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盧家口中學

盧家口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6-01 16:39:40

1. 珠海市實驗中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坐落在金灣區西湖城區,是市屬佔地面積最大、建設標准最高、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要求一次性投資建設到位的全寄宿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地處市政府「打造東西雙城」之西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所具有園林風格和現代氣息的美麗校園。實驗中學自開辦以來,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優秀人才。2005年9月,實驗中學正式開辦新疆內地高中班,從創辦初期的80人的兩個班,發展到現600多人的16個班,在全國新疆內高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
實驗中學現有個62個教學班,共有3000多名學生、200多位專任教師,其中特級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6人,省級學科帶頭2人,省級骨幹教師14人。現任校長張六安,是廣東省特級教師、南粵優秀教師、珠海市基礎教育系統名師、珠海市「十佳」教師,他有著明確的辦學目標、嚴謹的辦學思路、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民主務實的工作作風,他將帶領全體實驗人走科學發展的道路,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繼續譜寫實驗中學發展的新篇章。
十幾年來,憑著對辦學目標的高度認可,憑著實驗人「艱苦創業、團結奉獻、求真創新、崇尚一流」的精神,憑著一支博學博愛、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實驗中學在辦學理念的創新、教學課程的改革、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特色的探索、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外開放的示範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實驗中學全體師生,將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同舟共濟,排除萬難,創造新的輝煌!
語文科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語文科組共有38名教師,全部為本科或以上學歷,其中高級教師17人。語文科組的老師是教學、教研的佼佼者,他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成績,他們還善於學習、研究和反思,引領實驗中學的語文教學走向更高、更強!
科組長:葉柏勤
高三備課組長:葉柏勤
組員:王忠容、蔣衛忠、劉惠萍、趙飛、易秀芳、李向彥、莫山青、孔麗君、滕鳳麗、龍芙蓉
高二備課組長:姜永忱
組員:孟玉明、李丹、李暘、吳萍萍、肖錕、陳思達、張婷、劉雲、裴香玉、伊琳
高一備課組長:胡聯華
成員:朱獻華、劉增培、徐金玲、丁海紅、左維萍、王澤燁、司尚羽、樊嘉慧、謝羨、羅南昌、吳積標、呂翠
此外還有讀博:仲雷;檔案管理:梁紅;產假:馬俊。
他們是有心人、智慧者。他們深深地知道:智慧點燃智慧,智慧打開智慧之門,每個學生心裡都有一盞智慧的燈,一盞可以點亮心靈的燈,只是許多人把她關閉了。他們讓智慧綻放於課堂,用智慧引領學生成長,用智慧點亮學生的人生明燈,照亮智慧的生命,催生智慧的花朵。
他們是創新者。教學上敢於打破陳規,以創新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優化教學過程,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教學模式。重視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
國學班是實驗中學的特色班級,也是語文科組的驕傲,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承中國古代哲學智慧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基本追求。國學班以精心打造融人文關懷、修身哲學及文藝賞析於一體來設置課程;以博採眾家之長的胸襟和橫貫中西文化的視角構建開闊、博學、深刻的人文修養平台。去吸取心靈的營養,探討智慧、人生、成功之非常之道,以仁義締造高貴品格,以思維締造非凡視野。
數學科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數學組共有36位教師,其中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13人,市場中心學科組成員有兩位,分別為張平老師與李詣殷老師,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分別為李友泉老師與盧文伯老師,數學組教師中,老中青教師優化配置,團隊年齡結構合理,前任數學組長為王浩老師,現任教研組長為樊文聯老師。
數學組業已形成「注重雙基、培育興趣、教學相長、協作奮進」的教研特色,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能夠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作出不平凡的成績,他們以低起點,穩步走為教學策略,經過三年的教學,學生的數學素質大為提高,受到市教育的良好評價,他們在省級賽課,市級教學競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俯瞰學科,內涵發展,組內科研氛圍濃厚,在課堂教學揮灑自如的同時,累積經驗、反思教學,筆耕不綴、智慧分享。近幾年來,數學組老師有多篇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數學組教師在「加、減、乘、法」中享受著育人的快樂,在「點、線、面」間構築著學子的夢想。千帆競發學為先,百舸爭流數風流。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實驗中學數學組必將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英語課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英語科組在珠海市教育系統中,是一個在本地區、本行業具有職業文明、社會效益先進性的集體。
一.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全科組成員愛崗敬業,團結合作、政治覺悟高、綜合素質好;堅持教學改革、開拓進取;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私奉獻。2014年3月榮獲珠海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二.團結協作,和諧奮進
本組成員本著誠實勞動、遵紀守法、文明服務、奮發進取,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做貢獻的原則,堅持每周三的教研活動,並且豐富多彩。充分體現了「和而不同」,教學思路探討,課件,作業,周測,月考及分析分工到人,根據學情,整合修改,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備課查資料的時間消耗和負擔。如今英語科組已經形成良好的資源循環和分享。加上本組教師在本校的特殊性,一位癌症患者,一位肺結核患者,多名待產老師。有時難免會有請假,本組老師經常任勞任怨代課。甚至會有一天6節課現象,有些老師在校醫務室輸液後繼續上課,還有教師培優結束要走半個鍾的夜路再做一個鍾的公交才能到家。他們沒人牢騷,次日依然笑容燦爛。有一年本市教研員去世,學生培訓了許久的競賽准備面臨破滅,為圓學生參加競賽的夢想,黃海老師率領高二備課組老師們湊錢為學生們報名參賽,結果喜人。同時英語教師還編寫了高一級使用的《初高中銜接教材》,《新疆預科英語》,《趣味翻譯》,《美劇雜談》等校本教材和校本課程材料。
三. 英語活動,有聲有色
一年一度12月第三周的英語活動周,涉及全校學生節本組教師,迄今六屆。從策劃,海報,活動設計,規則制定,獎項,人數,經費,每日口號到英語開放課,英語角的聯系外教無不體現英語教師的辛苦和無悔。無償評委,加班加點,帶病堅持。一直被保留下來的活動有書法比賽,單詞接龍,英語角和英文歌曲比賽。美年還有其他更新活動:英語電影配音,chorus speaking或看圖即興演講等。學生興致盎然,樂此不彼,倪永亮老師每年都為英語周設計每天的口號。
四.科組成績, 有目共睹
科組有著「導師工程」師帶徒的傳統,每年的青年教師匯報課,英語科組成績優秀。各種學生競賽成績斐然。作為珠海市的英語教研基地,本校在課改和教改模式上實現了幾個改變:1.教學目標上,實現從升學教育向終身教育的轉變。2.教學觀念上,從語言知識傳授向語言與語言技能並重轉變。3.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教師為主的傳統模式向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4.課程評價上,從單一的知識性測試向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多樣化評價方式的轉變。5.在教學科研上,從教什麼、學什麼向怎樣教、怎樣學轉變,充分重視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研究。英語教研組教師繼續在教學、科研、論文積極參與,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在珠海市教育系統發揮其領頭羊的作用。
