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振吳中學

振吳中學

發布時間: 2020-11-22 15:14:21

❶ 誰知道蘇州體育運動學校啊餓是宿遷的初3畢業想去.不知道需要啥條件.如志願,成績,學費等等的

蘇州市振吳中學、蘇州地區出名的體校。
學校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五卅路93-1號
學校電話: 5225157
學校郵編: 215006
其具體細節不是太清楚

❷ 小升初可否同時填報蘇州振華中學和木瀆英才班

無法同時填報兩所學校,按照蘇州市教育局蘇教〔2009〕7號文件規定只能選報一所,不得兼報。

蘇教〔2009〕7號

關於印發《2009年蘇州市區
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區教育局(教育文體局),各直屬單位,市區各有關學校:
《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報請蘇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二○○九年四月二十日

主題詞:教育 小升初 入學 工作 通知
抄報: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
辦公室
抄送:各市教育局
蘇州市教育局辦公室 2009年4月20日印發
(共印:150份)

附件:

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和《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規定,按照《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以下簡稱《三項規定》)(蘇教辦〔2007〕5號)等文件精神,提出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圍繞「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個教師」的目標,積極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完善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制度,保障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
二、入學原則
(一)堅持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全覆蓋原則
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初中校,要依法保障轄區內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權利。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有公辦初中的免費學位。
(二)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原則
嚴格執行《三項規定》。任何學校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入學選拔考試;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公、民辦學校不得舉辦各種形式的「重點班」、「快慢班」和「實驗班」,經批準的藝術班與體育特色班除外。
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學額,嚴格控制「擇校生」比例。學校新招年級班額數不得超過45人。對確有困難要求跨施教區入學的必須從嚴控制,經學校核實,招生部門批准後,學校方可發給入學通知書。對無法滿足跨施教區入學要求的學生,由市招生部門統一分配到學額有餘的學校就讀。
(三)堅持小升初工作統籌協調原則
市區小升初工作由蘇州市教育局負責統籌、協調。各區的初中入學具體辦法經蘇州市教育局批准後實施;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各自負責本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包括外來人口子女)的初中入學工作;因行政轄區調整、城市改造、學校布局調整等涉及初中施教區跨區域變化的,由蘇州市教育局與相關區協調解決。
(四)堅持初中施教區相對穩定、合理調整原則
初中施教區的劃分由所屬教育部門,在保持施教區相對穩定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年度學校布局、辦學規模和生源分布等因素,作合理調整後確定。
(五)堅持「兩個為主」的基本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國發〔2006〕5號)文件規定,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外來人口適齡兒童少年在我市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所有公辦學校都要充分挖掘潛力,積極吸納外來人口子女入學。2009年,公辦學校吸納外來人口子女的比例不得低於70%。
(六)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幫困助學原則
進一步加大幫困助學工作的力度,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外來人口子女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七)堅持殘障兒童少年「按需供教」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各初中校要切實保證具有學習能力的殘障兒童平等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進一步做好中度以下智力、聽力、視力障礙的小學畢業生的初中入學工作,按初中校施教區實行隨班就讀。
三、入學對象
初中入學對象包括所有在蘇的小學畢業適齡兒童少年。
(一)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年齡在16周歲以下(1993年9月1日以後出生)的小學畢業生。
(二)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雖年滿16周歲但尚未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提供必要證明後升學)。年滿16周歲且已經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中學不再發給入學通知書。
(三)凡非本市戶籍,在市區公、民辦(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小學的畢業生以及外地來蘇的小學畢業生,在提供相關證明並經確認後,可免試升入市區初中。
四、報名辦法
小學畢業生升學報名分為信息採集和個人報名兩個階段。
(一)學生信息集體採集
在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所屬小學的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學生信息採集上報手續。小學畢業生信息採集,採取電子信息與紙質信息相結合的方式。時間為5月15日~17日(辦法另行通知)。
(二)公、民辦初中同時報名
小學到市教育局將畢業學生信息集體上報後,公、民初中校於7月8日進行入學報名,具體操作如下:
1.公辦初中報名:
(1)具有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根據合法固定住所(指具有房產證或房卡的住所),於7月8日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合法固定住所的,到戶口所在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
(2)報名時攜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房產證或房卡、戶口簿、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和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3)非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不參加公辦初中報名。由所屬市、區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的原則,於7月底前統一分配到有關公辦初中就讀。
2.民辦初中報名:
蘇州立達中學、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體制改革學校,7月8日報名,每位學生限報一所。報名時攜帶以下材料: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各類獲獎證書;小學畢業生登記表以及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參加民辦學校面試,未被錄取的學生,由市、區教育局根據小學畢業生採集的信息,按照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分配至所屬公辦初中就讀。
(三)返蘇生報名
1.戶籍在滄浪區、平江區和金閶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返蘇生,持市區戶口本、合法固定住所證明、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六年級成績單)及1寸照片三張等到市初中招生辦公室(暫設在市教育局基教處,地址:公園路198號)辦理報名手續,報名時間為7月1日~7日。
