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園民謠
校園歌曲》-短發(一年來最好聽的原創校園民謠).mp3
校園歌手(清華大學)——玻璃杯(很好聽的哦~~).mp3
四個女生-心願 (網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園歌曲)-說是幾個大學女生自己錄的.mp3
經典歌曲-老狼_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校園民謠珍藏版).mp3
台灣校園歌曲-踏浪.mp3
沈慶-青春(校園民謠).mp3
校園歌曲 - 黃昏來臨.mp3
小柯&老狼&曹芳&王箏~想把我唱給你聽(全國首屆校園歌手電筒視歌曲大賽主).mp3
校園民謠 - 悲傷的雙曲線.mp3
校園民謠-童年.mp3
校園歌曲--劉小慧-初戀情人(初戀電影)(民謠,老歌).mp3
校園民謠_老狼的歌_流浪歌手的情人.mp3
校園民謠 - 橄欖樹.mp3
校園民謠-模範情書.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07.流光.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05.重回世界.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14.原來系甘.mp3
曾經的那些 (網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園歌曲).mp3
校園民謠_校園歌曲-鄉間小路(天籟村).mp3
經典歌曲-外婆的彭湖灣(校園民謠)-張明敏.mp3
校園歌曲-一把小雨傘.mp3
校園歌曲--嘩啦啦下雨了.mp3
校園歌曲-小雨中的回憶.mp3
校園歌曲_七月(很傷感,送給畢業的同學).mp3
校園歌曲-秋蟬.mp3
校園民謠 四季歌.mp3
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mp3
經典校園歌曲-老狼-同桌的你.mp3
Ⅱ 校園歌曲,比較新的
四個女生-心願 (網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園歌曲)-說是幾個大學女生自己錄的.mp3
小柯&老狼&曹芳&王箏~想把我唱給你聽(全國首屆校園歌手電筒視歌曲大賽主).mp3
校園歌曲_七月(很傷感,送給畢業的同學).mp3
校園歌曲 玻璃杯
何靈 梔子花開
朴樹-那些花兒
王力宏 我們的歌
第一次 光良
王箏_我們都是好孩子
你的樣子――羅大佑
最初的夢想 范瑋琪
等一分鍾
梔子花開
Ⅲ 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
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
作者:郭敬明 發表日期:2003-07-07 閱讀次數:176 次
我喜歡的音樂是兩個極端——搖滾和校園民謠。我記得我第一次這么說的時候的確有人伸手過來摸我的額頭看我是不是發燒。
我有六盤心愛的CD,《校園民謠1》,《校園民謠2》,《高曉松作品集》,以及麥田公司的紅白藍系列。朴樹的白色孤獨,葉蓓的藍色憂傷和筠子的紅色激情。
我總是覺得中國五四時期和90年代初的大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五四時期有轟轟烈烈的詩歌運動,到了90年代,還有大學生為了海子的死亡而焚燒詩集以悼念。於是海子極其慘烈的死亡也隨之有了光環。90年代還有高曉松。只是我們喜歡稱他為搞笑松而已。
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應該怎樣來界定高曉松的音樂。我也不知道聽慣了重金屬的自己為什麼突然對那麼柔軟的音樂著迷。我記得我最初把高曉松的作品集借給我的朋友聽的時候,他回答我,好是好,不夠味兒,沒搖滾帶勁。朋友的回答讓我跌破眼鏡。可我卻是真正感受到那些哀傷清淡的旋律裡面所蘊藏的激情,如同夜晚大海的黑色波浪,一波一波朝我內心深處打來,雷霆萬鈞。就像杜拉斯曾說過的「潮水匆匆退去又急急卷回」。給我更多沖擊的還有他的歌詞。我喜歡的作詞人有三個,高曉松,何訓田,林夕。有樂評人曾經說過,有了這三個作詞的人,所有的詩人都該感到慚愧。何訓田的歌詞需要欣賞的人有強烈的西藏氛圍來支撐,而林夕的詞太偏重於城市裡精緻的愛情。而高曉松的詞可以在晚上聽,可以在白天聽,可以夜色闌珊時聽,可以在陽光明媚時聽。小A曾經笑著說高曉松的歌像是萬金油,百病皆治。我說不對,他的歌太老的人不能聽,太小的孩子不能聽。因為高曉松的歌詞里總是會流淌著一條青春的河,時光蔓延,哀傷彌漫,輕而易舉地就能將人覆蓋。拿給小孩子聽他還不知道是青春,拿給老人聽他們想起了青春應該是民國時的水深火熱,至於什麼青春的憂傷之類的我想和他們八竿子也打不上。我總是喜歡設想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已經大學畢業,每個人都在生活的夾縫里謀取營生,每天穿著整齊的西服穿行於石頭森林的時候,突然聽到諸如筆記本,考試,英語語法,寢室窗前的美麗香樟,同桌的漂亮女生,食堂門口常看見的帥氣男生,心愛的書包,不及格的成績單,畢業紀念冊,足球場等這些詞語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停下腳步,有多少人會湧出淚水。
然後是老狼。老狼身上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流浪歌手的氣質。我一直都記得老狼在《流浪歌手情人》里哼唱「你只能一再的一再的一再的相信我」時,表情與聲線是如何的哀傷與清澈。老狼的歌聲像是一本日記,他就一頁一頁地將他的和我們的成長撕給我們看,於是相同的年輕和憂傷浸染了當時大部分的大學生。比如他唱的給女生寫的情書,好兄弟彼此猜硬幣,午夜哀傷的電影,彈吉他的流浪歌手。當初最早聽他唱歌的人已經長大了,還沒長大的我們繼續聽他的歌。「那天黃昏,開始飄起了白雪,憂傷開滿山崗,等青春散場,午夜裡的電影,寫滿古老的戀情,在黑暗中,為年輕歌唱。」戀戀風塵,戀戀風塵。