物理課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物理組是一支銳意進取,團結協作,務實創新,朝氣蓬勃的團隊,共有教師22人,其中高級教師7人,一級教師14人,二級教師1人(專職實驗員);教師業務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本科學歷達標率100%,碩士研究生學歷6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省骨幹教師1人;教師在省市教學比賽中多人多次取得優異成績,輔導學生參加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和科技創新大賽都多次獲得省市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實驗物理人一直本著「務實、創新、敬業、奉獻」宗旨,在「以博學仁愛之是師育德能兼備之才」的辦學理念的指引下,落實「以課堂為主戰場,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指導思想,向課堂40分鍾要效率,積極探索並運用物理學科特色的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年高考和市統考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化學科組:
作為實驗中學優秀科組之一的化學科組,現有專業教師21名,專職實驗員1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中級教師7人,初級教師6人。這里有特級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專家、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2人。這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得當,積極向上、活力四射、具有創新精神的團隊,是團結的一家人。
作為珠海市實驗中學校長的化學特級教師張六安在教育教學各方面為化學科組起著指導示範作用,特級教師閆振學治學嚴謹在教學研究中發揮了表率作用。科組長、備課組長熊光祥老師帶領全組教師兢兢業業為學生服務,他從教30多年,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教研成果豐富,近四年主編出版教學專著四部。備課組長王秋生老師多次獲得全市化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是一位學生喜愛、教學成績一流的好教師。備課組長寧輝意老師年富力強,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勤勤懇懇做學問的優秀教師。
在化學科組建設過程中我們以增強科組凝聚力為核心,崗位職責明確,責任意思強烈;我們勤於業務學習,全面提升教師把握新課程標准、把握新教材的能力,提升綜合應用教育教學理論的能力;我們以提高教學基本功為突破口,形成以教研組長為核心,以備課組長為責任人的教學研究群體。化學科組這些年先後參與完成了省立項課題《新課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及評價策略的研究》中7個子課題研究;2013年完成了熊光祥老師主持的市立項課題《高中學生應有的化學學科素養內涵與學科教學對策研究》,其中結題報告獲得了市年度教研論文評比二等獎,主編出版了三套教輔書籍,長孫淑娟老師、王秋生等老師分別有論文發表在全國教育核心期刊《中學化教學參考》等雜志上。通過課題研究逐步使教育理論成為教師指導教學實踐的「習慣」,提高了教學能力。
化學科組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重教學常規管理,重視教學過程的落實,強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不斷探索適應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中學化學情景導學式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多年探索和實踐的教學方式的總結。這一教學模式提出的理論基礎是「課堂教學最優化」,即在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把握學生的可接受能力,制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目標,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引導——自我實踐——討論深化——歸納總結」的教學過程,採用最優化的教學策略實現對學生知識、情感和能力的培養目標(「三維目標」)。化學科組每位教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和過硬的業務技能,教學成績顯著,在每學期的全市教學質量檢測中學生成績名列前茅,在各類化學競賽中不斷捷報頻傳。化學科組是一支充滿活力、團結向上、互相友愛的集體,是一支能夠不斷創造奇跡的優秀團隊。
生物科組
生物科組是一個團結協作、敬業愛生、銳意創新、專業水平高、高考競賽成績斐然、深受學生歡迎的教研團隊。全組共有教學人員18人,其中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也有剛剛走上教壇的新秀,包括高級教師3人,周樹奇、陳慧、賴健文老師;中學一級教師8人,李久宏、楊梅、張博、陳柳輝、閆德千、何雪青、何俊星、謝衡輝老師;中學二級教師5人,劉惠娜、喻明君、郭子嬋、周蕊蓮、鄭哲老師;剛參加工作的優秀畢業生1人,李超老師;生物專職實驗員龔嘉敏老師。其中有8人獲碩士學位。整個科組在教研主任周樹奇、科組長賴健文的帶領下,以新課程改革為核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初步形成了適合新課程要求的教育教學模式,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特色,並取得了累累碩果:如科組承擔的省級課題《始祖鳥生物專題網站》獲省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生物競賽獲國家級三等獎4人次,全國聯賽一等獎4人次,省一等獎20人次,省二等獎30人次,多人獲得省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獲省二等獎2人次,省三等獎3人次,市一等獎5人次,市二等獎3人次;在《中學生物教學》等雜志發表(或獲省市獎)論文二十多篇;主編或參與主編教學參考書四部;主持教科研課題多項;設計的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獲得全國一等獎。本科組老師注重教學實踐,本著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爭做學者型教師的理念,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教研,在教學過程中深得學生喜愛!
政治科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政治科組長期以來,在教學上各抒己見、取長補短,生活上互相關心、和睦相處,在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曾衛華、副校長戴永東、科組長王文光的帶領下,儼然象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大家庭。在學校教學教研部門的領導下,嚴格按照教研製度執行各項規定,積極立足於課堂教學改革創新,在教學上取得了優異成績,連續數年高考成績列全市前三名(有3年是第二名);期末高一高二全市統考,一般成績都在前三名;科組老師教學能力強大,100%本科及以上學歷,現有在職教師18人,其中高級教師8人,有南粵優秀教師、省級教學評估專家;科組老師的優質課獲得過全省特等獎,錄像課獲得過全國一等獎,蔡祝財老師還受國家人教社邀請參加了「全國新教材示範課」授課活動,到桂林等地專程授課;最近幾年均有教師論文發表或者獲得省級、市級獎勵;輔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獲得過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每學期均有黑板報、剪報展示,高一有校本課程開設(每學期有6節校本課程課),有辯論賽、講座等活動的開展;有立項校本課題三個,市級課題一個;整個教研組教研氣氛濃厚,教學資源共享;科組老師分工具體,合作愉快、有強大的團隊精神;多次獲得市級、校級優秀科組稱號。曾衛華副校長負責的國家級《南國明珠-珠海》專題學習網站應用與研究課題已通過驗收,王文光老師參與的國家級「十五」重點課題《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子課題《新課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研究》已經驗收。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政治思想工作的任務更為艱巨,政治科組承諾:我們一定會更加勤奮努力,為實驗中學的騰飛和祖國的富強作出自己應盡的貢獻!
歷史科組