2.戶籍在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分別向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教育局(文教局)報名(時間、手續同上)。
根據江蘇省學籍管理規定,外地返蘇學生均由所屬教育部門安排進入地段初中。
(四)外來人口子女報名
1.在市區就讀公、民辦小學(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的非本市戶籍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報名手續。
2.外來人口子女在市區外小學畢業,要求在市區初中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持原籍地戶口本、暫住證和居住證明、小學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經市勞動人事部門鑒證或備案的勞動合同或其他合法經營的相關工作證明及1寸照片三張等,於7月1~7日到初中招生辦公室審核後辦理報名手續。
五、施教區認定
(一)學生常住戶口應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及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學生本人戶口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不一致,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二)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應與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常住戶口與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以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三)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多處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則上以有戶口,居住相對穩定的一個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但需在信息採集時提供該處合法固定住的相關信息。
(四)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監護人及其學生實際居住情況,統籌安排初中校就讀。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父母長期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並為唯一居住地的,子女就讀學校可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五)學生戶口與法定監護人不在同一戶籍,在施教區內無合法固定住所,由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學校就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小學畢業生,可憑相關證明在其戶口所在地依法入學:①父母雙方都是現役軍人(含武警);②父母雙方都是公派出國的專家、技術人員;③父母雙方戶口都不在市區;④孤兒。
(六)根據「就近入學」原則,因改善住房條件人已遷新居,但戶籍由於客觀原因尚未遷移的,施教區的確定以新居住地為准;原居住地已拆遷,新住房尚未交付的,原則上以新安置的住房為准;若家庭確有特殊困難,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安排地段學校。
(七)外來人員子女,戶口雖不在本市,但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以合法固定住所為准免試就近入學。
(八)外來人員子女,戶口不在本市,無合法固定住所且流動性大的,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原則,由教育行政部門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六、免費政策
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文件規定,積極落實免費教科書的政策,做好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
(一)免費對象包括:所有公辦初中的在校學生和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
(二)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初中校免費項目包括:原「一費制」規定的雜費(含電教費130元/學期•生)、信息技術費(30元/學期•生)、講義費(15元/學期•生)。
(三)公辦初中校現有收費項目為:原「一費制」規定的作業本費(11元/學期•生)和「服務性收費項目」的社會實踐活動費(120元/學期•生)
(四)根據國務院(國發〔2008〕25號)文件規定,明確外來人口子女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取消義務教育雜費、借讀費。對就近入學或由教育部門安排的外來人口子女,不得收取捐資助學費。
七、小升初咨詢服務
進一步完善施教區公示制和學位告知程序,完善初中入學咨詢服務。
(一)施教區公示與學位告知:公辦初中校統一於5月11日起,將2009年本校施教區范圍、入學政策、報名登記手續等相關規定和入學咨詢服務電話號碼,同時在學校網站主頁醒目處和校門口向社會公布。讓社區內以及學校附近的家長了解初中施教區范圍,知曉孩子免費義務教育初中的學位。
(二)開通咨詢熱線:我局和各區教育部門以及各公辦初中,統一於5月11日向社會公布、開通咨詢熱線電話。為家長提供初中入學咨詢服務內容包括:義務教育政策宣傳、施教區查詢、升學疑問解答、報名登記手續咨詢等。
(三)各公、民辦初中學校新生《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統一於8月15日前發放至畢業小學。
八、提前錄取事項
(一)凡本市常住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覓渡中學校、蘇州市三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成功班」就讀(詳見《2009年「成功班」招生啟事》)。
(二)凡家庭經濟困難的外來人口子女,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十二中學校、蘇州市二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光彩班」就讀(詳見《2009年「光彩班」招生啟事》)。
(三)蘇州市第二十六中學繼續面向城區招收2個藝術特色班,蘇州市第三中學面向城區招收2個書畫特色班;蘇州市第十中學體育苗子、蘇州市第三中學女子籃球隊、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乒乓球隊、蘇州市第十六中學國際象棋班、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圍棋班和蘇州市振吳中學,按所報學校的招生簡章,參加專業測試後由學校提前錄取,不得舉行文化課考試、測試、面試。以上學校的有關招生簡章報我局審核後公布。
(四)上述(一)、(二)、(三)提前錄取的「成功班」、「光彩班」以及各類藝術、體育特長生,不再參加其他公、民辦初中的報名和學位的派定,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
(五)學校在2009年6月底完成特長生的錄取工作,錄取名單於7月3日前報市初中招生辦公室。
九、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工作
(一)民辦初中學校的招生納入市教育局統一管理,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招生范圍和收費標准。按照《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三項規定》要求:「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
(二)民辦初中招生工作應在統一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做到「四個一致」,即:發布招生簡章或招生廣告的時間一致、報名時間一致、錄取時間一致、並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招生工作。
(三)民辦初中學校應依法發布招生簡章,學校不得發布虛假招生廣告。招生簡章應明確招生原則、報名和錄取時間、報名條件、招生計劃與范圍、收費標准等事項。
(四)立達學校、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經省教育廳批準的體制改革學校只能選報一所,不得兼報。
(五)立達、平江、草橋和振華等4所學校錄取工作,採取「推薦」與「面試」相結合的辦法;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面向園區小學組織推薦工作。
(六)民辦初中學校的報名人數等於或少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等額錄取的辦法;報名人數大大多於招生計劃數的,可以通過面試錄取的辦法。

