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學習會議記錄
❶ 「五五普法」中,幹部職工集中學法會議記錄
2006年,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的通知,目的在於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解放軍各總部、各大單位,各人民團體:
《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五五」普法規劃)已經中央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作出具體安排,認真組織實施。
法制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屇五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各級黨委、人大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把這項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確保「五五」普法規劃落到實處。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執政和運用法律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要進一步加強公務員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法律素養,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為人民服務的水平。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立法,促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都要結合實際,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堅持學用結合,深入推進依法治理,全面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❷ 學習記錄和會議紀要的區別
會議紀要和會議記錄都是正規會議中常見的文種之一,但並不是同一個文種,因此要把這兩者區分開來。 現在成都會議公司:團會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它們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會議紀要是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則集中、綜合地反映會議的主要議定事項,起具體指導和規范的作用,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
會議記錄只是一種客觀的紀實材料,在會議過程中,記錄每個人的發言,由記錄人員把會議的組織情況和具體內容記錄下來,就形成了會議記錄。
二、性質不同
會議紀要是公文的文種,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於事務文書。
三、特點不同
會議紀要具有:紀實性、提要性、特殊性的特點;會議記錄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備考性的特點。
四、功能不同
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
五、載體樣式不同
會議紀要作為一種法定公文,其載體為文件;會議記錄的載體是會議記錄簿。
六、適用對象不同
會議紀要具有傳達告知功能,因而有明確的讀者對象和適用范圍;會議記錄不允許公開發布,只是有條件地供需要查閱者查閱利用。
七、分類方法不同
會議紀要:按其內容,可分為決議性紀要,意見性紀要,情況性紀要,消息性紀要等;按會議的性質,可分為常委會議紀要,辦公會議紀要,例會紀要,工作會議紀要,討論會紀要等。會議記錄:通常只是按照會議名稱來分類,往往以會議召開的時間順序編號入檔。
八、分類作用不同會議紀要的分類,有助於撰寫者把握文體特點,突出內容重點,找准寫作角度;對會議記錄的分類則主要是檔案管理的需要。
❸ 黨組織會議記錄有哪些要求
黨組織會議記錄是黨組織工作的內部材料,要專人保管,嚴格保密,任何無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閱看。記錄人員更換時,應辦理交接手續,確保萬無一失。對會議記錄發生丟失、毀損、泄密等情況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黨組織確定的記錄人員因工作調動、退休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繼續從事該工作的,必須做好組織移交相關手續。
黨支部黨員大會記錄範例
支部黨員大會
時間:×年×月×日×時××分至×時××分地點:×××××××
參加人員:×××、×××、×××
列席人員:×××
缺席人員:×××(註明原因)
主持人:×××
記錄人:×××
會議議題:
一、研究×××計劃;
二、研究×××方案;
三、×××……。
會議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我支部共有黨員×名,參加會議黨員×名,符合規定要求,可以開會。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有:一是研究×××計劃;二是研究×××方案;三是×××……。下面我們逐個議題進行研究。
一、研究×××計劃
×××:……。
×××:……。
×××:……。
(如進行表決,表決情況要詳細記錄。)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二、研究×××方案
×××:……。
×××:……。
×××:……。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
散會。
(會議主持人審核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