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賞析

中學生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6-11 00:52:42

中學生美文賞析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斑斕;
夏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濃綠;
秋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你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們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你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如果沒有你,誰給我們留下自然的彩色;
誰給我們記載山民的悲哀和歡樂呢?
透明的溪水,你給了我一雙能夠分辨色彩的眼睛。
當我在你身邊,發現自己成為一個少年時,就不得不遠行了。
你像養育我的母親一樣,送我出山吧!

我的感受:
文章開頭把溪水視為「母親的眼睛」,接著寫出了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這既是對溪水的歌唱,也是對母親的歌唱,因為這溪水裡曾「留下我兒時的身影」,曾讓我享受過母愛般的幸福:她記住了山溝里發生的一切,記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歡樂」,並把養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親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支哀怨的抒情山歌。溪水啊,我的「母親」。母親啊,就如同這溪水。母親啊。,你看著我長大,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留戀與你在一起的時候,與你在一起的感覺。我感受到了母愛!請原諒我兒時的淘氣,請原諒我小時候不懂事!這一切,就讓我現在來「彌補」。我愛你,我的母親!

秋天的風雨
我好想淋雨,好想讓雨沖走那段回憶。也許,雨會讓我清醒。雨點打在臉上的感覺,可以讓人分不清是淚還是雨,於是,我可以說:男孩不哭!

雨水輕輕的、柔柔的灑在大地上,沖洗掉人間地面上一切臟亂的灰塵,給人們帶來清潔干凈的感覺,然而冰冷的雨水卻不能沖洗掉我身上灰色的心情!也許,我們的相遇就像是一場夢,一個讓我開心片刻卻讓我傷心很久的夢。我從喧鬧的街心走出來,那燈光的世界距我是那樣的遙遠。我走到那條林蔭道中央,站在那裡,前後只有雨聲,人們不知藏到哪兒去了。這樣真好!可以盡情地想你,深深地呼喚你……撐著一把傘,一遍又一遍在念著你的名字,心中有一種柔軟而又溫馨的幾乎不敢呼吸的感覺。曾經有過的一幕一幕,一個又一個鏡頭彷彿早就商量好,慢慢地從我雨中的眼前走過,慢慢地走過……

山水流長情依舊,日月光轉淚猶新!那一天,你離我而去,我那荒涼的心靈就再沒人理會。我並沒有幻想過有一天你能回來,看到我的創傷,而湧起惆悵,因為我不願意你有絲毫的不快樂。站在校園中那條林蔭小道上,看著不遠處依稀相擁的雙影,心中一陣陣的酸痛。

雨從天上落在傘上,從傘上濕進我漸冷的身子,我只是站著,不知道站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不是累了。我再也無從選擇的用這樣的一種眼神憂傷地凝望著你,這樣的我,幸福的感覺已變成一種心痛!這雨,看不清是橫的還是斜的,我的傘,也不知道該遮向哪一個方向。一把傘,一個人,走在風雨中的感覺是那麼的落寞!凝望著你遠去的背影,我已經滿足在你的快樂中,然後默默的轉身,離開那個我可以欣賞你而不被你所知的角落。雖然是匆匆的一瞥,已經足夠我回味一整天了。

雨慢慢停了,蕭瑟的秋風吹過,吹散了滿地的玫瑰,點點成淚,飄去遠方,化作一片雲。心丟掉,隨蕭然秋風去追卻無處可尋!落地,成塵。誰,曾經以為祈禱可以讓天空繁星點點,真誠可以得到永恆的愛情;又是誰,曾經捧著玫瑰祈盼黎明的幸福,卻於夕陽之中揚手讓花瓣隨風飄零!直到何時,抬頭看天才可見彩虹,回頭望風而不見砂塵;直到何時,真心一片可換花開四季?也許水長向東,物是人非;也許緣本擦肩,回首已逝!也許是我太過幻想而忘記我非神靈;也許是我太過痴迷而忘記成事在天。我非神靈但我願眾神感動,成事在天但我信上天有知。找片凈土種支玫瑰,畫幅藍圖代替天空。我但願四季隨心,花開艷麗;我但願秋風如歌,真愛永恆!