歷史科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目前有高級教師8人,中級教師6人,碩士研究生學歷6人。歷史科組秉承求真務實的教學理念,認真研究教學,立足於課堂,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連續5年評為學校先進科組,歷史科組多人次被評為學校和市裡的先進教師。
歷史科組在高中三年的歷史教學中,高一注重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高二年級注重對學生歷史專業知識的深化鞏固提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觀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進步。高三年級通過全面引導,綜合復習,使學生的歷史思維,答題技巧 ,歷史認識有更全面的提高,在增強豐富歷史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步入高等學府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歷史意識,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為學生增添豐富的認識。
歷史科組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考察活動,把歷史課堂教學與地方歷史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閱歷,增強學生熱愛歷史熱愛家鄉的情懷。同時在教學中,大家善於積累,認真研究,把豐富的歷史教學凝聚成一篇篇豐富的歷史論著,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得到升華。
實驗中學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在這里我們勤奮工作,我們願以我們的所思所感所想,引領學生,啟發智慧,讓我們一起在歷史的天空中任由思想翱翔!
地理課組

地理科組是我校一支朝氣蓬勃、極富戰鬥力的生力軍,現有專任教師14名(董佳琳、盧生宇、周松林、劉楊、李國迎、林谷、夏禮財、劉兵、曾金文、韓志宏、張麗、彭小柏、梁海芳、王靜瑤),其中35歲以下青年教師8名。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雙學士1名,碩士研究生1名,高級教師5名。
科組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勤於耕耘,開拓創新,腳踏實地,齊心協力,對每一項教學工作、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孜孜以求。
科組建設注重骨幹教師及青年教師的培養,注重總體水平的提升以及科組成員的協作精神培養,教研活動豐富多彩,科研氛圍濃厚。
藝術科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藝術教研組由音樂、美術兩個學科組成,是一支中青結合而又充滿活力和朝氣的教師隊伍,活躍在藝術教育的舞台上,用充滿激情的音符和畫筆譜寫著藝術的篇章。
現共有8位教師,全部本科以上文憑,研究生1人。其中學校中層領導1人、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庫成員1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廣東省高中美術新課程高級研修班成員1人;獲得高級職稱教師2人、中一級職稱教師3人、中教二級教師2人、新畢業教師1人、現任科組長周超老師,組員有尹湘江、王明瑞、薛小勇、蔡倩倩、牛金翠、趙治鈞、盧小佩等老師。科組教師專業豐富,教學結構較好:有聲樂、管樂、器樂、中國畫、版畫、書法、電腦美術設計等;藝術科組負責全校的藝術教學和學生各類藝術比賽與校園文化宣傳、藝術活動。
藝術科組老師有很強的專業水平和教學實力,在教學、生活中始終秉承學校 「以博學仁愛之師育德能兼備之才」的辦學理念,在藝術教學、藝術活動及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和良好成績:2014年下學期開始,科組實施模塊教學形式,全組成員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認真學習和貫徹新課改精神,以新課改為契機,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積極探索與實踐,發揚藝術教學以情感與體驗為特色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營造出自主、交流、探索和創新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了知識學習、思維鍛煉與情感培養相結合的教學特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如合唱團、管樂團、舞蹈隊、美術興趣小組等,輔導學生參加各級藝術競賽,有多人次獲國家、省市一、二、三等獎,碩果累累;在藝術高考方面,注重發現、挖掘、培養有藝術才能的學生參加藝術課程培訓,藝術類高考升學人數逐年遞增,為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在這個團結奮進的集體里,有一句永恆的誓言:愛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燃燒的火種;有愛才有付出,有愛才有收獲。
體育課組:

珠海市實驗中學自建校以來,就一直特別重視師資的培養與引進,通過從著名體育院校招聘和全國各地引進骨幹教師兩種途徑,組建了一支搭配合理、隊伍齊整的體育教師力量。在體育與健康科組,現有在編教師十名,搭配較為合理,其中有經驗豐富、老驥伏櫪的高級教師一名;有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中年教師8名;有活力十足、干勁沖天的應屆畢業生一名。科組老師專業涉及到籃、排、足三大球,羽、乒、網三小球,完全能滿足中學體育課的教學與日常訓練等。工作中,大家協作一致,互幫互助,是一個務實高效、愛崗敬業的堅實團隊。
科組理念:體育與健康科組全體教師積極響應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號召,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秉承學校對學生全程負責、全員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全「教育理念和構建以生為本的導學、探究、交流、反思的新課堂教學理念,適時運用啟發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營造一種和樂、互動的教學形式,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充分做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激活課堂,發展個性。在課堂上教師自覺做好學生學習與鍛煉的引路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力爭把學生培養成品德高尚、基礎扎實、思維活躍、有創新品質的可持續發展人才。教學的組織上,我們根據不同模塊的特點,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設計不同的教學思路,確立不同的學習目標,不斷更新教學組織方法、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張揚個性,體現課堂主體的同時,又能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
工作內容:
體育科組要重點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各項教學常規工作;
2、兩操一課一升旗;
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上報。
4、各級公開課。
5、高一年級的廣播體操的匯報表演。
6、體育藝術節暨學校田徑運動會。
7、校內學生競賽。
8、市級學生競賽。
9、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10、教職工各類運動競賽。
11、大課間。
12、各個項目訓練隊的訓練及組隊參賽。
13、體育場館器材的檢查與報修。
14、各類相關科研工作。
工作展望: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在科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實驗中學的體育工作一定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信息技術科組
信息技術科組成立於2004年,為了更好地配合學校的信息化發展,為全校師生服務,信息技術科組分為信息技術教研組和電教設備維護中心。
信息技術教研組簡介
信息技術教研組是一個年輕且又充滿活力的團隊。團隊現有教師6名,平均年齡33歲;其中校級領導1人、學校中層領導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教材編委1人、市政府采購專家庫成員1人;獲得中學高級教師職稱者2人、中學一級教師職稱者3人、中學二級教師職稱者1人。科組成員秉承著「服務、守時、團隊、創新、誠信和感恩」的工作理念,奉行著「主動做事,做好事」的工作原則,追求著「致求完美、樂在其中」的目標。科組成員除了負責日常教學工作之外,同時還肩負著一定的教輔工作。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並曾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項優秀榮譽。科組知人善用、各盡其能,分別在信息學奧賽輔導、校園網路管理、軟體開發、攝影攝像等方面各有所長。此外,科組還積極配合學校全力開展全校教師信息化教育技術應用與培訓工作,努力推進信息化教育教學的發展。
未來的信息技術教研組將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前提,以發展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夯實優化課堂教學為重點,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歸依,立足本職,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在理念創新,教育教學實踐,課題研究以及學生競賽等方面取得更為突出的成績。電教設備維護中心簡介電教設備維護中心成立於2014年,隸屬於信息技術科組,是信息科組管理全校電教設備工作的一支隊伍。本中心由以梁志鋒老師為總負責的3名工作人員組成,每位成員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任務覆蓋面廣,工作深入到校內每一間教室。築信息技術之先路,維電化教育之一體化。工作重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學校中心機房、校園網路維護:維護保養硬體設備,並做好維護記錄;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發現故障及時排除,確保整個網路順暢。二、教師辦公電腦、列印機維護:定期做好教師辦公電腦系統升級維護工作;教師電腦、列印機因軟體或者硬體出現故障時及時檢查、維修。三、多媒體教室設備維護:定期對各個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使每個多媒體教室設備正常運行;班級教室內電教設備出現問題時立即檢查維修,確保日常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四、大禮堂、各功能室、廣播室:配合學校各處室做好各種大型活動的音響、燈光等輔助工作,為活動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確保每個功能室電教設備正常運行,按照學校規定進行鈴聲設置、考試時的聽力或通知播放等工作。五、網路教室、語音教室維護:定期對機房進行檢查維修,出現軟硬體問題時安排維修,或者聯系相關公司進行保修,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2. 湖北天門市盧家口中學英語老師肖小偉, 誰認識啊。她還在學校任教嗎

但是福施福是分手送的是是是是 飛灑對我 人人人人人人

3. 商州區一中學門口出現了一張大紅感謝信,究竟是怎麼回事

商州區的四位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途經丹江公園時,發現有老人暈倒,四位同學趕緊上前把老人扶起坐在路邊的長椅上,等老人恢復清醒後詢問其家屬電話,及時與老人家屬取得了聯系。直到家屬到了後,他們才放心離開, 感謝信是家屬在向四位同學表示感謝。

4. 常州有哪些普通高中!【名稱,地址,性質】!急!!!

