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禮儀手抄報
1. 小學生課件文明禮儀手抄報資料
體育運動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加油站,積極參加各種運動,能增強我們的抵抗力,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緩解學習上帶來的緊張感,提高自信,保持健美。
2.日常生活的運動機會有很多:如多利用樓梯,少乘電梯;多爭取機會走路,少乘汽車;看電視時,可在廣告時間做一些伸展運動,如彎腰、踢腳等;與同學或朋友作定期運動,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並培養自己對個別運動的興趣,養成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3.觀看比賽時,按時有序地進入比賽場館,不隨便進入場內。比賽開始,保持安靜,隨便走動、吃東西、聊天、喧嘩都會影響他人觀看。在一方的比賽結束時,可以加油叫好。撿到比賽用球時,也要在一方比賽結束後,才可以扔進場內。正確地看待比賽,對方比賽贏分時,真心為別人的精彩表現鼓掌。
4.自己參加比賽時,沉著冷靜地應對。輸分時,理智地分析原因,不歸咎於對手和裁判,服從裁判的裁決。
5.早操和課間操的時間較短,列隊時要快速、安靜、整齊;上下樓梯讓年級低的同學先走;冬天做操時脫去手套,能鍛煉自己的耐寒力。
六、借閱圖書,要注意:衣著整潔,遵守秩序;保持安靜,講究衛生;愛護圖書,不能損壞;及時歸還,為人著想。
1.去圖書館要穿著整潔,不能穿背心和拖鞋入內。進圖書館時,不可爭先恐後,要依次排隊,循序進入。進入閱覽室後,不要為自己的同伴預佔座位,也不要去霸佔暫時離開的讀者的座位。
2.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笑,力爭少說話;避免將凳子弄出聲響;保持室內干凈,不吃有果殼的食物。有些同學利用閱覽室休息,打瞌睡,這是不好的行為。
3.圖書是公共財產,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壞屬於大眾的圖書。閱覽時不要往書本上劃線,不要折角,更不能撕頁。看書時需要哪一段,可以抄下來,也可經允許後拿去復印,但絕不能撕下。讀書人應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圖書,這應該是每個同學共有的素質。另外,在閱覽室看書時,應一本一本地取下來看,不可同時佔用幾份書刊;閱後要迅速將書籍放回原處,以便他人閱讀。
4.借書要及時歸還。有的同學借了一本「熱門書」,自覺不自覺地便會生出將其占為己有的慾望,戀戀不舍,遲遲不還,這是缺乏社會公德的表現。當我們借到一本急需的書時,便要抓緊時間看,心中應有「還有好多人也想看這本書」的觀念,多為別人著想,這才是正確的。
七、校園公共場所,要注意:維護校園公共場所的正常秩序和環境衛生。
校園公共場所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地方,這哦有學校內每一個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確立強烈的公共意識,才能維護學校公共場所的秩序正常和衛生的整潔。
一、校園秩序
不在校內騎車,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在樓梯、樓道內吵鬧或者大聲喧嘩。遇有其他班級未下課時,腳步要放晴,迅速走到室外。課間休息時,在樓道內行走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遇人要小腳步慢行禮讓。
課間活動時不作沖撞等幅度達的運動,上課鈴響後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等候上課。
在食堂用餐時要按順序相互禮讓,注意節約就餐。
在宿舍要互相體諒,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按時起床、就寢,不要亂拉亂拿別人的物品。
二、環境衛生
學校環境是學生在校活動的外部條件,維護公共場所的衛生已成為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要自覺保持校園整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在教室、樓道、操場等場所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到垃圾,遇有塑料袋的、鉛筆屑、廢舊紙等垃圾時應主動拾起,放到垃圾箱內。上廁所的邊後立即沖刷干凈。
二是不毀壞樹木、踐踏綠地,不採折花木、污損雕塑,愛護公共財物,對於把公共場所中的公用物品都要倍加愛惜。不再黑板、牆壁和課桌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
三是下雨時進入公共場所,要自覺地將鞋上的泥水在門外的擦鞋墊上擦乾凈。
第二章家庭禮儀
一、早上起床,要注意:按時、迅速有條理,洗漱常牢記,安靜禮貌感人心。
1.養成按時起床的習慣。一般在早上6點30分為宜,聽到父母呼喚或聽到鬧鍾鈴響就應迅速起床。在寒冷的冬季不要留戀溫暖的被窩,堅持按時鍛煉自己的毅力,養成良好的起床習慣。
2.穿衣動作要迅速、有條理。一般是先穿上衣,再穿褲子,然後穿襪子、鞋。起床後,要自覺主動地疊好被褥,及時整理好房間。
3.自覺刷牙、洗臉、梳頭。刷牙時要上下刷,注意方法要正確。漱口時不要故意發出聲響。洗臉時要注意把脖子和耳朵背後也洗一洗,洗完臉後把毛巾洗凈擰干,晾在通風處。
4.每天早起後要向父母尊長說「早上好!」。如果父母尊長還沒起床,要輕手輕腳,切勿打擾他們。
5.起床後鍛煉身體、朗讀、背誦課文或聽廣播看電視新聞音量適中,以免影響家人或左鄰右舍的休息。
二、日常著裝,要注意:著裝得體(樸素、整潔、大方),符合學生身份。
2.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14.出席會議要注意些什麼?
答:一是遵守會議的禮儀,著裝整潔。二是嚴格版遵守會議時間,權不遲到、不早退,不要作超出規定時間的報告或發言。三是在指定處就座,不要來回走動。四是要集中精力聽講,不要閉目養神、打手機、織毛衣、看書看報、吃食品、吸煙,也不要與身邊的人竊竊私語。
15.怎樣做到文明交往?
答:一要熱情禮貌。要主動、熱情、大方,講禮儀、講禮貌,謙虛恭敬,語言文明,舉止得體,裝束優雅,儀表大方。二要公道正派。待人接物,為人處事,要公道正派,不要對他人說三道四,撥弄是非。三要實事求是。不說大話、假話,對方提出的問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根本做不到的事,不要輕易許諾。
3. 文明校園手抄報怎麼做
一、文明校園手抄報內容:文明校園標語17條
1.順手撿起的是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的是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2.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獻。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禮貌是人類文明共處的金鑰匙。
5.走路輕輕,安靜溫馨。
6.尊重你我他,快樂靠大家。
7.禮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
8.對老師尊重一點,對同學寬容一點,學習也會好一點。
9.校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10.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1.展禮儀豐采,做文明學生。
12.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3.文明是彼此溝通的橋梁。
14.克服不良習慣,養成文明行為。
15.學道德建設綱要,揚文明行為新風。
