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事件的思考
① 《少年的你》主講校園霸凌事件,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
校園霸凌它是一直有的,它可能包括語言上的攻擊、人際關系中的排擠。大多數情況下會被小孩子自身的不懂事而模糊化,國外的「暴力」則是要受到懲罰的。教導自己的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學會雙方換位思考。家長要學會要求孩子思考自己被同學們排擠時的感受,自己是什麼感覺。
來源於網路
而老師在校園霸凌事件中,除了在教育上的缺位之外,還有可能是校園霸凌案的施暴者和助長者。而且絕大多數孩子面對來自學校師長的霸凌,大多數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很少跟自己的家長訴說,對家長訴說也會被家長理解為「嚴師出高徒」,這樣也導致了「爛掉的蘋果」會越來越多,最後成為老師的常態。
② 杜絕校園欺凌事件讀後感
範文1:
校園欺凌觀後感
懲治、遏制校園暴力,治理校園欺凌問題再一次提上了國家議事日程。那麼,家長和學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這未必可行。法制文明要從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還長,但必須得堅定走下去:促進法律健全,使我們的孩子從小具備正確的法制素養、法制意識,既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維護共同生活的校園環境等。
近日,一條海南省瓊海市「長坡中學打人」的視頻在網上流傳。據南海網報道,事件發生於5月20日。此外,該校5月18日也發生了一起學生打人事件。5月21日上午,瓊海市教育局就此視頻事件召開緊急會議,提出七項措施專項治理校園暴力。此事件距離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於4月28日向各地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個月。4月28日,重慶市彭水縣桑拓中學一名學生在廁所內遭到至少三名學生群毆,胸部被利器捅傷致死。同日,遼寧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學課堂上,初二男生呂某遭同班同學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絳縣,15歲少年張超凡被多名同學在網吧毆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縣某中學,一名女生被其他幾名女生逼迫脫衣下跪、扇耳光,旁邊多人圍觀起鬨,但自始至終沒有一人出來勸阻……
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原本安寧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於曾經遭受校園欺凌的張宇來說,更是如此。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欺凌事件發生後,校園再也不是自己嚮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書包里。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張宇回憶,「慶幸的是,那群欺負我的學生,之後沒有再來打我。」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光興認為,對於被欺凌者來說,如果心理層面得不到及時疏導,可能會陷入兩種極端:陷入抑鬱中不能自拔,甚至會產生自殺想法;或尋找比自己弱的目標,將情緒轉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變為新一輪的欺凌者。
範文2:
校園欺凌現象的感想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相當多,手段及其兇狠,行為及其惡劣,畫面觸目驚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讓人感覺社會的黑暗似乎不會因為這些處在良好環境下的「太子」與「公主」們有所改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本不應發生的事情呢?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似乎不會因小小的新聞報道所杜絕,是什麼樣的環境讓這本該單純善良的孩子如此猖狂,一個號稱擁有「5000年優秀傳統美德的怏怏大國」,竟然無法制止如此惡劣的行為,似乎父輩的成就多麼顯著都只是徒勞,沒有繼承,也沒有能力發揚,有點可悲吧!
按理說,在第一次的校園欺凌發生時,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也定會引起家長與老師的警覺,與教育研究人員的反思。但是事情似乎沒有想像的那麼完美與簡單,反而將這種暴力色彩籠罩在育賢才、為師表的校園,一些充滿江湖暴力、哥們義氣的思想壓力,讓更多的學子心有餘悸,把清靜、和諧的學府弄的糟糕、洄盪!為什麼人們沒有從中得到教訓呢?為什麼讓這種風氣繼續延續下去?試問:究竟要發生多少案例才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究竟讓多少祖國的花朵香消玉損才後悔莫及呢?如果說,祖國的發展必然要犧牲許多無私的奉獻者,教育的發展要以孩子之間的相互摧殘作為代價,似乎這個代價有點昂貴。
校園欺凌問題引出一個問題,就是人生處處是選擇。選擇,一次生命的鄭重承諾。人生是一次選擇,選擇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順流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航船則能勇往直前,鵬程萬里;而逆流的航船隻能是舉步艱難,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渦永遠打翻而深沉海底。選擇,是一次對人生的不斷完美。
謹慎做出每一個選擇,讓我們的青春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燦爛。
③ 校園暴力事件的心得體會 500字
今年以來,網路上屢屢頻現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視頻和圖片,這種以強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為觸目驚心,施暴手段傷盡天良,深受其害的學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絞,為之又看的我怒火三丈。誰家的孩子不是寶,不知道到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會里,在育人子弟的書香校園里,竟然還在遭受慘無人道的摧殘時,將會是這個家庭永遠的痛。而那些從施暴現場過路人的冷漠,更是讓人心寒。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有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
同學之間正常的磕磕碰碰,小沖突小摩擦,混同於以強凌弱成性、拉幫結派成癮的暴力摧殘,這種暴力傾向已經嚴重影響了學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更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成果,應當引起家長、老師、社會、學校高度的重視。也許你我身邊的校園還算穩定,誰也不敢保證這種惡劣的蔓延趨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身邊的學校和學生。因此,無聲呼籲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將我們身邊還沒有發生類似事件的情況下,重視防範於未然。