❸ 振吳中學中考要多少

第一步:撥打67776777說明你所在的具體位置,等到你招的計程車,第二步:上車說到相城區振吳中學,第三步:付車費,下車

❹ 本人12周歲,185cm,在蘇州,這個暑假想去蘇州體校集訓籃球,好像是振吳中學,不知道能不能暑假中途加進去

祝你成功

❺ 蘇州有多少所高中

暈死,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條,這么多~!
————————————
江蘇省蘇州中學 蘇州市二十六中學蘇州市南環中學蘇州市振吳中學蘇州市立達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校蘇州市第三十三中學蘇州市第十七中學蘇州市第十中學蘇州市第十四中學蘇州市草橋實驗中學蘇州市覓渡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斜塘中學蘇州工業園區育才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勝浦中學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學蘇州市平江中學蘇州市景范中學蘇州市第三中學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蘇州市第二十中學蘇州市第二高級中學蘇州市第六中學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蘇州鐵道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蘇州外國語學校蘇州實驗中學蘇州市十八中學蘇州市彩香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分校蘇州市第三十中學蘇州市第二十一中學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蘇州市第五中學蘇州市第十二中學蘇州市第十六中學蘇州市第四中學蘇州市蘇州新區第一中學蘇州市郊區高級中學蘇州新區第二中學吳縣市中學蘇州市文昌實驗中學蘇州市橫塘中學蘇州市滸墅關中學蘇州市滸墅關新區中學蘇州市虎丘鎮第一中學蘇州市虎丘鎮第二中學吳外國語師范學校吳中區木瀆鎮第三中學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學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香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東渚鎮中學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學蘇州市吳中區城西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木瀆第二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橫涇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浦庄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渡村中學蘇州市吳中區用直中學蘇州市吳中區石公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蘇苑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藏書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越溪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車坊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迎春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郭巷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鎮湖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學蘇州藍纓學校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學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蘇州市相城區太平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文教局教學技術裝備室蘇州市相城區文教局教學研究室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渭塘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湘城中學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通安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意思,這似乎是初中高中學校的名單了。
你得找些各個區的蘇州人仔細鑒別下了