一直以來我偏愛葉蓓,那個迎風吟唱的藍色歌手。說是「偏愛」是因為從對校園民謠的貢獻來講葉蓓的確比不上高曉松和沈慶。但是我喜歡。我最早接觸校園民謠就是聽的葉蓓,比老狼都還早。我記得第一次聽到葉蓓唱歌是在一條喧囂的大馬路上。我經過一家叫「麥田風暴」的音像店,裡面在放葉蓓的《B小調雨後》。一瞬間我停留下來,身邊所有的喧囂都立刻退得很遠,包括那輛囂張叫嚷了很久的灑水車,空氣里只有她空靈的聲音輾轉迴旋。旋律以血液的形式汩汩地流進我的身體。我覺得自己的身子像是誇父,一瞬間身體有變成山脈變成大海的沖動,皮膚上有開滿離離的野花的激情。身體消失,靈魂飛升。就是這樣,有點像佛經中的頓悟或者立地成佛。
葉蓓是個朴實無華且低調的歌手,我不知道這種性格在一個歌手身上究竟是一種優點還是一種缺點。葉蓓是聲樂專業的本科學生,可是她很少炫耀這些的確值得她炫耀的東西,她也很少賣弄她輕而易舉就達到的高音C,她就是那麼安靜而憂傷地唱,沒有喧囂和做作,如同月光下的湖泊,平靜,但有著令人眩暈的銀色漣漪。
之後我開始生活在白衣飄飄的年代。我穿越整個城市找遍了所有的校園民謠,然後就瘋了一樣地聽。可是看看那些CD的出版日期,背後總是寫著1995。這代表著什麼輪不到我說,我只能說我以後很難買到新的校園民謠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是幸福的人,因為他們可以有唯美而憂傷的旋律來當做日記本,記錄所有高昂或者哀傷的青春。
說到青春我想起沈慶,他的那首《青春》總是讓我念念不忘。有些時候生活真的就像他說的一樣:「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後悔,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碎卻不堪憔悴。淡淡的雲淡淡的夢,淡淡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雨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我想我到了很老很老的時候,老得幾乎可以隱入落日的余輝的時候,我也會記得,年輕的自己曾經很喜歡過一首叫《青春》的歌。因為這首歌就是我的青春凝聚成的油畫,我的整幅青春光彩奪目。我曾經在一個談話節目上聽到沈慶這么評價自己:青春的記錄者。不管他記錄的是誰的青春,總之我很喜歡並且很贊賞這種定位。他用音樂當做紙筆,寫下大學時代的憂傷。就像他唱的那樣:「我要埋下所有的歌,等它們被世間傳說。」
另外一首《青春》是筠子唱的。我只記得那裡面的吉他聲有著讓人落淚的破碎,恍惚的旋律,下雨的黃昏時分的冷清街道,路人空洞的眼神,一切都貫穿著舊電影昏黃的色調。筠子的聲音高昂嘹亮,可是卻有著憂傷的嘶啞,如同水晶杯子上的裂痕,聽著筠子的聲音我總會想到石康的話:「我看見一陣一陣尖銳的憂傷劃過我的心臟」。《青春》裡面有一句歌詞:我臉上蒙著雨水就像蒙著幸福。當我聽到筠子用夢囈一樣的聲音唱出這句歌詞的時候,我聽到了青春在天花板上扇動翅膀的聲音,像是藍天上嘹亮宣言。這讓我想起我看到過的一篇樂評《十三樓的折翼天使》。裡面所有的文字都浸染著一種情緒——孤獨。筠子就給我這樣的感覺,不,應該說所有的校園民謠歌手都給我這樣的感覺。那些書寫青春歌唱青春的人都離開學校了,他們意識到自己遠離了自己清澈的柏拉圖,於是他們拒絕離開,於是社會的喧囂拋棄了他們或者說他們拋棄了社會的喧囂。於是他們就孤獨了。這就有點像不想長大的彼得·潘,他不想離開童年,於是他的夥伴長大了,他一個人留在了永無島,於是他成了一個最孤獨的孩子。高曉松他們的孤獨是一種城市裡的孤獨。就像莫文蔚在《十二樓的莫文蔚》里宣揚的寂寞一樣。
莫文蔚是商業流行歌手裡面我很喜歡的一個,她在《十二樓》里准確地演繹出這個飛速發展的後工業時代給人們投下了怎樣孤獨的暗影。我想高曉松他們的孤獨也一樣。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遠離他們依戀的純真年代。我想起一個我記不起名字的愛爾蘭歌手的歌:整個城市在旋轉,可是我轉來轉去總是孤獨;喧鬧的燈火照亮了一切甚至夜幕,可照不亮我手心的孤獨;我們的青春無情地飛逝,年老的我啊依然孤獨;最後我進了天堂,可天堂里孤獨的我依然跳著孤獨的舞步。
我想把孤獨的內容演繹得最生動的還要數朴樹了,那個白色的寂寞歌手。《那些花兒》里清晰的流水聲音讓我想起時光的荏苒,一起長大的朋友分散到天涯,距離的隔斷真的讓大家做到了「老死不相往來」。青春不再,光陰不再,麻木鋪天蓋地,湧入血液心臟骨髓。大多數人習慣了,接受了,屈服了,只有朴樹不,於是他用帶著哭聲的歌問道:「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然後有人聽見,然後更多的人聽見了,於是大家一起重新痛。「新的人間,化裝舞會,早已經開演,好了再見」。朴樹說他夢到一個孩子在路邊的花園哭泣,因為他心愛的氣球丟掉了。我知道那個孩子就是那些校園里孤獨行走的歌手,高曉松,沈慶,葉蓓以及他們和她們,但我不知道那個丟失的氣球代表著什麼,我也不知道那個氣球最終飄到了什麼地方。
高曉松們的低調已經是對社會的一種退讓,可是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似乎還不滿意,於是校園民謠被逼到了死角。以前校園民謠有商業價值,於是唱片公司也樂得賺錢,當校園民謠不再有號召力的時候,於是就有了「1995」的大裂谷。斷裂,掙扎,消失。沈慶現在是一家音樂網站的總裁,西裝革履地出入任何場合。當我看到沈慶在一個談話節目上穿著西裝唱《青春》的時候,想想那個毛衣牛仔褲的沈慶真的是恍如隔世。高曉松寫書拍電影去了。老狼沒有了消息,偶爾會在某某大學的校慶上看見他,可是臉上早已沒有了年輕的飛揚,眼角的滄桑讓人唏噓。那天在一個采訪中老狼說自己對未來還沒有方向,於是我想起了他當初唱《月亮》時迷茫的樣子:「我說什麼我說什麼,我為什麼我為什麼唱起了歌」。而葉蓓則在華納公司唱情歌,聽著她唱什麼「你的懷抱」「回憶忘不掉」之類的東西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再想起她唱「夕陽下我向你眺望,你帶著流水的悲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了。不過葉蓓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她還會唱「很舊很舊的風在天上」。而庾庚戌呢?我只記得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沒唱校園民謠了,我在做設計,因為我要吃飯。「因為我要吃飯」,?
