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十三中學
① 武漢市第十三中學如何,想讓女兒讀這個學校初中,不知道情況如何
武漢市第十三中學好在:
1、師資隊伍結構合理:80%的教師在市區優質課競選中獲一、二、三等獎。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佔14%,並在三年內達到30%。區教委先進個人、優秀青年教師共計23人。區學科帶頭人2名,優秀骨幹教師2名。
2、教學建設齊全:高標准教學樓、宿舍樓、科技實驗樓和綜合樓,鋪設了塑膠操場,擴建了學生食堂和學生餐廳,學生就餐環境優美寬敞。所有教室裝備了多媒體(老年機)、有線廣播、安全監控和空調四大系統。
3、特色教學:以英語教學為特色,是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中華營」(CAMP CHINA)在武漢市唯一的項目學校,學校承擔了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青春期教育既<現代少年>課程研究》和中美合作WCS環境教育等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
(1)武漢市第十三中學擴展閱讀:
從1995開始,武漢市第十三中學每年都被江漢區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立功單位」的稱號。2003年又被武漢市教育局批准為「比照重點中學」。同時還先後榮獲:武漢市「文明單位」、江漢區「文明單位」、武漢市辦學水平示範學校。
武漢市德育「六有」實體建設示範學校、武漢市教育戰線師德建設先進學校等稱號。連續10年獲江漢區初中教學質量最高獎立功獎,及所有應考學科單科獎。
② 武漢市第三十三中學怎麼樣排第幾
三十三中又不是重點,哪來的什麼排名,除了重點學校,其它都一個樣
③ 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第三十三中學,湖大附中哪個最好
湖大附中
三十三中是去年才又恢復高中課程的,教學質量應該不怎麼樣吧。
感覺三十九中環境不是很好,有點亂。
湖大附中雖然也不算好,但在二類中屬於好點的了。
④ 武漢市第四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3年高考,理科有2人進入硚口區前10名,文科有5人進入硚口區前10名,文理一批上線達134人,文理體藝飛全口徑一批上線達到211人,並且奪得了硚口區文科狀元和理科探花。
2014年高考,理科一批線136人;文科一批線31人;純文純理合計167人。理科囊括橋口區第一、二名,文科硚口區前五名有三人。理科區第一名,675分,第二名,660分。文科區第二名586分,區第三名584分。
2015年高考,學生以理科682分的高分,奪得硚口區理科第一名,武漢市第八名。學校純文純理一批上線252人,其中理科197人,文科55人,600分以上23人。
●學科競賽
年度姓名競賽名稱獎項2013年熊雪珂高中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湖北省一等獎2013年汪蘭高中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湖北省一等獎2013年夏康全國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二等獎2013年張詩高中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湖北省一等獎2013年魏觀全國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三等獎2011年詹宇晟、王喆、李偲瑀全國青年奧林匹克知識競賽武漢賽區第2名(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體育競賽 年度團體競賽名稱參賽結果2015年武漢四中足球隊首屆國際青少年足球校園邀請賽第四名2014年武漢四中代表隊第五屆硚口區教育系統羽毛球比賽A組冠軍2014年武漢四中足球隊湖北省第十三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決賽冠軍(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七五」期間,學校教師參加了「全國中小學學習方法指導學會」的籌建與宣傳組織工作。
「八五」期間,學校楊波、黃中林、郭建敏、黃廣美、陳惠蘭等人參加的學校「初中語文課堂學法滲透研究」課題成為市級「初中學法滲透課題」的子課題,子課題結題論文獲省級二等獎。
陳榮華主編,陳惠蘭、胡端淑參編的《初中語文問答》作為課題組成果,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陳榮華與許定璜、徐良棟、熊本章等三人一起各自著寫了《初中語文學法指導》、《初中物理學法指導》、《初中英語學法指導》、《初中化學學法指導》等書。其中,徐良棟《初中英語學法指導》獲全國英語學會教科研成果三等獎。
朱旭東、陳榮華分別被評為「湖北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武漢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趙莉、屠巍、陳欣宜等三人分別獲得「武漢市五項技術全能競賽」一等獎、二等獎。
2005年4月,學校教師所做的「建立與完善課堂研討式學習的操作模式研究」,作為市專項課題結題,被評為武漢市重大科學技術成果,並被評為武漢市教育學會2005年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 勤、朴、博、學
含義:勤奮朴實,博聞善學。 博學之歌
歌詞:
漢水之濱,百年鍾樓,博學書院,悠悠我心。
勤樸博學,行化雨春風,杏壇育天琛。
長江之津,千載黃鶴,博學中學,孜孜我心。
學有所長,健自強遠志,桃李吐芳芬。
華夏之壤,萬代薪火,武漢四中,拳拳我心。
個性發展,尚科學人文,學子成棟楨。
四中,博學,博學,四中。 截至2014年,學校社團如下: 音樂社S.D籃球社文學社手工社攝影社(以上內容來源於學校官網 )
⑤ 湖北省武漢市興業路169號海賦江城附近有什麼中學
湖北省武漢市興業路169號海賦江城附近有以下三個中學:
1、武漢市漢鐵初級中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怡康路6號,距興業路169號海賦江城大致有600米。
2、武漢市第十三中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後湖大道新春村,距興業路169號海賦江城大致有1000米。