❻ 蘇州2010年外來子女小升初報名時間及各項政策

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和《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規定,按照《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以下簡稱《三項規定》)(蘇教辦〔2007〕5號)等文件精神,提出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圍繞「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個教師」的目標,積極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完善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制度,保障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

二、入學原則

(一)堅持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全覆蓋原則

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初中校,要依法保障轄區內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權利。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有公辦初中的免費學位。

(二)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原則

嚴格執行《三項規定》。任何學校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入學選拔考試;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公、民辦學校不得舉辦各種形式的「重點班」、「快慢班」和「實驗班」,經批準的藝術班與體育特色班除外。

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學額,嚴格控制「擇校生」比例。學校新招年級班額數不得超過45人。對確有困難要求跨施教區入學的必須從嚴控制,經學校核實,招生部門批准後,學校方可發給入學通知書。對無法滿足跨施教區入學要求的學生,由市招生部門統一分配到學額有餘的學校就讀。

(三)堅持小升初工作統籌協調原則

市區小升初工作由蘇州市教育局負責統籌、協調。各區的初中入學具體辦法經蘇州市教育局批准後實施;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各自負責本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包括外來人口子女)的初中入學工作;因行政轄區調整、城市改造、學校布局調整等涉及初中施教區跨區域變化的,由蘇州市教育局與相關區協調解決。

(四)堅持初中施教區相對穩定、合理調整原則

初中施教區的劃分由所屬教育部門,在保持施教區相對穩定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年度學校布局、辦學規模和生源分布等因素,作合理調整後確定。

(五)堅持「兩個為主」的基本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國發〔2006〕5號)文件規定,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外來人口適齡兒童少年在我市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所有公辦學校都要充分挖掘潛力,積極吸納外來人口子女入學。2009年,公辦學校吸納外來人口子女的比例不得低於70%。

(六)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幫困助學原則

進一步加大幫困助學工作的力度,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外來人口子女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七)堅持殘障兒童少年「按需供教」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各初中校要切實保證具有學習能力的殘障兒童平等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進一步做好中度以下智力、聽力、視力障礙的小學畢業生的初中入學工作,按初中校施教區實行隨班就讀。

三、入學對象

初中入學對象包括所有在蘇的小學畢業適齡兒童少年。

(一)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年齡在16周歲以下(1993年9月1日以後出生)的小學畢業生。

(二)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雖年滿16周歲但尚未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提供必要證明後升學)。年滿16周歲且已經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中學不再發給入學通知書。

(三)凡非本市戶籍,在市區公、民辦(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小學的畢業生以及外地來蘇的小學畢業生,在提供相關證明並經確認後,可免試升入市區初中。

四、報名辦法

小學畢業生升學報名分為信息採集和個人報名兩個階段。

(一)學生信息集體採集

在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所屬小學的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學生信息採集上報手續。小學畢業生信息採集,採取電子信息與紙質信息相結合的方式。時間為5月15日~17日(辦法另行通知)。

(二)公、民辦初中同時報名

小學到市教育局將畢業學生信息集體上報後,公、民初中校於7月8日進行入學報名,具體操作如下:

1.公辦初中報名:

(1)具有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根據合法固定住所(指具有房產證或房卡的住所),於7月8日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合法固定住所的,到戶口所在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

(2)報名時攜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房產證或房卡、戶口簿、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和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3)非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不參加公辦初中報名。由所屬市、區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的原則,於7月底前統一分配到有關公辦初中就讀。

2.民辦初中報名:

蘇州立達中學、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體制改革學校,7月8日報名,每位學生限報一所。報名時攜帶以下材料: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各類獲獎證書;小學畢業生登記表以及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參加民辦學校面試,未被錄取的學生,由市、區教育局根據小學畢業生採集的信息,按照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分配至所屬公辦初中就讀。

(三)返蘇生報名

1.戶籍在滄浪區、平江區和金閶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返蘇生,持市區戶口本、合法固定住所證明、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六年級成績單)及1寸照片三張等到市初中招生辦公室(暫設在市教育局基教處,地址:公園路198號)辦理報名手續,報名時間為7月1日~7日。

2.戶籍在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分別向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教育局(文教局)報名(時間、手續同上)。

根據江蘇省學籍管理規定,外地返蘇學生均由所屬教育部門安排進入地段初中。

(四)外來人口子女報名

1.在市區就讀公、民辦小學(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的非本市戶籍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報名手續。

2.外來人口子女在市區外小學畢業,要求在市區初中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持原籍地戶口本、暫住證和居住證明、小學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經市勞動人事部門鑒證或備案的勞動合同或其他合法經營的相關工作證明及1寸照片三張等,於7月1~7日到初中招生辦公室審核後辦理報名手續。

五、施教區認定

(一)學生常住戶口應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及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學生本人戶口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不一致,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二)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應與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常住戶口與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以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三)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多處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則上以有戶口,居住相對穩定的一個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但需在信息採集時提供該處合法固定住的相關信息。

(四)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監護人及其學生實際居住情況,統籌安排初中校就讀。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父母長期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並為唯一居住地的,子女就讀學校可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五)學生戶口與法定監護人不在同一戶籍,在施教區內無合法固定住所,由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學校就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小學畢業生,可憑相關證明在其戶口所在地依法入學:①父母雙方都是現役軍人(含武警);②父母雙方都是公派出國的專家、技術人員;③父母雙方戶口都不在市區;④孤兒。

(六)根據「就近入學」原則,因改善住房條件人已遷新居,但戶籍由於客觀原因尚未遷移的,施教區的確定以新居住地為准;原居住地已拆遷,新住房尚未交付的,原則上以新安置的住房為准;若家庭確有特殊困難,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安排地段學校。

(七)外來人員子女,戶口雖不在本市,但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以合法固定住所為准免試就近入學。

(八)外來人員子女,戶口不在本市,無合法固定住所且流動性大的,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原則,由教育行政部門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六、免費政策

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文件規定,積極落實免費教科書的政策,做好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

(一)免費對象包括:所有公辦初中的在校學生和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

(二)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初中校免費項目包括:原「一費制」規定的雜費(含電教費130元/學期.生)、信息技術費(30元/學期?生)、講義費(15元/學期?生)。

(三)公辦初中校現有收費項目為:原「一費制」規定的作業本費(11元/學期?生)和「服務性收費項目」的社會實踐活動費(120元/學期?生)

(四)根據國務院(國發〔2008〕25號)文件規定,明確外來人口子女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取消義務教育雜費、借讀費。對就近入學或由教育部門安排的外來人口子女,不得收取捐資助學費。

七、小升初咨詢服務

進一步完善施教區公示制和學位告知程序,完善初中入學咨詢服務。

(一)施教區公示與學位告知:公辦初中校統一於5月11日起,將2009年本校施教區范圍、入學政策、報名登記手續等相關規定和入學咨詢服務電話號碼,同時在學校網站主頁醒目處和校門口向社會公布。讓社區內以及學校附近的家長了解初中施教區范圍,知曉孩子免費義務教育初中的學位。

(二)開通咨詢熱線:我局和各區教育部門以及各公辦初中,統一於5月11日向社會公布、開通咨詢熱線電話。為家長提供初中入學咨詢服務內容包括:義務教育政策宣傳、施教區查詢、升學疑問解答、報名登記手續咨詢等。

(三)各公、民辦初中學校新生《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統一於8月15日前發放至畢業小學。

