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校園招聘
1. 2018人民日報社校園招聘筆試的筆試時間
1、公告中的筆試時間是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14:30-17:00
2、筆試地點位於人民日報社院內,考場具體位置詳見本人《准考證》。
2. 人民日報評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收費高,為何高收費還能招到學生
人民日報評價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收費過高,確實是普遍存在現象。所以更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切實整治學校亂收費的現象,保護大多數學生的利益。高收費的學校之所以還能找到學生,也是因為大多數父母更願意為學生投資。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學校確實也能夠吸引一些學生的家長的注意,雖然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是我們會發現一些民辦學校確實存在高收費的現象,而且收費項目不明,也會有大量的其他收費項目。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沒有必要進行監管,切實保護父母的財產安全。
其實不得不說是,人民日報評論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收費高的現象,確實普遍存在。也正是因為如此很有必要加強監管,而對於一些民辦學校學費高,也是因為大多數父母更願意為學生投資。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學校多次收費的現象,確實引發社會各界的不滿,所以更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3. 2020人民日報社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100人筆試時間和面試方式是什麼
3.筆試、面試
考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筆試、面試具體時間、地點及方式另行通知。筆試結束後,按照所報崗位筆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以1:5的比例確定面試名單。崗位招聘人數與該崗位實際參加面試人數的比例低於1:2的,將取消該崗位招聘計劃。筆試、面試等相關通知屆時將在“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上發布,參加考生可登陸招聘網站瀏覽詳情,查詢筆試成績及在線列印准考證。
原標題:人民日報社2020年公開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
文章來源:http://hr.peopledaily.com.cn/Recruitment/notice/view.html?noticeId=121&g=1
4. 2018人民日報社校園招聘都需要什麼條件呀
不是來回答的,圍觀!人民日報平台很好,加油親!
5. 企業校園招聘人才最重視啥
校園招聘復會是高校幫助制學生順利高效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參加招聘會,可以讓企業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做到詳細了解,一方面避免學生因不了解招聘詳情,投遞到不合適的崗位和網投沒有回復的尷尬;另一方面,參加招聘會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面對多加企業,和HR面對面快速了解招聘情況,方便選擇。
在「企業用人單位對校園人才的軟實力需求」調查中,排在前三的依次為溝通與影響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理解能力,然後依次為客戶服務意識、抗挫折能力及創新思考能力等。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6. 2020人民報社招聘報名條件是什麼
您好!2020人民日報社應屆高校畢業生
報名資格和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3.熱愛黨的新聞事業,恪守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擁有高遠的人生和職業理想;
4.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崗位要求相符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其中編輯、記者崗位應具有濃厚的寫作興趣和創作願望;
5.品行良好,遵章守紀,身心健康,無不良從業行為記錄,無參加非法組織、活動及違法犯罪記錄。
7. IT技術的就業薪資怎麼樣
在所有行業里算高的,跟金融行業有的比
8. 2021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安排是怎樣的
【招聘流程】
發布公告-網上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和體檢-公示-確定人選-簽約和報到。
【日程安排】
1、網上報名
報名時間為2020年12月2日至2020年12月21日。考生請在此期間登錄「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在線注冊、填報簡歷。簡歷照片須上傳本人近期正面免冠證件照,每名考生限報1個崗位,可選擇是否服從崗位調劑(調劑僅限於筆試名單確定之前)。
2、資格審查
對報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根據報名條件和崗位要求確定參加筆試人員,將通過簡訊或電話形式通知參加筆試。崗位招聘人數與該崗位通過資格審查人數的比例低於1:5的,將視情減少該崗位招聘人數或取消該崗位招聘計劃,並在「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上發布。
3、筆試、面試