名稱和性質主要有:學校名稱 類別 常州第八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青龍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外國語學校 完全中學 常州市第五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第三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第二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北郊中學 完全中學 金壇市第四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第四中學 完全中學 戚墅堰實驗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理想中學 完全中學 三河口中學 完全中學 禮嘉中學 完全中學 橫林中學 完全中學 洛陽中學 完全中學 橫山橋中學 完全中學 鳴凰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新北區新橋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新北區安家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學 完全中學 常州國際學校初高中部 完全中學 溧陽市第三中學 完全中學 埭頭中學 完全中學 竹簀中學 完全中學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常州市第一中學 高級中學 江蘇省華羅庚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金壇市第一中學 高級中學 金壇市直溪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華羅庚實驗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金壇市金沙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湟里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江蘇省溧陽中學 高級中學 溧陽市光華中學 高級中學 戴埠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南渡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金壇市岸頭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星辰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東青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劍湖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禮河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泰村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盧家巷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天目湖實驗學校 一貫制學校 每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可以到常州市教育信息網上去查詢。網址是: http://www.cze.gov.cn/jyhy/morecontent.asp?strchannelid=ee004

5. 天津第二十四中學好么,

新開業高中河北區之間的兩路車對衛擼衛爐到下個月中山路黃衛魯煒路或宇宙能1,12,609,619,818,869,903,908
復興,直到米蘭在高中復興之路紅橋區,不遠處的車超市和民族醫院芥末或復興公園路687,直到高中畢業,以填補
一個:去新高中(510分鍾後取下,可以達到)我們1從道理道,走608路(華苑雅士道 - 美婷),靖江609傳輸路橋(溫江 - 華苑雅士道),抵達宇宙緯路
2,從常州道,乘坐653路(荃灣東 - 本溪路),在鋼橋傳輸632路(古北路 - 梅江區),陳尉盧頁3從正義道到達。乘坐912路(天津博物館 - 鋼鐵路),在建昌道換乘670(小湖 - 百貨),抵達宇宙緯路
4從正義道,乘坐912路(天津博物館 - 東鐵盧)建昌道換乘901(體育中心 - 天津職業大學),周韋爐頁5從正義道到達,乘坐912路(天津博物館 - 鋼鐵路),在建昌道交匯處單向(渤海大樓 - 3 。和住宅),周衛盧
6從正義道到達,乘坐912路(天津博物館 - 鋼鐵路),在建昌道傳輸619路(萬科新城 - 天津樂園),周魏蘆
7從正義道到達,乘坐912路(天津博物館 - 鋼鐵路),869轉移中路建昌路(航空路 - 何逸興壯),抵達宇宙緯路
8,從長安的骨科醫院,乘坐843路(唐山路 - 常州路),641路轉運站天津(天津博物館 - 津圍公路),由常州市魏顱
9的骨科醫院到達,乘坐843路(唐山路 - 常州路),803路轉運站天津(中國萬科城 - 人民公園),陳魏廬
10從常州路到達,乘坐653路(環村東路。 - 本溪路),在鋼橋換乘12路(超自然魏爐 - 泠出骯慈濟),周韋廬抵達

或者您也可以參加路到金緯路觀光2步行10分鍾。有限公司返回不可逆的復興中學(在附近的國立醫院) - 歐洲學校地址:天津市紅橋區春路1號中區(復興路與芥龍春園路路口東側) - 亞洲1,從長壽,乘坐907路(天山南路 - 咸陽路),抵達第二中心醫院頁2,從長安的骨科醫院,乘坐843路(唐山路 - 常州路),在黎工地板轉移600路(天津站後廣場 - 天津站後廣場),抵達
3來自長安的骨科醫院西北角,乘坐843路(唐山路 - 常州路)從道理上,抵達春季
4達羅道,走608路(華苑雅士道 - 梅婷) - ,李轉856路路(家世界西橫堤客運站),在衛國路交匯處639路(趙地方法院 - 由興窯),抵達
5從張的骨科醫院西北角,乘坐843路。 (唐山路 - 常州路)在天津,824路中轉站(西站 - 天津站),抵達
6從常州路西北角,乘坐653路(荃灣東 - 本溪路)在鋼橋換乘12路(超自然衛顱 - 凌莊子),抵達常州路西北角
7,乘坐653路(荃灣東 - 本溪路),在906北關路換乘(凱洛格北明星店 - 梅江區),抵達
8西北角,從靖江路開始。 ,乘坐665路(柳林 - 臨西營),轉移到下一個地鐵站的瓷磚。 (劉迂揞 - 雙林),抵達
9從張的骨科醫院西北角,乘坐843路(唐山路 - 常州路),在濱江路換乘24(天津站 - 西客站),抵達的
10從靖江路西北角,乘坐902路(王頂堤 - 大江中),歡迎水東里轉903路(中山店凱洛格 - 華苑小區),抵達西北角。

6. 常州有哪些普通高中

2007年常州市區普通高中錄取模擬分數線

--------------------------------------------------------------------------------

時間:2007-06-30 【來源:市招辦】
學校
計劃性質
第一志願
第二志願
第三志願
第四志願

省常中
統招
643

擇校
633

市一中
統招
635
638

擇校
624
627

北郊中學
統招
625
628
630

新北生源班
613
616
619

擇校
607
611
614

奔牛中學

(新北區生源班)
統招
613
616
619
621

擇校
598
600
602
605

市二中
統招
615
618
619
621

擇校
604
607
609
613

市三中
統招
593
596
599
602

擇校
588
591
592
594

市五中
統招
583
585
588
591

擇校
576
578
581
584

田家炳中學
統招
607
609
612
615

擇校
596
598
601
603

外國語學校

500
500
500
500

國際學校

511
513
515
517

理想中學

500
500
500
500

市八中
統招
560
562
566
569

擇校
537
539
542
544

青龍中學
統招
548
550
552
554

擇校
522
524
526
528

戚鐵中
統招
523
526
529
532

擇校
500
500
500
500

新橋中學
統招
578
580
583
586

擇校
557
559
561
563

安家中學
統招
558
560
562
564

擇校
537
540
543
545

西夏墅中學
統招
554
557
559
561

擇校
516
519
521
523

小河中學
統招
538
540
542
544

擇校
505
508
511
514

註:1.市區招生市場於2007年7月4日8:00~15:00在市五中舉辦
2.因招生市場的實際錄取情況目前無法預測,上述各校的分數線為模擬分數線。
3.省常中、市一中、北郊中學、市二中、田家炳中學、奔牛中學(面向新北區招生)統招計劃的35%部分將根據考生志願和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名額,分別在各校統招線下20分以內的考生中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4.市區普通高中(含民辦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為500分。

