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中學的區別
㈠ 大學與高中有什麼區別
高中的任務就知識學習,老師手把手的教你。大學的任務除了學習外,還要積累社會實踐,學習靠自覺。
㈡ 大學和中小學有什麼不同
(一)學習目標不同
高中學習的目標是考上大學,因此,高中教育是應試教育,教育方法主要是填鴨式教育、書山漫步、題海作戰等方式。大學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教育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學習內容不同
中學階段的學習內容精、課程少。在中學階段一般只學習十門左右的課程,而且主要講授一般性的基礎知識。而在大學里,學習內容廣、課程多、難度大。大學所開設課程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四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又由許多門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是指學生完成本專業學習任務、取得本專業學位證、畢業證書,所必須學習的課程
(三)學習方式不同
在學習方式上,中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課堂講授,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天、每一節課,老師都安排得非常具體,頻繁的作業和課堂提問,大量而緊湊的課堂教學不斷強化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而在大學里,課堂講授相對減少,自學時間大量增加。大學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實驗室,豐富多彩的課外科研活動。大學的教學計劃還安排了大量的教學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
(四)學習方法不同
在學習方法上,中學時期,老師教學生是「手拉手」領著教,老師安排得詳細周到,不少同學養成了依賴老師、只會記憶和背誦的習慣,教師過於強調講授,重視對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輕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輕視甚至忽視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而大學老師則是「引導式」教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課外時間要自己安排,逐漸地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五)教師授課不同
大學教師講課有以下特點:一是介紹思路多,詳細講解少。主要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且許多教師都使用投影機、多媒體授課,實現了授課手段多樣化,授課進度比較快,一節課可能要講授一章或幾章的內容;二是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三是課堂討論多,課外答疑少;四是參考書目多,課外習題少。
(六)教學環境不同
中學時期,我們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而且是小班授課。但是,在大學里,學習的教學環境發生了變化,每個班沒有固定的屬於自己獨享的教室,有時1、2節課可能在這一棟樓的某個教室學習,但3、4節課又會到另一棟樓去聽課,與自己一起上課的可能還會有不同專業的同學。
(七)考試方式不同
㈢ 你認為中學和大學有什麼區別
大學和中來學有很多不同自之處,最主要的就是管理的不同,中學是在老師的嚴格管理下學習,而大學就相當輕鬆了,只要保證認真聽課,按時做完作業,考試及格就行。其次就是生活狀態的不同,大學可以接觸很多東西,擴展自己的視野個人的思想會慢慢成熟起來能更深刻的認識社會,為進入社會做充分的准備。
㈣ 關於中學和大學的區別
有教室、有課桌、有人、有黑板、有老師,可是就沒有了中學的那種味道!
每科都有老師給你上課,每班有導員,但是在非上課時間你想見到他們都很難~
單人單桌、沒有固定教室和座位,不僅隔開了學生老師空間距離,也把人與人的心理距離拉開了,上課下課誰認誰啊~~~都是來上課!!
雖然我說的有點偏激,不過有些情況確實如此……
上課時間和中學一樣的。考試的話一般都是學期末有考試周,期中考試只存在於某些選修課,老師也不想考試的,所以期中考試一般沒有的!
希望能幫助到你!
如果非要像一樓那樣說深層含義的話,那中學教你知識,大學教你生活!就是這些吧!