16.樹禮儀形象,展名校風采。
17.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二、文明手抄報內容:校園文明禮儀常識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 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4.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速求!
分幾個部分設計:
1 版頭
版頭最好用藝術字寫,要寫得顯眼,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手抄報要表現什麼內容。版頭還可以用各種花邊圍住。根據你的愛好選擇吧。
2 分欄
設計時,要注意你的手抄報分幾個板塊。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一張紙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先用鉛筆描邊。描完後,設計花邊,或者乾脆用實線。(最好騰出一個空位寫上名字)
3 上色
在把找到的資料寫到手抄報上之前,一般都是先上色。根據自己的需要,先上底色,然後在必要的地方畫上圖,根據需要上色。
4 抄錄
抄寫資料之前,先確定一下空間大小。把不要的部分刪掉,把需要的部分抄下。自己也可以在文章上做點修改。(怕抄錯的話,先用鉛筆抄一邊,再用鋼筆描上去)。
好了,試試看吧。不難的。
分幾個部分設計:
1 版頭
版頭最好用藝術字寫,要寫得顯眼,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手抄報要表現什麼內容。版頭還可以用各種花邊圍住。根據你的愛好選擇吧。
2 分欄
設計時,要注意你的手抄報分幾個板塊。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一張紙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先用鉛筆描邊。描完後,設計花邊,或者乾脆用實線。(最好騰出一個空位寫上名字)
3 上色
在把找到的資料寫到手抄報上之前,一般都是先上色。根據自己的需要,先上底色,然後在必要的地方畫上圖,根據需要上色。
4 抄錄
抄寫資料之前,先確定一下空間大小。把不要的部分刪掉,把需要的部分抄下。自己也可以在文章上做點修改。(怕抄錯的話,先用鉛筆抄一邊,再用鋼筆描上去)。
好了,試試看吧。不難的。http://..com/question/151455174.html都是我的
內容,我倒是沒有,但你可以採納 宿命旳糾纏丶 的回答。
5.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50字
說起愛護公物,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老生常談,因為類似「愛護公物光榮,破壞公物可恥」、「愛護公物,人人有責」這樣的口號恐怕連幼兒園小朋友也能說上幾條。
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做得怎麼樣呢?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校園里破壞公物的現象比比皆是:有同學為求近路而不惜踐踏草坪;踢球時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門窗;戶外運動中弄壞了校園里的公共桌椅、欄桿和垃圾桶;課桌椅上經常會看見各式各樣的塗鴉……你有沒有想過,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行為都對公物造成了損壞,也給其他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還會增加學校對公物的維修費用,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每當看到這些不文明行為,你也許會皺著眉頭嘟囔一句:缺德!是的,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講社會公德,不遵規守紀。他們從來也不曾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是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個人都有愛護公物的義務。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公民道德的好壞,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衰。一個人的言行,往往表現出個人素質的高低,進而影響整個集體的總體素質狀況。一個公民是否愛護公共設施,從小處講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道德素質的高低,一個學校校風的好壞;從大處講也反映了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質的高低。我國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都應該按這個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愛護公物做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擁有一顆公德之心,處處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就能保證公共設施的完好無損與正常使用。
注重我們的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6.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7. 文明禮儀手抄報名言
1、明德尚美,求真揚善。
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3、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4、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5、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歌德
6、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清。顏 元
7、天空是廣闊的,而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8、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9、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10、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1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物質,就是禮節。——拿破崙。希爾
1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15、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維吾爾族諺語
16、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17、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孟子
18、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19、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俄。 赫爾岑