7. 常州有哪些中學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常州第一中學
常州第二中學
常州第三中學
常州第四中學
常州第五中學
常州市第八中學
常州田家炳實驗中學
常州市青龍中學
常州市雕庄中學
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常州市理想中學
常州市北實驗中學
常州市正衡中學
常州市翠竹中學
常州市蘭陵中學
常州市朝陽中學
常州市同濟中學
常州市麗華中學
常州清潭中學
常州花園中學
常州西藏民族中學
常州北郊中學
常州市北環中學
星辰實驗學校
湖塘實驗中學
牛塘初級中學
東青實驗學校
前黃實驗學校
湟里初級中學
焦溪初級中學
鄭陸初級中學
芙蓉初級中學
中天實驗學校
湖塘橋初級中學
橫林初級中學
奔牛初級中學
遙觀初級中學
前黃初級中學
淹城初級中學
盧家巷實驗學校
夏溪初級中學
東安初級中學
禮河實驗學校
成章初級中學
馬杭初級中學
潘家初級中學
寨橋初級中學
坂上初級中學
劍湖實驗學校
橫山橋初級中學
卜弋初級中學
雪堰初級中學
泰村實驗學校
嘉澤初級中學
廟橋初級中學
鄒區初級中學
南夏墅初級中學
戴溪初級中學
運村初級中學
漕橋初級中學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
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
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三河口高級中學
橫山橋高級中學
湟里高級中學
鳴凰中學
洛陽中學
禮嘉中學
省前中國際分校
實驗中學
龍虎塘中學
新橋中學
百丈中學
圩塘中學
薛家中學
呂墅中學
安家中學
魏村中學
羅溪中學
湯庄橋中學
西夏墅中學
浦河實驗學校
小河中學
孟河中學
河海中學
新閘中學
鍾樓實驗中學
西林實驗中學
戚墅堰實驗中學
潞城中學

溧陽
溧陽中學
光華高中
南渡高中
埭頭中學
戴埠高中
竹簀中學
第三中學
實驗初中
燕山中學
光華初中
市二中
 市四中 
市五中
市六中 
上黃初中
後六中學
戴埠初中
橫澗初中
平橋初中
天目湖實驗
蔣店初中
別橋初中
綢繆初中
上興初中
上沛初中
湯橋初中
後周初中
前馬初中
余橋實驗學校
南渡初中
強埠初中
舊縣初中
新昌初中  
大溪實驗學校
社渚初中
周城初中
外國語學校

金壇
省華羅庚中學
金壇一中
金壇四中
金沙中學
金壇二中
金壇三中
金壇五中
河頭中學
白塔中學
水北中學
建昌中學
直溪初中
朱林中學
薛埠中學

8. 上海市徐匯區西南中學簡介

真的西南中學很差,學生素質很差經常有人手機會丟,老師對你的態度會很差,總之一個差回字。應答有的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樓小不說旁邊還有噪音,他辦不下去了。耽誤學生前途!!!勸你不要去,就拿個例子來說特別是有個教化學的人稱牛頭獸的,他根本不是人。他逼走了學生如果你違背他的意願,他會罵你不讓你上課,活像一流氓。所以勸告你別去那所學校,以免耽誤自己。

