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河南伊川校園暴力視頻

河南伊川校園暴力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6-20 17:16:54

㈠ 初中生遭多人圍毆強迫做俯卧撐,校園暴力該怎樣杜絕

從古至今校園暴力都是一種難以解決的案子,因為施暴者的年紀非常的小,也沒有辦法對其追究太大的責任,在河南潢川縣又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一名中學生。被多人圍毆,原來是這些人想要找這個中學生要錢,但卻沒有達到目的憤怒之下將這個中學生帶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不僅毆打他,還強迫他做俯卧撐,要想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絕不是一日之事,而是需要長久的堅持和。學校家長,公安機關,還有被施暴者共同的努力。每年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一直以來,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都不算完善,在抓到施暴者後,也只能對其進行簡單的拘留和教育,其實這並不能起到太大的威懾作用,所以每年都有校園暴力的發生,這樣的案子也很難杜絕。

家長更是應該多關心孩子,有的時候孩子其實已經向你求助了,但是你選擇了漠視,又或者你覺得這只是件小事,根本不值得你關心。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很多孩子心思都非常的惡毒,他們會做出各種各樣超出你的想像的事情,所以當你的孩子向你求助,又或者你發現你的孩子行為有些不對勁時,一定要及時的找到真相,等到自然而然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如果有可能的話,公安機關的人員也可以走入校園,對實施校園暴力的人起到一定威懾的作用。

㈡ 河南一高中生遭多人寢室暴揍,校園暴力會帶來那些危害

如果孩子在學校進行了校園暴力對孩子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也會讓孩子性格變得非常膽小懦弱,長大以後沒有任何責任心,也沒有自己的觀點,更沒有自己的看法,對孩子一輩子都有著很大的危害。

㈢ 河南一初中生遭多人圍毆強迫做俯卧撐,校園暴力何時休

河南一初中生遭多人圍毆強迫做俯卧撐,這是時代的悲哀,青少年的成長是社會及其關注的,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多愛護。

什麼是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學校內部的暴力攻擊行為,行為人主要是青少年學生”。

校園暴力的對策

(一)家庭:營造和諧氛圍,塑造良好習慣

(二)學校:加強教育引導,提升內在修養

(三)社會:凈化社會環境,優化資本構成

㈣ 大家如何看待校園暴力事件呢

對於校園暴力這個問題,首先這是一個古已有之的現象,是心理需要得到認同的孩子,靠著欺凌弱者的行為來獲得一個感知,這種感知就是我很好我很強大,欺凌者得到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種行為恰恰說明他是一個弱者,而其往往是因為家庭的不幸福,需要孩子在外面找到一種認同感,即使這種感覺是通過傷害他人而獲得的。而這種人又往往會將義氣看的很重,若沒有人告訴他且讓他認同這種行為為什麼是錯的,那他往往會繼續錯下去,直到釀成大禍。

