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材全練
答: 啟東中學和中學教材全練相比都比較難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2. 中學教材全練答案
拿著手機(照相機)到書店,四處張望之,然後、、、、、你懂得掀開一本答案咔嚓、咔咔嚓就OK了
3. 中學教材全練 答案
7下英語第2單元
4. 中學教材全練 高中數學必修1 答案(人教A)
你好,不是每個人都有「高中數學必修1」的內容,這樣提問是很難找到答案的。
建議提問時把題目說清楚,如果題目比較多,可以把問題用手機拍下來,然後把圖片發上來;或者把那些題的題目寫在問題補充里,這樣很快就可以獲得答案了。
5. 中學教材全練的中學教材全練九年級化學
作者: 薛金星 主編
出 版 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9-1
開本: 大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2082069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中小學教輔 >> 九年級/初三 >> 化學
定價:¥15.80
目錄
閱讀索引
第六單元 海水中的化學
第一節 海洋化學資源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二節 海水「曬鹽」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第四課時
第三節 海水「制鹼」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單元知能整合測試
第七單元 金屬
第一節 常見的金屬材料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三節 鋼鐵的銹蝕與防護
單元知能整合測試
期中測試
第八單元 化學與健康
第一節 食物中的有機物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第二節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第三節 遠離有毒物質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單元知能整合測試
第九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
第一節 化學與能源開發
第二節 化學與材料研製
第三節 化學與農業生產
第四節 化學與環境保護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單元知能整合測試
期末測試
參考答案
6. 高一語文必修二中學教材全練
關於練習
一 背誦課文,試分析在夜遊赤壁的過程中,主客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結合第3、4段,說說作者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了什麼感情,闡發了怎樣的哲理。
設題意圖:本題期望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上,通過練習來體會文中的情感線索,並較為具體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和所闡發的哲理。
參考答案:
文章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玩賞之樂,再以主客問答寫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尋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和他們的事跡,而兩位英雄已杳然長逝,化為陳跡。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也不過是過眼雲煙,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雲散。而自己作為遠謫黃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從而抒發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懷。第4段丟開個人愁懷,以江水明月作比,說明世間萬物和人生,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不必談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豁達樂觀的態度,闡發了變化與永恆的辯證哲理。
二 在賦體文章中,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這種現象叫做「對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相互關系,請你從本文中再找出幾例加以說明,並仔細品味句子的韻味。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3.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設題意圖:本題主要是培養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從品味示例中的「對文」開始,引導學生在學習本文時留心語言技巧,並能仔細品味其妙處。
參考答案: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結構相同,「橫」和「接」都是動詞,意義相近,都有寬闊、廣遠的意味。「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結構相似,「縱」和「凌」都有任意飄動的意味。「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和「友」是近義詞,都是名詞用做動詞。「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加點詞語的意義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滄海博大;須臾短暫,無窮永恆。「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聲色相對,無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韻味相同、相對或相反的詞語和句子,構成形式和意義上的對舉,起到對比、突出、強調的作用,讀起來也音韻鏗鏘,琅琅上口。
三 下面是《後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仔細閱讀,體會它與本文所描繪的景色有什麼不同。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設題意圖:這一題緊扣課文作適當拓展。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視野,初步涉獵和學習比較鑒賞。
參考答案:
兩《賦》寫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後賦:「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賦所寫之景,限於舟中,字字初秋之色;後賦所寫之景,多觀於岸上,句句初冬之狀。
四△中國古代有詩文「窮而後工」的說法,蘇軾正是在貶謫黃州期間創作了大量名作。如何看待「窮而後工」這種現象?你還能從古代文學家中舉出類似的例子嗎?
設題意圖:這是一道拓展開放題。期望學生了解「作家命運」與「文章練達」的關系,實際上也是「創作」與「生活」的關系。
參考答案:
可聯系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句子理解。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作為也。
通過舉例,重點討論「窮」和「工」的內在聯系。
7. 人教版中學教材全練七年級下數學答案
十三到十九頁答案
8. 中學教材全練好還是3年中考5年模擬好還是輕巧奪冠好
53好,有一些中考題和各地的模擬題,不僅可以做題,還可以掌握基本題型,中考一般每年題型差不多,上面還有難題,可以提高用。
我身邊的人基本都在用
9. 初一上冊語文中學教材全練答案
1)飢寒:飢餓和寒冷。
(2)離亂:離別與動亂。
(3)綴連(zhuì):用針線等使連接起來。
(4)遠行(xíng);往遠方出遊。
(5)海天相吻:海天相接的地方。
(6)可望不可即: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7)倔強(jué jiàng):(性情)剛強不屈。
(8)鬢發(bìn);鬢角的頭發。
(9)洗濯(zhuó):洗。濯,洗。
(10)寂寥(jì liáo);寂靜,空曠。
(11)絕處逢生:在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12)浪子回頭:游盪不務正業的青年人悔過自新。
(13)玷污(diàn):弄臟(多用於比喻)。
(14)怨恨:對人或事物強烈地不滿或仇恨。
(15)扒竊(pá):被偷走。
(16)蛻(tuì):(人或事物)發生質變。
(17)功勛(xūn):指對國家、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立下特殊的功勞。
(18)庸人(yōng):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下的人。
(19)碌碌終生(lù):一輩子平庸沒有作為。
(20)詛咒(zǔ zhòu);咒罵。
(21)濃陰:樹木濃密,不見陽光
8課
慧心:智慧
嬉戲:玩耍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多用與女子)
閑適:清閑安逸
稟告:舊時向上級或長輩告訴事情。
厄運:困苦的遭遇
行乞:向人要錢要飯。
正色:嚴肅或嚴厲的神色
落難:遭遇災難,陷入困境
歸屬:屬於
流落:窮困潦倒,漂泊外地
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很輕松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陰晴圓缺:文中指月亮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形態。
舉世無雙: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無人可比。
心痛如割;由於失去了一些東西而十分心痛,像心被刀割了一樣。
險象迭生:危險的現象一次又一次地發生。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多愁善感:經常發愁,容易動感情。
天災人禍:註定會發生的災禍。
突如其來:事情來得太突然,出乎人的意料。
異國他鄉:別的國家或別的地方。
第九課:
獲益匪淺——得到很多益處
猝然——突然
第十課:
時習——時常地復習
說——「悅」的古字,愉快
慍——生氣,發怒
吾——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有害
女——同「汝」,人稱代詞,你
是知也——這是聰明的
弘毅——剛強,勇毅
凋——凋謝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10. 初中練習,是中學教材全練好,還是五年中考三年模擬好
一看你提的問題,就知道你不是一個好學生,平時很少用輔導資料。如果你真想購買練習資料的話,我建議你買典中點。我初中的時候一直用典中點,里邊注重方法,我就是用著典中點提高成績的,目前我上了我們市裡的重點高中,和典中點的強大離不開關系。建議你也用典中點,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