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職稱論文
在面對21世紀的新課改中,應注重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探索研究。本文主要從初中物理教學探索方面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注重學習物理動機培養的重要性,其次介紹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方法與策略,最後提出運用探究教學方法,培養物理能力。
自然 科學 的 發展 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物 理學 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恐怕難以估計。然而在現今中高考指揮棒的魔力下,因為其在中考中相對分值的減少,而在人們心目中對它形成了一種中學物理是「小科」的認識,使本來認為物理這門課程難學好的境況雪上加霜了。我們應該注重初中物理教學的探索研究。
1 注重學生物理動機的培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必須有志於學、樂於學,才能取得優良的學業成績。尤其當學生不存在智殘與知識缺陷時,學習動機的有無與強弱對學習的影響至關重大。大量的研究發現,物理學習動機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物理行為和學業成就。培養學生學習物理動機的幾種常見措施有:
(1)運用電化教學培養學習動機
教學上適當運用電化教學對學生學習物理動機的培養能收到最佳教學效果。如教學「電流的定義」,即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這一節,由於「電荷」看不見,摸不著,如果單憑教師講,學生想像,概念就難以建立。但如果利用電化教學,開始就可以介紹「人流」、「車流」、「水流」的形成,為學生提供一幅幅的感性畫面後,屏幕上則出現一個電源、開關、小燈泡、導線接成的串聯電路,閉合開關燈亮了。燈為什麼會亮?自然會想到「電流」,然後屏幕上就出現一個模擬電路,電路上的電荷一個個定向從電源正極出發流向電源負極。這樣看不見到「看見」電流的概念就建立起來了。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習動機
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同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途徑,特別是精讀課文,理解課文這一階段,它是教學的重點。為了使學習化難為易,必須精心設計一系列「高而可攀問題」如在教學「機械效率」一節時:①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三者間關系怎樣?②什麼是機械效率,它的數值有什麼特點,它有沒有單位,為什麼?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獨立思考,想一想,議一議。學生出於對問題好奇,發生疑問,總想得知而後快,因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學習動機。
(3)開展競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學習動機
在課堂中開展適當的競賽,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良好的作用。把一個班同學分成幾組,每次提問都由學生搶答,答對了就給該組同學加分,答錯了就扣分,給每一組表現踴躍的同學加分。這樣學生獲得成就和榮譽的動機表現更為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上課專心聽講,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動機。
2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方法與策略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是人們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活動有直接或間接的需要時,就會注意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
(1)設疑激趣,趣生趣
疑是積極思維的表現,又是探索問題的動力,古人雲:「學貴知疑,小疑而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設疑的 藝術 不僅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幫助學生把握問題思路,在學生思維的平靜水面,激起一片片思維的漣漪。
(2)情感激趣
培養學生興趣這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分不開的。學生之所以對學習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對知識缺乏需求慾望,基於這一點,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在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上下功夫,如何設法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與追求的熱情呢?我認為可以從創設情境入手。
(3)利用遷移,培養學習物理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缺乏動力,對所學學科不感興趣時,教師可以將他對其他活動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使其產生學習的需要。學生都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興趣發展的基礎。
B. 評職稱論文想發表在《物理通報》,但不清楚《物理通報》是什麼級別的雜志知道的麻煩說一下!
是物理教學類核心期刊之一,中教參,物理通報,物理教學,物理教師,中學物理教學探討,中學物理,公認這幾個期刊為物理教育類核心期刊,你自己多查査也就清楚了。
C. 初中生物理論文怎麼寫
初中物理小論文範文
摘要: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物理滲入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存在物理學家同學們身邊科學意識
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思維方式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
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與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物理學科來說,更是時時會用到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於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活躍教學氣氛,簡化概念和規律。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課程標准(實驗稿)
邢紅軍:《論科學技術發展與中學物理課程改革》《中學物理教考》
1998年第4期李榮明 張雲生:《用原型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物理教學探討》
2000年第8期[美] L.愛波斯坦[美] P.哈威特《趣味物理尋答集》
D. 職稱論文各部分的格式要求與字體要求
職稱論文各部分的格式要求與字體要求如下:
1. 標題格式要求: 字體:論文題目使用2號黑體居中。標題使用小1號黑體、小2號黑體和小3號黑體,且各級標題需左對齊。 字數:標題應簡明扼要,字數一般不超過15字,避免使用標點符號和英文縮寫詞。
2. 摘要與關鍵詞格式要求: 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概述論文內容,包含研究目標、方法、結果與結論,無特定字體要求,但需與正文格式保持一致。 關鍵詞:選取能概括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術語,一般35個,按外延程度排序,同樣無特定字體要求。
3. 正文格式要求: 字體:正文使用小4號宋體。 結構:正文結構包括緒論、主體與結論。各部分內容需邏輯清晰,文字簡潔通順。
4. 參考文獻格式要求: 參考文獻需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獻,按文中出現順序排列,無特定字體要求,但需保持整體格式統一。
5. 其他格式要求: 頁眉頁腳:頁眉、頁腳使用5號宋體,頁眉、頁腳距離為15mm。 頁碼:頁碼需居中放置。 紙張與版心:論文使用A4紙,版心大小為155mm×245mm。 公式與插圖:公式居中書寫,序號按標題序號編排;圖與表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技術內容正確。 數字與字母:除習慣用中文數字表示外,一般採用阿拉伯數字;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與變數符號使用斜體;計量單位等符號使用正體。
6. 字數要求: 專業學術論文需在3000字以上。
遵循上述格式與字體要求,可以確保職稱論文的規范性與可讀性,從而提升論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