最後,學校和家長應該多多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則,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孩子正處於對世界探索的時期,對很多事情的對錯,只有一個朦朧的感受,及早預防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㈤ 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還能好好做同學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不僅發生在學生之間,也發生在師生之間:
4月15日,安徽省蒙城縣范集中學一英語老師因收發試卷與學生發生沖突,視頻顯示,老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激烈的肢體沖突;3月27日,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大一學生盧海清在成龍校區一宿舍學習室被室友用菜刀殺害,起因為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執……據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經媒體報道的校園霸凌事件就高達42起。而且,校園暴力施暴者日益呈現低齡化特徵。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主任胡鄧副教授分析:「受教育程度低的學生更傾向於用武力這種最原始本能的方法去解決沖突。」對於目前我國校園暴力頻發的狀況,他認為原因之一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學生缺乏對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理性認知。
在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楊芷英教授看來,校園暴力頻發,學校教育需承擔一定責任:「我們目前的教育更關注學業方面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情緒反應等關注不夠。」此外,楊芷英認為校園暴力的發生也有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因素,「從社會深層原因看,社會分配不公,競爭環境比較激烈,學生在面對競爭時處理不當會導致矛盾的激化。另外,來自影視作品、電子游戲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心理上對暴力行為 脫敏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她指出,孩子的許多行為往往是一個社會學習的過程,一般父母有暴力行為,或者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的,孩子存在校園暴力行為的情況就會更多。
如何破解?楊芷英認為,「首先要培養青少年樂群善良的品質,教會青春期的孩子調控情緒,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化解矛盾。同時學校除了對抗性、競爭性的活動外也應設立一些需要合作的活動,在共同面對任務的過程中養成協作意識。」
同時,要建立有效的懲戒機制。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儲殷副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刑法》規定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意味著未滿14周歲以及14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暴力行為被排除在法律之外。此外,我國目前法律實際上以物理後果作為判斷危害性的主要依據,而大部分校園暴力、霸凌的物理傷害程度較低,卻對被侵害人心理造成極大傷害,法律低估了暴力行為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傷害。
對比國際經驗,我們看到,目前許多國家已對校園暴力採取專門對策,美國絕大多數州已通過立法來加強對校園暴力的預防和懲罰,澳大利亞通過《全國安全學校框架》來協助學校積極打擊校園內學生間欺辱行為。
在預防和及時制止校園暴力行為方面,學校、教師和家庭的責任也應當被格外重視。英國政府就高度重視教師的作用,專門培訓教師掌握識別校園欺凌和進行早期干預及行為矯正的方法。美國法律規定,學校必須提供舉報霸凌事件的渠道,教職員一旦發現這類行為必須舉報。校園暴力發生後,對家長也同時進行懲戒,如要求父母上訓導課程,一起進入司法程序,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等,已成為許多國家探索的方向。
室友為何成熟悉的陌生人
北京某高校的大二學生小蔡習慣獨來獨往,就算回到宿舍也直接窩進床簾里。在小蔡居住的六人間宿舍里,每個床鋪上都掛上了厚厚的床簾。室友回來,彼此也不打招呼,徑自沉浸在各自的小空間里。「也有時候想要主動交流,可一抬頭,看到的是厚厚的床簾、聽到的是此起彼伏敲擊鍵盤的聲音,只能悻悻放棄。」小蔡的話代表了許多大學生的心聲。
此前,有媒體曾面向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發現,8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的同學關系淡漠。
室友本該是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親密度最高的人群,但如今卻成為「熟悉的陌生人」。談及原因,楊芷英認為:「目前孩子普遍存在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比較自我。一方面與不少學校片面重視智力培養、忽視完善的人格養成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這一代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有關,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同伴關愛,也不太懂得如何主動與人交流,發生摩擦後解決矛盾沖突的能力也相對較弱。」
在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宋曄教授看來,網路時代助推了校園人際關系的淡漠:「信息時代使人際交往趨向虛擬化與媒介化,具體表現為,網路中熱情外向,但在真實世界卻不知道如何交流。」
楊芷英也分析,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往往又回過頭來,將網路上的虛擬世界作為逃避現實交往的心理「庇護所」,在現實世界交往越不順利,越從網路中尋求安慰,繼而更排斥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對此,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充分認識並積極採取行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們就自發倡議不裝床簾,室友之間敞開心扉、真誠交流。2012級本科生朱君所在的宿舍就被評為「2015年北京市優秀宿舍」,宿舍內,四個來自不同省份、性格特徵完全不同的女孩兒,彼此坦誠相對,共同探討學業,分享生活中的困惑與喜悅。
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組織自發行動起來,倡導改善校園人際關系淡漠的現狀。從國外的「Free Hugs」衍生而來的「抱抱團」,在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學校都曾先後開展,志願者們在校園內穿上卡通玩偶服裝,向過路同學提供擁抱。「肢體語言的傳遞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減少心理距離,讓兩個人之間很快就建立起信任和比較親近的關系」,楊芷英認為。
校園人際為何過早社會化
「表弟不擅與人交往,在學校里充大款到處請客。已欠下同學三四千塊,該怎麼辦?」一位網友在網上這樣求助,不少跟帖者表示類似情況在身邊並不少見。
環顧周圍校園,學生到了新的環境之後,常常會採用以金錢換取友誼的社交方式,而在大學校園內,這類情況更加普遍。老鄉間請客吃飯是常事,為加入社團或換屆選舉而請客應酬也已成為社團潛規則。
除此之外,研究生將「導師」稱為「老闆」,將師生情誼異化為市場僱傭關系也頻遭詬病。而學生為老師花錢買禮物,更是從大學、中學蔓延至幼兒園。
胡鄧認為,「給老師送禮,尤其是教導中小學生給老師送禮,是成人社交關系在校園中的映射,也是焦慮的家長因競爭壓力所致。」
「社會上的浮躁、功利風氣對校園內的青少年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社會發展、轉型過程中的矛盾在校園中的體現。」 楊芷英也分析,「要營造良好的校園人際氛圍,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一方面應該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制度建設和宣傳倡導,弘揚師德,鼓勵老師平等對待學生,給予學生公平的發展、成長機會,主動拒絕送禮行為。」楊芷英說。
還有專家提出,希望學校能夠通過加強引導、學生自治等方式,讓更多人意識到過早社會化、功利化的危害,倡導健康、向上的校園人際關系。

