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中學
連平縣忠信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連平縣忠信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忠信中學的領導沿革表
年份 校長 任期 副校長 任期 備注 1940年秋 黃伯強 1940-1944 1944年春 曾守正 1944-1945 1945年秋 麥華威 1945-1946 1946年春 吳樹彬 1946-1947 1947年秋 黃仕添 1947-1948 1948年秋 歐陽勵儂 1948-1949 名譽校長 1949年秋 吳樹彬 1949-1950 1950年春 鍾練文 1950-1954 1954年秋 陳青華 1954-1958 甘惠良 1956-1958 1958年春 周康粦 1958-1959 始辦高中班 1959年秋 黃定幫 1959-1960 羅鳴 1959-1962 黃碧均 1960年秋 梁心希 1960-1962 歐陽威 1960-1962 連和合縣 1962年秋 羅鳴 1962-1969 連和分縣 1964年秋 李卓符 1964-1975 1969年秋 黃學軍 1969-1971 李卓符 1971年秋 葉繼榮 1971-1988 李卓符 1975年秋 葉繼榮 唐啟欽 1975-1979 葉繼榮 鄧伯管 1979-1983 葉繼榮 劉紹球 1979-1985 葉繼榮 黃敬農 1983-1984 葉繼榮 葉久祥 1984-1988 葉繼榮 羅火明 1984-1987 葉繼榮 謝鼎遠 1985-1988 葉繼榮 何偉光 1987-1990 1988年秋 葉久祥 侯炳生 1988-1990 何純光 1988-1990 1990年秋 何偉光 劉娘彬 1990-1995 何純光 1988-1995 1995年秋 朱錦鵬 1995-2002.9 負責全面 1996年秋 朱錦鵬 1996-2002 劉娘彬 1996-1996.8 吳新林 1996-2002.1 吳春勝 1997-2007.9 謝煥如 2000.春 2002年秋 謝德新 2002-2007.9 吳春勝 2002-2007.9 謝煥如 2002-2007.9 黃偉志 2002-2007.9 鄭盛成 2003-2007.9 2007年秋 嚴國希 2007.9-2009.9 謝煥如 2002-2009.9 黃偉志 2002-2009.9 鄭盛成 2003-2009.9 黃少鋒 2007.9-2009.9 吳應波 2007.9-2009.9 2009年秋 謝煥如 2009.9--2012.9 黃偉志 2009.9-2012.9 鄭盛成 2009.9-2012.9 黃少鋒 2009.9-2012.9 吳應波 2009.9-2012.9 2012年秋吳宇星2012.9-黃偉志2012.9-鄭盛成2012.9-黃少鋒2012.9-吳應波2012.9-黃靜娜2012.9-
③ 廣東河源忠信中學在哪裡
在忠信大坪村,沒有車到的,如果你是外地的,只能坐摩托車了
④ 台灣真的有忠信中學嗎
看他的 台灣 綠色的 中華 民國 護照. 之後 入境大陸的 旅行證 或台胞證, 這些都查不到的, 最主要是看他 入境大陸的那個 大陸地區簽注 , 這個 找個警察,派出所都能查到是真是假.那個簽注號就能查到真假了, 還有入境大陸的那個邊檢印章,派出所一查電腦就知道了
⑤ 忠信中學的學校規模
後經忠信、大湖教育界人士倡議,經國民黨縣政府批准,擴充為區立中學(簡稱忠中),校址在忠信鎮東北面2 5公里處的黃竹坑龍馴庵。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65人,二級教師16人。近年來,忠信中學校舍建設,校園校貌建設和教學設施建設步伐日益加快,現正朝著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邁進。2003年11月,建起了千兆校園網,全校有多媒體教學平台24個、階梯教室1個、音樂室2個、美術室2個、計算機室2個、高考英語口語訓練室2個(配備全新聯想台式液晶電腦),其他功能室配備齊全,教學輔助設備完善。2012年建成400米標准塑膠運動場一個,2013年為全校學生引入全新空氣能熱水設備,現在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育人環境優美,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教學管理規范,初具科研氛圍,師資隊伍素質良好,辦學效益逐年提高的一所農村面上高級中學 。
⑥ 忠信中學的學校榮譽
忠信中學九九年一月,榮獲縣運動會第三名;九九年十二月,被評為「河源市文明學校」,二00二年十二月,再次獲得「河源市文明學校」獎勵;二00一年獲「廣東省紅旗團委」獎勵;近五年來,教師中獲省級獎4人,市級獎2人,縣級獎13人;學生中獲國家級獎12人,省級獎3人,市級獎2人,縣級獎56人。高考成績一年上一個台階,十年多來連續獲得縣委縣政府「高考先進單位「
⑦ 忠信中學是不是有個上海交通大學的
只說重點:
忠信中學,
也是有上上海交通大學的。
可詢問忠信中學辦公室、教務處。
學校的說法解釋是最權威的。
⑧ 連平縣忠信中學的介紹
忠信中學創辦於1940年秋,有悠久的辦學歷史,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學校佔地面積224973平方米,建築面積35895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6個,學生2500多人,在編教職工175人,其中專任教師160人。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55人,二級教師60人。現在已發展成為一所育人環境優美,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教學管理規范,初具科研氛圍,師資隊伍素質良好,辦學效益逐年提高的一所面上高級中學。
⑨ 忠信中學的優秀校友
黃國力:畢業於忠信中學,是86年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同年被清華大學錄取.
