曾多次組織學校與同在土東鄉避亂的桃中學生進行作文、演講、籃球之類的比賽,其結果常常是不分仲伯。劉戡還創設麟書杯為標志的排球賽,據記載,有當時桃中、平陽、信國等校參與的情況下,天祿曾連續四次奪冠。麟書杯至今仍在學校檔案室珍藏。
1941年天祿小學部先行遷回原址(劉家祠堂),由高昆主任主持工作。是年,省教育廳正式備案批准,定校名為湖南省私立天祿初級中學。
1943年因古岩峪馮家老屋已不適合學校發展,於是初中部又回到膏田坪劉家祠堂。楊憲章調回部隊,劉戡另派方攻石來校主持工作,方先是任教導主任,後任代理校長。1944年,曾辦過一期高中,一個班;1947年張言任代理校長,由校董劉育咸籌款,修建了第二棟教學樓。1948年下學期,由朱克倫充任校長直解放。
至此,學校從創辦之初算起,已經歷時15年,盡管當時社會動盪,三遷校址,六換校長,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校紀校風。學生心系國難,文武兼備。至今尚在的老校友對當年因戰亂遷址土東鄉時夜點油燈,潛心自學,露餐禾場,避寒倉屋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的青年,以就讀於天祿為榮。斯時之盛,後又以馬樹民作曲,袁蒸川作詞的校歌可見一斑:
雪峰之陰,沅水之陽,蘭芷芬芳,藝人游弋,謀礪一堂,務精務發,無怠無荒······
1949年7月27日,桃源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湖南省私立天祿初級中學,更名為湖南省桃源縣第二初級中學。對原有老師一律包下來,實行原人、原薪、原職的政策,實現了平穩過渡。

⑷ 江門大悅城·新悅錦雲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江門大悅城·新悅錦雲

城市:江門

樓盤位置:今洲路19號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板塔結合,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5862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16棟樓,停車位小區共有地上停車位1975個,地下停車位111個

周邊配套:周邊商業,:萬達廣場、美吉特廣場、新會碧桂園鳳凰酒店、大潤發商場,文華商業廣場(在建)
周邊景觀(自然景觀,公園綠化):城央柑葵濕地(規建中)、陳皮村、梁啟超故居、龍昌公園、演藝中心(規建中)、小鳥天堂
周邊學校(就學條件):幼兒園:社區自建幼兒園、洛基山幼兒園、雅智樂雙語幼兒園;
小學:文華小學、梅江小學、會城中心小學、人民小學、天祿小學、天馬小學;
中學:廣雅中學、尚雅中學、梁啟超紀念中學、天祿中學
周邊公共交通:三縱:江門大道、啟超大道、三和大道
四橫:今州路、新會大道;銀鷺大道、銀湖大道
一樞紐:珠西樞紐江門站
周邊醫院(就醫條件):緊靠新會第二人民醫院、廣州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新城醫院、新會開發區醫院,匯聚4所高配置醫療資源,節約就醫時間,可以有效保障片區生命健康。

內部配套:親子主題游泳池、社區自帶商業、幼兒園,全齡運動-壯年健身區、全齡運動-兒童樂園、700m漫跑道、下沉式陽光會客廳、 萌寵樂園、鄰里空間、多功能泛會所(含棋牌室、室內運動設施、書吧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⑸ 太原天祿堂·紅禧台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樓盤名稱:太原天祿堂·紅禧台

城市:太原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32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清徐縣第二人民醫院、徐溝中學、太原職教園區、山西綜改示範區瀟河產業園區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⑹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成果