9. 揭陽市華僑高級中學的學校史略

初步發展(1957-1966)
1957年,由柬埔寨華僑朱昆、魏怡隆、陳禮榮等先生首先捐款,營建平房教室十二間,並即招收高、初中新生各四個班,共有學生400多人。請原全國僑聯主席何香凝(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的夫人、現代畫家)為學校題寫校名。以後在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1959年柬埔寨華僑再次捐款,建成了柬華樓(校門正面);接著,在柬埔寨、泰國、新加坡等地華僑資助支持下,建成了學校大禮堂(後改建成訓練館)。
歷經坎坷(1966-1978)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遭受摧殘。當時,有「海外關系」的受嫌疑,接受華僑捐款被說成「崇洋媚外」,導致華僑捐資辦學停頓,這時各地華僑中學一律改為一般中學。揭陽僑中也不例外,曾幾次易名。先改為「紅衛中學」;與真理中學(四中)合並稱為「五四中學」;後又改為「揭陽縣第二中學」。
發展壯大(1978-1994)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一九七九年二月學校復名(揭陽華僑中學),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何香凝的兒子)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現柬華樓上的學校校名)。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一系列華僑政策得到落實,華僑捐款建校、舉辦教育的熱情再度高漲。 1980年,新加坡華僑許合成發先生竭誠興學,捐建了理化樓(柬華樓西面);1985年,在泰國華僑盧楚高先生等的倡導下,旅居泰國的華僑捐款興建了泰華樓。學校逐漸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和教學條件的高級中學。學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後,學校每年參加高考入圍錄取人數不斷增加。1984年被錄取41人,占當年高考預選數37.3%(參加高考110人);1985年被錄取55人,占當年高考預選數42.3%(參加高考130人)。學校體育工作在全揭陽縣中學中名列前茅,學生身體素質大有提高。學校男、女子運動隊參加各級比賽多次獲得第1名,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1982年廣東省教育廳批准學校為廣東省體育(籃球)傳統項目學校,1989年國家教委又確定學校為首批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體育(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後,男子籃球隊參加各級比賽成績卓著:1985年7月在清遠獲得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中學生男子籃球賽冠軍;1986年在遼寧營口奪得全國亞軍;1988年在上海奪得全國「南模杯」冠軍;1990年7月獲得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中學生男子籃球賽冠軍(花都);1990年,學校成功地承辦了全國中學生男子籃球賽,開創了一個普通縣級中學承辦全國賽事的先河,並奪得全國冠軍;1992年7月,取得了廣東省第四屆中學生運動會男子籃球賽第三名(廣州、花都);1993年1月,參加廣東省中學生籃球精英賽,榮獲冠軍(揭陽);1993年在青島奪得全國冠軍;1994年在大連奪得全國亞軍。由於成績突出,學校多次受到表彰。榮獲:一九八九年度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1990年2月發證);一九九O年度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1990年12發證);全國體育先進單位(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1991年6月15日); 「全國中學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國家教委、國家體委;1993年8月);揭陽華僑中學籃球班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光榮稱號(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1993年10月);「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先進學校」(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1993年8月)等榮譽稱號。 1992年揭陽建市後,學校被確定為榕城區重點中學。同年,學校重新招收初一新生,成為一所有一定影響的完全中學。這一階段,學校校園建設得到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男子籃球隊參加各級比賽成績突出,奠定了該校「全面發展,體育見長」辦學特色的基礎 。
步入輝煌(1995-2006)
1995年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是揭陽市第一所省一級學校。從此開始步入輝煌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學校校園建設、學校規模、教學質量等都有很大的發展,學校辦學特色明顯。
1.校園建設 1998年,由林世鏗先生捐建了慈雲大樓;1999年,林世鏗先生又捐建了慈雲教學大樓。學校重視緊跟時代的步伐,在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方面,起步早、規格高。1999年10月,學校投資280萬元,建成了「揭陽華僑中學校園網多媒體教學系統」,包括有線廣播、有線電視、計算機和監控四合一的校園教學網路,校園網站通過寬頻連接網際網路。這在當時是比較先進和實用的。同時,還建成了教師電腦備課室。2001年學校又投資100萬元,配備學生練習使用的電腦室2間共90台電腦。目前,全校共有軟體製作室一間,學生電腦室二間,多媒體專用教室三間,語音室二間。還有供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行實驗、教學活動的實驗室或專用室十多間,這些場室都與校園網站相連,並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這些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室、多媒體室、編輯室、主控室和學校原有的語音室、廣播室、圖書館等組成了該校現代化、信息化的教育、教學基地。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了硬體設施保障。
2.學校規模學校擁地三十多畝(校園佔地面積22170㎡),建築面積19154㎡。擁有教學樓4幢,科學館、籃球訓練館、教師辦公樓、學生宿舍樓各1幢。由於學校發展的需要,從1997年起,學校停招初中新生,至1999年最後一屆初中生畢業,學校又重新成為一所高級中學,擁有近50個教學班,師生3000多人。
3.教學質量學校積極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分層教育和輔導,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開發,有效地促進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真正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自1995年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後,每年高考成績均躍上一個新台階,已連年榮獲市教育局授予的「高考成績優異單位」稱號。1996年至2006年,已向高等院校輸送6490名優秀學生。特別是近四年來,學校高考成績更加光彩奪目,2003年高考取得驕人成績,實現「跨越式」的飛躍。 2003年,學校上一批線48人,比2002年增加19人(全市比去年減少40多人),增幅達65.5%;本科線人數306人,比2002年增加132人,增幅達75.8%,比全市高出20個百分點;還有,王浩同學取得歷史科目組總分(740分)全市第二名,鄭曉微同學取得語文科829分(列全市第二名)、楊曉對同學取得化學科806分(列全市第二名)和徐億曉同學取得數學科803分的優異成績;許貴勇同學的歷史科成績是752分(列全市第三名),黃俊山同學的地理科成績是700分(列全市第二名)。(當年,在全市各科前三名學生33人中,該校佔有4人)作為僑中學生,高考學科成績能夠進入全市前三名確實是來之不易,而人數之多更是創下僑中的歷史紀錄,讓人贊嘆不已。 2004年高考,學校在2003年高考上線人數增幅極大而2004年報考人數減少的情況下,再創輝煌,又一次取得豐碩成果:上一批線62人,比2003年增加14人;上本科線人數338人,比2003年增加32人;還有,高三(1)班的姚瓊姿同學取得總分781分、高三(1)班的陳恩釗同學取得數學科817分和高三(5)班的林純同學取得英語科811分的優異成績。 2005年,全校上省線人數為1002人,比2004年881人增加121人,上線率為84.5%;上本科線人數為383人,比2004年上本科線人數335人增加48人(全市上本科線增幅為11%,該校上本科線增幅為14.3%);上本科一批線人數為84人,比2004年上一批線58人增加26人(全市上一批線增幅為5.8%,該校上一批線增幅為42.4%);各科目組總分成績700分以上的有9位同學(2004年是6位同學,2005年全市上700分以上的考生減少2人,該校反而增加了3人);高三(1)班李浩新同學以總分759分和數學單科814分的成績分別名列全區第一名。 2006年,學校在參加高考人數減少的情況下,上本科線達412人,其中,張佳晴同學獲得英語(2)單科全市第一名,李澍凌同學數學單科成績獲全市第三名。2006年高考輝煌的成績再次展示了僑中持續的競爭力。