Ⅳ 麻煩大家推薦幾首校園民謠
1. 第一次 2. 光輝歲月 3. 一生有你 4. 玻璃杯
5. 丁香花 6. 水手 7. 遇見 8. 孤單北半球
9. 十年 10. 朋友別哭 11. 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 12. 再見
13. 朋友 14. 分飛 15. 美麗心情 16. 童年
17. 那些花兒 18. 太委屈 19. 挪威的森林 20. 大約在冬季
21. 祝你一路順風 22. 回家 23. 明天會更好 24. 沖動的懲罰
25. 吻別 26. 我願意 27. 蝸牛 28. 心願
29. 我可以抱你嗎 30. 我的未來不是夢 31. 一路上有你 32. 祝福
33. 回到過去 34. 暗香 35. 愛的路上只有我和你 36. 在他鄉
37. 下沙 38. 白樺林 39. 離別 40. 生如夏花
41. 燭光 42. 完美生活 43. 千千闋歌 44. 青春紀念冊
45. 同一首歌 46. 再回首 47. 龍的傳人 48. 同桌的你
49. 星語心願 50. 忘憂草 51. 真心英雄 52.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53. 萍聚 54. 掌心 55. 梔子花開 56. 窗外
57. 流年 58. 一生何求 59. 相逢是首歌 60. 大學自習室
61. 踏浪 62. 你的眼神 63. 戀曲1990 64. 最想念的季節
65. 畢業生 66. 夏蟲 67.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68. 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69. 難舍難分 70. 一無所有 71. 讓世界充滿愛 72. 青春
73.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74. 濤聲依舊 75. 蝴蝶花 76. 橄欖樹
77.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78. 再回到從前 79. 光陰的故事 80. 故鄉
81. 七月 82. 友誼地久天長 83. 執著 84. 瀟灑走一回
85. 蘭花草 86. 其實不想走 87. 青青河邊草 88. 你在他鄉還好嗎
89. 送別 90. 駝鈴 91. 外婆的澎湖灣 92.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93. 被遺忘的時光 94. 放心去飛 95. 偶然 96.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97. 給我新鮮 98. 明年今日 99. 十七歲的雨季 100. 夢駝鈴
101. 勇敢一點 102. 我是女生 103. 青蘋果樂園 104. 兩只老虎
105. 中學時代 106. 思念誰 107. 當我想起你 108. 我願你知道
109.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110. 花木蘭 111. 在那遙遠的地方 112. 路燈下的小姑娘
113. 追風少年 114. 蝴蝶飛呀 115. 蝸牛與黃鸝鳥 116. 輕舞飛揚
117. 文科生的一個下午 118. 跟往事乾杯 119. 少年壯志不言愁 120. 似水年華
121. 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 122.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 123. 永夜 124. 祝你平安
125.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126. 好人一生平安 127. 戀戀風塵 128. 寂寞的自由
129. 明月千里寄相思 130. 我們的紀念冊 131. 青春無悔 132. 純真年代
133. 忘了我是誰 134. 三月里的小雨 135. 畢業歌 136. 成吉思汗
137. 夢想 138. 流浪歌手的情人 139. 離開 140.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141. 歌聲與微笑 142. 娃哈哈 143. 未來的未來 144. 鄉間小路
145. 大中國 146. 往事隨風 147. 鄉間的小路 148. 執著
149. 賣報歌 150. 捉泥鰍 151. 張三的歌 152. 且行且珍惜
153. 模範情書 154. 星光依舊燦爛 155. 學習雷鋒好榜樣 156. 朋友首日封
157.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158. 孩子 159. 爸爸的草鞋 160. 青春日記
161. 戀曲1980 162. 難兄難弟 163. 讀書郎 164. 美人
165. 松花江上 166. 兄弟情深 167. 畢業旅行 168. 冬季校園
169. 女孩與四重奏 170. 壟上行 171. 自習室 172. 閃亮的日子
173. 我怎麼哭了 174. 早班火車 175. 單車歲月 176. 鄉愁
177. 老屋 178. 那時花開 179. 雨中即景 180. 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
181. 蒲公英 182. 白衣飄飄的年代 183. 十萬個為什麼 184. 驪歌
185. 虎口脫險 186. 青春正傳 187. 今天我們要走了 188. 想把我唱給你聽
189. 墓誌銘 190. 雙魚 191. 春夏秋冬 192. 我們的田野
193. 沖出你的窗口 194. 關於現在關於未來 195. 丁香姑娘 196. 櫻園夢
197. 秋蟬 198. 兩個女生 199. 藍色理想 200. 秋梧桐
201. 愛的叮咚 202. 我是貓 203. 沒有想法 204. 昨天今天
205. 思念總在分手後 206. 希望你明年冬天會來 207. 雨滴 208. 珍惜(蘇有朋)
209. 乾杯,朋友 210. 來自我心 211. 飛鳥與冬天 212. 當我老了
213. b小調雨後 214. 百分之百女孩 215. 流浪的承諾 216. 火車開往冬天
217. 卻上心頭 218. 上班族 219. 久違的事 220. 我們去遠方
221. 戀戀同學情 222. 未央歌 223. 我去2000年 224. 你那好冷的小手
225. 時間快轉 226. 阿美阿美 227. 踏著夕陽歸去 228. 春分
229. 歸去來兮 230. 在劫難逃 231. 媽媽的黑頭發 232. 九月(許巍)
233. 生命中的精靈 234. 冒險小子 235. 音樂蟲子 236. 流光
237. 車窗 238. 未名湖是個海洋 239. 何年何月再相逢 240. 愛已成歌
241. 北京的冬天 242. 好風長吟 243. 迪奧挨了兩刺刀 244. 那天(艾敬)
245. 再會吧!我的心上人 246. 美女徵婚 247. 故事裡的樹 248. 俏姑娘
249. 我們相識 250. 我們多麼幸福 251. 為你難過 252. 停電的晚上
253. 花雨傘 254. 赤足走在田埂上 255. 紅心歌 256. 紛紛飄墜的音符
