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吃人
① 女大學生替父還債陷校園貸七口人在橋洞住13年
非法「校園dai」的危害,大家或許有所耳聞,近日,湖北已發布《通知》,叫停「校園dai」!而在十堰,有一位貧困女大學生,為了替父還債,不慎深陷「校園dai」,一家七口人在橋洞住了13年……
「爽快」的貸款
今年5月20日,李倩一早就回到家。約9時許,李倩聽到外面有人叫父親,她出去一問,是兩個要債的工人。李倩立即給父親打電話,父親說正在向老闆要錢。
11時許,兩名工人又來了,責問李倩,她父親怎麼還不回來,並一直等到下午兩點才走。臨走時,兩名工人讓李倩帶話,他們家裡也揭不開鍋了,再要不到工錢,就要對李奎使用暴力。李倩從對方憤恨的眼神中,看出他們不是說著玩的。
晚上9時,李奎回來了。李倩問父親工人要錢的事,李奎說:「你只管上學,這事別管。」父親剛吃完飯,就有人打來電話要錢。掛斷後電話一直響,父親乾脆不接了。當天晚上,李倩想到父親身體不好,天天為錢的事忙得焦頭爛額,她23歲了卻不能為父親分擔,徹夜未眠。
第二天,李倩決定去銀行辦一張信用卡救急。銀行工作人員說,她還是學生,名下沒有任何財產,不能辦理信用卡。
絕望的李倩回到學校,在一面牆上發現貸款廣告,立即拿出手機,撥了過去。
李倩將家庭情況及自己的實際情況全部告訴對方後,對方爽快答應貸款,並介紹了融資平台。李倩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立即按照對方要求,將自己的身份證號及銀行卡號給對方傳了過去,並在6個貸款平台申請了6筆貸款共計11880元錢,5筆貸款當天到賬,一筆在5月23日到賬。
當晚,李倩將5筆貸款取出來後,交給了母親。母女商議後,決定將錢拿給李奎,讓他去還債,並謊稱是張英發的工資。
無法忍受的威脅
因對校園貸認識不夠,張英和李倩根本沒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雖然貸款總額是11880元,但扣除15%提成及其它費用後,6筆貸款實際到手的很少。而且一旦不能按時分期還款,利息以及滯納金高得嚇人。
李倩想先解燃眉之急,貸款可以慢慢還。但按照協議,一個月後的6月20日就是還款期限。隨後,李倩到處借錢,並以生活費的名義在小叔處借得1000元錢,其他親戚則無人肯借。
眼見6月20日就要到了,催款電話一個接一個,借來的1000元,有一部分已作為生活費花了,李倩根本拿不出錢還款。迫不得已,李倩給輔導員郭琴打電話,稱要休學打工。
郭琴大吃一驚,隨後讓李倩向學校申請特困生資助。後經一再勸說,李倩才放棄休學的念頭。之後的幾天,李倩多次打電話問郭琴,申請批沒批。郭琴感覺李倩有難言之隱。
6月30日,3000元特困生資助款獲批。拿到錢後,李倩將其中2000元還貸,剩下1000元給媽媽當生活費。
轉眼到了7月初,因之前有部分貸款沒還,加上利息及滯納金,需要還的錢更多了。催款電話一直響個不停。
眼見到了7月中旬,因無錢可還,貸款公司的電話24小時不間斷。不僅如此,貸款公司還威脅,如果不還款,將給她手機通訊錄所有聯系人打電話發簡訊,告訴他們李倩貸款不還。李倩已無法忍受這種威脅,經過兩天思想斗爭後,於7月17日將校園貸的事告訴了郭琴。
因李倩的問題是家庭困難,學校也無能為力,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求助媒體和社會。
李倩在學校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全年級206名學生中,她成績排在10名左右,大一大二都拿到了國家獎學金,大三的獎學金在申請中。大學3年,她沒向家裡要過一分錢,學費和生活費,都是她自己掙的。
李倩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找了多份兼職,可她自己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5元錢,早上吃饅頭,中午吃米飯,晚上一個素菜加一個饅頭。現在的狀況,對於李倩和她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希望各界好心人能幫幫這個孩子。
首先是她父親的工程問題,老闆跑路她父親沒拿到錢?勞動保障出了問題,勞動部門應該負責?然後是建築漏洞導致裝修漏水,要賠錢,這應該是開發商的問題,為啥找裝修的?再往後是看病沒錢,借錢看病?醫療的問題你懂的!再往後才是校園帶,本身就違法的高利貸,監管去哪了?總結:1走到現在不是一個事導致的,是很多社會問題2人善被人欺,老實人總受欺負!