筆試擬安排在2021年1月初,具體時間、地點及方式另行通知。筆試結束後,按照所報崗位筆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以1:5的比例確定面試名單。崗位招聘人數與該崗位實際參加面試人數的比例低於1:2的,將取消該崗位招聘計劃。筆試、面試等相關通知屆時將在「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上發布,考生可登錄招聘網站瀏覽詳情,查詢筆試成績及在線列印准考證。
4、確定人選
面試結束後,依據綜合成績(筆試佔40%、面試佔60%)排序,結合考生的綜合素質表現,經考察和體檢合格後,擇優確定擬聘用人選,並在「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服務平台」和「人民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5、聘用及待遇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擬聘人選,按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通過後進行到崗試用,並辦理聘用手續。其中崗位1-15的聘用人選與人民日報社簽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並享受相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崗位16-34的聘用人選分別與社屬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並享受相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以上就是針對此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9. 新聞傳播學類好就業嗎
1.隨著信息革命席捲全球,傳媒業成為一個新興產業。據《2007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傳媒產業2006年的總產值約為4236.56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32.1%,已成為我國第四大支柱產業。傳媒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為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敞開了就業的大門。中華英才網2007年4月發布的「十大熱門行業排行榜」顯示,媒體出版/文化傳播行業已成為我國熱門行業新秀,作為我國傳媒市場的新生一代,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極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形勢普遍看好。
2.傳媒業:「正規軍」PK「特種部隊」
傳媒業對人才的吸納不拘一格,無論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出身的「正規軍」,還是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特種部隊」,都在傳媒業的舞台上各顯神通,大展身手。但具體來說,他們之間仍有一些不同。
一般而言,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方向具有較為明顯的傾向性,多數研究生的就業去向是大中型媒體集團、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負責市場公關宣傳、編輯刊物等);而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研究生雖然沒有完善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體系、媒體實踐經驗,但他們在本學科領域內的精深專業知識是敲開新聞媒體行業大門的敲門磚。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在招聘時要求應聘者具有多學科背景或者某一方面的專業深度,但文字表達能力仍是基本要求。
3.通過對智聯招聘網站上21家傳媒行業的招聘事項的分析不難發現:
4家行業報(如《中國電子報》、《中國計算機世界報》)對應聘者的一般要求是,對媒體所在行業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應聘行業媒體時,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完善的媒體技能有優勢,而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優勢在於其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若二者能取長補短,則最好不過。
新聞媒體對記者/編輯崗位的一般要求是,具有扎實的文字功底與較強的溝通能力,這既是專業要求,也是基本的職業素養,所以在應聘時,那些自身能力的證明(如發表的文章、社會實踐經歷、面試的良好表現)尤為重要。地域性媒體(如都市報、縣市級電視台)單位招聘時,一般會優先考慮生源為本地的應聘者,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員工的地利人和優勢。
在所調查的15家報業電視台中,傳統職位(如記者/編輯、廣告發行人員)與非傳統職位(如媒介經理、管理等)的需求比例大約為5∶2。由此可見,隨著媒介產業屬性的日漸突出,媒體的校園招聘已不再局限於傳統崗位,對經營管理、法律、會計和計算機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對應聘者數字化技術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如數據分析軟體SPSS)。這些變化一方面對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為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提供了更多機遇。
盡管如此,作為文化產業,對信息資源的採集與整合能力永遠是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在其他專業研究生的挑戰下,應著意打造的能力也在於此。此外,提高使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以及對某一行業有較深入的關注,都會對新聞專業研究生在求職時有所幫助。
