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欺凌受害者

校園欺凌受害者

發布時間: 2021-06-20 12:38:08

❶ 在校園欺凌中,受害人該怎麼樣維權

受害人要收集相關的證據,及時告知老師和校長,依法維權

❷ 校園暴力受害者應該怎麼反抗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絡上報導的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有學生殺老師的,有學生群毆學生的,不一而足。如今,校園暴力不再是男孩子的「專利」,有些女生的暴力傾向一點也不遜色於男生。就在前一周,我所管理下的高二年級也發生了學生群毆事件,幾個學生於晚自習後在校外圍毆一學生。 前一段時間,來自外部的校園暴力事件「50天內6起校園血案」震驚國人,在中央領導人的多次指示下,在各地政府、公安、教育等多個部門聯手下,這類暴力事件暫告一段落,但來自校園內部的暴力事件卻仍是層出不窮。而且,這些來自校園內部的暴力事件是防不勝防的,因為這些「施暴者」就在校園內,和受害者朝夕相處,不是外在的防範可以防範的。一直以來,關於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始終是學校工作的主題,可惜在素質教育口號掩飾下的應試教育,還在繼續弱化著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殊不知,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而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學業上大學或找工作。然而,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非一人一校之力可以解決。但作為教育工作者,從自身做起,認真細致地做好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工作,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從來抱怨都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 大家肯定還記得2004年曾經轟動一時的「馬加爵事件」,馬加爵曾經是一位在學業上非常優秀的學生,但其內心又是那樣陰暗,其犯下的罪行是那樣令人發指。我最近再次在中國上搜索關於這一事件的前後報道和分析評論,以期對當今接連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能有所啟示。我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材料進行了整理,想在班主任培訓會上帶領班主任一起學習和思考。 馬加爵事件(校園暴力事件)反映出的社會現象: 1.人都是善惡並存的,我們要懂得警覺人性中的惡,人們要想實現利益最大化,需要做出一定的自我約束,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做了大量的揚善抑惡的努力,所以,我們輕易不會看到人性中惡的一面。避免這種惡的方式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立刻脫離刺激環境,以及絕不在情緒沖動時做決定。當然,僅有這點遠遠不夠,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對。 2.與馬加爵過度的「去聖化」傾向有關。「去聖化」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人們尤其是青少年人由於在生活中見到太多欺騙行為,或者由於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懷疑價值觀和美德的存在。他們不願聽從任何人的勸告,不相信生活中還存在值得珍視的、神聖的、具有永恆意義的事物。因為過度的「去聖化」傾向,而喪失了人所擁有的一種最基本和最健康的本能:悲憫之心。他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偶然就這樣成了必然。一個人,常常是因為不懂得珍重自己的生命,而輕視別人的生命,並最終毀掉自己。 3.馬加爵沒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倫理,具備底線倫理有助於形成道德焦慮,也就是會使人在考慮是否傷人的時候產生強烈的擔心、害怕和不安,這種感覺往往可以有效制止一個人的惡行。 4.不懂得用建設性方式幫助自己。人要確立建設性幫助自己的理念,使自己進入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因此,假如一個人以貧困為由而採取反社會的行為,是自己去選擇被貧困和社會不公正的第二次傷害。 5.缺乏一些基本的有助於人健康發展的人格特點。此外,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格特點是:同情能力,也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6.學生缺乏最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人與人相處,如果發生了沖突,一定要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絕不翻舊賬,這是最容易激怒對方的事,尤其是不能戳別人痛處,這最容易讓別人惱羞成怒,怒不可遏。 7.馬加爵缺乏社會支持系統。每個人從客觀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會支持系統,如父母、老師、領導等,他們都有支持我們的基本義務。如果一個人平時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那麼,他的親朋好友在他需要時,都會成為樂於支持他的人。 馬加爵在他的自白書中說,他們都說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隱私都說給別人聽,讓我感覺是完全暴露在別人眼裡,別人都在嘲笑我。 對此浙江大學姜乾金教授認為,馬加爵固然有人格方面的種種缺陷,但整個社會群體只重視和強調一種價值觀是有失偏頗的。比如,80年代大家都搶著下海經商,覺得有錢就是實現了人生的價值。這導致人們只願意接納和尊重有錢的人,而看不起窮人和鄉下人,從而不顧及這群人的內心感受,不接納對方,視之為異類。正是這樣一些不斷堆積的不良的心理刺激給馬加爵提供了仇恨別人的土壤。同學之間應該尊重差異,學會欣賞獨特性。當個體在群體中受到孤立、排擠和歧視時,行為容易沖動。冷漠和敵意讓人產生逃避感。社會是多元的,要學會尊重差異。這種觀念要從小教育、滲透。如缺乏這樣的教育,一旦碰到不如意,反社會性就會增強。 針對這類問題,作為家長和教師,應教會孩子用心傾聽不同的聲音,學會尊重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 我想起一個國外的媽媽這樣教育孩子說,無論你將來做什麼,在媽媽眼裡都沒有高低貴賤,即使是洗碗,只要你用心去做,想到你是在服務別人,你的人生就有價值。 想想我們面對的學生的父母,平日里都對我們的孩子的未來,說過些什麼樣的話呢?或許,這位國外媽媽的話,真的應該引起為人父母的深刻思考

