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張黃中學
似乎沒有欽州中學。
欽州市最好的高中是市一中、市二中、靈山中學、浦北中學、新洲中學。
浦北張黃中學沒法比。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❷ 廣西浦北張黃中學校長是誰
鄭廣俊
❸ 急求:廣西欽州市浦北縣有多少個高中
浦北中學,浦北二中,寨圩中學,張黃中學。這四所是初中+高中的。
❹ 張黃中學高二學費是多少錢
答--您想要問什麼?所有高中的學生都是由初中報考高中從高分向低分錄取的,高中--職高-技術學校,學費在3000元左右。
❺ 張黃中學的學校簡介
張黃中學
一九五0年五月農校遷址欽州,同年八月在原址改為浦北縣初級師范學校,一九五五年八月改為普通中學,校名為浦北第四初級中學。一九五七年浦北縣與合浦縣合並,劃歸廣東省管轄,校名改為合浦縣張黃中學。一九六五年浦北重新建縣,校名改為浦北縣張黃中學。「文革」期間,曾更名為長江中學,張黃第二「五·七」中學。一九七八年恢復浦北縣張黃中學並被定為浦北縣南部重點中學至今。
❻ 廣西欽州總共有幾所高中分別是什麼高中請速回答!!!
廣西欽州有20所高中,分別是:欽州一中、欽州二中、靈山中學、浦北中學、靈山新洲中學、欽州三中、欽州小董中學、欽州六中、靈山二中、靈山化龍中學、靈山那隆中學、靈山武利中學、靈山天山中學、浦北二中、浦北張黃中學、浦北寨圩中學、欽州大寺中學、欽州平吉中學、欽州那彭中學、欽州港區中學。
規模較大的有以下幾所:
一、欽州一中,初中部地址:欽州市建設路2號(龍崗校區);高中部地址:欽州市新華路北(龍灣校區)。
欽州市第一中學是八桂名校之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前身為清末將領馮子材創辦的綏豐書院。學校目前擁有龍崗和龍灣兩個校區,具備一流的教育設施,是教育部直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源基地之一。
二、欽州二中,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第二中學。
欽州市第二中學創辦於1974年,初設高中部,原址位於市區西郊,欽州二中1981年遷入城區新興街25號,以高完中建制辦學,並被確定為欽州市重點中學。
2004年8月,欽州市第二中學新校區正式落成啟用。新校區總投資1.5億人民幣,開創了廣西區示範高中整體遷建的歷史。學校具有廣西一流水準的校園校舍,實現了教學現代化、辦公自動化、管理網路化,為學生提供了求學、生活的理想場所。
三、靈山中學,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靈城鎮六峰路90號。
欽州市靈山中學是欽州市第一所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於1914年,位於靈山縣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風景區內,佔地面積215畝。校園東北西三面青山環繞,南面鳴珂江碧水蜿蜒,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素來有"花園式學校"之美譽。
校內的「三海岩」現存自宋代至今的大量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真跡,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靈山新洲中學,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新圩鎮星光路新洲中學。
靈山縣新洲中學是縣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位於縣城南郊,環境幽雅,地理位置優越,毗鄰縣二運站。校園面積由原來的50畝迅速擴展到220畝,成為欽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一間高級中學。
學校以「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讓每一位教師充分發展」為辦學理念,逐漸形成了「 團隊引領,和諧興校」 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嚴肅有序、厚德仁愛、教學相長、和諧共進」的校風;「誨人不倦、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終身發展」的教風;「志存高遠、德智兼備、博學思行、全面發展」的學風。