八、提前錄取事項

(一)凡本市常住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覓渡中學校、蘇州市三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成功班」就讀(詳見《2009年「成功班」招生啟事》)。

(二)凡家庭經濟困難的外來人口子女,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十二中學校、蘇州市二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光彩班」就讀(詳見《2009年「光彩班」招生啟事》)。

(三)蘇州市第二十六中學繼續面向城區招收2個藝術特色班,蘇州市第三中學面向城區招收2個書畫特色班;蘇州市第十中學體育苗子、蘇州市第三中學女子籃球隊、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乒乓球隊、蘇州市第十六中學國際象棋班、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圍棋班和蘇州市振吳中學,按所報學校的招生簡章,參加專業測試後由學校提前錄取,不得舉行文化課考試、測試、面試。以上學校的有關招生簡章報我局審核後公布。

(四)上述(一)、(二)、(三)提前錄取的「成功班」、「光彩班」以及各類藝術、體育特長生,不再參加其他公、民辦初中的報名和學位的派定,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

(五)學校在2009年6月底完成特長生的錄取工作,錄取名單於7月3日前報市初中招生辦公室。

九、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工作

(一)民辦初中學校的招生納入市教育局統一管理,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招生范圍和收費標准。按照《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三項規定》要求:「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

(二)民辦初中招生工作應在統一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做到「四個一致」,即:發布招生簡章或招生廣告的時間一致、報名時間一致、錄取時間一致、並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招生工作。

(三)民辦初中學校應依法發布招生簡章,學校不得發布虛假招生廣告。招生簡章應明確招生原則、報名和錄取時間、報名條件、招生計劃與范圍、收費標准等事項。

(四)立達學校、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經省教育廳批準的體制改革學校只能選報一所,不得兼報。

(五)立達、平江、草橋和振華等4所學校錄取工作,採取「推薦」與「面試」相結合的辦法;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面向園區小學組織推薦工作。

(六)民辦初中學校的報名人數等於或少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等額錄取的辦法;報名人數大大多於招生計劃數的,可以通過面試錄取的辦法。

❼ 蘇州有哪些初中

蘇州的中學很多的呀。有蘇州市第十七中學,蘇州市工業園區跨塘中學回,蘇州工業園區斜塘中學答,蘇州工業園區勝浦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學,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婁葑中學,蘇州新區第一中學,蘇州實驗中學校(南京大學蘇州附屬中學),蘇州市郊區高級中學,蘇州市第二中學校(蘇州科技學院附屬中學),蘇州市工讀學校,蘇州市振吳中學,蘇州市一中學校分校,蘇州市彩香中學校,蘇州市南環中學,蘇州州覓渡中學校,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蘇州市第三十三中學校。我記得的就這些了。

❽ 江蘇省蘇州市的初中都有哪些 我要全部 謝謝

金閶區
• 蘇州實驗中學 • 蘇州市彩香中學 • 蘇州市第一中學分校
• 蘇州市第四中學 • 蘇州市第五中學 • 蘇州市第十二中學
• 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中學 • 蘇州外國語學校 • 蘇州新區第二中學
平江區
• 蘇州大學附屬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
• 蘇州工業園區勝浦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育才中學
• 蘇州市第三中學 • 蘇州市第六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 • 蘇州市景范中學 • 蘇州市平江中學
• 蘇州鐵道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 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
滄浪區
• 蘇州市草橋實驗中學 • 蘇州市第一中學校 • 蘇州市第十中學
• 蘇州市第十四中學 • 蘇州市第十七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 蘇州市二十六中學 • 蘇州市立達中學 • 蘇州市覓渡中學
• 蘇州市南環中學 • 蘇州市振吳中學 • 蘇州中學
虎丘區

• 蘇州市橫塘中學 • 蘇州市滸墅關新區中學 • 蘇州市滸墅關中學
• 蘇州市文昌實驗中學
吳中區
• 東吳外國語師范學校 • 蘇州藍纓學校 • 蘇州市吳中區藏書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車坊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城西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渡村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郭巷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橫涇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浦庄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石公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蘇苑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迎春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用直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越溪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鎮湖中學 •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香山中學
• 吳中區木瀆鎮第三中學