❸ 一般被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都是什麼樣的

就是裝高傲,自大的,以為自己有多牛逼的那些人,還有一些老實的

❹ 校園暴力會給受害者帶來哪些傷害

一般來說,校園暴力的施暴者會用毆打的行為來欺負受害者,會使受害者受傷。如果是多人毆打很容易會讓受害者重傷甚至死亡。

❺ 校園欺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校園欺凌造成的後果是雙方面的,對受害者與霸凌者都有一定的影響。

一、對於受害者,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墳墓。


二、對於霸凌者, 首先,行為實驗表明,當你成為霸凌他人的人時,並不會獲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負他人時可能會體驗到強烈的憤怒、羞愧、罪惡感。

其次,霸凌行為可能是習得的。很多霸凌行為的實施者同時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對象,可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行為模式,這類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鬱、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欺凌者並不是勝利和強勢的存在,他們的人生並不會好過。據調查,小時候曾作為校園欺凌者孩子,在長大後有更高的風險參與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為。

❻ 那些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後來都怎樣了

我就是和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我現在還不是活的好好的,也許我是神經比較大,只是現在還有點討厭當初欺負我的那些人罷了,只是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太願意在他人面前說起那段經歷罷了……哎。

我記得我遭受過兩次校園暴力,一次是在小學,一次是在初中。小學的那次是一個比我瘦小很多的男同學整天欺負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們教室外面、他抬起腳來朝我的肚子蹬了一腳,雖然最後是我沒有受傷、他反而倒地了,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不舒服。不過後來我不知怎麼和他成為了朋友,他還經常邀我去他家看神奇寶貝的動畫片,於是這個校園暴力就和平解決了。

我覺得真正的暴力是初中的那次,初中的時候有一群很社會的女生組隊欺負我和一些看起來比較老實、不敢吱聲的女生,她們會在體育課休息或者是那個女生一個人的時候過去,然後用那個女生的一些缺點嘲笑她,有時候女生沒有反應她們甚至會動手,和我同被欺負的一個智商有點問題的女生就被她們打過。記得我當時比較胖,她們就一直說我胖,還給我取外號,每次大老遠見到我就笑著叫我外號……初中的那段時間我是真的感覺很難過、又想報復回來可是又真的沒辦法報復,當時想告老師可是又沒有證據,想打她們又怕她們更狠地還擊。還好我初中還有幾個玩的好的朋友,不然感覺我也會被打甚至更慘。

想想我這種神經大條、不愛記仇的人到現在都還討厭那群人,那種比較心靈脆弱、敏感的受害者可能受到的傷害會大的多。在這里我極力反對校園暴力,希望家長和老師等人能夠重視校園暴力,這不是小孩子間正常的打鬧,這種行為輕則給受害人留下陰影,重則受害人自殺、殺人。

❼ 校園欺凌事件侵犯受害者哪些權利

人生保護權

❽ 遭受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將施暴者殺了算犯法嗎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它應該符合五個條件:
一.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 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
四. 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五,對不法侵害行為人,在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時,所造成損害的行為。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❾ 校園欺凌會波及到哪些人

知乎用戶「簡單心理」表示,欺凌不僅僅是兩個對立方所產生的行為。在欺凌發生的瞬間,所有在場的人都會被捲入其中。Salmivalli在研究中把參與到欺凌的人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除欺凌者與受害者外):

協助者(assistant)是欺凌中最大的幫凶,也是最軟弱的。在欺凌者首先實施欺凌行為之後,協助者會迫切地想要加入到其中。我們校園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一開始只有一個人欺負人,後來更多的人加入。協助霸凌者好像是一種保護自己的行為,類似「站隊」:我跟你是一撥的,我幫你欺負別人,你別欺負我。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