賴茂生:1969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今信息管理系)。1971年至1972年春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1972年春起回系任教至今。1989~1990年間赴日本慶應大學進修一年。歷任助教、講師、情報學教研室副主任、情報技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咨詢學教研室主任、教授,1998年被選為情報學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副主任(主管全系教學工作和策劃專業教育改革方案)、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圖書資料系列職稱評定小組成員。社會兼職有: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第五屆常務理事,情報學理論方法與情報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學術部負責人,《現代國書情報技術》、《情報科學》雜志編委,河北大學、安徽大學兼職教授。
長期從事科技文獻檢索、情報檢索語言、自動標引、計算機情報檢索、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政策與法律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發表論文和文章5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主要著作有:《科技文獻檢索》(1985)、《索引工作手冊》(合譯,1988)、《文獻概念與方法》(合譯,1991)、《科技文獻檢索指導》(1992)、《計算機情報檢索》(1993)、《21世紀的信息技術》(1995)。主持或以主要成員參加的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15項,其中5項已完成,5項正在結項,另5項尚在進行中。曾獲得過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肖建彬: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校長,教育學教授,管理學碩士。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任生產隊長;1977年9月在家鄉大塘小學任民辦教師;1978年5月至1979年12月,在廣東老隆師范學校文史專業(中師)讀書;1979年12月至1986年7月,在連平縣九連中學任教,期間,1982年9月至1984年6月,就讀惠州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1984年9月至1986年6月,就讀廣東教育學院學校管理專業(本科);1986年8月調入廣東教育學院工作,主要從事教育學、中國教育史、教育政策法規的教學、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曾掛職擔任中共東莞市橋頭鎮委副書記(1993年4月至1994年5月)。
⑩ 忠信中學的辦學理念
校訓:厚德 博學 礪志 篤行
校風:立志、勤奮、求實、進取
教風:勤於執教、嚴於治學。
(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學風:勤奮讀書,獨立思考。
(勇於實踐,孜孜不倦地探索)
辦學目標:把忠信中學建設成為一所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現代化教育示範學校。
校訓釋義:厚德 博學 礪志 篤行
我校「厚德、博學、礪志、篤行」的八字校訓,她從品德、學業、精神、實踐四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她取意古遠又充盈現代精神,既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又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她既是我校長期辦學經驗的總結,也是我校辦學指導思想的濃縮,體現了我校特有的辦學理念與文化精神。
「厚德」,語出《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有推崇、重視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視人的品德教育。體現了我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的教育原則,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博學」,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博」:多,豐富;「學」:學問,學說。「博學」就是知識淵博,學問豐富。體現了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教育教學質量視為學校的生命線,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礪志」,語出清●李漁《慎鑾交●久要》:「待我礪志青雲,立身廊廟,做些顯親揚名的大事出來。」「礪」有磨礪、磨練之意。「志」有意志、志向、理想之意。「礪志」即磨練意志,追求遠大志向和理想。既表現了我校重視學生意志力等各種素質的培養,也體現我校師生員工為實現學校的宏偉目標意志堅定、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篤行」,語出《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篤」:堅定;「行」:行動,實踐。「篤行」即堅定地付諸行動,使目標得以實現。體現了我校廣大師生員工求真務實,把自己遠大的理想、志向變成堅實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