257. 湖邊含羞草 258. 郎心似鐵 259. 年輕人的心聲 260. 雨恨雲愁
261. 等人就象在喝酒 262. 你不在的北京還下著雨 263. 小雨滴 264. 雲知道你是誰
265. 隨你而去 266. 等人就像在喝酒 267. 傘的宇宙 268. 西風的故事
269. 我沒醉 270. 憶兒時 271. 歲月(沈慶) 272. 月亮(老狼)
273. 春分立秋冬至 274. 匆匆別後 275. 時光牧童 276. 午後的雷雨
277. 我居住的地方 278. 已是盛夏 279. 來自我心
Ⅳ 郭敬明寫的《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
我喜歡的音樂是兩個極端——搖滾和校園民謠。我記得我第一次這么說的時候的確有人伸手過來摸我的額頭看我是不是發燒。
我有六盤心愛的CD,《校園民謠1》,《校園民謠2》,《高曉松作品集》,以及麥田公司的紅白藍系列。朴樹的白色孤獨,葉蓓的藍色憂傷和筠子的紅色激情。
我總是覺得中國五四時期和90年代初的大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五四時期有轟轟烈烈的詩歌運動,到了90年代,還有大學生為了海子的死亡而焚燒詩集以悼念。於是海子極其慘烈的死亡也隨之有了光環。90年代還有高曉松。只是我們喜歡稱他為搞笑松而已。
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應該怎樣來界定高曉松的音樂。我也不知道聽慣了重金屬的自己為什麼突然對那麼柔軟的音樂著迷。我記得我最初把高曉松的作品集借給我的朋友聽的時候,他回答我,好是好,不夠味兒,沒搖滾帶勁。朋友的回答讓我跌破眼鏡。可我卻是真正感受到那些哀傷清淡的旋律裡面所蘊藏的激情,如同夜晚大海的黑色波浪,一波一波朝我內心深處打來,雷霆萬鈞。就像杜拉斯曾說過的「潮水匆匆退去又急急卷回」。給我更多沖擊的還有他的歌詞。我喜歡的作詞人有三個,高曉松,何訓田,林夕。有樂評人曾經說過,有了這三個作詞的人,所有的詩人都該感到慚愧。何訓田的歌詞需要欣賞的人有強烈的西藏氛圍來支撐,而林夕的詞太偏重於城市裡精緻的愛情。而高曉松的詞可以在晚上聽,可以在白天聽,可以夜色闌珊時聽,可以在陽光明媚時聽。小A曾經笑著說高曉松的歌像是萬金油,百病皆治。我說不對,他的歌太老的人不能聽,太小的孩子不能聽。因為高曉松的歌詞里總是會流淌著一條青春的河,時光蔓延,哀傷彌漫,輕而易舉地就能將人覆蓋。拿給小孩子聽他還不知道是青春,拿給老人聽他們想起了青春應該是民國時的水深火熱,至於什麼青春的憂傷之類的我想和他們八竿子也打不上。我總是喜歡設想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已經大學畢業,每個人都在生活的夾縫里謀取營生,每天穿著整齊的西服穿行於石頭森林的時候,突然聽到諸如筆記本,考試,英語語法,寢室窗前的美麗香樟,同桌的漂亮女生,食堂門口常看見的帥氣男生,心愛的書包,不及格的成績單,畢業紀念冊,足球場等這些詞語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停下腳步,有多少人會湧出淚水。
然後是老狼。老狼身上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流浪歌手的氣質。我一直都記得老狼在《流浪歌手情人》里哼唱「你只能一再的一再的一再的相信我」時,表情與聲線是如何的哀傷與清澈。老狼的歌聲像是一本日記,他就一頁一頁地將他的和我們的成長撕給我們看,於是相同的年輕和憂傷浸染了當時大部分的大學生。比如他唱的給女生寫的情書,好兄弟彼此猜硬幣,午夜哀傷的電影,彈吉他的流浪歌手。當初最早聽他唱歌的人已經長大了,還沒長大的我們繼續聽他的歌。「那天黃昏,開始飄起了白雪,憂傷開滿山崗,等青春散場,午夜裡的電影,寫滿古老的戀情,在黑暗中,為年輕歌唱。」戀戀風塵,戀戀風塵。
一直以來我偏愛葉蓓,那個迎風吟唱的藍色歌手。說是「偏愛」是因為從對校園民謠的貢獻來講葉蓓的確比不上高曉松和沈慶。但是我喜歡。我最早接觸校園民謠就是聽的葉蓓,比老狼都還早。我記得第一次聽到葉蓓唱歌是在一條喧囂的大馬路上。我經過一家叫「麥田風暴」的音像店,裡面在放葉蓓的《B小調雨後》。一瞬間我停留下來,身邊所有的喧囂都立刻退得很遠,包括那輛囂張叫嚷了很久的灑水車,空氣里只有她空靈的聲音輾轉迴旋。旋律以血液的形式汩汩地流進我的身體。我覺得自己的身子像是誇父,一瞬間身體有變成山脈變成大海的沖動,皮膚上有開滿離離的野花的激情。身體消失,靈魂飛升。就是這樣,有點像佛經中的頓悟或者立地成佛。
葉蓓是個朴實無華且低調的歌手,我不知道這種性格在一個歌手身上究竟是一種優點還是一種缺點。葉蓓是聲樂專業的本科學生,可是她很少炫耀這些的確值得她炫耀的東西,她也很少賣弄她輕而易舉就達到的高音C,她就是那麼安靜而憂傷地唱,沒有喧囂和做作,如同月光下的湖泊,平靜,但有著令人眩暈的銀色漣漪。
之後我開始生活在白衣飄飄的年代。我穿越整個城市找遍了所有的校園民謠,然後就瘋了一樣地聽。可是看看那些CD的出版日期,背後總是寫著1995。這代表著什麼輪不到我說,我只能說我以後很難買到新的校園民謠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是幸福的人,因為他們可以有唯美而憂傷的旋律來當做日記本,記錄所有高昂或者哀傷的青春。
說到青春我想起沈慶,他的那首《青春》總是讓我念念不忘。有些時候生活真的就像他說的一樣:「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後悔,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碎卻不堪憔悴。淡淡的雲淡淡的夢,淡淡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雨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我想我到了很老很老的時候,老得幾乎可以隱入落日的余輝的時候,我也會記得,年輕的自己曾經很喜歡過一首叫《青春》的歌。因為這首歌就是我的青春凝聚成的油畫,我的整幅青春光彩奪目。我曾經在一個談話節目上聽到沈慶這么評價自己:青春的記錄者。不管他記錄的是誰的青春,總之我很喜歡並且很贊賞這種定位。他用音樂當做紙筆,寫下大學時代的憂傷。就像他唱的那樣:「我要埋下所有的歌,等它們被世間傳說。」
另外一首《青春》是筠子唱的。我只記得那裡面的吉他聲有著讓人落淚的破碎,恍惚的旋律,下雨的黃昏時分的冷清街道,路人空洞的眼神,一切都貫穿著舊電影昏黃的色調。筠子的聲音高昂嘹亮,可是卻有著憂傷的嘶啞,如同水晶杯子上的裂痕,聽著筠子的聲音我總會想到石康的話:「我看見一陣一陣尖銳的憂傷劃過我的心臟」。《青春》裡面有一句歌詞:我臉上蒙著雨水就像蒙著幸福。當我聽到筠子用夢囈一樣的聲音唱出這句歌詞的時候,我聽到了青春在天花板上扇動翅膀的聲音,像是藍天上嘹亮宣言。這讓我想起我看到過的一篇樂評《十三樓的折翼天使》。裡面所有的文字都浸染著一種情緒——孤獨。筠子就給我這樣的感覺,不,應該說所有的校園民謠歌手都給我這樣的感覺。那些書寫青春歌唱青春的人都離開學校了,他們意識到自己遠離了自己清澈的柏拉圖,於是他們拒絕離開,於是社會的喧囂拋棄了他們或者說他們拋棄了社會的喧囂。於是他們就孤獨了。這就有點像不想長大的彼得·潘,他不想離開童年,於是他的夥伴長大了,他一個人留在了永無島,於是他成了一個最孤獨的孩子。高曉松他們的孤獨是一種城市裡的孤獨。就像莫文蔚在《十二樓的莫文蔚》里宣揚的寂寞一樣。