㈥ 濮陽一高中男宿捨出欺凌事件,學校應如何制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濮陽一高中的一段長達10餘分鍾的校園暴力視頻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因為視頻中一名學生遭受其他四個男生的毆打,視頻中他被其他男生打耳光,扯頭發。更可惡的是他們還用棍子施暴,並且還將棍子打斷了都不停手。不過現在公安機關已經插手了,將他們幾個煩事的學生進行了刑事拘留,因為他們還沒滿16周歲。

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加強校園進出人員的檢查,禁止攜帶刀具等暴力使用的工具。加強校園學生的思想教育,防範暴力事件,分析校園暴力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權衡,暴力與學習的影響。

所以我覺得再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不要害怕,要勇敢的告訴老師和父母。去尋求他們的幫助,不要想著自己能解決好。遇到事情要試著和家長溝通。還有就是一定要選擇報警。因為警察出警是有記錄的,而且會做筆錄,這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也是到時候留有證據的關鍵性。讓施暴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㈦ 河南一名高二學生參與群毆重傷,校園暴力誰之過

校園暴力問題的出現也能夠讓我們看到在社會學校家長學生方面誰都有責任。所以當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誰都不要想著逃避,因為誰身上都有一種責任和使命。作為社會而言,沒有傳播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讓人們走上了歧途,尤其是在孩子上學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形成一種較為固定的價值觀,他們可能會模仿著社會上人們的行為。

校園暴力就是學校里的一顆隱形炸彈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爆發,而且他的危害極其強大,作為學校家長一定要多加註意,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知道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處理矛盾。

㈧ 請告訴我幾個校園暴力的實例 有加分

來自同學

·深圳中學生斗毆視頻震驚網民

4月4日,深圳新聞網視頻的兩條新聞:深圳寶安沙井職業中學成人高中的高二的一名男生,將另一名男生打倒在地,用手中的木棒對著倒地男生的頭部等部位猛打,其動作極為粗暴……針對這些學生打架事件,在校的學生都反應平平,學校方面也稱「深圳新聞網上的兩則視頻新聞,從圖片上看很惡劣,實際上是小事情」…[全文][評論]

現象:校園暴力時刻威脅讀書郎?
追問:誰給了「校園江湖」的滋長空間
案例:
四名小學生打死初中生 年齡小不能立案
北外女生不滿被舉報留宿男生刺死同學
「少年幫」瘋狂作案 校方為何捂著不報
西安女生遭裸體毆打 被仙人球扎胸部
新生拒絕老生勒索 學生會幹部將其打死
女大學生逼女同學當眾手淫
馬加爵殘忍殺害四名同學

來自教師

·湖南一教師砍死4名學童砍傷16人

2004年9月30日,湖南一學校新調入的男教師攜帶菜刀沖上該校一、二年級的教室,在不到10分鍾的時間里製造了又一起校園慘案:4名學生被砍死,另有12名學生和4名教師被砍傷,其中多人重傷。該教師曾在精神病醫院接受過治療,醫生曾警告不能讓他受刺激。「如果他有精神病,為什麼他還可以做老師?」…[全文][評論]

現象:究竟是誰在「妖魔化」教師?
追問:「禽獸教師」為何頻繁出現?
案例:
遼寧一中學5老師和6學生廝打
小學老師校園內砍殺20師生
四歲小孩被老師打破嘴致尿褲子
教師猥褻43女生學校為其保密
甘肅一學校體罰學生成風如「集中營」
教師體罰學生後給家長下跪道歉
學校變相體罰惹禍 湖南初三學生猝死操場