與執著同行

郭蕊

居里夫人與執著同行,終於發現了一種美妙的放射元素――鐳;愛迪生與執著同行,終於在上千次試驗後發明電燈,給黑夜裡的人們送來一片光明;貝多芬與執著同行,雖然兩耳失聰,但仍然創作出命運的交響;司馬遷與執著同行,奉獻給人們一段精彩的史家絕唱……
與執著同行,可以讓我們堅定步伐,可以讓我們永不言棄,可以讓我們抵達成功的彼岸……
崎嶇的山路上,一位步履匆匆的盲僧向一位老人問路:「羅撒寶寺在哪裡?」老人答道:「翻過兩座山就是。」見盲僧毅然前行,老人不禁擔心的問道:「長老雙目失明,怎麼翻山越嶺?」盲僧頭也不回,從容的拋下四字:「心中有道……」
相信盲僧定能到達心之所向的羅撒寶寺。他那「心中有道」簡單四字,道出了一種精神,一種與執著同行的信念。
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這精妙絕倫的字,源於他與執著同行,堅持不懈,以致每日洗毛筆的水池成了墨池。而其子王獻之,少年時練了幾天字已不錯,但拿了父親批閱過的字帖讓母親看,母親卻一語中的說出只有那「一點」像他父親的字,事實上那「一點」正是其父所寫。 此後獻之謹遵父訓,習字用盡家中幾大缸水,終於也成為一代書法名家。可以看出,王氏父子與執著同行,終於書法蓋世。
……
與執著同行,也就註定要風雨兼程,但執著告訴我們:「陽光總在風雨後。」與執著同行,也就註定要面對孤寂抑或辛酸。但執著告訴我們:「為了得到荊棘盡頭那芳香的玫瑰,即使被扎的滿身刺痛,又有何妨?」執著總是用堅定的目光注視我們:「與我同行,你會收獲一簍簍驚喜。」
與執著同行的居里夫人告訴我們:「我樂意執著於對未知元素的探索,它帶給我無限樂趣與驚喜。」與執著同行的愛迪生說:「我認定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去實現,即使失敗了上千次,誰又能說那一千零一次不會看到成功的身影?」與執著同行的貝多芬說:「音樂是我生命,我執著於音樂的創作就像我執著於自己的生命。」與執著同行的司馬遷告訴我們:「因為我看到父親臨終時寄予我的那執著的眼神,所以我記載歷史的筆不能停下……」
執著是水滴穿石的不懈,執著是誇父追日那不輟的腳步,執著是精衛填海那堅定的信念……
人生道路上,如果讓我們選擇一位同行者,那麼就選擇執著吧,與執著同行,就如在沙漠中與駱駝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盡頭尋找美麗的綠洲。

〔推薦人語〕

干凈、利落之作.可以看出作者有較深的文字功底,從作者的筆端流露出了這篇精美的文章.也許越是經歷苦難,才能感受到甘甜。在這苦與甜中需要那份執著去連接,為了希望而執著的拼搏,為了希望而感受磨難.等待我們的也許是失敗,也許是困苦,然而我們擁有青春,我們可以卷土重來,生命的火焰,把我們的天空照的通紅。 朱湘(1903—1933),字於源,安徽太湖人,新月派詩人,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是新詩運動的一名健將。有詩集《夏天》、《草莽集》、《石門集》、《朱湘詩集》,長詩《貓浩》、《王嬌》等,有詩文選集《朱湘》。

小船呀輕飄,
楊柳呀風里顛搖;
荷葉呀翠蓋,
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
微波,
金絲閃動過小河。
左行,
右撐,
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開,
蜂蝶呀不許輕來,
綠水呀相伴,
清靜呀不染塵埃。

溪間
采蓮, 水珠滑走過荷錢。
拍緊,
拍輕, 槳聲應答著歌聲。

藕心呀絲長,
羞澀呀水底深藏:
不見呀蠶繭,
絲多呀蛹裹中央?
溪頭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猶。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揚著歌聲。

蓮蓬呀子多:
兩岸呀榴樹婆娑,
喜鵲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羅。
溪中
采蓬,
耳鬢邊暈著微紅。
風定,
風生,
風颶盪漾著歌聲。

升了呀月鉤,
明了呀織女牽牛;
薄霧呀拂水,
涼風呀飄去蓮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蒼茫;
時靜,
時聞,
虛空里裊著歌音。