莫文蔚是商業流行歌手裡面我很喜歡的一個,她在《十二樓》里准確地演繹出這個飛速發展的後工業時代給人們投下了怎樣孤獨的暗影。我想高曉松他們的孤獨也一樣。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遠離他們依戀的純真年代。我想起一個我記不起名字的愛爾蘭歌手的歌:整個城市在旋轉,可是我轉來轉去總是孤獨;喧鬧的燈火照亮了一切甚至夜幕,可照不亮我手心的孤獨;我們的青春無情地飛逝,年老的我啊依然孤獨;最後我進了天堂,可天堂里孤獨的我依然跳著孤獨的舞步。
我想把孤獨的內容演繹得最生動的還要數朴樹了,那個白色的寂寞歌手。《那些花兒》里清晰的流水聲音讓我想起時光的荏苒,一起長大的朋友分散到天涯,距離的隔斷真的讓大家做到了「老死不相往來」。青春不再,光陰不再,麻木鋪天蓋地,湧入血液心臟骨髓。大多數人習慣了,接受了,屈服了,只有朴樹不,於是他用帶著哭聲的歌問道:「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然後有人聽見,然後更多的人聽見了,於是大家一起重新痛。「新的人間,化裝舞會,早已經開演,好了再見」。朴樹說他夢到一個孩子在路邊的花園哭泣,因為他心愛的氣球丟掉了。我知道那個孩子就是那些校園里孤獨行走的歌手,高曉松,沈慶,葉蓓以及他們和她們,但我不知道那個丟失的氣球代表著什麼,我也不知道那個氣球最終飄到了什麼地方。
高曉松們的低調已經是對社會的一種退讓,可是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似乎還不滿意,於是校園民謠被逼到了死角。以前校園民謠有商業價值,於是唱片公司也樂得賺錢,當校園民謠不再有號召力的時候,於是就有了「1995」的大裂谷。斷裂,掙扎,消失。沈慶現在是一家音樂網站的總裁,西裝革履地出入任何場合。當我看到沈慶在一個談話節目上穿著西裝唱《青春》的時候,想想那個毛衣牛仔褲的沈慶真的是恍如隔世。高曉松寫書拍電影去了。老狼沒有了消息,偶爾會在某某大學的校慶上看見他,可是臉上早已沒有了年輕的飛揚,眼角的滄桑讓人唏噓。那天在一個采訪中老狼說自己對未來還沒有方向,於是我想起了他當初唱《月亮》時迷茫的樣子:「我說什麼我說什麼,我為什麼我為什麼唱起了歌」。而葉蓓則在華納公司唱情歌,聽著她唱什麼「你的懷抱」「回憶忘不掉」之類的東西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再想起她唱「夕陽下我向你眺望,你帶著流水的悲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了。不過葉蓓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她還會唱「很舊很舊的風在天上」。而庾庚戌呢?我只記得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沒唱校園民謠了,我在做設計,因為我要吃飯。「因為我要吃飯」,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鼻子酸酸的。排山倒海,物是人非啊!也許就像李碧華說的那樣:「很多隱退的演員重新復出,不要以為是割捨不下藝術,皆因付不起醉生夢死的代價。」對校園歌手來說,很多人隱退不是不喜歡校園民謠,而是付不起理想至上的代價。
聽到庾庚戌采訪的那天晚上我就做了個夢,夢見高曉松葉蓓他們一起唱《孩子》:「我想跑跑得很快,心在不安里飄盪,但看一看四周,想到你已白發蒼蒼。春天的花朵,開在冬天的雪上,風吹過的過去,我們從未曾忘記,想和你分享,可是你已經老了。孩子孩子我還是孩子,孩子孩子我不是孩子,你原諒我吧,別對我說吧,我原諒你了,可我終於哭了。」
我一直不願意接受某些媒體所宣稱的「校園民謠時代的結束」。我在等待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純真年代能夠重新降臨。會有憂傷的歌手會在校園里彈吉他,會有為海子焚燒詩集的悼念儀式。可是按照眼前的情況來看好像希望很渺茫。也許在我大學畢業以後,我會對著我即將離開的校門說:校園民謠的時代真的過去了。我想那一刻我會聽見黑色的勁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的聲音,如同午夜最後一班飛馳而過的地鐵。但是我想我會深刻地記得,那些歌手曾經是我生命花園里的灼灼桃花,我旅途驛站的陽春白雪,我青春的夜空里瞬間綻放而又轉瞬即逝的美麗焰火。就像葉蓓的《蒲公英》:「一開始/我就站在這里/在風裡面長大/沒人路過身旁/為了你一句叮囑/你留下的舊地圖/我穿著這件衣裳/守著這片山崗/天黑了/沒有星星的夜/沒有雨的春天/沒有你的流年/我不怕迢迢路遠/我不怕浩浩人煙/我要隨著風飄落在你的腳邊」。那些寂寞的年輕人就像蒲公英一樣,站在山崗上,守候我們心裡的純真年代,守候一份希望渺茫的希望,守候一份我們曾經的堅持。
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夕陽下我向你眺望,你帶著流水的悲傷。
Ⅵ 推薦幾首校園民謠,在迎新晚會上唱的
《我們都是好孩子》、《白樺林》、《心願》(四個女生唱的)、《輕舞飛揚》、《明天會更好》
Ⅶ 校園民謠有哪些人
1987年,北大藝術教研室的青年教師徐小平寫出了校園民謠《星期天》,同期還有北大人的《搖搖滾滾的路》、《陝北1988》和清華人的《唧唧復唧唧》、《一走了之》等經典之作。他們是內地校園音樂人的代表,創作水準足以領當時流行樂壇的風騷,可惜因種種原因沒有造成全國性影響。而與此同時,《外婆的澎湖灣》、《鄉間小路》、《蘭花草》等校園歌曲從寶島台灣飄到祖國大陸,讓年輕人耳目一新,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充斥了「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之類的歌聲。在恢復高考十年之後,校園民謠成為內地高校校園的一道獨特風景。
台灣刮來校園民謠之風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羅大佑的這首《童年》,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入內地,最早由歌手成方圓唱出時,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可以說,台灣校園歌曲是內地校園民謠的創作範本,從劉文正的《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到羅大佑的《童年》、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靈》、齊豫的《橄欖樹》等,台灣的大批充溢校園風情的歌曲,至今仍在眾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心中回響著,李泰祥、葉佳修、齊豫、蔡琴、羅大佑等台灣校園民謠的主要代表人物也對內地校園歌曲的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簡單的歌詞,清澈的旋律,在那個信息相對封閉的年代,校園民謠成為了無數年輕朋友的心靈雞湯。那些旋律即使在今天聽來,一樣能夠打動人心靈深處的那根弦。