3、武漢市第二十中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888號,距興業路169號海賦江城大致有2000米。
⑥ 武漢市鋼城第十三中學拆遷了
這個目前還在計劃中,還沒那塊,可以當地的街道直接問下
估計是這個是還需要一段時間,最少出通知還要有四五個月的樣子
或者去當地的論壇和貼吧問下,比較詳細點
上面的人畢竟都是挺多的關心的人,他們估計會給你明確的答案
最好是可以到當地的相關部門的網站問下最好了
這個上面可能你問的得不到最佳的答案
畢竟這個上面的影響力也是有限,如果上面開始安排了
那你就要做好准備的了,以及以後的一個房子規劃
等等,要運籌帷幄,到時候受手訪腳亂就不好了。
———————————最後祝你找工作順利,工作順心,生活開心————————————
—————————覺得好就請點採納答案把,給個好評,祝願你生活更美好——————————
⑦ 武漢市第十三中學怎麼樣
簡介:武漢市第十三中學是武漢市江岸區一所區級辦學水平初中,創建於1953年,前身為中南地區唯一的華僑學校,原校址位於江岸區工農兵路20號。
注冊資本:751.4萬人民幣
⑧ 武漢市第十三中學的介紹
武漢市第十三中學是武漢市江岸區一所區級辦學水平初中,創建於1953年,前身為中南地區唯一的華僑學校,原校址位於江岸區工農兵路20號。
⑨ 武昌糧道街附近有哪些初級中學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附近有:
武漢中學
地址:糧道街中段
電話:(027)88923854
糧道街中學
地址:雲架橋44號
電話:(027)88854376
武昌實驗中學
地址:火炬路48號
電話:(027)88852768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⑩ 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獲獎名單
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比結果(2011-11-30 11:49:43)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論文評比
關於我會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比結果的
通 知
各會員單位:
我會於2011年5月5日發出「關於召開第十五屆學術年會暨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徵集、評比活動的預備通知」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寧夏、青海、新疆等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27個會員單位認真落實,積極做好論文的徵集工作,並按要求,提交了201篇參評論文;部分一線中學數學教師、中學數學教研人員還提交了自行投稿的參評論文,經我會會刊編輯部初評,提交了52篇參評論文,共計253篇。
由我會學術委員組成的評委會分三個小組對上述253篇論文進行審閱、初評。期間,評委之間進行了情況溝通、交流,並於2011年10月25日舉行評委會全體會議,提出了評審結果的建議名單。經我會理事長會議審議通過,確定了一等獎獲獎論文28篇、二等獎獲獎論文118篇、三等獎獲獎論文96篇(名單附後)。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
2011年 11月29日
報:中國教育學會
發:各團體會員單位,各位理事、咨詢委員
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共28篇,排名不分先後)
參評單位 題目 單位 作者
北京 中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李 梁
北京 樣例呈現方式對數學歸納法學習的影響 北京大峪中學 武春波
天津 促進「學、思、知、行」有機結合的數學課堂教學 天津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室 劉金英
遼寧 小組合作學習改進策略:話語權再分配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 景 敏
上海 PISA數學素養測試研究對上海數學教學、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黃 華
評價及學業質量監測體系建設的啟示
上海 理想與現實的橋梁:數學教師PCK的發展 上海市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 翟立安
孫 暉
上海 初中數學練習訂正及自我反饋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上海市明珠中學 陳曉娟
浙江 「情知性」教學的特徵與操作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學院 余功蔚
安徽 為藏生的數學思維插上翅膀 安徽省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劉 麗
——培養內地藏生數學思維的嘗試
福建 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探究成效 福建省永春華僑中學 謝雅禮
江西 創設情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江西省上高二中 劉功騷
山東 關於導學案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報告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李知屹
王俊亮
河南 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的實踐研究 河南省商丘市實驗中學 杜志國
湖北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活水源頭來 湖北省教學研究室等 數學課題組
——湖北省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調查分析報告
湖北對學生解代數證明題困難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 湖北省武漢六中 袁泉潤
湖南導學模式的高效課堂初探 湖南省常德市第十一中學 徐 進
廣東 對一種全新的選拔性考試量分法的實證研究 深圳外國語學校 袁智斌、郭夢綺、