五、靈山二中,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靈城鎮東風路145號。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第二中學是一所縣屬全日制普通高中學校,簡稱靈山二中 。其前身是創辦於1985年的靈城第二中學。2005年秋期,靈城二中撤銷初中部,順利過渡到完全高中辦學,並經靈山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為現名。坐落在縣城東風路87號,比鄰聚龍灣開發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靈城派出所,環境優雅。
學校佔地90餘畝,規劃佔地214畝,學校現有教學班58個,師生4200餘人。靈山二中是「自治區首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項建設學校」「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綠色學校「、」廣西藝術學院和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學校以」和諧發展,彰顯特色「為辦學理念。
❼ 張黃是哪個市區
張黃鎮位於欽州市東南部,素有合浦中區、浦北南大門之稱,北部灣經濟區四級城鎮、小城市。張黃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張黃江沖積平原、盤地遍布全鎮,多小丘陵,西北部是省級地質公園——五皇嶺森林公園,土壤為紅壤、細沙土和黑土,地形條件好、開發成本低;城區距縣城40公里、距欽州市區約90公里左右、距靈山縣城67公里,至合浦縣城和北海市區也分別只有53、80公里,至防城港市130多公里、南寧市200多公里,與湛江市(廣東)僅隔100來公里。張黃鎮東與安石鎮交界,南跟泉水鎮相連,西和大成鎮接壤,北同龍門鎮、白石水鎮畔鄰,全鎮總面積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41公頃,境內有廣西第二大水庫——合浦水庫,境內庫區面積23.96平方公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距桂海高速公路(合浦段至廣東南線高速)入口40多公里,國道209線和省道S21845線及周邊公路交匯貫穿全鎮、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全鎮現有1個社區居委會和23個村委會、470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總人口7.9萬。
張黃鎮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香蕉、甘橙、荔枝、龍眼、酸梅、黃欖、干葛、淮山、劍麻、竹子等,有「竹子之鄉」美稱,竹編產品質量堅韌,遠銷歐美等世界各地。瘦肉型生豬、美國皇鴿、養雞等畜禽養殖業相當發達。境內廣泛分布花崗岩和水晶石,儲量豐富,質量一級。經濟建設快速發展,近年來全鎮國內生產總值超7.46億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4億元,財政收入2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張黃鎮工業區上規模的企業現有30家,初步形成造紙製糖、農食產品(涼果)加工、煙花炮竹、劍麻和竹編等支柱產業,一直是縣經濟社會副中心強鎮、縣南部交通和文化中心。
張黃鎮各種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有自來水廠、醫院、供電站、汽車站、酒店賓館、超市、四個市場、信息網路中心、電信郵政、百貨商場、銀行等,生活、消費、休閑、通信、交通等現代服務設施齊全,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全鎮各村。城鎮開發建設較早較快,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近4萬、日常流動人口3萬多,是1984年廣西第一批建制鎮、2000年廣西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文教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張黃文化中心曾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鎮內有中學四所,縣屬高級完全中學、縣南部最高學府張黃中學,縣重點、縣南部中心初級中學張黃鎮中,廣西農墾局東方農場直屬的東方中學、鎮村聯辦的大平中學;全日制小學30多所,在職中小學教師1000多人,在校中小學生2萬人。張黃醫院是縣南部一所綜合性地段醫院,國家衛生部評定為「一級甲等醫院」;東方醫院直屬廣西農墾東方農場,設施完善。有添寶、城南、東方等現代居民住宅小區,近年來建有縣第一個廣場——寬闊雄偉標志性的世聰廣場、縣第一個標准足球場——張黃鎮中足球場,建成的還有東方大道、環城東路、張黃二橋、張黃鎮行政信息中心大樓及廣場、步行街等一批先進的城區基礎設施,正在建設的有進城大道環城西路、張黃中橋、張黃鎮汽車客運站、老城區改造、電鍍城、省級A類工業園區以及完善周邊進城公路(越州大道)等。
