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數學啟蒙
一、數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工具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它產生於生產實踐,與人祥槐類文明同時開始,又隨著生產實踐、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應用極為廣泛。人的全部生活實踐(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數學。最簡單的事例,像小朋友有幾只手,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等,均要用數量來表示。數學還廣泛地運用於音樂、科學技術、工業生產等各個方面,甚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蝸牛等也可用幾何圖形的組合予以表示。所以伽利略曾說過:「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人們還贊譽數學「是打開未來世界大門的鑰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資訊理論、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的產生和廣泛應用,促使數學日益滲透到各學科領域中去,它涉及到數量遺傳學、數量生態學、數量分子生物學、數量分類學等。反之,生物的「數學化」也為數學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像生物統計學、生物概率論等。
二、向學前兒童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是幼兒生活謹閉友和正確認識周圍世界的需要
兒童是生活在社會和物質的世界中,周圍環境中的形形色色物體均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有一定的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並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因此,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數學打交道。教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數學初步知識和技能,能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與人們交往,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有關問題。例如,在生活中,他們要用詞彙「大小」來判別、表示和索取物體。「我要大的!」幼兒總是喜歡這樣來表示他們的願望。「請玲玲給媽媽搬個圓凳子!」幼兒需要具備簡單的圖形知識才能完成任務。在認識自然界絢麗多彩的現象和事物時,總是要和數、形知識的獲得和運用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客觀而准確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認識小白兔的外形特徵離不開必要的數學知識,幼兒必須知道小白兔有兩只長長的耳朵、兩只紅眼睛、三瓣嘴、四條腿,還有一條短尾巴。這里1、2、3、4都包括在內了。又如早操兒歌:早早起,做早操,伸伸腿,彎彎腰,兩手向上舉,還要跳一跳。其中包含了對時間(早上)、數(兩手)、空間定向(向上)等方面的簡單數學知識。所以向幼兒進行初步數學教育既是兒童生活的需要,又是認識事物態譽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