2006年10月被評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2007年12月被評為漢語言文字規范示範學校。
2008年9月被評為全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9年榮獲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
2010年被評為「全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被評為「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 2006年高考,學校總分600分以上高分段的學生達90人, 本科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達345人, 二本線以上754人,上本科線共計1065人。
2007年高考,學校總分600分以上高分段的學生有157人, 在自治區中西部八盟市高中校里位列第三。本科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達408人,二本上線399人。
2007年在全國高中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單科聯賽中,有5名同學(6人次)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在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中,全國共設優勝獎150名。全自治區共有6人獲獎,其中市一中有2人。獲獎者同時取得參加清華、北大等國內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報名資格。
2012年高考,全區600分以上共1358人,鄂市一中104人,占自治區1/13,名列自治區第二。一本上線人數858人,上線率74%;二本(不含二本C)上線人數255人,上線率(不含二本C)96%,以上均不含藝、體考生人數。
2013年高考,自治區高考總分600分以上高分段考生總人數1358人(其中理科1347人,文科11人)。根據自治區招考委公布的分數線統計,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本科一批上線人數達862人,上線率為75%,本科二批(不含二本C)上線人數為254人,本科二批以上(不含二本C)上線率為96%,以上均不含藝體類考生。學校理科考生680分以上有3人(全區共18人)。
2014年高考,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再傳捷報,高考分數再創歷史新記錄,該校理科考生劉宇同學以裸分687分,名列自治區第一,摘取了自治區理科狀元;理科考生閆凱旋同學以684分的裸分、704分的總分名列自治區第二,摘獲自治區榜眼。文科考生張天祿以646分的成績位列自治區第六名。據了解,鄂爾多斯市一中2014年高考總分600分以上有252人(680分以上6人,675分以上9人,670分以上11人,其中理科223人,文科29人),高分段人數均位列自治區第一。 一本上線人數為984人。(其中理科703人,文科281人)
2014年,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有21名考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被兩校錄取人數居自治區各中學第一。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共有有4人進入自治區理科前10名,9人進入自治區理科前50名,5人進入自治區文科前25名;高分段人數位居自治區各中學第二,600分以上有252人,其中理科223人,文科29人;1148名考生中有985人(不含藝體生)考上本科一批。 2015年高考,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的高考成績呈現以下五個亮點,
一是一本上線人數再創新高。991人考上本科一批(不含藝體生),上線率92%。
二是高分段人數比例繼續提升。總分在600分以上有194人,位居自治區第二名。其中,文科26人,佔全區18.2% ;理科168人,佔全區8.6%。
三是英語和數學單科成績優異。康楚釩同學以148.8分奪得全自治區文科英語單科第一名。苗宇、高雪榕、趙雪遙、孫濤四位同學以150分滿分並列全區文科數學單科第一名;任萱、韓夢儀兩位同學以150分滿分並列全區理科數學單科第一名。
四是自主招生考試成績突出。有六名同學獲得清華自主招生加分資格,其中鄔靖翔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領軍人才計劃」選拔考試中,綜合成績獲自治區第一名。
五是被「985」「211」名牌院校錄取人數眾多,區外重本錄取人數占本科一批錄取人數80%。
據了解,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在全區246所高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中數學排名第一,語文、英語排名第二,政治排名第二,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排名第三。在奧林匹克競賽中,有15人獲省賽區一等獎,獲獎總人數全自治區第一,有4人參加全國競賽,獲三等獎。
本科一批上線991人(文科294人,理科697人),本科一批上線率92%(不含藝體生)。總分600分以上194人,位列全區第二。其中,文科26人,佔全區18.2%;理科168人,佔全區8.6%.文科實考分3人進入全區前10名,21人進入前100名;理科總分678分以上6人(含加分) 康楚釩同學以148.8分奪得全區文科英語單科狀元, 6名同學以150分滿分並列全區數學單科第一名。其中,四位同學並列文科數學單科第一;兩位同學並列理科數學單科第一。 2013年,在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取得了自主招生降分錄取資格的同學中,368班田門吉雅同學以自治區第一名的成績取得清華大學降30分錄取的資格;張力同學參加保送生考試,以自治區第一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4年,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共有41人取得了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校的降分資格。其中,敖冬、武智源除享受20分奧賽加分外,還分別享受清華大學降40分、20分的優惠條件。
2015年,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共有六名同學獲得清華自主招生加分資格,其中鄔靖翔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領軍人才計劃」選拔考試中,綜合成績獲自治區第一名。 男子籃球隊在2009、2010、2012、2013年自治區中學生籃球錦標賽中均獲得第三名,在2011年自治區第十二屆中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中獲得第四名;
女子排球隊在2009年、2011年自治區青少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中均獲得第六名,在2013年「巨華杯」自治區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中獲得第五名。 在2010年自治區美術聯考中,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校是全區唯一一所專業課一本上線率達100%的學校;
學生合唱團在全市首屆、第二屆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藝術科技節文藝匯演中均獲得聲樂中學組第一名;
心靈小使者、通用技術、化學實驗探究等社團都曾在全國大賽中獲前三名,機器人社團在第十四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內蒙古自治區選拔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名。

⑺ 請問江門有哪些民辦初中,是初中,不是高中,謝謝!