賞析: 初次聽朱湘的《采蓮曲》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電視節目還沒有今天這么豐富,因此,收聽廣播就成了我的業余愛好,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閱讀與欣賞」就是我比較喜歡的節目,這讓我與《采蓮曲》不期而遇了。
記得那是七月的一個下午,正是「蓮葉何田田」的季節,當我准時打開收音機收聽「閱讀與欣賞」欄目時,一陣清爽的音樂撲面而來,伴隨著女播音員圓潤優美的嗓音,我第一次領略到了《采蓮曲》的美妙與綺麗……
「小船呀輕飄,楊柳呀風里顛搖;荷葉呀翠蓋,荷花呀人樣嬌嬈……」即刻,我被這優美的旋律和清新的語句吸引住了:多麼逼真的描寫,多麼豐富的想像,人們常喜歡把人比作荷花,詩人卻把荷花比作人,究竟是荷花比人艷,還是人比荷花美……我凝神屏息,細細品味起來。
「菡萏呀半開,蜂蝶呀不許輕來,綠水呀相伴,清靜呀不染塵埃……」這不正是對蓮的傳神入畫的工筆描繪嗎?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對於蓮的贊譽不勝枚舉,但在我看來,除了周敦頤的《愛蓮說》之外,還有比朱湘的《采蓮曲》更優美更形象的嗎?如果說《愛蓮說》是對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貴品質的正面刻畫,那麼《采蓮曲》則是對蓮楚楚動人、聖潔無私的側面烘托。
「藕心呀絲長,羞澀呀水底深藏:不見呀蠶繭,絲多呀蛹裹中央……」你聽,詩人用含蓄細膩的筆觸,將采蓮女萌生的愛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尤其那一波三涌的「呀」又好似撩動心弦的巧手,讓人禁不住要向心中的情人坦露心扉,可話到嘴邊又覺無法說出口,只有默默地將它埋藏在心中。
暮色將至,當采蓮女就要離去時,詩人又寫道:「升了呀月鉤,明了呀織女牽牛;薄霧呀拂水,涼風呀飄去蓮舟……」小船飄逝,湖面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留下幾縷時隱時現的歌聲,更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整首詩用的十分講究,一組詩一個韻腳,增加了詩的節奏感,造成了起伏跌宕的效果。同時,詩的行式、句式也很注意形式美,句與句之間除了退兩格自立的二字一行外,彼此間都不是由同一格式展開,而是隔行後退一格起行,使全詩給人一種結構美、建築美。所有這些無疑對構成全詩的韻律特徵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欣賞朱湘的《采蓮曲》,就如同欣賞一首流暢、舒朗的音樂,又恰似欣賞一幅親切宜人的畫卷,讓人倍感賞心悅目,美不勝收。只可惜當時年紀還小,不能真正領會詩人的真實感受(即使現在也未必能理解透徹)。後來上學、工作、成家,步入人生軌跡,便無暇顧及什麼新詩舊詩的,漸漸地將它在記憶中模糊了。日前借到一本《中國新詩名篇鑒賞辭典》,偶然翻到這首詩,便又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總覺得好東西應該大家共享,因此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以饗與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雲朵是天空的腳印(以雲寫情.高!)

對於天空來說,雲朵是它的腳印,天空在村莊里走來走去,留下來的腳印掛在村莊上空。

在這個奇妙和溫馨的地方,陽光永遠不會熱辣,因為它不忍心驚擾這樣一個寧靜的村莊,只是偷偷地躲在雲朵的背後,好奇地瞅。那些雲朵,像一隻只翻飛的蝴蝶,靜靜地伏在村莊的上空,很安詳,很甜美,很韻味……或許,在它們看來,這村莊就是一朵碩大的花兒,裡面有吮吸不盡的蜜汁。有時候,飛機也來湊熱鬧,像鷹一樣在村莊的上空一滑而過,天空就會多一條長長的哈達,輕輕地飄著,飄著,然後,落在了蝴蝶的翅膀上。

那是多美的畫面啊,蟬翅一般透明,少女一樣純凈,讓人永遠也抵達不到它的內核。

早晨起來,露水打濕了太陽,這樣的時辰是適合做一切事情的:割一回露水草,鋤一塊西瓜地,挑一缸井水……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因為這個時候炊煙是沒有聲音的,看家狗是沒有聲音的。這樣的時辰是沒法不放鬆心情的,讓自己什麼都不去想,就像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里,讓時間在一種溫暖中靜靜地、靜靜地流淌。在這樣的時辰里,千萬不要大聲嚷嚷,否則你會破壞這里的寧靜的。還有,也不要在這樣的時辰抬頭看天,因為這個時候的天空美得就像一杯雞尾酒,會將你醉倒在田埂上或莊稼地里。

晌午,村裡人沒有午睡的習慣,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他們看來,都可以變成沉甸甸的糧食。豆角該摘了,蒜也抽薹了,或者牛羊餓了,柴薪不足了,屋後的陽溝該清理了……這些都等著人去做。反正陽光柔和得很,做做歇歇,也不太累;就是真累了,一碗冰涼的井水倒下肚,全身都涼絲絲兒的,倦意頓消。