內地「乘勢」掀起民謠熱
1992年,從清華退學的高曉松創作了《同桌的你》,標志著「第一代校園歌手」的成熟。1994年春天,由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公開發行,紅遍大江南北。從此,校園民謠從地下傳唱轉到上榜流行,校園歌手多年來的心血得到大眾及業內的公認。多少人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這一年幾乎成了中國內地歌壇上的「校園民謠年」。
1994年,一盒名為《校園民謠》的磁帶出現,這盒收入了老狼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郁冬的《離開》,艾敬的《那天》等歌曲的盒帶以颶風般的速度流行起來。這盒磁帶中的歌曲,是由北京各高校在校大學生或畢業生創作的,歌曲旋律優美、歌詞清新雋永,既有時代氣息,又貼近大學生的心聲,一推出就引起強烈的共鳴,征服了千萬學子的心,校園民謠成為那兩年內地歌壇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到了1996年,一張名為《青春無悔》的專輯撞響了無數人的心,60萬盒的銷量也讓急轉直下的中國流行樂唱片業及時地挽回了一點面子。這場由台灣刮來的校園民謠之風刮過內地的時候,許多的內地歌手就這樣懷揣著青春與夢想,以及對於音樂的一腔赤誠,在內地掀起了一陣「校園民謠」熱。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許秋漢、高曉松、郁冬、老狼、葉蓓等。
從「迎風飄揚」到「隨風飄散」
時光流轉,老狼、高曉松這一代歌者謝幕了,他們帶走了一個時代,也給後來者留下了生存的空間。沒有了他們的校園民謠很快被一批新人繼續唱起,當然,這種斷代的繼承不可避免地丟失了很多的東西。
朴樹的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可以看成是校園民謠的一個轉折。他走出了高曉松時代的白衣飄飄的瀟灑和長歌當哭的浪漫,多了一份對社會咄咄逼人的抨擊。之後,雖然葉蓓、筠子、水木年華等人的極力挽回,但校園民謠終於還是荒蕪了。到 2003年,年屆中年的老狼出版新專輯,他說要嘗試新的風格,唱城市裡的風花雪月,那一代的校園民謠終無可挽留地消散了。
在這之後的幾年,隨著音樂資訊的豐富和學生們音樂及樂器知識的豐富,校園歌手的數量不斷龐大,每年數不勝數的校園歌唱大賽也選拔出了很多校園新星。但是,除了水木年華等被有實力的音樂公司看中並加以包裝外,大多校園音樂都處於「休眠」 狀態。所以說到校園民謠,人們一下子就能想到的還是老狼的《同桌的你》。這當然說明了高曉松、老狼等人的音樂魅力,但同樣也說明了校園民謠在創作和演唱上出現精英分子的「斷層」,只有朴樹和水木年華等少數代表人物承接著校園民謠的命脈。
校園民謠的未來在哪裡?
校園民謠欲再續輝煌,很多人曾將希望寄託在老一輩校園民謠創作者和演唱者身上,那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在日新月異的21世紀,怎麼還能指望那些已脫離校園多年的人再背負起重振校園音樂的重擔呢?聽眾都期待著來自校園的音樂新生力量、真正富有時代感的「新校園歌曲」。那麼,是否真的會有人能承擔起這份責任呢?
如果中國現在還有民謠的話,它們在唱著什麼呢?讓我們聽聽楊一、野孩子、小河、萬曉利、周雲蓬、王娟的音樂吧,這是一些娛樂媒體從不染指的名字,他們從校園民謠的冰冷時代一路走來,他們像一張張線條各異的素描。這是與製作包裝流水線生產工序絕緣的不同的聲音。人們通過他們分散的獨唱得知,民謠,不僅是浪漫、押韻的青春和多愁善感的排比,民謠還可以是狂奔、壯麗的傷口和魚死網破的想像。他們中間有人雲游四方,實踐著童年的夢想;他們大多經歷了幾年的考驗期,正式(或自費)出版了自己的專輯。但有一點不能不讓人困惑:他們歌唱得越具體,面對他們的聽眾越少。
很多人說校園民謠變得面目全非了,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但其實校園民謠這么多年來經過太久的時間洗禮,從未改變它原有的色彩。如果說到「變化」,或許也只是社會變了,我們的心態變了。
每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升起,青春永遠會邁著輕盈的腳步翩翩而來,正如齊豫所說的那樣:「校園民歌像一條船,也像一顆種子在發芽。」校園民謠二十年,雖然紅火的時間像是一場吹過的風,但不停有音樂人希望可以把這份承載著青春的夢想承接下來,為我們的時代留存追尋的線索。這,也許就是校園民謠永不會消失的原因。
Ⅷ 校園民謠的校園民謠概述
簡介
每一首歌都來自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發生在你生活的四周,執著的大地,永恆的校園民謠!
熟悉的旋律引起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又在似與不似之間……讓一首首難忘的歌曲流過時間的長河,匯成永遠的經典。希望本光碟能陪伴著您,再次品味這優美的歌曲和動聽的旋律,在歌聲中回憶過去的好時光……
曾經的白衣少年是否還在歲月中張望;曾經的青澀年華是否還是那麼鮮艷光華;曾經有理想沖動,夢想飄揚;曾經有風花雪月,歌聲流淌……細細回味,純真的情懷依舊;慢慢品嘗,青春的旋律悠揚。
校園承載著無數人的夢幻心願,寄託著無數人的美好回憶。當青春走過,所有的過往都化為一段段清澈旋律沉澱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並不斷撥動著心靈的琴弦,這就是校園歌曲,我們的純真年代。
01 同桌的你
02 那天
03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04 故事裡的樹
05 離開
06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07 等人就像在喝酒
08 我們相識
09 青春
10 上班族
11 流浪歌手的情人 歌曲代表
1冬季校園
2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
3這種心情4昔日重來
5紅色天空
6老屋
7最後
8想你
9沒有想法
10同桌的你(伴奏版) 簡介
製作人的話:校園民謠,其實是一種文化,而不是一種簡單的音樂類型。它來自於校園,同時又融匯了多種多樣的音樂風格;它描寫著校園生活,但在今天,它越來越多地成為連接校園與社會的亮點。
校園民謠產生於一群人,因此代表它的也將是一群人。在這個專輯中,採用了許多新的創作和演唱組合,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名字,新的面孔和新的感覺。
校園民謠如果作為一種音樂,也許會像一陣風般地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我相信,它會永遠延續下去。
曲目1. 情感往事
2. 你是朋友嗎?