來自校外

·北大醫院幼兒園15名兒童被歹徒砍傷

2004年8月4日,一男子在北大第一醫院幼兒園內持刀行凶。接到報警後,三輛巡邏車及8名民警在1分鍾內迅速趕到現場將正在行凶的歹徒制服,同時,將受傷的15名兒童和3名教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目前,除1名兒童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2名傷者傷勢較重外,其餘人員無生命危險。犯罪嫌疑人徐和平是該園臨時工…[全文][評論]

現象:全國校園安全行動抓獲嫌疑人1.3萬
追問:嚴峻的問題:校園安全誰負責?
案例:
河南八男生睡夢中被砍死(組圖)
甘肅15名學生被砍成重傷(圖)
山東發生「校園慘案」24名學生傷
河南汝州校園慘案追蹤 為只死狗砍死9人
山東9-20慘案兇手被判處死刑
廣州惡男多次恐嚇、搶劫在校學生
每年三千大學生非正常死亡

㈨ 關於河南信陽一初中生遭7人圍毆一事,你有何看法

什麼是校園霸凌?

根據網路詞條的解釋,校園霸凌指的是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事實上,校園霸凌一直存在於校園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同齡人之間的欺壓行為,主要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不過,在通常情況下,校園霸凌都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其實這也是不對的。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犯罪嫌疑人才會進行校園霸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也是一種教育的缺失,如果在校期間,老師有說過校園霸凌的嚴重性,恐怕校園霸凌事件就會少很多。因此,當務之急,是加強學生對校園霸凌的認識,讓他們遠離校園霸凌。