夜幕來臨的時候,炊煙像牛乳一樣在村莊里彌漫,空氣中都是木柴燃燒的清香。這時候鄉村肯定沸騰起來了,放學的孩童們或是在草灘上或是在禾堆上打鬧著,或是帶著小花狗滿山瘋跑,或是幫父親牽著牛羊,一律都把歡快的笑聲最大限度地放大;年長的婆婆或年輕的媳婦把炊煙升騰起來後,又連忙從屋裡跑出來,或撲撲身上的灰塵或用雙手支起喇叭筒,亮開喉嚨大聲地招呼著孩子回家;這時,牛兒、羊兒、狗兒也跟著湊熱鬧,或是大聲叫著,或是盡情地撒著歡。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一起,這就是鄉村最本質的聲音,就是生命的樂章。

村莊很小,小得像一把米,一棵菜,一縷陽光。一種踏踏實實的日子,被村裡人牢牢地攥在了手心,從指間溢出的,仍舊是一些看得見的幸福。村莊又很大,大得讓我的筆尖無所適從,無數個句子的總和,也夠不上一掊泥土的重量;因為,我就是那泥土裡長出的一棵芽。

其實,村莊是很老的,像一副油畫。這里的絕大多數人,一生就守著土地山川過日子。也許,是山太高吧,他們走不出去;也許,是土地太肥沃吧,留住了他們的腳步。一年裡,只要糧食夠吃,過年的時候,再宰上一隻大肥豬,幸福就會在他們的臉上閃閃發光。村裡的老人,有的還沒走出過方圓20里地。村對面現在修了一條縣鄉公路,可是村裡還有十幾位老人沒坐過汽車。他們守著這個寧靜的村莊,直到生命凋謝。他們駕鶴西歸後,靈魂也只會在村莊的上空飄盪,或者,就變成村莊上空的一抹浮雲。

有一年,遠在廣州上班的堂哥回村看望大媽。剛進家門,一看見大媽,他就靠在大媽的肩膀上,幸福的淚水奪眶而出。二三十歲的人,在母親面前哭得竟像個戴著狗尾巴帽的孩子。然後,他大碗的吃著白米飯,大口的吃著肥鍋肉,就像要把整個故鄉都吞進肚裡。大媽看著他的吃相,臉上的溝壑淌滿了清澈的小溪。

村子裡有幾條小溪永遠繞著村莊在流淌。它們從那個叫龍洞的山洞裡流出來的時候,呼啦啦地唱著歌,奔向村子的周圍。是太愛戀這個地方吧,要不怎麼流也只是在村子周圍徘徊,就像村莊上空的雲朵,一覺醒來,第二天它仍然在村莊的上空流連、舞蹈……

堂哥走的時候,經過小溪時停了下來,他抬頭看著天上的雲朵,嘴唇蠕動著,想說什麼,但又噎了下去。許久,他俯下身子,飽飽地把溪水喝了個夠。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軍用水壺,滿滿地裝了一壺。他說,他要把水帶回廣州慢慢喝。堂哥裝水的時候,表情很凝重,裝滿了,倒出來,再裝滿。然後,使勁擰緊壺蓋。

一隻水壺,裝滿的,盡是故鄉!一座村莊,盛滿的,盡是天空的腳印!

欣賞:

片片浮雲遊子意

雲朵是天空的腳印,遊子是故鄉的牽掛!

天空是澄澈的,透明的,有不含任何一點渣滓的蔚藍!村莊是靜謐的,和諧的,有包容一切的溫馨與和諧!

雲朵是飄逸的,但不管怎樣飄盪,也飄不出天空的懷抱;遊子是漂泊的,但無論如何漂泊,也跑不出故鄉的胸膛。

是的,遊子就是雲朵,故鄉是我們的天空。

新奇的比喻,是一種絲綢的質感,滑而不膩,美而不妖。它不但把我們帶到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想像世界,而且曲折委婉得道出了文章的主旨:絲絲縈繞的鄉魂,是每一個遊子最真摯的情感與吶喊。

從露水打濕的早晨到陽光明媚的晌午,再到炊煙彌漫的傍晚,村莊從靜謐到喧鬧,從勞作到休息,處處和諧,處處彌漫著幸福之音。優美靜謐的村莊養育著勤勞、質朴的人們。「一種塌塌實實的日子,被鄉親們牢牢攥在手心」,多麼富有哲理的句子。平實、質朴、充實地過日子才是生活的真諦。