② 吃人不吐骨頭的校園貸,還能猖獗多久
可以選擇不貸,在學習期間是沒有利息的吧
③ 我是一名大三學生,校園貸貸了3萬,被人拍照片了,我該怎麼辦
三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一定要跟自己的父母說,把錢還上,然後對方把照片刪掉,這是及時止損的方式,如果還錢對方還不銷毀,就報警。
④ 一個「校園貸」女大學生的經歷,有很多事情是迫於無奈的,你了解校園貸嗎
作為一個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我時常會接觸到一些事件的受害者。我早就已經學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我相約面談的是一個大三的姑娘,她是一個校園貸的受害者,在這里我暫時叫她小張。最初的時候,我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認識了小張,當她得知我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時候便提出想與我面談訴說她自己的一些切身經歷,希望能夠通過我來反映一個有關於校園貸的話題。見面之後我們便很快開始了有關於校園貸的對話。
小張告訴我她最早接觸到校園貸的時候是在大二,因為當時她很羨慕自己的舍友,同學都在用新款的手機,而且作為一個女孩子她自然也是喜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於是經常會在網上買一些化妝品,但這些消費支出的負擔對於小張的家庭經濟而言是比較高的。後來小張通過一些小廣告認識了一個自稱是在做信貸的人,當時對方並沒有向小張詢問過任何的家庭情況和收入來源,只是問她需要用多少錢。
小張當時一共借了8000塊錢,剛開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每個月省吃儉用省一點錢出來,很快就可以把這8000還上。但是借款的時候對方卻提出一個要求,他告訴小張說因為借這筆錢也不需要任何的抵押,為了防止小張逾期不還錢要求她全身赤裸,拍攝一張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還有1個三分鍾左右的短視頻。
當時小張非常的猶豫,但是考慮到自己確實需要這一筆錢,於是還是狠下心來照著對方的要求做了,而且在與對方簽訂的借款協議當中卻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在借款協議當中並沒有寫上利息究竟是多少,只是在口頭約定當中說的是周息30%。
一星期的利息就高達2400元,試問對於一個月生活費僅1500元的小張來說怎麼支付呢?後來小張沒有辦法只能東挪西湊,先把利息的錢補上,後來在對方的誘導之下,不斷的重新寫下一張又一張的欠條。就連小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多少欠條了,最後對方跟她開口就要40萬,如果支付的話就會打電話聯系自己的父母,還會把他的照片以及視頻公布到學校的網站,或者是她的同學。
最後我想說的是網貸其實並不是一件犯罪,真正在犯罪的是自己膨脹的慾望。我們也不要評頭論足,去譴責那些網貸的學生。其實在生活的誘惑面前,又有多少個人能夠經得住誘惑呢?只能說人性,有的時候真的非常的難以琢磨,這些放貸的人明知道學生完全沒有還款能力,卻仍舊想要利用人性的慾望來獲取高額的利益。我只是由衷的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正視自己的需求,不要去貪幕虛榮,陷入網貸,只會令美好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完美的結局。即使是解決了,但還是會有人因此而受傷。
⑤ 校園貸為什麼能逼死人
校園的學生,沒有固定收入來源,消費金額還大。
如果是外地學員那就更高了,只會越陷越深。
家裡條件有限,也不想給家裡太大負擔。
久而久之就是無形的壓力!
希望您採納我的建議,謝謝~
⑥ 校園貸將魔爪伸向學生群體,該如何避免自己掉入陷阱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一些校園貸,非常的沒有原則,並且將他們的這些放在了學生的群體之上,所以作為當代的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對他們也是有益無害的。
而且許多校園貸的陷阱真的層出不窮,裡面也許是你意想不到的那些深坑,相信同學們都有判斷力,而且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而不是想著走捷徑,因為這樣的話也會給生活帶來許多的困擾。還會有很多的損失。
⑦ 求一部小說,剛開始男主是校園貸的收債人
貌似純潔
作者: 十一指
簡介:
我叫林琅,當我站在世界巔峰,回憶在我生命中陪伴過我回的女人,我清答楚地記得她們當中有—— 風騷入骨的同學蘇媚…… 有欲求不滿的老師周曉燕…… 有純潔清高的班花白悅馨…… 有活潑可愛的啤酒妹柳飄飄…… 有人如其名的殺手冷艷
⑧ 高利貸黑公司,吃人的公司
遇到這樣的公司一定要抓緊報警。
⑨ 把大學生逼上絕路的「校園貸,究竟有多可怕
那麼,「校園貸」究竟該如何整治?
銀監會表示,首先在監管方面,銀監會指出將完善監管規則,為規范校園網貸行為提供製度保障。
2016年10月,銀監會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與工商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分別從加大校園網貸業務整治力度、加大違法犯罪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風險警示和教育引導工作、強化網站監測管理、做好輿論監測引導、加強工商監督力度等六個方面對校園網貸整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其次,在整治方面,銀監會指出將開展分類整治。
按照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銀監會將校園貸納入P2P網貸專項整治重點對象,制定整治方案,開展全面排查,梳理風險隱患,重點對涉嫌惡意欺詐、非法拘禁、綁架、暴力催收、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切實規范校園網貸平台的營銷展業行為。
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礎上,銀監會多次下發風險提示,培訓指導各地在分類處置的同時,視其情節輕重採取暫停、整改、移交公安等處置措施。
第三,在風險處置方面,銀監會指出要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裸貸」等風險事件處置力度。
對「裸貸」等校園網貸風險事件,銀監會積極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會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建立協調聯動監管整治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各部門合力出擊,及時掌握輿情動態,認真開展風險研判,防範風險蔓延與疊加。
據悉,「裸貸」事件偵查獲得突破性進展,全國首例「裸貸」放貸者已於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