3. 你不在的北京還下著雨
4. 青春同路人
5. 初戀
6. 不安
7. 理想主義·EMPTY
8. 情人
9. 上學·上班 簡介 發行時間 1994年 唱片名 沒有圍牆的校園 表演者 許秋漢 表演者 巴特爾 表演者 韋展輝 表演者 陳涌海 表演者 苗陽 表演者 廖岷 表演者 王小穎 表演者 羅雪 表演者 易榕 出版者 北京印象音樂工作室/北京東方影音公司 1994年,由北大學生創作結集出版的《沒有圍牆的校園》這張唱片,是校園民謠風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音樂先鋒找到這張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當年的北大校園歌手許秋漢,跟著他的回憶,去窺探十年前校園民謠在北大這座最高學府里的風景。
一切從圍牆說起
在中關村的太平洋和中海電子市場之間,有一條並不寬的街——海淀南路。曾幾何時,這里是一條通往海淀圖書城的商業街,也是假證件和盜版光碟販子的聚集地。但很多年前,街的北邊是一堵並不高大的圍牆。跨過這堵牆,北邊就是詩人、學者、文化精英聚集的、包含了燕園和未名湖這兩個文化標志的北大校園。1994年,在北大師生一片喧鬧的爭論聲中,這堵圍牆被轟然推倒,在原來的牆基上,建起現在人們所能看見的這條商業街。也就是在這一年,北大的學生們推出了一盤名叫《沒有圍牆的校園》的磁帶,雖然幾乎是同時製作的,但由於出版的時間比另一張主要由清華學生創作的校園民謠合輯《校園民謠1》稍晚了一點,於是這盤磁帶便被很多人歸入了校園民謠歌曲的跟風之作中。
當這座圍牆被推倒11年以後,當初這張專輯的出品人,82級的北大學生渠萬春與辭去了華納唱片中國區總裁的職務、回到北大文化產業研究所當客座教授的83級學生許曉峰,又在緊鑼密鼓地搗鼓一張《未名湖是個海洋——北大原創音樂20年紀念》的專輯。而《未名湖是個海洋》這首歌的作者,就是當初《沒有圍牆的校園》的主力創作者之一的許秋漢。
1991年進入北大社會學系的許秋漢,直接參與了《沒有圍牆的校園》的製作,也是1994年北大推倒圍牆的見證者之一。這座不起眼的圍牆的倒下,在一些北大人的心目中,其意義之重大不亞於當時柏林牆之於德國人。圍繞著這堵牆的激烈爭論從北大延續到了社會上。相對於清華的實干傳統來說,北大人家國天下的情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正是這樣的傳統,註定了北大的音樂也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搖搖滾滾的道路」。
北大:在校園民謠中缺位?
在校園民謠還沒有大規模地以音像製品的形式出現以前,北大原創的校園歌曲在數量上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而且之前像徐小平的《星期天》、池永強《搖搖滾滾的道路》(均作於1987年)等一批歌曲散落在各種合輯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以學校作單位來比較,北大學生曾經發表的歌曲數量和質量並不輸於後來一夜之間成為校園民謠旗幟的出身於清華大學的那些作者。但說起校園民謠,幾乎所有人第一個聯想到的人不是高曉松就是老狼,而在三輯《校園民謠》里,也很難找到北大人的身影。
許秋漢談起那時合輯製作的情形:「本來製作人打算出一個我的專輯,那時候我寫的歌數量已經足夠,但我自己覺得品質還是不夠好,不是從市場的角度,而是以我自己的標准。後來就改成了出北大學生的合輯。但那時候其他的北大學生也大多都像我這樣想,覺得音樂的創作,應該像王洛賓那樣,積累幾十年,等到五、六十歲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再把它寫出來。」
風花雪月與家國天下
許秋漢很坦率地承認:「這張唱片做得不好,其實是必然的。最關鍵是北大人的理念造成的,其次才是那時的一些機緣巧合。外部的原因是那時候中途換了策劃人,而且製作的想法落實得比較晚,但歸根到底還是北大的學生不像清華的那麼上心。清華無論是歌手,還是策劃人,都比較務實,他們是把發行音樂作為一件實事來做,結果人家就開創了市場。我們都是抱著玩的心態,壓根就沒打算要讓它廣泛流行。錄《未名湖是個海洋》的那天,我白天還要考試,晚上就在錄音室里一邊捧著筆記復習,一邊錄音。」
不過,如果僅僅把《沒有圍牆的校園》當成一張失敗的校園民謠跟風之作,北大的故事就沒什麼意義了。實際上,這張唱片是否應該劃入和《校園民謠》系列相承的一堆作品中,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一切還得再往前倒推個十年。高曉松從清華退學,寫出了《同桌的你》,這是1992年的事了。我們記憶中的這些校園民謠,大都是那幾年間的作品。但這一切並不是憑空地冒出來的。醞釀成這一切的乃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1990、1991年之間的「草地音樂會」風潮。據高曉松回憶,北大、清華的草坪,經常有詩朗誦結合吉他彈唱的聚會,草地是開放性的,於是一圈一圈的人圍上來,便成了一個大歌會。那麼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這種歌會清華北大的人都是湊在一起的,但另外有一些聚會是只有北大人才熱衷於參加的,那就是1989年以前的探討時事、詩歌、音樂、文化的有組織的學生聚會。
北大人與清華人在情懷上的不同最後直接體現在音樂上面,清華的學生中,風花雪月的小情調佔了大部分。翻開唱片的宣傳文案,《沒有圍牆的校園》就用了「新校園歌曲」這個概念來區別於《校園民謠1》,後來北大的一個校園DJ寫道:「『新校園歌曲』擺脫風花雪月的個人情感,以強烈的人文精神和社會批判意識直面人生。」刨去為了宣傳而標新立異的因素,至少可以看到北大人在心底里是不願把自己的歌曲和校園民謠歸於同一類的。
後來的情況更加證明了這一點。1989年以後,由於外部原因的影響,校園裡面那股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的豪氣逐漸降溫,風花雪月的東西開始佔主流地位,於是許秋漢們號稱心懷天下的作品反而成了小眾趣味,「我們的東西都是少數人寫少數人聽,」許秋漢如是說,「到了1993年黃小茂策劃校園民謠合輯選歌的時候,北大的、清華的和其他學校的東西都擺在他面前,但是為什麼人家就選了清華而沒選北大的,不管是從市場,還是從審美趣味的角度出發,都是自有道理的。」
曲目
抒情的A面:
已是盛夏
溫馨天堂
往事
起風
未名湖是個海洋
星期天
搖滾的B面:
回鄉偶書
蝴蝶的翅膀
廢墟
安全行車365天無事故
我沒醉 發行時間 2005 唱片名 未名湖是個海洋 表演者 Various Artists 作者 許秋漢 作者 關偉 作者 等許秋漢 作者 夏威 作者 水源 作者 焦健 簡介