故鄉那片山清水秀的土地,是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家園,是遊子永遠的牽掛……

統觀全文,字里行間透露的是「幸福」二字:幸福的村莊,優美的畫卷,善良的鄉親,祥和的生活,回歸的鄉魂……

思考:

1、此文字字珠璣,妙筆生花,作者是怎樣將這些「珠花」串在一起的?文章線索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什麼?請具體分析。

2、如何理解「一種踏踏實實的日子,被村裡人牢牢地攥在了手心,從指間溢出的,仍舊是一些看得見的幸福。」這句話。

參考答案

1、本文的線索是遊子的思鄉之情。線索的外在表現形式是「雲朵是天空的腳印」這個比喻句。雲朵是飄盪的,遊子在外是漂泊的;但是,雲朵無論如何飄盪,也飄不出天空,遊子無論走到何方,也走不出家園。所以,故鄉的寧靜、安詳、喧鬧、溫馨都是遊子永遠的牽掛。對故鄉的一切描寫都是為後面「堂哥」對故鄉的依戀服務的。

2、鄉親們熱愛家鄉,勤勞質朴,生活充實,他們把每一縷陽光都變成了沉澱淀的收獲,變成了生活的喜悅。他們實實在在掌握了自己的生活,成為了生活的主人,所以才真正感覺到了幸福。

參考資料:http://www.raoxy.home.sunbo.net/

❷ 中學生美文與賞析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先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拚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再說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向全班鄭重其事地承諾: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盡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嘗則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面前,從頭到尾地按要求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贊嘆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么長的文字呢?」

這個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就是比爾·蓋茨。

泰勒牧師講的故事和比爾·蓋茨的成功背誦對人很有啟示: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大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一個人如果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以背誦400本教科書,可以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來種不同國家的語言。這就是說,我們還有90的潛能還處於沉睡狀態。誰要想出類拔萃、創造奇跡,僅僅做到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

❸ 適合中學生的文章和賞析加起來600字就行

苦 夏
馮驥才
這一日,終於擱下扇子。來自天上乾燥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訣飛舉,並從袖口和褲管鑽進來,把周身滑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著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數日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裡了。

四季是來自於宇宙的最大節拍。在每一個節拍里,大地的景觀便全然變化與更新。四季還賦予地球以詩,故而悟性極強的中國人,在絕句中確立的法則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起始如春,承續似夏,轉變若秋,合攏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為此,天地間一切生命全部依法從著這一節拍,無論歲歲枯榮與生死的花草百蟲,還是生命百歲的漫漫人生。然而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么?

在快樂的童年裡,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惟有在此後艱難的人生里,才體會到苦夏的滋味。快樂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一如這長長的彷彿沒有盡頭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歡談自己往日的苦楚與磨礪。相反,我卻從中領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
於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著毒日頭默默又堅忍的苦鬥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里。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這個反常的性格習慣。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濕的胳膊粘在書桌玻璃上的美妙無比的感覺。

於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賞析]這篇散文以「苦」來概括「夏」的滋味,確也恰當,但如果僅僅停留於「苦」的層面上,那就平淡無奇了。本文作者固然寫到夏之苦,但更多的是寫夏之樂趣,這些樂趣甚至包括「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裡翻身居然壓死了一隻蠍子」等恐怖「事件」。顯然,這種快樂是短暫的,作者在以後的歲月里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苦難,那才是真正的「苦夏」,可作者最終認識到,正是那樣的「苦夏」,鍛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韌性。品讀這類句子「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么?」你對生活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

❹ 中學生作文賞析

文章的文筆十分優美。在描寫秋景的同時,寫出了自己的所想所感。但缺點是立意不夠清晰向上。

❺ 中學生佳作賞析

----- 自己的軌跡------ 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題記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卷雲舒。凝視著時光的匆匆流去,有些悵惘,有些感傷。如何才能挽留那逝去的青春?於是我踏上了尋覓的旅程。

走過草地,看見了伏埋的枯草。當我感嘆生命逝去的悲涼時,嫩綠的青草卻在告訴我:它也有過青的軌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它還在延續自己的軌跡。

漫步於小溪,清澈的溪水一見到底,一顆顆圓滑的鵝卵石靜靜地躺在河底。我感嘆它沉寂的生命時,溪水碰擊卵石所發出的清脆聲音卻在告訴我:它也瀏覽過名川大海,在驚濤駭浪里打拚過,它那被磨打去的尖尖的稜角,難道不是最好的證明?

