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發布時間: 2025-08-17 10:24:19

A.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竊讀記》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竊讀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竊讀記》教案1

學習目標:

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准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自學生字新詞。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三、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竊讀記》教案2

教學目標

①認識「竊、腋」等七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③重點感悟描寫「我」 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 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准備

①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②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餚。那麼,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與感受呢?

2、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啊!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3、板書課題。

4、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剛才同學們提出了那麼多問題,那麼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麼事?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三、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①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②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根據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③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四、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出示課文插圖,激情: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五、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①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匯報交流

③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④誦讀句子。

六、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①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②嘗試分段,體會提煉作者的寫法。

七、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①自選感興趣的、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②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計:

放學後——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飢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B. 五年級語文上冊難忘的一課文中重點詞句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一課》教案(一)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並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真摯」、「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並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准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麼事?
(一位船員在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上了一節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要求讀准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後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①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別。「崇」與「祟」的區別。
3.詞義: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後「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麼內容?(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那麼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請你劃出來,並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疑,做標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時間、地點。)
那麼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麼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在什麼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麼?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麼?「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麼?(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麼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麼「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後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麼?(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台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也將於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台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一課》教案(二)
學習目標:
★認識2個生字。
★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准備:
★了解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歷史
★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中國進行侵略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學校上課,哪一節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說一說是一節什麼樣的課使你難忘。
◆是的,這些課會讓你終身難忘。今天所學課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難忘的課(邊說邊板書:難忘的一課)。今天,我們共同來了解這是一節怎樣的課,為什麼會使作者終身難忘呢?會不會也讓你難忘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有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之後同桌互查。
◆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詞語,之後小組內交流。
◆讀讀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三、深入閱讀,體會情感。
◆細讀課文,用「——」畫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文章中出現了幾次?
◆再讀,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三讀,結合自己的理解試著在旁邊做些批註。
◆全班交流、匯報、體會情感。
第一次,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寫得認真吃力,說明什麼?(「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之後練讀。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讀,讀得嚴肅認真,說明了什麼?(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之情。)之後練讀。
第三次,「我」激動地說,表明了什麼?(表達了我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後練讀。
四、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你認為課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動,就練習讀哪一部分。
◆指名讀,全班評議,再讀。
◆全班齊讀,再次體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表達的情感。
五、總結升華,情感延伸。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不久的將來,台灣人民也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課文學完了,你最想說什麼?

C.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學期都會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備好你的教案了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一)

【教學目標】

1、熟讀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出處。

2、能熟練地復述故事。

3、能結合最後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並能在學習中正確地運用。

【教學重點】

理解成語的意思並正確地運用。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運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結合生活和學習理解成語的意思並掌握其用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講成語故事:

小朋友,你們一定聽說過許多的成語故事,你能給同學們講一講嗎?

2、師小結並導入:

小朋友們剛才講的成語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師要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個新成語,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38頁。

二、初讀成語故事

1、學生自讀成語故事,要求讀准字音,讀通文章。

2、小組交流:

讀了這個故事,你收獲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你能不能在小組內將故事復述出來?

3、班上交流,並讓學生復述這個成語故事。

三、再讀成語故事,理解它的內涵。

1、讓學生默讀成語故事,邊讀邊思考:

⑴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⑵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句話來理解?

2、小組內交流自己學習的結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教。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⑴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因為文與可經常去觀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下的變化,總之,文與可對竹子非常熟悉。

⑵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第三段話中,貓把那幅當成真的了,並把它抓著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段話來理解?

最後一段。

引導學生重點閱讀最後一段,並讓學生說說他們的理解。

引導學生說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畫畫時,胸中有現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處理事情心裡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運用

1、過渡:

剛才同學們理解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運用它,下面我們就看看同學們是否真的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師舉例:

小明平常學習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認真地復習了,所以,在期末考試時,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學生舉例,進一步體會」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業

1、讓學生用這個成語說1~2句話。

2、課後將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積累本上。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影視評論的初步方法。

2、能用簡潔明白的語言表述自己對影視的看法,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同學們平時除了學習之外,最喜歡什麼活動(看電視、看電影),你們最喜歡看哪些節目,為什麼喜歡看這些節目呢?(節目精彩吸引人)。最不喜歡看什麼,為什麼,說主理由。

二、學生交流:剛才同學們說的影片,節目的好與不好,就是一種評論,那麼怎麼去評論呢?

三、例文指導:

1、示例:《哪吒鬧海》的兩評論。

2、討論指導:

⑴語言表達應清楚、明了,使人一聽就明白。

如:少兒節目《大風車》同學們都看了,我覺得這個節目特別有趣,適合我們看,特別是節目主持我金桂子的語言動作,穿著常引得我們好笑,而笑中又使我們學到一些知識,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⑵評論的范圍易小不易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評。

①人物的形象方面(長象(扮相)著裝、性格)

②故事的情節方面(驚險、扣人心弦、感人淚下)

③畫面或場景、插曲等。

⑶同學們在評論前,一定要注意想好了再說,好與不好,前後應一致,不能說到哪是哪,這樣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

看圖同桌練說。

四、小組交流,共同評議。

五、全班展示,鞏固學法。

六、作業:練習寫一評論電視的文章。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實用(三)

教學目標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注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麼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現什麼?——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准確,有什麼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准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銳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並字面解題。

3、教師范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鬻」的理解學生是通過書下的注釋了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於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於」等詞語學生在註解里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為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並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麼「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抵觸的情景。

6、那麼,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熱點內容
教育初中生的視頻 發布:2025-08-17 11:47:50 瀏覽:62
有關土地的歷史 發布:2025-08-17 10:59:04 瀏覽:794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發布:2025-08-17 10:24:19 瀏覽:665
2017高考寧夏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17 09:31:14 瀏覽:588
國防教育總結 發布:2025-08-17 07:05:32 瀏覽:317
王珏班主任 發布:2025-08-17 06:33:46 瀏覽:152
語文部編教材 發布:2025-08-17 05:45:28 瀏覽:882
中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發布:2025-08-17 04:08:05 瀏覽:879
惠民縣教育局官網 發布:2025-08-17 03:04:32 瀏覽:243
家訪密事 發布:2025-08-17 03:01:40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