相城區

• 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 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太平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通安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湘城中學

常熟
• 常熟市白茆中學 • 常熟市碧溪中學 • 常熟市大義中學
• 常熟市第五中學 • 常熟市第六中學 • 常熟市第九中學
• 常熟市東張中學 • 常熟市董浜中學 • 常熟市福山中學
• 常熟市古里中學 • 常熟市海虞中學 • 常熟市何市中學
• 常熟市滸浦中學 • 常熟市昆承中學 • 常熟市練塘中學
• 常熟市梅李中學 • 常熟市淼泉中學 • 常熟市莫城中學
• 常熟市藕渠中學 • 常熟市任陽鎮成人教育中心校 • 常熟市任陽中學
• 常熟市沙家浜中學 • 常熟市實驗中學 • 常熟市唐市中學
• 常熟市外國語學校 • 常熟市王莊中學 • 常熟市吳市中學
• 常熟市孝友中學 • 常熟市謝橋中學 • 常熟市辛庄中學
• 常熟市興隆中學 • 常熟市徐市中學 • 常熟市楊園中學
• 常熟市冶塘中學 • 常熟市張橋中學 • 常熟市趙市中學
• 常熟市珍門中學 • 常熟市支塘中學 • 常熟市中學
• 常熟中學

• 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 • 張家港市晨陽中學 • 張家港市大新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
• 張家港市第六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七中學 • 張家港市東萊中學
• 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 張家港市港口中學 • 張家港市後塍中學
• 張家港市護漕港中學 • 張家港市錦豐中學 • 張家港市梁豐實驗學校
• 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 張家港市妙橋中學 • 張家港市南豐中學
•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 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 • 張家港市西張中學
• 張家港市香山中學 • 張家港市永聯學校

• 華東台商子女學校 • 崑山市巴城中學 • 崑山市兵希中學
• 崑山市城北中學 • 崑山市大市中學 • 崑山市第一中學
• 崑山市第二中學 • 崑山市澱山湖中學 • 崑山市葛江中學
• 崑山市花橋中學 • 崑山市錦溪中學 • 崑山市陸家中學
• 崑山市陸楊中學 • 崑山市南港中學 • 崑山市蓬朗中學
• 崑山市石牌中學 • 崑山市石浦中學 • 崑山市亭林中學
• 崑山市新鎮中學 • 崑山市秀峰中學 • 崑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 崑山市玉山鎮廟燈學校 • 崑山市玉山中學 • 崑山市張浦中學
• 崑山市正儀中學 • 崑山市周市中學 • 崑山市周庄中學
• 崑山中學

• 蘆墟第二中學 • 蘇州科技學院附屬中學 • 吳江南麻中學
• 吳江市八都中學 • 吳江市北厙中學 • 吳江市橫扇中學
• 吳江市金家壩中學 • 吳江市黎里第二中學 • 吳江市黎里中學
• 吳江市蘆墟中學 • 吳江市梅堰中學 • 吳江市廟港中學
• 吳江市平望第二中學 • 吳江市平望中學 • 吳江市七都中學
• 吳江市青雲中學 • 吳江市盛澤第一中學 • 吳江市盛澤第二中學
• 吳江市盛澤中學 • 吳江市松陵第一中學 • 吳江市松陵第三中學
• 吳江市桃源中學 • 吳江市同里中學 • 吳江市屯村中學
• 吳江市菀坪中學 • 吳江市莘塔中學 • 吳江市震澤第一中學
• 吳江市震澤中學 • 吳江市中學
• 太倉市城廂婁東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板橋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南郊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新毛中學 • 太倉市第一中學 • 太倉市第二中學
• 太倉市浮橋中學 • 太倉市歸庄中學 • 太倉市璜涇中學
• 太倉市金浪中學 • 太倉市老閘學校 • 太倉市瀏河鎮新塘學校
• 太倉市瀏家港中學 • 太倉市陸渡中學 • 太倉市鹿河中學
• 太倉市沙溪第二中學 • 太倉市沙溪鎮直塘中學 • 太倉市實驗中學
• 太倉市雙鳳中學 • 太倉市體育中學 • 太倉市新湖中學
• 太倉市岳王中學