江門市區中學一覽表【字體: 大 中 小 】【 列印 】 【 關閉 】 序號學校名稱學校區劃名稱備注1江門市第一中學滘頭街道辦事處高級中學2江門市第二中學倉後街道辦事處完全中學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白沙街道辦事處高級中學4江門市景賢學校倉後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5江門市培英初級中學北街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6江門市華僑中學白沙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7江門市第八中學白沙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8江門市第九中學堤東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9江門市港口中學堤東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10江門市實驗中學白沙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11江門市第十一中學江南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12江門市怡福中學環市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13江門市中心業余體校(初中部)白沙街道辦事處其他學校附設中學班14江門市福泉奧林匹克學校杜阮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5潮連中心學校(初中部)潮連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16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環市街道辦事處職業高中17廣東中加柏仁學校環市街道辦事處高級中學18江門市迪生學校環市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19江門市怡福中學環市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20蓬江區環市中學環市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21棠下鎮桐井中心初級中學棠下鎮初級中學22棠下鎮周郡學校(初中部)棠下鎮九年一貫制學校23棠下鎮大林學校(初中部)棠下鎮九年一貫制學校24棠下鎮橫江初級中學棠下鎮初級中學25棠下鎮虎嶺初級中學棠下鎮初級中學26荷塘鎮聯育學校(初中部)荷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27荷塘鎮篁灣初中荷塘鎮初級中學28荷塘鎮三良初中荷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29荷塘鎮良山學校(初中部)荷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30荷塘鎮白藤初中荷塘鎮初級中學31荷塘職業技術學校荷塘鎮其他學校附設中學班32荷塘鎮雨露學校(初中部)荷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33江門市棠下中學荷塘鎮完全中學34杜阮鎮井根初級中學杜阮鎮初級中學35杜阮鎮杜阮中心初級中學杜阮鎮初級中學36杜阮鎮樓山初級中學杜阮鎮初級中學37杜阮華僑中學杜阮鎮其他學校附設中學班38江海區外海中學外海街道辦事處完全中學39外海麻圓初級中學外海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40中港英文學校(中學部)外海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41江海區禮樂中學禮樂街道辦事處完全中學42禮樂第二初級中學禮樂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43禮樂第三初級中學禮樂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44文昌中英文學校(初中部)禮樂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45江海區博雅學校(初中)禮樂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46江海區陽光學校(初中)禮樂街道辦事處九年一貫制學校47會城河南初級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48江門市新會李文達中學會城街道完全中學49新會第一中學會城街道高級中學50新會華僑中學會城街道完全中學51新會陳經綸中學會城街道完全中學52江門市新會實驗中學會城街道高級中學53新會區東方紅中學會城街道完全中學54新會會城華僑中學會城街道完全中學55會城創新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56會城源清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57會城茶坑學校(初中部)會城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58會城天馬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59會城天祿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60會城都會初中會城街道初級中學61新會體育學校(中學部)會城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62會城南坦學校(初中部)會城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63會城育才學校會城街道初級中學64新會葵城中學會城街道初級中學65會城三聯學校(初中部)會城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66新會區大澤鎮大澤呂金銓學校大澤鎮九年一貫制學校67新會區大澤鎮張村學校大澤鎮九年一貫制學校68新會區大澤鎮五和初級中學大澤鎮初級中學69新會區大澤鎮小澤初級中學大澤鎮初級中學70新會區大澤鎮牛勒初級中學大澤鎮初級中學71新會區大澤鎮沿江初級中學大澤鎮初級中學72司前鎮王張瑞霞學校(初中部)司前鎮九年一貫制學校73司前鎮昆侖學校(初中部)司前鎮九年一貫制學校74司前鎮石步學校(初中部)司前鎮九年一貫制學校75司前中學司前鎮初級中學76司前鎮華星學校(初中部)司前鎮九年一貫制學校77新會陳瑞祺中學羅坑鎮完全中學78新會林護學校(初中部)羅坑鎮九年一貫制學校79新會區第二中學雙水鎮完全中學80雙水鎮光超初級中學雙水鎮初級中學81雙水鎮朱村學校(初中部)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2雙水鎮雙聯初級中學雙水鎮初級中學83雙水鎮橋美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4雙水鎮富美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5雙水鎮梁華濟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6雙水鎮小岡初級中學雙水鎮初級中學87雙水鎮橋美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8雙水鎮朱村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89雙水鎮富美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0雙水鎮梁華濟學校雙水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1司前鎮華星學校崖門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2崖門仙洞學校崖門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3崖門崖南初級中學崖門鎮初級中學94崖門中學崖門鎮初級中學95崖門鎮仙洞學校崖門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6沙堆鎮梅閣學校沙堆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7沙堆鎮沙西初中沙堆鎮初級中學98沙堆鎮獨聯學校沙堆鎮九年一貫制學校99沙堆鎮梅閣學校沙堆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0沙堆鎮獨聯學校沙堆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1江門市新會第四中學古井鎮完全中學102古井鎮文樓學校古井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3古井鎮嶺東北學校古井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4古井鎮霞路學校古井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5古井鎮官沖學校古井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06古井鎮文樓學校古井鎮一貫制學校小學部107古井鎮嶺東北學校古井鎮一貫制學校小學部108古井鎮霞路學校古井鎮一貫制學校小學部109古井鎮官沖學校古井鎮一貫制學校小學部110三江鎮深呂學校三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11三江鎮九子沙初中三江鎮初級中學112三江鎮聯和初中三江鎮初級中學113三江中學三江鎮初級中學114三江鎮深呂學校三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15睦洲鎮龍泉學校睦州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16睦洲中學睦州鎮初級中學117睦洲鎮龍泉學校小學部睦州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18江門市新會區大鰲中學大鰲鎮初級中學119會城梁啟超紀念中學今古洲經濟開發試驗區完全中學

