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27中學
濟南來市27中學創建於1958年7月,是自一所有著較高社會聲譽的傳統名校。學校共有36個教學班,在校生2000餘人,教職工153人,其中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45人,11人被評為濟南市學科帶頭人,5人在職讀研深造,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建有達到國家教育部Ⅰ類配備水平的各類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師人人有微機,學生班班多媒體,實現了校園網上辦公和網上教學。學校開拓進取,走科研興校、特色辦學之路,成立了山東正道棋校,挖掘了圍棋這一傳統文化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體的育人功能。棋校成為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八家棋類教育活動中心之一。
2. 濟南第27中屬於哪一區域
27是育英中學吧,屬於市中區
3. 濟南第二十七中學
濟南第二十七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是一所有著五十版年輝煌歷史的老校。1987年後劃權分為區屬初級中學。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位於全市初級中學前列,社會聲譽卓著。 教師5人,市骨幹教師16人,區學科帶頭人、學科中心組成員13人,在職教育碩士5人,研究生課程班9人,區首席教師2人。操場面積2850m2。
4. 濟南第27中學的師資力量
該校創建於1958年7月,是一所有著較高社會聲譽的傳統名校。學校共有36個教學班,在校生2000餘人,教職工153人,其中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45人,11人被評為濟南市學科帶頭人,5人在職讀研深造,師資力量雄厚。
現任黨支部書記、校長張德雲為濟南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她愛崗敬業,廉潔勤政,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
5. 濟南27中學在哪
27中在經四路和緯三路交叉口的東北角
你可以坐K50路到「大觀園站」下車專,下車後向回走屬30米到大觀園十字路口,向西步行到第二個路口就是緯三路了(約300米),向右拐(北)就到了,在路東
從山經到濟南信息工程學校的話,這個學校有兩個校區,分別如下:
西校區:市中區林祥南街166號(人民商場對面往裡走小路)
也是坐K50到「人民商場站」下車,走路南魯能大廈西側的那條小路往裡走
東校區:歷城區王舍人鎮朝山街316號。
那就麻煩了,快到我家了,你可以坐K107到花園庄(也是花園路西口)下車,到歷山路上坐8路或者106路到「市裡三院」下車,下車後向西步行1分鍾到路口向南走就看見了。
6. 濟南第二十七中學的發展前景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學校開拓創新,走特色辦學之路,創辦了圍棋特色學校----山東正道棋校。棋校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全國8家棋類活動中心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的一所將圍棋列入正式課程的全日制中學。正道棋校現已擁有學區九年一貫制圍棋班23個,約800名學生。棋校本著「以棋育人,文棋並重,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短短三年多的實踐,棋校學生在各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績。2001年元旦期間,27中承辦了「中建杯」山東省少兒圍棋錦標賽,棋校代表隊一舉獲得了團體冠軍;2002年8月,恰值中日邦交30周年,由棋校棋手組成的「濟南市中學生圍棋交流團」赴日本山口縣進行了友好訪問,在日本圍棋界產生了較大影響;2003年濟南市少兒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比賽中,學校代表隊,榮獲四項團體項目中的三項桂冠,一項第二名;2003年中考中,棋校生50%升入重點高中……;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向社會展示了27中全面育人、突出特色、發展特長的重大成果。
優良的校風、規范的管理、濃厚的育人氣息,鑄就了學校的輝煌成就。學校多次被上級領導部門授予「市德育規范化學校」、教書育人」、「電化教學」、「勤工儉學」、「實施容貌工程」、「教師基本功訓練」先進單位及「廉潔勤政」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並率先通過市中區實現初步教育現代化的達標驗收。涌現了以褚愛華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區級師德標兵、百佳教師、教學能手;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生、特長生,為濟南中學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奮斗無窮期。21世紀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學校領導及全體教師決心在「三個代表」思想指引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創新,乘勢而上,以前所未有的胸襟、膽識和魄力,務實創業,努力在未來學校的競爭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把27中辦成「科研+創新」型的泉城一流名校。
7. 濟南第27中升學率怎麼樣
還可以,在市中區算是不錯的學校了,濟南市的中學已經沒有重點非重點回這一說法,都是答省級規范化學校,重點非重點是家長們從自己來衡量的,升學率方面沒有詳細的數據,我的學生講還是不錯的,每年約有30多人能升入實驗中學,100多人進山師附中,關鍵是看孩子在學校的排名和成績來定。校服每年都會有些變化。
8. 濟南第27中學的介紹
該校創建於1958年7月,是一所有著較高社會聲譽的傳統名校。學校共有36個教學班,在校生2000餘人,教職工153人,其中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45人,11人被評為濟南市學科帶頭人,5人在職讀研深造,師資力量雄厚。現任黨支部書記、校長張德雲為濟南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她愛崗敬業,廉潔勤政,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
9. 濟南27中學校訓是什麼
1.濟南第二十七中學學校校訓是:團結、勤奮、求實、進取。
2.學校簡介:濟南第二十七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始建於1958年。學校佔地面積8091 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864.39 平方米。目前學校共有28個教學班,在校生978人,教職工137人,教師本科率為94%。在「堅信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一切為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理念下,學校不斷探索現代管理制度,提升教育品質,打造優秀教師團隊,建設和諧校園、人文校園、學研校園,引領校風、教風、學風,努力向創「精緻優雅、內涵深厚、崇知尚禮、敬業友群的具有鮮明棋文化特色的泉城名校」目標邁進。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逐步形成嚴、實、活教風和嚴、勤、鑽、恆的學風,以及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校訓,以養成尊師愛生、嚴守法紀、團結友愛、勤奮學習、謙虛謹慎、勇於進取的校風。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明顯成績。
1987年中考升學率為99%,比1981年和1982年分別增長3.9%和7.4%。 1987年在全國政治小論文比賽中,范立礫獲二等獎。
1989年於睿坤被評為山東省三好學生。
1990年於睿坤獲華東地區中學生知識競賽三等獎,時丁被評為省三好學生。教師先後有18人次獲市級以上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教師程顯慶的論文《布魯納的學科結構理論在教學中試用》 在1985年全國物理教學研究會上獲三等獎,1989年被評為市中區拔尖人才。
教師史恩萍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1989年被評為省優秀教師。