㈩ 倒地遭多名女生圍毆踹頭 校園暴力何時休

一、為什麼要講校園暴力問題當前,校園暴力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教育領域的一大頑症,長期困擾著世界各國的政府和人民。在美國,每年都要發生數十起校園槍擊事件、數千起校園暴力案件,造成無數無辜的在校學生受到傷害。在我國,校園暴力案件也是不斷攀升,居高不下。根據網路網的一項網路調查顯示,有50%的學生表示身邊存在校園暴力,11%的學生表示曾經遭遇過校園暴力。有15%的學生表示自己存在暴力傾向,可能會用暴力解決問題。僅今年以來,在網路上熱炒的校園暴力事件就多達17起,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比如今年6月份網上流傳的「熊姐打人視頻」中,一名被稱為「熊姐」的女生不斷地抽打另一名女生的臉,還扯頭發、拳擊肚子、腳踹小腹,最令人憤怒的是她的飛腿動作,助跑十多米,飛腿踢向女生背部,將其踹倒在地。8月份,網上再次流傳出河南新鄭「布鞋妹妹被打」的視頻。一名穿著黑色布鞋的女生被五六個女生推搡、毆打,用棍子戳,用腳踹,打人者則哈哈大笑。視頻結束時,還有人命令布鞋妹妹對著鏡頭笑一笑。今年2月,雲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小張因與同學小林發生爭執,持匕首將勸架的高三學生小趙刺死,將小林刺傷。年底,在我們身邊的黃石六中連續發生兩起校園暴力,造成兩名學生命喪黃泉。10月29日晚9時許,六中學生甲(男,18歲)為報復同學乙(男,18歲),邀約社會青年朱某(男,26歲)等6人,在中窯灣華萊士炸雞店門口,用匕首將某乙刺傷,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12月10日晚6時許,六中高二學生丙(男,16歲)與同學丁(男,17歲)在教室上晚自習時發生口角,進而扭打在一起,隨後其中一人倒地,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這些情況都表明,校園暴力問題不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形勢越來越嚴峻,危害越來越嚴重。校園暴力,已經成為當前影響我國青少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前進、影響未成年人成長進步、影響我國社會和諧的嚴重問題,必須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二、校園暴力的危害和特點不言而喻,校園暴力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首先,是對被害人及家庭的危害。對被害人來說,失去的是生命或者身心健康。比如我市第六中學的兩起校園暴力事件中,兩條鮮活的生命永遠離開了我們。有的受害人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比如河南新鄭的「布鞋妹妹」被打後,身心崩潰,不久就離家出走,至今未歸。對家庭而言,失去子女的父母從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陷入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據我省公安機關的統計,2009年,發生在校園的暴力案件達890餘起,受害死亡的學生達11人,受傷或致殘215人。這些,都給被害人及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其次,是對暴力行為人及家庭的危害。去年我曾講:「年輕人犯錯誤,上帝可以原諒,但法律不會原諒」。《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明確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有的同學可能會想,我是學生,還沒有滿十八周歲,不負法律責任吧?錯了,《刑法》明確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就是說只要滿十四周歲,就要負刑事責任。在我市第六中學發生的學生甲邀約社會青年刺死同學乙的命案中,學生甲(現在應該叫犯罪嫌疑人甲)很可能會被判處很重的刑罰。據統計,2009年,因實施校園暴力而被我省公安機關打擊處理的學生達291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隨著我國科技水平和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所有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罰的人,在政府網路和公安網路上,終生都有違法犯罪紀錄,和個人身份信息始終相連,今後在找工作、出國、結婚時,都會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可以說一生的前途都會受影響。大家千千萬萬要注意這一點,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後,是對國家,對社會的危害。校園暴力,對社會的危害也是極其巨大的,這種危害是隱形的,非物質的,是對公眾安全心理的傷害,對社會穩定和工作、學習、生活等正常秩序的破壞。其中,對社會公眾心理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比如,上海的「熊姐打人」視頻現身網路後,對無數網友造成心理沖擊和傷害,數百名網友發出「網路召集令」,在熊姐學校門口召開「屠熊大會」,憤怒聲討打人的熊姐,要求熊姐道歉。校園暴力還對公眾、學生和家長普遍造成恐懼和「不安全」的心理。據統計,六成學生對校園暴力心懷恐懼,八成家長擔心孩子遭遇校園暴力。同學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校園暴力的危害,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當前,校園暴力還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起因小。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了校園暴力事件。不是我瞪了你一眼,就是你弄壞了你的東西。比如雲南墨江縣校園暴力案件中,就是因為學生甲把牛奶不小心撒在了乙的書上,兩人發生了爭吵,最後其中一人拔刀,導致命案。二是手段惡劣。不少校園暴力的場面觸目驚心、令人發指。比如今年5月,雲南孟連縣某中學的8名初三女學生,對一名初二女生小艷施暴,她們將小艷拖進廁所,拳打腳踢、把地上的臟衛生紙塞進小艷的嘴裡,場面令人慘不忍睹。有的校園暴力中,男生直接使用匕首或者其它管制刀具,將對方刺死刺傷,手段十分殘忍。三是女性校園暴力案件呈現上升趨勢。長久以來一直被人們認為柔弱的女生,有的竟然成為了校園暴力事件的「大姐大」。今年以來網路的熱炒的校園暴力案件,主角都是女生,年齡只有十六七歲,實施暴力的原因僅僅是看對方不順眼,或者是所謂的「男友之爭」。這種現象,應當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三、校園暴力的原因校園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從外因來講,有社會的原因,如暴力影視、暴力網路游戲、封建迷信,都會對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影響和誘惑。