⑻ 北京紫闕·天祿周邊有什麼學校

紫闕·天祿周邊學校有金鼎實驗幼兒園(和平里中街),應急管理部機關服務中心幼兒園,好說到底孩子幼兒園,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分校,北京一七一中學(青年溝路)等。

⑼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938年初,原國民政府教育部在伊盟境內成立「國立伊盟中學」,任命經天祿為校長。
1938年7月3日,首批來自各旗的60多名新生正式開學上課,被編為兩個文化補習班。當時全校教職工12人,其中專任教師5人。
1939年春,補習甲班升入初中一年級,是學校的第
一個初中班,蒙漢兩種語言文字授課。
1940年初,因原校舍難以容納,學校遷到扎薩克旗再生廟。
1941年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戰區班」,來自淪陷區的60多名學生陸續入學。
1942年春,初中春三一班畢業。這是伊中的第一個畢業班。
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起義,伊盟中學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改名為綏遠省立伊盟中學。
1950年3月,綏遠省人民政府文教廳正式接管伊盟中學。
1952年5月,學校遷回伊克昭盟東勝縣,10月15日新校舍全部竣工。
1956年9月之後,更名為伊克昭盟第一中學。1958年,伊盟一中在全區聲譽大大提高,被列為自治區重點中學。
1970年,學校被下放到東勝縣管轄,改稱為「東勝縣第一中學」。
1980年,學校被正式確定為自治區重點中學。1984年,學校第一幢教學大樓建成,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
1987年,學校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先進學校。
1988年,學校實驗室被評為自治區中學實驗室先進單位。
1989年9月,隆重舉行了建校50周年慶祝活動。編印《校友通訊錄》和《教海揚帆五十年》兩書。
1990年4月5日,「伊盟一中」恢復「伊盟中學」校名。
1993年起,學校自籌資金開始大規模改造建設校園基礎設施。
1995年,佔地近2.5萬平方米的體育運動場建成,可承擔多項大型比賽,當時在內蒙西部同類型學校中堪為一流。同年,校園大門東側一建起一幢1583平方米的綜合樓。學校規模開始逐步擴大,秋季高一年級招收9個教學班。
1998年,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的圖書實驗樓建成使用。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1年9月,學校隨著撤盟設市,更名為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同年,建築平米為的三號教學樓竣工使用。
2002年,學校被命名為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自籌資金建起的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的體育館和3100多平方米的學生食堂餐廳先後投入使用。同年,投資169萬元的千兆以太校園網一期工程完工,開通使用。
2010年,學校遷至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鄂爾多斯大街。

熱點內容
h教師動漫 發布:2025-08-25 21:19:52 瀏覽:353
日本電影年輕教師 發布:2025-08-25 21:13:09 瀏覽:536
欲為良師必有師德有感 發布:2025-08-25 20:10:56 瀏覽:400
英語上 發布:2025-08-25 20:01:40 瀏覽:504
蘇牧老師 發布:2025-08-25 18:04:56 瀏覽:47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 發布:2025-08-25 16:56:51 瀏覽:228
南京教育咨詢公司 發布:2025-08-25 14:53:20 瀏覽:632
2017年陝西數學 發布:2025-08-25 11:13:28 瀏覽:808
千筆教學 發布:2025-08-25 10:13:14 瀏覽:178
最美鄉村教師馬劍霞 發布:2025-08-25 09:48:41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