okay。。手動整理的。。參考資料是網路資料填寫裡面。
初中學歷--學校選擇。。
所以應該還比較可靠吧。。。

❾ 蘇州的所有中學名稱及地址

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地址:金山路72

蘇州市文昌實驗中學
蘇州市景范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

文昌實驗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

太倉市實驗中學
地址:蘇州市太倉市縣府東街38號

沙溪實驗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

常青藤實驗中學
常熟市實驗中學
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

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

蘇州工業園區育才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南環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

蘇州市虎丘職業高級中學
地址:蘇州市西環路附近

蘇州三中學
地址:蘇州市干將西路附近

胥江實驗中學校
地址:蘇州市勞動路1105號

蘇州市第八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

蘇州市寶帶中學
蘇州市振吳中學
地址:環體路153

蘇州市覓渡中學
蘇州市第十一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

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

蘇州市第二十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蘇州市第十四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

蘇州市第十五中學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

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地址:蘇州市滄浪區新市路298號

相城實驗中學
蘇州市草橋實驗中學
地址:干將西路88號

田家炳實驗中學解放東路校區
蘇州市第二高級中學
地址:蘇州市長春巷附近

❿ 蘇州有多少所中學啊~!!!

江蘇省蘇州中學 蘇州市二十六中學蘇州市南環中學蘇州市振吳中學蘇州市立達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校蘇州市第三十三中學蘇州市第十七中學蘇州市第十中學蘇州市第十四中學蘇州市草橋實驗中學蘇州市覓渡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斜塘中學蘇州工業園區育才中學蘇州工業園區勝浦中學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學蘇州市平江中學蘇州市景范中學蘇州市第三中學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蘇州市第二十中學蘇州市第二高級中學蘇州市第六中學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蘇州鐵道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蘇州外國語學校蘇州實驗中學蘇州市十八中學蘇州市彩香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分校蘇州市第三十中學蘇州市第二十一中學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蘇州市第五中學蘇州市第十二中學蘇州市第十六中學蘇州市第四中學蘇州市蘇州新區第一中學蘇州市郊區高級中學蘇州新區第二中學吳縣市中學蘇州市文昌實驗中學蘇州市橫塘中學蘇州市滸墅關中學蘇州市滸墅關新區中學蘇州市虎丘鎮第一中學蘇州市虎丘鎮第二中學吳外國語師范學校吳中區木瀆鎮第三中學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學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香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東渚鎮中學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學蘇州市吳中區城西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木瀆第二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橫涇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浦庄中學蘇州市吳中區渡村中學蘇州市吳中區用直中學蘇州市吳中區石公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蘇苑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藏書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越溪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車坊中學蘇州市吳中區迎春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郭巷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鎮湖中學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學蘇州藍纓學校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國際外語學校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學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蘇州市相城區太平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文教局教學技術裝備室蘇州市相城區文教局教學研究室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渭塘中學蘇州市相城區湘城中學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通安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學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 這似乎是初中高中學校的名單了。

熱點內容
青莘教育 發布:2025-07-29 15:59:54 瀏覽:105
黃浦區明珠中學 發布:2025-07-29 14:24:29 瀏覽:601
2017高考海南語文 發布:2025-07-29 13:05:12 瀏覽:745
杭州代課老師招聘 發布:2025-07-29 12:49:39 瀏覽:710
文言文薜荔 發布:2025-07-29 12:30:47 瀏覽:223
有老班主任 發布:2025-07-29 12:24:50 瀏覽:120
爾雅通識課美術鑒賞答案 發布:2025-07-29 11:53:17 瀏覽:805
個別教育記錄 發布:2025-07-29 11:08:01 瀏覽:184
5的平方是多少 發布:2025-07-29 10:40:16 瀏覽:819
師德教育活動總結 發布:2025-07-29 05:26:30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