也有家庭、學校、政府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辯證法告訴我們,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外因是次要的,內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們更應該從自身來找原因。1、不懂法不學法。校園暴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學法、不懂法、不守法。他們大多不知道法律的相關規定,不知道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嚴重後果,更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由此無所畏懼,為所欲為。結果,不但傷害了他人,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講哥們姐們義氣。不少同學崇尚江湖「義氣」,稱兄道弟,拉幫結伙,如果有兄弟姐妹被欺侮了,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於是集體出動,報一箭之仇。為了「哥們兒義氣」,信奉「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觀念,不考慮打架斗毆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有的和校外不良青年講江湖義氣,遇事向校外的無業青年求助,導致發生聚眾斗毆、傷害同學的惡性案件。3、不會溝通交流。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一帆風順,沒有嘗過生活的艱辛,不知世事的艱難,因此有的孩子心理比較脆弱,在遇到壓力、挫折、委屈時,不會敞開心扉與別人交流,不會與老師、父母、同學溝通自己的想法,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發生極端的違法犯罪行為。今年11月18日晚,陳家灣廣場的便民系統觸摸屏被人砸毀,損毀價值大約4000餘元。根據我們派出所調閱視頻監控錄像,查出是十六中在校初中學生徐某,因考試成績不理想,在放學時為了發泄,用石頭將觸摸屏砸毀。4、容易沖動。去年我曾經強調過:「沖動是魔鬼」,今天,我還要再重申一下。同學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難免會和周圍的人發生一些誤會,產生一些矛盾,這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矛盾怎麼?有的同學遇事不冷靜,不懂得包容和諒解,不懂得正確處理矛盾,結果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報復傷人。在雲南墨江縣發生的校園血案中,當事人就是和同學發生沖突後突然爆發,拔刀傷人。5、過早戀愛。據統計,有36%的校園暴力案件,起因都涉及早戀問題。十月份六中的校園暴力案件中,就是兩名女生發生矛盾後,其中一名女生的男友參與其中,進而引發了血案。上海的熊姐打人視頻中,也是因為熊姐懷疑對方搶了她的男友,所以組織人員對其毆打。可以說,初高中階段早戀的學生,一般都是不安心於學習的學生,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不安份守已的學生,很容易發生一些「爭風吃醋」的問題,也很容易引發校園暴力現象。以上這些,都是發生校園暴力的因素,可能還有一些原因,同學們可以自己分析、探討、寫寫心得體會。四、怎樣預防校園暴力問題1、學習法律、立大志向。同學們,一切校園暴力,都是從缺乏遠大理想、放鬆學習開始的。所以,只要勤奮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熱愛生活,珍愛生命,陶冶情操,就沒有時間和別人爭長短,爭輸贏,爭高下,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怎麼對付別人、報復別人。同時,要認真學習法律。今後,要學會把法律作為處理糾紛、處理矛盾的准繩,只要是違法的事情,都堅決不做,只要是發生了沖突,都要通過合法的手段來解決。2、遠離早戀、遠離網路。記住,戀愛是成年人的事情。在校期間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打基礎、抓學習的時間,千萬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戀愛。否則,你就會失去根基,失去基礎,就會變成「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麻煩就會接踵而至,校園暴力對你也會乘虛而入。同時,要遠離網路,特別是要遠離暴力電影、電視劇,遠離暴力網路游戲,因為這些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會培養你的暴力傾向,形成用暴力解決沖突、暴力解決矛盾的習慣和行為模式。在網路上殺人殺習慣了,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冒出這樣的念頭。所以,要培養高尚的生活情趣,不要沉迷於網路游戲。3、學會求助、學會交流。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與別人發生沖突,遭遇到校園暴力,要及時向老師、學校求助,向家長求助,向警方求助。求助的對象年紀越大越好,因為年紀越大,社會經驗越豐富,解決矛盾沖突的正確方法越多。求助的單位越權威越好。比如向警方求助,公安機關一定會公平公正、依法處理,會依法保護你的正當權益。相反,千萬不要向社會上的所謂朋友、無業青年求助。他們只會讓事情變的更糟、更復雜、更麻煩。4、學會冷靜,學會包容。特別是要正確面對挫折,正確面對沖突。在挫折面前學會冷靜,在沖突面前學會包容。在這里,我送大家兩句話。這是《周易》上的兩句經典,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什麼意思呢?天行健,就是宇宙、世界的運行規律,剛勁強健,生生不息,不受任何事物影響,不受任何因素束縛。君子,也就是人,就要天一樣,自強不息,百折不撓,不怕挫折,英勇頑強。同學們有了什麼挫折,比如考試沒考好,成績上不去,都不要自暴自棄,不要看別人不順眼,和別人發生沖突,而應該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奮發有為,鬥志昂揚。我希望大家都有這樣遠大的雄心壯志,有這樣頑強的精神風貌。這樣,就不會被挫折所壓倒,不會被困難所屈服。地勢坤,就是指大地的地勢博大寬廣,一望無際,沒有什麼不能包容,沒有什麼不能承載。人,就要像大地一樣,要有博大的胸懷,要有深厚的道德,去承載萬事萬物,去包容一切。同學們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和同學爭吵了,被別人欺負了,被老師批評了,被家長埋怨了,特別是和同學發生了矛盾、沖突、糾紛,都要有正確的心態,保持理智,保持冷靜,保持平和,學會忍耐,學會理解,學會包容,這樣,就不會沖動,不會使用暴力,不會走歪門邪道,不會發生校園暴力。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