20、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法。盧梭
21、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22、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梅里美
23、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24、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25、校園從此而美麗,從我做起。 閃光的青春,從文明起步。
26、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27、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28、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9、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30、擁有一顆豁達、開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31、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3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34、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法。孟德斯
35、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36、生命因你而美麗,世界因我而精彩,學校因文明而美好!
37、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38、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剋制的表現。——美。愛迪生
39、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4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41、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42、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43、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44、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45、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禮儀越周到越保險。——[英]托。卡萊爾
46、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47、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48、知識使人變得文雅,而交際使人變得完善。——[美]喬。富勒
49、禮貌像只氣墊,裡面什麼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50、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51、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52、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53、給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縷芳香。
5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55、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www.lz13.cn)
56、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5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58、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59、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60、心誠氣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明]薛宣《談書錄》
8. 文明校園手抄報內容
文明校園手抄報內容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專文明直接折射出屬社會的文明。「天下大事,必行於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把思想道德規范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小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
文明禮儀
2、校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3、講文明,懂禮貌,見到老師問個好.
4、團結務實,文明進取.
5、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9. 創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的手抄報,怎麼做
文明校園手抄報圖片
一、文明校園手抄報內容:文明校園標語17條
1.順手撿起的是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的是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2.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獻。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禮貌是人類文明共處的金鑰匙。
5.走路輕輕,安靜溫馨。
6.尊重你我他,快樂靠大家。
7.禮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
8.對老師尊重一點,對同學寬容一點,學習也會好一點。
9.校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10.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1.展禮儀豐采,做文明學生。
12.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3.文明是彼此溝通的橋梁。
14.克服不良習慣,養成文明行為。
15.學道德建設綱要,揚文明行為新風。
16.樹禮儀形象,展名校風采。
17.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二、文明手抄報內容:校園文明禮儀常識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 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10.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要30字左右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