書記周茂祥1984年被評為泉城園丁,1987年被評為市政治思想先進工作者,199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4.學校勇於創新,大力推進制度改革,率先在市中區推出了首席教師評聘制、名師梯隊建設工程,為人才成長、教師培養搭建了舞台。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課程改革,倡導質量立教,科研興校。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班班多媒體,率先進行合作學習課改實驗,逐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學案引學---思議導練」。並被評為市中區有效課堂研究優秀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教師精心編寫的學案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素材,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為落腳點,使學生養成勤於思考、學會合作、善於表達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追求新知、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學校致力於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質。「十大教育改革創建行動」及21個社團活動的蓬勃開展,進一步豐富了「素質教育」、「教師發展工程」的內涵,促進了師生的共同發展,積淀了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以棋育人、文棋並重」的圍棋特色辦學,弘揚了民族文化,充分開挖了圍棋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身的育人功能,廣泛開展的圍棋文化普及活動,多年蟬聯全國、省、市圍棋冠軍,擴大了在全國的影響,成為我市特色辦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作為市中區京劇進校園唯一的一所試點中學,學校以「熟悉京劇,尊重藝術,傳承文化,提高素養」為宗旨,以音樂課堂為主陣地,以多元活動為載體,以師生參與實踐體驗感悟京劇文化的魅力、提升師生人文素質為價值取向,由點帶面學做演一體化的教育形式、主題系列化層層推進的各類京劇體驗活動,使京劇藝術成為二十七中校園文化的新亮點。
學校科技藝體活動蓬勃開展,倡導「學科學--活動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愛科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全國省市組織的發明創造、無線電測向、航模等競賽活動中,學生頻頻獲獎。學校籃球、乒乓球等傳統體育項目也成績斐然,始終位居全國、省三甲。
10. 山東省濟南市第二十七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建有達到國家教育部Ⅰ類配備水平的各類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師人人有微機,學生班班多媒體,實現了校園網上辦公和網上教學。學校開拓進取,走科研興校、特色辦學之路,成立了山東正道棋校,挖掘了圍棋這一傳統文化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體的育人功能。棋校成為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八家棋類教育活動中心之一。
優良的校風、規范的管理、濃厚的育人氣息,鑄就了學校的輝煌成就。學校多年被授予「教書育人」、「電化教學」、「教學工作」、「市德育規范化學校」等榮譽稱號,是「山東省棋類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科普實驗基地」,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特長生,為濟南市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學校有一支素質強、水平高、作風正的幹部隊伍。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學校領導班子堅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結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致力於建立富有27中特色的幹部機制和利於人才成長的學習型管理機制,率先在市中區進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出了後備幹部競聘制;啟動了「名師工程」,推出首席教師評聘制、班主任競聘上崗制等激勵機制,充分了調動教師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學校還建立優秀教師梯隊、命名了「褚愛華級部」、「武樹濱工作室」兩個團體,同時創造一切機會,推薦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和高層次學歷進修,不斷搭建教師成長成功的平台,發揮首席、骨幹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
學校始終不渝的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堅信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一切為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理念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以人為本」,堅持德育為首,注重德育創新,相繼開展了以「尊重與愛」為主題的系列教育,在培養學生完整人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突破。學校不斷強化師德建設,注意在實踐中提升教師師德,明確提出全體教師要「以德從教」,注重培養自己的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師表形象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課程改革,倡導質量立教,科研興校。為扎實推進新一輪改革,學校提出了「科學、省時、高效地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含金量,還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發展與創新的寶貴時間」的口號,要求教師積極探索適合現代教育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真正主人。
為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全力加快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建設,率先在全區建立了高規格的多媒體專用室,實現了教師人手一機,學生實現了班班多媒體教學。學校建有齊全的各種功能教室,建有以行政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信息平台,充分運用網上信息資源管理和教學,滿足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學校開拓創新,走特色辦學之路,創辦了山東正道棋校,開挖了圍棋這一傳統文化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身的育人功能。實踐中,學校堅持「以棋育人、文棋並重、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短短五年,棋校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並在全國形成影響。棋校成為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八家棋類教育普及中心之一。
學校加強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在進行校園校舍改造,改善辦學條件,改造圖書館、閱覽室之際,還大力營建書香校園、厚重學校的文化內涵,積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學校科技活動蓬勃開展。活動中,學校倡導「學科學,活動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愛科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在省市區組織的各類競賽活動中,學校學生頻頻獲獎。
學校多次被上級領導部門授予市德育規范化學校、市科普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新課改實驗學校優秀單位、區教書育人、教學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涌現出了以褚愛華、武樹濱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區級師德標兵、百佳教師、教學能手;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生、特長生,為濟南中學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