經過一片小樹林,我發現一隻小小的蝸牛。我感嘆它脆弱的身軀時,它身後的那一段長長的水跡告訴我:它也有努力過的軌跡,它不顧自身有多麼弱小,前方永遠是它勝利的彼岸。我被這頑強的生命震撼啞然失聲。

我駐足了,我不敢再前行,因為它們都在大聲地向我宣告:我有自己的軌跡!

是啊, 圓明園的殘垣是那麼無力,卻在赫然昭示著自己燦爛過的痕跡;中國晚清落後無能,但也有過唐宋鼎盛時期繁榮的軌跡;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給我國傳統文化鋪墊了前進的軌跡,而人類文明的發展又成為世界進步的軌跡。

何處有我的,屬於我自己的軌跡?

小草告訴我,那天真歡樂的童年,難道不是你「青澀」的軌跡?

卵石告訴我,哭鼻子時自己抹乾眼淚,難道不是你堅強的軌跡?

蝸牛告訴我,拿到滿分考卷的時候,難道不是你努力過的軌跡?

是啊,那是屬於我自己的軌跡!

歲月的塵埃不能掩埋我自己的軌跡。看見太陽,我知道自己笑過;看見雨,我知道自己哭過;看著自己,我更明白自己成長過!歡樂和笑聲,愁苦與眼淚,都成為我成長軌跡中靚麗的風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

對於未來,我更加自信。有一天,我會驕傲地說:「看,那是我的軌跡。」

點評:這篇文章有 散文詩似的美。無論結構安排,還是語言運用,都給人美的享受。前半部分鋪陳展開寫小草、卵石、蝸牛的軌跡,後半部分對應點明自己的軌跡,從詳略處理與前後照應之中,我們看出了小作者思維的獨特與手法的巧妙。語言的提煉頗見水平。

❻ 中學生的美文賞析

羅蘭的散文,著名的有《寫給秋天》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l/55-luo_lan/luo_lan.html
裡面有賞析
文章:溪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斑斕;
夏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濃綠;
秋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你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們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你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如果沒有你,誰給我們留下自然的彩色;
誰給我們記載山民的悲哀和歡樂呢?
透明的溪水,你給了我一雙能夠分辨色彩的眼睛。
當我在你身邊,發現自己成為一個少年時,就不得不遠行了。
你像養育我的母親一樣,送我出山吧!
我的感受:
文章開頭把溪水視為「母親的眼睛」,接著寫出了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這既是對溪水的歌唱,也是對母親的歌唱,因為這溪水裡曾「留下我兒時的身影」,曾讓我享受過母愛般的幸福:她記住了山溝里發生的一切,記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歡樂」,並把養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親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支哀怨的抒情山歌。溪水啊,我的「母親」。母親啊,就如同這溪水。母親啊。,你看著我長大,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留戀與你在一起的時候,與你在一起的感覺。我感受到了母愛!請原諒我兒時的淘氣,請原諒我小時候不懂事!這一切,就讓我現在來「彌補」。我愛你,我的母親!

