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關橋中學

關橋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6-14 05:15:32

Ⅰ 寧夏省海源縣從北到南的初中有哪些

一、寧夏省海源縣,應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

二、海原縣有兩所高中:海原縣第一中學、海原縣興海高級中學;一所完全中學:海原縣回民中學。

三、海原縣的初中有:

1、海原縣第二中學,地址:海原縣黎明路

海原縣第二中學,原名海原縣女子中學,1996年由宋慶齡基金會援助創建,是一所初級中學,2004年10月更名為海原縣第二中學,校園佔地面積21025平方米,建築面積7406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1個,在校學生2533名,其中女生1249名,回族學生1540名,住宿生1441名;教職工131人(其中:特崗教師12名,支教教師3人,雇傭人員6名;中高級教師16名,中學一級教師40名。

2、海原縣第三中學,地址:海原縣海城鎮政府北街

始建於2002年8月。學校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405人,其中女生1701人。在校學生中回族學生2082人,占學生總數的61.14%。有住校生1760人。現有教職工148人,其中專任教師142人。學校佔地面積86710平米,校舍建築面積7774平米。

3、海原縣西安中學,地址:海原縣西安鎮

海原縣西安中學是一所縣直初級中學,始建於1958年。

學校佔地面積69畝,建築面積6235平方米,其中"義教工程"項目新建教學大樓一幢,面積3225平方米。有12個教學班,學校在校學生約600餘人,現有教職工61其中專任教師61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10人。

4、海原縣樹台中學,地址:海原縣樹台鄉樹台自然村

5、海原縣徐套中學,地址:海原縣徐套鄉

6、海原縣高崖中學,地址:海原縣高崖鄉

7、海原縣曹窪中學,地址:海原縣曹窪鄉

8、海原縣鄭旗中學,地址:海原縣鄭旗鄉鄭旗行政村

9、海原縣史店中學,地址:海原縣史店鄉史店行政村

10、海原縣李俊中學,地址:海原縣李俊鄉李俊中街村

11、海原縣賈塘中學,地址:海原縣賈塘鄉

12、海原縣關橋中學,地址:海原縣關橋鄉

13、海原縣紅羊中學,地址:海原縣紅羊鄉紅羊行政村

14、海原縣李旺中學,地址:海原縣李旺鎮

15、海原縣七營中學,地址:海原縣七營鎮

16、海原縣三河中學,地址:海原縣三河鎮

17、海原縣羅山中學,地址:海原縣羅山鄉

Ⅱ 關橋中學田小龍考了多少

建議詢問班主任,了解學校情況。
外人一般只能通過宣傳得到,但宣傳可能有水分,建議直接去學校查詢。
,。

Ⅲ 急~~~關於堰橋高中和省錫中的問題

現在普及高中了,屬於素質教育,不管在那個學校,好好學習吧!

Ⅳ 綿陽市三台縣有多少個職業中學(高中),包括下面的村鎮在內急需知道

台中,一中,瀘溪中學……慕禹中學?(不清楚還辦高中了不?)呵呵,在教育局認識人,如果切實需要,可以聯系一下,[email protected]

Ⅳ 海原縣的社會事業


2010-2011年,海原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63所。海原縣普通中學26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279所。教學班級2396個,在校學生97386人,其中女生46780人,回族學生71295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58845人,回族適齡兒童43415人。小學適齡兒童、女適齡兒童、回族適齡兒童、回族女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為99.34%、99.22%、99.27%、99.12%。
主要中小學:海原縣第一中學、海原縣西安中學、海原縣三河中學、海原縣李俊中學、海原關橋中學、海原縣曹窪中學、海原縣甘城中學、海原縣九彩中學、海原縣鄭旗中學、海原縣第三中學、海原縣三河鎮黑城中學、寧夏海原縣閔唐小學、海原縣大峴民族小學、海原縣第一小學、海原縣段塬小學、海原縣七營中學、海原縣李旺鎮團庄小學、海原縣李旺中心小學、海原縣盛世開元希望小學、海原縣三河鎮六窯小學。 截止2011年底,海原縣共輸出勞務人員10.01萬人,創勞務總收入7.12億元。其中有組織輸出6.3萬人。職業技能培訓3500人,創業能力培訓270人,海原縣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199人,城鎮登記就業人員1184人,城鎮失業率為4.1%。
截止2011年12月底,海原縣單位從業人員的年末人數10753人,從業人員與2010年相比減少7人,其中:在崗職工為8384人,減少409人,其他從業人員2369,增加402人。單位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35432.9萬元,增長17.49%,從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31101元,增長12.16%。其中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為36227元,增長15.63%。 十一月初七的祭奠
每年十一月初七時,是海原地震紀念日。每年這一天,村民們都要上墳祭奠。在海原縣縣城西南角,有一個佔地近200畝的「萬人墳」,安葬的就是地震遇難者。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後,陝西、甘肅、青海以及寧夏其他地方的人都到海原縣縣城外的「萬人墳」和其他地方祭奠。回族人稱之為「紀難日」,漢族人則叫「劫難日」。
炒豆子
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後,海原當地民眾還有一項風俗習慣是炒豆子,將扁豆、黃豆等原糧炒熟吃。這一風俗習慣是為了紀念地震時期人們經受的苦難。地震時,很多人被壓在房子下面,就是靠著吃原糧活下來的。
房門後的鐵鍬
地震過後,很多人家認識到了窯洞的危險,蓋了新房子,但也有一部分群眾蓋不起房子,仍然住在土窯里。無論是住土窯還是住房子的人,他們都習慣性地在門背後放一把鐵鍬。據說,這是為了防止災難來臨時,有自救的工具。經歷過大災的人們開始有了強烈的防災意識。

熱點內容
六年級數學上冊的答案 發布:2025-07-16 18:48:24 瀏覽:861
2015英語聽力 發布:2025-07-16 18:45:10 瀏覽:624
山東高考語文選擇題 發布:2025-07-16 18:07:14 瀏覽:309
狼爸教育視頻 發布:2025-07-16 17:26:46 瀏覽:82
日語初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6 16:19:48 瀏覽:310
數學高考公式文科 發布:2025-07-16 15:51:48 瀏覽:136
起亞k3油耗怎麼樣 發布:2025-07-16 15:51:32 瀏覽:558
物理數學 發布:2025-07-16 15:37:48 瀏覽:623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設計 發布:2025-07-16 14:17:38 瀏覽:739
班主任管理隨筆 發布:2025-07-16 14:17:34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