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聽課心得
⑴ 聽課學習心得
聽課者在聽課過程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感官,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其實,就是注意四點——觀看、傾聽、記錄和思考。
一、觀看。
在聽課過程中,聽課者首先要用眼睛來觀看課堂情況。首先是觀授課教師,看看教師的基本狀態,看看教師的施教行為。第二是觀學生,看看學生的學習狀態,看看學生的學習行為,看看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第三是觀班級,教室因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狀態,也直接關繫到是否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
二、傾聽。
聽課者不但要「眼觀六路」,還要做到「耳聽八方」。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就是語言,聽課者必須成為一個良好的傾聽者。首先是傾聽教師的課堂語言,聽課者要認真傾聽教師的每一句話,包括對教學內容的每一句講解,向學生的每一句提問以及對學生回答的反應。第二是傾聽學生的聲音,傾聽學生不僅僅是注意聽學生發出的聲音,從某種程度上,「傾聽學生」還意味著關注學生的思路是否打開,對問題的實質弄清了沒有,能否通過聯想進行邏輯推理,達到對新知識的認識和把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聽課者在傾聽學生時不可動作過大,如東張西望、頻頻轉頭等,因為這樣既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和教學思維。
三、記錄。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是聽課者在聽課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工作。在上課觀察階段,聽課者一定要「手到」,即隨時記錄聽課感受,把聽到、看到和思考的主要內容做簡要而有重點的記錄,但並不是做課堂教學實錄。一般地做好一份全面又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的聽課記錄,可以記錄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環節、銜接過渡、細節特色、板書提綱和點評批語等。
聽課者在課堂觀察時除了傾聽和記錄外還要用大腦去思考。這種思考是聽課者對各種各類課堂教學細節的及時反應,即使這種思考不夠全面和深刻。但也是聽課者課後進一步具體分析和反思課堂教學的依據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