❼ 中學生摘抄加賞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 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麼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 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巨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卧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評語:這篇讀後感的特點是:有感而發、情感真摯。小作者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後,對保爾這一主人公產生了敬仰之情,稱贊他是「強者的化身」。當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用保爾這一榜樣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漢。篇末緊扣文題,用「每當……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負,是畫龍點睛之筆。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2 今天,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 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麼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幹活,午飯天天是素扁湯和一隻煤球一樣的黑麵包。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我想,我國的創業者和建設者與他們的情況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辛勞的勞動者和革命者用血汗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煉好本領,為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斗。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3 近期,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感觸很深。讀時的心情是隨著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命運而起伏。細細品味著這本書,品味著保爾的精神。越發覺得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差不多沒有一個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著為春天增添一絲綠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卻未必人人都會煉就一塊好鋼。 那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那烈焰熊熊的煉鋼場面。其實,人生就如同煉鋼!沒有什麼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種途徑——煉!有人說保爾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由於自身的努力——在戰火紛飛的戰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後退;在疾風暴雪的建設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飢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沒有屈服,終於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主義戰士。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後,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良的素質,並有執著的追求,在正確的生活目標,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當今的社會是競爭激烈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從國際社會來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國際圍繞經濟和科技展開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著眼於搶佔21世紀發展的制高點,這就使我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中國「趕上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這就使我們中華民族面臨著走向全面振興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需要學識淵博、意志堅強、處事果斷、敢於創新的人才。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是跨越知識的坎坷,勇往直前! 21世紀的鍾聲已經敲響,我們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尋找往日的英雄情結,重塑「保爾精神」,意義非同小可。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以保爾為榜樣,去煉就人生,樂觀地擁抱未來吧!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在假期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保爾他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的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造.後來雙目失明了,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說,要是一場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的寫出了小說《在暴風雨里誕生》的前幾章.讀著,讀著,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著他呢?我讀完這本書,在書中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呼著他創造奇跡,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的動力. 保爾·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們樹立身殘志不殘的偉大榜樣,我原來也有一個同學也是殘疾人,他的名字叫吳偉:從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十幾年來,病魔纏著他,使他不能像同學們那樣活潑在操場上,球台前,參加集體活動也就更不用提啦.因為他稍微活動一下,就臉色蒼白,嘴唇發紫,上學校讀書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車來回接送.在學校里,他將吳偉從一樓背到四樓,放學後再由四樓背到一樓,中飯由同學們送到教室吃.自從,吳偉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也就這樣堅強的站了起來. 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夠學好自己的社會主義文化課,我長大後,我一定比吳偉強.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斗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了祖國的建設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奮斗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可真好啊!我還要不斷的學習,從這本書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5 保爾,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熱血青年。在戰亂的時期,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最有利的辦法——抗戰! 在富人面前,他沒有卑躬屈膝,他選擇挺起胸膛,讓別人知道——窮人不是好欺負的。貧賤不能移! 在暴力面前,他沒有低下他的頭,他選擇直面強暴,讓別人知道——窮人也有尊嚴。威武不能屈! 有時,我好羨慕保爾他們兩兄弟,無時無刻都是那麼的團結,沒有一點破綻。即使是與自己的利益相沖突或者是關繫到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就每那麼幸福了,從小,我就和哥哥「戰爭」在中度過直到他到外面讀書。可能那是增進感情的一種方法吧。 保爾,生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交到了真摯的友誼,擁有此致不渝的愛情,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但,你有沒有想過,保爾為什麼有這樣的「成就」呢?我想,那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他擁有「鋼」一般的意志、精神。

《繁星春水》①
摘抄:
殘花綴在繁枝上;
鳥兒飛去了,
撒得落紅滿地――
生命也是一般的一瞥么?

點評:冰心老人用鳥兒飛去匆匆和落紅滿地的情景來與生命做比較,她猜想生命會不會和她在世界中看到的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側面冰心老人可能是在為某人嘆息她(他)的生命是如此狼狽,為她(他)婉惜吧!

《繁星春水》②
摘抄: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點評: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雖然展現在每個人面前的花朵都那樣嬌艷美麗,但是又有誰會知道在她們美麗的背後有著她們無限的努力,而有的人,面對困難就會退縮,再回到詩中看一看明艷的花,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學習她們奮斗的精神,她們坎坷的過去。

《繁星春水》③
摘抄:
嫩綠的芽兒,
和青年說:
「發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
和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
和青年說:
「犧牲你自己!「

點評:從芽兒,花兒、果兒對青年的「告白」中,不僅可以看到芽兒、花兒、果兒對青年的期望、渴望;從芽兒、花兒、果兒的話中,還可以側面看出芽兒、花兒、果兒的平時生活怎樣的,通常它們都默默地去奉獻自己。

《繁星春水》④
摘抄:
陽光空進石隙里,
和極小的刺果說:
「借我的力量伸出頭來罷,
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樹干兒穿出來了,
堅固的盤石,
裂成兩半了。

點評:在第二句中作者(冰心老先生)以極小的刺果為主人公,後來刺果藉助陽光的力量伴隨著自己的信心解放了自己的幽囚;因為藉助陽光的力量和堅定勝利的信力,刺果最終穿出來了,堅固的岩石(盤石)被裂成兩半了。本篇這首詩中寫出刺果堅定的信念,欲話說得好正定勝邪。

❽ 初中生經典美文及賞析

《海上的日出》—— 巴金片段、賞析
語段: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裡就出現了太陽的一小半,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光亮。這太陽像是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步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來,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顏色真紅得可愛。
賞析:這是描寫太陽初生的一段話。其中的第二句話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把太陽當作「背重擔的人」「一步步」向上升起。這樣的描寫不僅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緩慢,又突出了日出時的美麗、神奇和壯觀。 這體現出了作者巴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細致的觀察。我們也應該像巴金一樣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做一個善於發現生活中美的人。只有這樣才會讓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