此套唱片20首歌曲的演唱者同時也是創作者,年紀最長者已經年逾五旬,最小的則還是三年級的本科生。他們不全是北大學生,但都曾在北大工作過或生活過,同北大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感聯系,例如早年圖書館東草坪吉他彈得最棒的秦水源和北大藝術教研室的老師徐小平。此專輯是由許曉峰和渠萬春兩位北大校友個人名義出資製作的一套公益唱片。分兩張,20首歌,都是北大學生原創原唱,其中有華納前總裁許曉峰,新東方副校長徐小平,《校園民謠1》作者之一廖岷等。唱片由北大學生操作,收入全部捐獻給北大,用於支持在校學生的文藝創作。
唱片中收錄了北大20年來大部分優秀的原創歌曲,其中很多都是當年北大乃至其他高校的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飽含著那一個年代的特殊情結,例如80年代曾經傳唱一時的《陝北1988》、《溫柔夢鄉》,在高校學生中影響甚廣的《星期天》、《搖搖滾滾的路》以及有「北大地下校歌」之稱的《未名湖是個海洋》等,音樂符號,也同樣不可避免地塗抹上了中國高校20年來經歷的變遷的痕跡,它屬於北大,也同樣屬於每一個經歷過校園生活的人。
曲目
1-1. 未名湖是個海洋
1-2. 長鋏
1-3. 什麼時候
1-4. 星期天
1-5. 有為青年司馬懿
1-6. 愛情傳說
1-7. 紅毛衣
1-8. 真感情
1-9. 給我一個溫柔的夢鄉
1-10. 糖
2-11. 陝北1998
2-12. 搖搖滾滾的路
2-13.張木生
2-14. 敲開
2-15. 風中的新娘
2-16. 孔雀到時候東南飛
2-17. 無奈
2-18. 湟水河
2-19. 致老朋友
2-20. 流動的青春
Ⅸ 校園歌曲
《校園歌曲》-短發(一年來最好聽的原創校園民謠).mp3
校園歌手(清華大學)——玻璃杯(很好聽的哦~~).mp3
四個女生-心願 (網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園歌曲)-說是幾個大學女生自己錄的.mp3
經典歌曲-老狼_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校園民謠珍藏版).mp3
台灣校園歌曲-踏浪.mp3
沈慶-青春(校園民謠).mp3
校園歌曲 - 黃昏來臨.mp3
小柯&老狼&曹芳&王箏~想把我唱給你聽(全國首屆校園歌手電筒視歌曲大賽主).mp3
校園民謠 - 悲傷的雙曲線.mp3
校園民謠-童年.mp3
校園歌曲--劉小慧-初戀情人(初戀電影)(民謠,老歌).mp3
校園民謠_老狼的歌_流浪歌手的情人.mp3
校園民謠 - 橄欖樹.mp3
校園民謠-模範情書.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07.流光.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05.重回世界.mp3
新校園歌曲1 玻璃杯 14.原來系甘.mp3
曾經的那些 (網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園歌曲).mp3
校園民謠_校園歌曲-鄉間小路(天籟村).mp3
經典歌曲-外婆的彭湖灣(校園民謠)-張明敏.mp3
校園歌曲-一把小雨傘.mp3
校園歌曲--嘩啦啦下雨了.mp3
校園歌曲-小雨中的回憶.mp3
校園歌曲_七月(很傷感,送給畢業的同學).mp3
校園歌曲-秋蟬.mp3
校園民謠 四季歌.mp3
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mp3
經典校園歌曲-老狼-同桌的你.mp3
校園歌曲專輯: http://www.mymtv.net.cn/zj/15516/index.html
1 卓依婷明天會更好
3 卓依婷--童年 MTV
4 羅大佑 童年
5 花兒樂隊 MTV讓我們盪起雙漿
6 歌聲與微笑
7 巧千金(哇哈哈)MTV
8 老狼_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9 老狼《同桌的你》
10 送別
11 校園歌曲 玻璃杯
12 心願 非常不錯的一首歌
13 窗外(校園歌曲經典老歌) 重溫舊夢
14 一生有你 水木年華
15 在他鄉 水木年華
16 何靈 梔子花開
17 卓依婷校園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支持正版
18 吳奇隆_祝你一路順風
19 毛寧-濤聲依舊
20 李春波 小芳
21 校園歌曲串燒木吉她版
22 忘了我是誰
23 魯冰花
24 小龍人,我是一條小青龍
25 采蘑菇的小姑娘
26 白樺林
27 蘭花草
28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9 踏浪
30 朴樹-那些花兒
31 卓依婷 小草
32 老人與海MTV 海明威
33 王力宏 我們的歌
34 臧天朔 朋友
35 周華建 朋友
36 Beyond 光輝歲月
37 張震岳-愛我別走
38 約定(光良)
39 約定-周惠
40 最具夢幻的愛情世界 完美世界 水木年華
41 第一次 光良
42 王箏_我們都是好孩子MV
43 你的樣子――羅大佑
44 最初的夢想 范瑋琪
45 徐懷鈺 --分飛
46 千千闋歌陳慧嫻
47 呂方 朋友別哭
48 羽泉 奔跑
49 齊秦大約在冬季
50 離別
51 丁香花
52 張學友一路上有你MTV
53 張傑 一路上有你
54 祝福mtv 張學友
55 成龍李宗盛_真心英雄
56 游鴻明-下沙
57 萍聚
58 再回首
59 周傑倫 回到過去
60 同一首歌
61 蘇有朋 珍惜mtv
62 葉倩文 - 瀟灑走一回 MTV
63 鞏俐《瀟灑走一回》
64 張含韻 熱情的沙漠
65 任賢齊 我是一隻小小鳥
66 周華健 其實不想走
67 相逢是首歌俞靜
68 齊豫 橄欖樹
69 朴樹_生如夏花
70 孟庭葦_野百合也有春天
71 張含韻-最想念的季節MV超清晰
72 張鎬哲 --如果再回到從前MV
73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 周華健
74 水木年華-再見了最愛的人
75 在那遙遠的地方 童安格
76 小虎隊_紅蜻蜓
77 水木年華 琥珀
78 水木年華《蝴蝶花》
79 小虎隊_追風少年
80 瓶中沙 Twins DVD清晰版
81 林志穎懷舊金曲:[十七歲的雨季]
82 唐磊菊花香
83 水木年華 輕舞飛揚
84 秋日戀歌
85 飛鳥與冬天
86 張柏芝—星語心願
87 原曲原唱校園歌曲30年經典演唱會
88 離別(校園PARTY)
89 讓人潸然淚下的畢業歌曲—《七月》
90 下雨 你沒聽過的校園歌曲
91 【懷舊吉它】木吉她《菁菁校園》
92 一把小雨傘
93 極好聽的一段國外校園影視歌曲
94 校園嘻哈MV-無級生
95 女孩的心思你別猜
96 校園原創MV《等一分鍾
97 校園歌曲串燒木吉它版!
98 梔子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