4.學校體育這一階段,學校體育特色鮮明,成績更加卓著。1995年,學校男子籃球隊參加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賽比賽,以8戰8勝的優異成績再次奪得冠軍(連州);1997年7月獲得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中學生籃球賽冠軍(龍川);1998年8月,取得了廣東省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籃球賽的冠軍(廣州);1999年2月,參加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中學生男子籃球賽,獲得第三名(普寧);2001年取得了廣東省第七屆中學生運動會籃球賽的亞軍(廣州);2003年8月,學校男子籃球隊在東莞參加2003年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賽,再次奪得比賽冠軍;2004年7月,學校男子籃球隊代表揭陽市在中山市參加廣東省第八屆中學生運動會男子籃球賽,奪得了第三名,為揭陽市爭了光。學校重視體育的普及工作,增強學生體質,每年都舉辦班際籃球賽。由於體育工作成績突出,學校榮獲較高的聲譽,2003年學校被評為「揭陽市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04年12月學校順利通過省體育專家的嚴格評審,榮獲「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稱號;2005年學校又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5.辦學成果多年來,學校以「教學生學會做人,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為辦學宗旨,制定「團結、求實、勤奮、進取」的校訓,全體師生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形成了「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僑中精神和聞名省內外的「全面發展,體育見長」的辦學特色。學校二次獲廣東省僑資辦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次獲廣東省中小學創新成果二等獎。近年來,學校每年都被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評為「文明單位」或「教育先進單位」。被榕城區委、區政府定為「精神文明建設聯系點」;1997年被授予首屆「揭陽市十佳校園」稱號;1998年被市評為「禁毒教育先進單位」;2000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優秀安全文明校園」光榮稱號;2002年被揭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優秀安全文明校園」光榮稱號;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巾幗文明示範崗;又榮獲2004-2005年揭陽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新的垮越(2006----2007)
2006年年初,榕城區委、區政府重視學校發展,引進民資,以民辦公助形式,由廣東順風實業有限公司建設新校區,公司總經理鄭建明熱心教育事業,擔任揭陽華僑中學董事會董事長,已於2006年9月正式承辦揭陽華僑中學。揭陽華僑中學新校區佔地242畝,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榕江北河南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環境優美。新校區按照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准規劃建設,建築面積13萬多平方米,建設教學樓、教研辦公樓、教師備課樓、生化樓、物理史地樓、藝術樓、勞技樓、圖書電教樓、教師住宅小區、學生宿舍樓、食堂、體育館、田徑場等,可容納5400名學生就讀。工程計劃總投資2億元,分二期建設,首期規劃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於2006年3月正式動工,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建設,預計2007年秋學期學校正式搬遷至新校區。學校現有52個教學班,3828名學生。205位教職工中,專職教師173人(本科學歷16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1人、一級教師74人。先後有8人參加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訓以及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學校現有省、市、區級優秀教師40多人,師資水平高。目前,學校正以「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新的飛躍」,秉承50年深厚文化積淀和優秀辦學經驗,為早日成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而不懈努力。
新僑中更上層樓(2007.06—至今)
2006年實施改制並動工建設新校園;2007年6月15日,新任校長高煥祥到任;2007年8月20日順利搬遷至新校園。新僑中堅持走高端辦學之路,在深入研究基礎上完成了學校的定位和理念整合,形成了比較系統的辦學理念,進而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使學校學校在搬遷後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至2010年底學校取得的主要榮譽和資格有: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
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廣東省一級學校
廣東省文明單位
廣東省書香校園
廣東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
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廣東省體育(籃球)傳統項目學校
揭陽市高考成績優異單位
揭陽市平安校園
揭陽市安全應急管理示範單位
揭陽市交通安全文明示範點
揭陽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
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揭陽市綠色學校
揭陽市目前唯一擁有聘請外國專家資格的學校。
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學校初步樹立了較好的形象和口碑;在大變遷、大發展的情況下(2010年底在校生超過5000人),教育教學質量,高考成績都有所提高,教學秩序、校風、學風明顯好轉,2010年本科升學率為該校自2000年以來11年中最高的一年。除了看得見、聽得到的東西以外,在檔案建設、規范化建設、評估評價等方面,取得了質的進步發展。最重要的是通過了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這在學校發展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截至到2010年9月,學校已經順利完成了搬遷以來的跨越性發展階段的歷史使命。三年多來,學校在軟硬體基本建設方面,在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基方便,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尤其是以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為主要標志。2011年開始,學校即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苦練內功,狠抓質量的,突出特色,進一步上檔次的階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學校將秉承50多年的文化積淀和辦學經驗,憑借靈活的辦學機制、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越的辦學條件,學校將堅持「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基本戰略,努力踐行「日新其德,日勤其業」的校訓精神和「成就與發展」的辦學理念,深入落實學校五年發展規劃(2010——2015),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力爭早日辦成粵東地區乃至全省的一流名校,為揭陽市基礎教育的跨越發展再立新功!


熱點內容
有關土地的歷史 發布:2025-08-17 10:59:04 瀏覽:794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發布:2025-08-17 10:24:19 瀏覽:665
2017高考寧夏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17 09:31:14 瀏覽:588
國防教育總結 發布:2025-08-17 07:05:32 瀏覽:317
王珏班主任 發布:2025-08-17 06:33:46 瀏覽:152
語文部編教材 發布:2025-08-17 05:45:28 瀏覽:882
中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發布:2025-08-17 04:08:05 瀏覽:879
惠民縣教育局官網 發布:2025-08-17 03:04:32 瀏覽:243
家訪密事 發布:2025-08-17 03:01:40 瀏覽:808
老師來了叫我 發布:2025-08-17 02:02:50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