4.主流就業去向
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去向有很多種,整體而言,目前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 傳統媒體
目前傳統紙質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是我國傳媒市場的中流砥柱,擔當著「群眾喉舌、新聞宣傳」的主流角色,是新聞專業畢業生首選的就業去向。傳統媒體的類型多樣,不同的傳統媒體對人才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報業
2006年我國共出版各類報紙1938種,擁有報業集團39家,彼此之間競爭激烈,人才需求量極大,南方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都舉辦過大型招聘會招兵買馬。電子媒介強大的時效性迫使報紙媒體充分發揮深度報道的優勢,著力於調查性報道和分析性報道,因而對應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要求。例如《經濟觀察報》要聞部招聘記者要求:「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和采訪突破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具有宏觀經濟與政策、區域經濟和調查性報道經驗者優先。」
依據事業化程度強弱以及企業化經營運作的成熟度,可簡略地把報業依次分為高端黨報、機關報、行業報、品牌度高的報業集團、各地都市報。
高端黨報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每年的校園招聘名額有限,適合於重視身份認同、希望工作穩定的名校研究生。
行業報紙例如一些國家部門的機關報紙,其待遇有高有低,與所在行業的關聯度較大。對某一行業有濃厚興趣的研究生,可考慮加入。
總體來看,事業單位化的媒體雖然其待遇與地位有保證,但對於有新聞理想與事業追求的研究生來說,並不一定是最優選擇,尚需結合自身情況酌情考慮。
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報業集團,其待遇優厚(如《南方傳媒》與《廣州日報》的錄用者一般能在3年內達到年薪10萬左右),且具有較大的事業成長空間,當然由於名額有限,競爭程度非常激烈。如南方傳媒2008年的校園招聘,據筆者了解,僅北京地區就有數千人投簡歷,有筆試機會者只有數百人,而真正錄取才幾十人。
其他區域性報業集團的待遇一般處於所在城市薪資的中上水平,尤其是一些在當地市場處於壟斷地位的都市報(如鄭州《大河報》、四川《成都商報》、湖北《楚天都市報》),其待遇也比較可觀。
應聘報業方向的研究生應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而且應提前做好准備(實習經歷、發表的新聞作品都會有所幫助)。多數報紙偏重於招收有知名報社實習經驗且發表了一定新聞作品的應聘者。
廣播電視業
據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統計,我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數量的年增長率約為4%,預計2010年廣電從業人員比2006年增長10萬人左右,電台和電視台的工作崗位一般有節目編導、記者、主持人、製片人等。作為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節目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要求從業者能夠深入社會方方面面,熟悉節目的策劃和製作流程,具備較強的交際能力,善於同聽眾、觀眾交流溝通。
目前廣播電視業多採取市場化運作,每年都要引進大量的人才。雖然各電視台招聘人數眾多,但一般待遇較低,有較長的項目實習期,因此實踐競爭壓力比較大。適合真正對廣播電視業有熱情,並且在制播技術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
如果對廣播電視業一貫有熱情,建議在報考院校時有所選擇,例如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在廣播電視界的地位不容置疑,其廣泛的業界人才網路以及固有的學科設置為個人投身廣電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期刊業
期刊媒體強調個性,市場定位「窄眾化」,針對性強,一般要求記者、編輯兼具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同時有較強的文字表達力。相比573家出版社,1037種報紙,我國擁有9468種期刊的期刊業,無疑是吸納新聞傳播學人才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國的期刊分多種類別,其中自然科學、技術類有4713種,哲學、社會科學類有2339種,綜合類有479種,文化、教育類有1175種,文學、藝術類有613種,期刊業的繁榮發展,每年需增加數十萬采編人員。時政類、財經類、時尚類雜志是我國雜志業的主流,此類雜志長期需要一批擁有專業知識背景的記者和具備強烈個人風格的編輯來形成雜志風格,參與市場競爭。
總的來說,傳統媒體,尤其是以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羊城晚報》等為代表的「大牌」媒體,在人才引進上有嚴格的標准和要求:應聘者的學歷一般在碩士或碩士以上;不僅要求應聘者「采、寫、編、評」等新聞專業素質過硬,更要具備法律、財經、科技等其他專業知識背景以適應受眾需求分化的趨勢;同時還要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和強大的策劃能力,以獨特的視角和觀點來評論新聞、傳播信息。
就業秘笈:在讀研期間,廣泛涉獵其他專業學科,可選修一些實用性、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如市場營銷、產業研究等),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將自己打造為復合型人才;同時盡可能進入強勢媒體實習,有質量的實習經歷不僅會使你得到應聘部門的賞識,也會打開你的視野,使你認清自己在媒體行業中的優勢和劣勢,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揚長補短。