據有關史料記載,張黃鎮始建於明朝景泰年間,起初由張氏和黃氏先祖在此設客棧賣茶、粥及其他商品,供往返於海上和南流——張黃江的求購合浦珍珠的達官貴人住宿餐飲,此後集市漸大,因地起源於張、黃二姓,「張黃」故此得名。20世紀30年代,張黃鎮曾因國共兩黨紛爭劃江而治為張黃東鎮、張黃西鎮兩大鎮,張黃一直稱「鎮」未曾設過「鄉」。張黃人參與了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福建事變、兩廣事變、「一二八」抗戰和淞滬會戰等,張黃還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軍」第四軍、十九路軍(均屬粵系)將兵黃埔生源地之一,如在山西抗戰殉國的原十九路軍高級將領陳前等人,民國廣東欽廉籍名將陳濟棠、陳銘樞、香翰屏、鄧世增、林翼中、張君暠、張枚新等都與張黃淵源密切而深遠。1932年,著名愛國將領香翰屏在廣州召集旅穗欽廉籍各界名人捐款捐物,在張黃創立了廣東省立合浦縣農業職業學校(今張黃中學、欽州農校前身)。1939年3月,在張黃鎮合浦農校(舊址),由國共兩黨共同主辦的「廣東省合浦縣抗日青年代表大會」召開。抗戰末期,合浦、北海失守後,張黃鎮一度成為國民黨合浦縣委、縣政府、武裝部隊司令部及其他社會團體、救國團體駐地。1951年12月在張黃鎮成立「合浦縣人民政府中北區辦事處」,1952年5月設立浦北縣時撤銷。1965年國務院第二次從廣東把合浦縣中北部劃為浦北縣(張黃鎮歸屬),給廣西欽州市管轄至今。張黃鎮境內居民主要交流語言為粵語、廉州話和新民話。
❽ 誰知道一個叫張黃中學的學校,介紹下!謝謝
張黃中學抄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張襲黃鎮的一個鄉鎮中學,在校師生3000人左右,學校師資不太理想,畢竟是鄉鎮中學,跟市裡的中學沒法比。但在一個發展得不怎麼樣的小鎮上能有一個中學也不容易,學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情況也喲有所改善,新建的學生食堂,新建的綜合樓,寬闊的球場。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❾ 張黃中學的介紹
張黃中學的前身為廣東省合浦縣立農業學校,一九三三年六月由香翰屏等一批知名人士創辦。
❿ 張黃中學校長姓名
很多地方都有古城中學,如果你要的是山西運城的話那就是: 領導簡介 譚紅來 校長 書記 研究生學歷 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山西省學科帶頭人 歷任古城中學、垣曲中學副校長 99年9月至今任古城中學校長 座右銘:自強不息 追求完美 張愛民 副校長 副書記 1985年畢業於運城學院化學系 1996年畢業於山西師大化學系 中學高級化學教師 運城市學科帶頭人 山西省模範教師 論文《從閱讀教師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發表於省級刊物 徐延松 副校長 1988年畢業於山西師范大學歷史系 中學歷史高級教師 市紅旗教師 省級教學能手 論文《記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等發表於山西師大學報 趙康生 副校長 中共黨員 1989年畢業於運城學院 後取得本科學歷 中學物理一級教師 先後獲得運城市高三教學質量管理獎、運城市紅旗教師、垣曲縣模範教師、教學能手、模範黨員等榮譽稱號 關衛紅 紀檢組長 中共黨員 1995年畢業於運城學院政史系 多年任高三歷史課教學 成績突出 2000年被評為垣曲縣「十佳青年」 2001年獲運城市「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 2002年被評為縣「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紅旗教師」 論文《中共歷次代表大會簡況》發表於《中學歷史教學》 靳 峰 校長助理兼教導處主任 中共黨員 1986年畢業於運城學院生化系化學專業 中學化學一級教師 先後擔任過教研組長、教導處副主任、年級組長 多次獲縣級模範教師、師德標兵、教學能手、優秀黨員等稱號 2002年被評為運城市高中化學教學能手 2003年被評為運城市師德標兵 靳衛紅 校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 中共黨員 大專學歷 中教二級職稱 楊海平 校長助理 本科學歷 中學語文一級教師 語文教學信息研究會會員 縣級模範教師 市「高中語文教學能手」 省「優秀教師」 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數篇 與人合作編著教學書籍一部 並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