首先,希望教育部門要努力提高對教育戰線的教學質量,明確老師的責任承擔范圍的嚴厲性。老師要時刻灌輸自己的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認清形勢,遵紀守法。加強學生德智體的正確發揮,同時,青少年必須樹立正確道德觀和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成良好品質,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勇於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於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或大聲呼叫。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無聲總結分析誘發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其主觀上跟現在學校走向商業化,重視收益成果,淡化了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教育,其次同學生日聚會等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場所影響和聚集成幫派,捷徑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誘等綜合影響。客觀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觸一些暴力影片,恐怖游戲,社會黑勢力後缺乏定律和錯誤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幫結伙,形成幫派,導致演變為現實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脅、恐嚇和虐待時,擔心被接二連三的打擊報復,最終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學校老師和家長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這些施暴者更加為所欲為,膽大包天的越演越惡劣。無形中把美好和諧的平安校園的同學之間形成暴力強勢和弱勢群體的的惡性差異,最終造成極大的社會惡劣影響,導致弱勢一面的學生望校生畏,由此導致受虐學生因身心健康的摧殘和心靈的陰影而精神失常的,或死亡的案例歷歷在目。
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我們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會有孩子,我們應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出發,有責任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在當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轉折點這個關鍵性階段,隨時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我們更有義務維護校園平安,讓青少年能擁有健康快樂,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安心無憂的接受教育,豐富儲備文化知識。呼籲全民動員,提倡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灌輸引導我們身邊的青少年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提高自身良好素質,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告誡我們的孩子認清這種暴力摧殘同學的行為是可恥的,更是一種犯罪。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形式。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細節投入,就是我們的家長,若有孩子住讀在校的,千萬要記得,經常電話問候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判斷是否遭遇校園暴力的侵擾,必要時親自去學校觀察,叮囑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勇敢的大聲呼救,事後火速告訴家長和老師。同樣告誡孩子千萬遠離參與校園暴力行為。
而我們的人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相對提高洞察力,時刻關注自己學生的變化,發現苗頭不對勁時,要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勇敢站出來對校園暴力說不,並積極揭發。
如何將這種暴力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並徹底解決,這項工作除了更全面完善各項教育措施和獎罰條令條款,必須得到我們的家長、老師和社會團體、各界部門等積極響應,熱心配合,銘記防範於未然的重要性,做好表率對他們進行健康引導,提高我們的孩子和身邊青少年防範校園暴力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能力。把握正確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有用青年而共同努力。
同時;呼籲全國人大考慮能否修改法律章程,是否將凡是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預謀、組織、策劃和施暴的在校學生,視情節輕重取消其永遠不能參與高考資格。
④ 校園霸凌事件你怎麼看
導讀:最近對於學校里孩子出現的類似「霸凌」的事件會比較多,並且也引起了社會上關心這些問題的人們的特別關注。當然作為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會更為注意這些問題的出現。
這不最近就發生在廣州的南沙區一個悲慘故事,而起因也是由於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打架事件造成的。當我們聽到和看到這樣的時間的發生時,多少心裡都會很難受的,畢竟不希望類似的事件在出現,更不要以生命的巨大代價來作為犧牲。
重點提示:事情的出現,也使得當地的教育部分和其他的社會機構更多的關注,也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⑤ 校園霸凌事件屢禁不止,該如何從源頭杜絕此問題
現在,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校園欺凌的新聞。我們對校園惡霸的殘暴行為感到驚訝,也為惡霸們所遭受的痛苦而悲傷。校園欺凌的危害不言而喻。校園欺凌的諸多特點也決定了校園欺凌的處理十分不容易,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從社會視角來說。為了防止校園欺凌,社會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第一,治理社區社會治安問題,特別是學校附近的社區管理,應加強管理,增加攝像頭數量頭部監控。二是改善網路文化環境,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暴力的二次傷害。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填補法律空白。從學校和社會的角度共同努力,一定會改變現在狀況,從源頭杜絕此問題。
⑥ 對校園欺凌事件的看法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並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不登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⑦ 校園霸凌事件反映了怎樣的人性之惡
人之初,性本惡,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