㈤ 大學和中學有什麼不同
一,就讀年份不同
1,大學:三年-五年。
2,中學:六年(初高各3年),職、專除外。
二,起源不同
1,大學:世界范圍內的現代大學,起源於19世紀初,是指啟蒙運動以後經過理性主義改造,特別是指以德國洪堡創辦的柏林大學為代表的新型大學。一般認為,1809年德國柏林大學的創立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誕生。
2,中學:鴉片戰爭後,西方文明輸入中國,開始有傳教士來華創設學校作為傳教工具。隨著教會學校在中國的設立,中國的何子淵、丘逢甲等有識之士紛紛集資或申請政府撥款辦設學校。
這其中有些學校就具有中學教育的性質,如「八年課程」改革後的京師同文館、上海的廣方言館和福州的格致書院等。
雖然當時學制未立,這些學校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學校,但作為一種中學教育的萌芽,則有必要對其內部行政組織作一考證。
三,適合年齡不同
1,大學:18歲-25歲。
2,中學:12歲-18歲。
㈥ 大學與高中的區別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很多不同,一時難以回答,總的來說,大學比高中,生活學習各方面更自主一些,也更多采一些,與社會的距離也更近一些。
搜到一篇帖子,雖然玩笑一些,但是也能說明一些情況:)
高中與大學的八點不同
1、高中嚮往大學,大學懷念高中;
2、高中目標是滿分,大學目標是及格;
3、高中老師朝你要家裡電話(以便請個家長什麼的),大學你朝老師要家裡電話(嘿嘿嘿,目的大家心照吧);
4、高中天天雞鴨魚肉仍然消瘦,大學頓頓清湯白水難擋發福;
5、高中總嫌沒有好電視,大學放假回家抱著電視不撒手;
6、高中內衣從不往衛生間晾因為怕老爸看到,大學隔三差五揮舞一條十分艷麗的內衣在怒吼:「誰的誰的??幹了還不收!!」
7、高中異性戀愛是新聞,大學同性戀愛是新聞;
8、高中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上了大學還自殺,大學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上了大學還活著,
㈦ 大學和高中有什麼區別
1、就教育階段而言,高中和大學分別屬於不同的教育階段
2、就校園氛圍而言,高中校園有嚴格的管理,高中老師對學生學習會進行嚴格的監督;大學則更加自由,學習更多靠自主
3、就學習目的而言,高中主要為了高考,而大學可以為以後就業做准備,也可繼續深造考研
拓展資料:
1、高中:高級中學的簡稱,我國中學分為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其中高中屬於高級中等教育的范疇。高級中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更高等的教育機構,上承初中,下啟大學,一般為三年制。
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大學文化 。
㈧ 大學生活和中學有什麼區別
大學生活和中學區別如下:
1、培養目標不同。
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考上大學。大學教育則是為了學生進入社會。雖然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授知識。提升人的素質,延續人類文明,但是,中學是基礎性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為廣大學生的繼續深造和就業做一般性的基礎文化知識准備。
2、培養方式不同。
中學培養「考」生,大學培養「學」生。由於中學和大學的追求目標不同,對學生教育培養的方式也不同。
3、教育模式不同。
中學是封閉式教育。大學是開放式教育。中學的教育內容是封閉的,所有學校都按照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組織教學。教學模式也基本上是封閉的,都是按照「老師講授——解題示範一課外解題練習」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而大學階段是開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師傳授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辨別真理,吸收真理。
(8)大學與中學的區別擴展閱讀:
大學文化
主要特點
1、大學文化是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人類最早的大學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先秦時期和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國先秦時期《大學》倡導的「大學之道」與西方柏拉圖倡導的「哲人治國」理念、亞里士多德倡導的「自由教育」思想,共同開創了人類探索大學理念及其辦學規律的先河。
西方最早的近、現代大學是1088 年建立於義大利的波隆尼亞大學,西方近、現代大學從英國紐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學理想,到德國洪堡「教學與研究相統一」的嶄新理念,到美國「融入社會,多元開放」的理念創新,再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眼未來,引領社會」的新理念,經歷了一個不斷的文化覺醒和理念創新的過程。
2、大學文化是以大學人為主體積淀和創造的
大學文化的形成既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積淀和外部環境的深刻影響的結果,但大學文化主要是以大學領導、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大學人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頑強的努力積淀和創造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深厚、善於治學育人的學術大師和具有遠見卓識、獨到辦學理念、善於科學管理的優秀校長創造的。無數實踐已經證明,學術大師和優秀校長是大學文化人格化的象徵。謝和平教授指出:「大學文化是由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學人』在對知識進行傳承、整理、交流和創新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與大眾文化或其它社會文化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文化系統。」
3、學文化以知識及其學科(專業) 為基礎
知識及其學科(專業) 是大學存在的組織基礎,這是大學區別於其它社會組織的一個根本特徵,也是大學文化區別於其它社會組織文化的一個根本特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