(二)新媒體
新媒體的「新」主要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包括網路媒體與其他新媒體(如手機報、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
相比傳統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在信息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據《中華新聞報》報道,2006年中國網路經濟市場為336億元,以騰訊、網易、新浪、TOM以及搜狐為代表的大型綜合類門戶網站,目前已佔中國網路經濟市場份額中的28%。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網路媒體處在「發展進行時」,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因如此,網路媒體行業急需大批通曉媒體和網路知識、富有創造力的人才來開拓市場,在遠未飽和的市場上搶灘登陸,打造未來數字時代的「傳媒航母」。此外,作為朝陽產業,新媒體行業更需要市場高手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大受歡迎。
由於沒有傳統路徑制約,網路媒體更傾向於「企業化運作」。目前,網路媒體產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路媒體。網路媒體不像報紙期刊業「求精求專」的用人需求,其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就業秘笈:讀研期間,可多讀媒介經營管理、傳媒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關注產業新聞,了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律。學習一些網站製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體也非常必要。
此外,在學習與實踐期間,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市場嗅覺很重要。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用人標准明顯不同,其需求的專業方向也相對廣泛。
(三)廣告公司
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品牌競爭理念為人熟知。為了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商家對廣告的投入從不吝嗇。廣告業因此被稱為21世紀最具「錢」景的行業之一。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06年底全國廣告經營額達1573億元,北京廣告行業平均月薪為5560元,廣州和上海分別為5470元和5210元,屬於高薪行業。目前這個行業需要的是具備現代藝術、廣告學、新聞學、傳播學素質並在這些專業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和一技之長的人才,以及在電視、廣播、報紙等擁有一定經驗和人脈的從業者。擁有較強創意策劃能力,能夠很好領會客戶要求,有團隊精神,敬業奉獻、思維敏捷的新人在該行業會很快脫穎而出。
就業秘笈:要想得到知名廣告公司的入場券,你需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綿綿不絕的創意想法以及專業的審美眼光,這些可以通過大量接觸和欣賞不同的廣告作品、參觀各種藝術文化展覽的方式來培養。此外,媒體實習的經歷可以積累一定的業界經驗和人脈資源。
廣告公司高強度的工作,對於快速獲取專業技能與積累業界經驗是有所幫助的。總體來看,廣告公司適合有優秀創意能力以及有此方向強烈的事業進取心的研究生。進入此行業的研究生,最好具備足夠的興趣與個人特長。
(四)媒介研究公司
媒介研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利用先進的研究手段,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測量方法,為政府監管機構、全國各級電視台、電台、國內外的廣告主、廣告公司以及相關機構提供與媒體相關的深度研究和相應的各種咨詢服務。目前我國該行業中的佼佼者有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VSC-SOFRES MEDIA,簡稱CSM),該公司致力於電視收視率市場研究,為傳媒行業提供可信的、不間斷的電視觀眾調查服務,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收視率調查專業公司。隨著我國傳媒行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媒介研究公司應運而生,媒介研究人才也因此走俏。
尼爾森媒介調查公司是國外知名的媒介調查公司,而網路媒體研究公司艾瑞在業界的專業地位也不容小覷。一般來說,媒介調查公司對應聘者的軟體技能以及行業研究能力有較高要求。
總體來看,媒介調查公司是相對不錯的就業入口,但若想在咨詢業有進一步的發展,應注意積累業界經驗,注重培養自己的洞察力與完善的知識儲備。外企對應聘者的英語能力要求較高,這也是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應該注意的地方。
就業秘笈:在讀研期間,可跟隨研究傳播學研究方法、受眾分析等領域的導師參加一些科研項目,掌握各種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學習SPSS等統計分析軟體的操作,培養媒介研究思維方式。
(五)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的工作崗位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公務員報考者。新聞傳播學研究生主要傾向於去新聞出版局、廣電局及其他各級政府機關的宣傳部、新聞研究中心、文化交流部、信息部等重要部門,從事對報刊和音像圖書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管理,以及新聞、信息宣傳策劃及公文稿件撰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