摘抄1:讀書之用有三: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
讀書費時太多者皆因懶散,尋章摘句過甚者顯矯揉造作,全憑書中教條斷事者則乃學究書痴。
天資之改善須靠讀書,而學識之完美須靠實踐。因天生資質猶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學識對其加以修剪,而書中所示往往漫無邊際,必須用經驗和閱歷界定其經緯。
惟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這並非由於書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為其用法乃一種在書之外並高於書本的智慧,只有靠觀察方可得之。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雲:學皆成性。

體會:讀書貴在運用。應該記一些東西,應精確些,以助談興談資,這是運用;但更重要的運用卻是內化,溶進自己知識和經驗體系之中,成為指導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哲學」,這才是更高層次的「學以致用」。如果光是為了獵奇與裝飾,讀書實在是沒什麼用;如果讀成了書獃子,書不讀也罷!

摘抄2:世間少有真正的友誼,而在勢均力敵者之間這種友誼更是罕見。惺惺惜惺惺不過是世人慣常的誇張。真正的友誼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這種朋友才可能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體會:不求任何回報的幫助與付出有嗎?如果有,或者只說明施與者的善心,還不足以說明真正友誼的存在。真正的友誼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為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心靈的溝通,感情的接納,價值觀的認同,興趣愛好的相投,總之,是兩情相悅。這種接納與欣賞發生在同性之間的概率並非沒有,但極低且很可能「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而發生在異性之間未免有帶有愛情的成份。

摘抄:
太陽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著,梢頭掛著點金光。河裡沒有多少水,可是長著不少的綠藻,像一條油膩的長綠的帶子,窄長,深綠,發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麥子已吐了芒,矮小枯乾,葉上落了一層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綠葉細小無力的浮在水面上,葉子左右時時冒起些細碎的小水泡。東邊的橋上,來往的人與車過來過去,在斜陽中特別顯著匆忙,彷彿都感到暮色將近的一種不安。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與可愛。只有這樣的小河彷彿才能算是河;這樣的樹,麥子,荷葉,橋梁,才能算是樹,麥子,荷葉,與橋梁。因為它們都屬於北平。 坐在那裡,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習的,可愛的,就是坐著死去,他彷彿也很樂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橋頭吃了碗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濕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 站起來,他覺出他又像個人了。太陽還在西邊的最低處,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紅,他痛快得要喊叫出來。摸了摸臉上那塊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錢,又看了一眼角樓上的陽光,他硬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點什麼心願,他決定走進城去。

賞析:
第一段對傍晚景色的描寫十分細致,「歪歪」一詞寫出了柳樹是彎腰的樣子,一個「掛」字,表現出太陽的位置,以及早晨天才剛剛亮,對綠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綠藻的顏色、形狀,通過對河岸北的麥子、河南的荷塘的綠葉、東邊的橋上的描寫,體現了北平的鄉村的寧靜與和諧,又正如祥子的眼中耳中的「有趣與可愛」。第二段寫祥子吃老豆腐的情景,「頂香美的味兒」體現出了老豆腐的美味,「閉住氣」可以看出老豆腐的香氣逼人,「手不住的哆嗦」讓我讀出祥子對老豆腐這么美味的驚訝和想品嘗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濕透」又表明祥子吃豆腐的速度之快,不然也不會汗濕透褲腰了,「再來一碗」表現了老豆腐實在是很美味,不然祥子呢也不會還要再吃一碗。第三段,「微紅」一詞寫出了晚霞的顏色,「痛快」表現了祥子沉浸在晚霞的美麗景色之中,「把一切都忘了」晚霞使祥子沒有了煩惱,忘卻了疼痛。

夠嗎

熱點內容
黃浦區明珠中學 發布:2025-07-29 14:24:29 瀏覽:601
2017高考海南語文 發布:2025-07-29 13:05:12 瀏覽:745
杭州代課老師招聘 發布:2025-07-29 12:49:39 瀏覽:710
文言文薜荔 發布:2025-07-29 12:30:47 瀏覽:223
有老班主任 發布:2025-07-29 12:24:50 瀏覽:120
爾雅通識課美術鑒賞答案 發布:2025-07-29 11:53:17 瀏覽:805
個別教育記錄 發布:2025-07-29 11:08:01 瀏覽:184
5的平方是多少 發布:2025-07-29 10:40:16 瀏覽:819
師德教育活動總結 發布:2025-07-29 05:26:30 瀏覽:579
愛崗敬業師德學習體會 發布:2025-07-29 05:16:21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