袁可馨、肖桐桐
廣東 初中數學大規模考試的命題研究與實踐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研室 鄭喜中
廣東 構建優效課堂,促進學生發展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實驗中學 蔡映紅
重慶 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簡議 重慶市育才中學 宋飛達
四川 加強數學閱讀 提升數學素養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 段小龍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閱讀教學 四川省成都七中 何毅章
雲南 加拿大數學課程標准研究與對比 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黃邦傑
新疆 怎樣建立和利用初中數學糾錯本 烏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 王 茸
新疆兵團高中數學新舊教材對比研究 新疆兵團第二中學 徐 波
編輯部 數學課堂教學的「准」、「實」、「活」 浙江省義烏中學 朱恆元
編輯部 數學課堂生成資源中的技術因素 浙江省黃岩中學 金克勤
編輯部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出聲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學院 張娟萍
編輯部 新技術背景下數學教學的新視角、新啟示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 林 風
——例談圖形計算器的應用
二等獎(共118篇,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
北京市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許雲堯 北師大二附中 高雪松
北京密雲二中 張德廣 北京十二中 蔡春暉
天津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 李桂英 天津市紅橋區教師進修學校 哈 欣
天津市西青區教育教學研究室 嚴 安 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第三中學 張宗玲
天津市靜海縣中旺鎮大莊子中學 王德權
河北
河北邯鄲市邱縣第一中學 杜 建 河北省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劉 璐
河北省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張立山/盧艷華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車往鎮中 張海英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木井鄉中學 劉 朋
山西
山西省大同一中 董 凱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五中學校 梁 婕
內蒙古
內蒙古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 萬文俊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 魏 莉
內蒙古包頭市共青中學 黃麗蘭
遼寧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 賈 萍 沈陽市教育研究院 周善富
遼寧省大連二中 馬志華 遼寧省大連教育學院初中教師教育中心王冰
黑龍江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一二二中學 劉志剛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 戈冉舟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 馬靜微 黑龍江省大慶一中初中部 林曉穎
上海
上海市行知中學 趙傳義 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 劉 達/徐煒蓉
上海市崇明縣教師進修學校 朱偉達/茅曉明
浙江
浙江省嵊州市第二中學 周繼明 浙江省義烏中學 方 治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高洪武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五中學教育集團 李春梅
浙江省杭州普通教育研究室 李學軍
安徽
安徽省青陽中學 章義華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教研室 汪春傑
安徽省馬鞍山市成功中學 汪宗興 安徽省六安市教研室 賈兵/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學 王銳
福建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 陳德燕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洪麗敏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二中 曾峰濤
江西
江西省崇仁一中 陳永華 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 肖淑如
山東
山東省壽光世紀學校 孫友方 山東煙台第二中學 孫雪鈺
山東省平度市麻蘭鎮中學 王同義 山東省實驗中學 潘洪艷
河南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周召峰 河南省平頂山市教研室 許曉慧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教體局教研室 趙群峰 薛振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西陽中學劉紅霞
河南省商丘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 王素珍 河南省許昌高中 趙小強
湖北
湖北省孝感高中 幸 芹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陳作民/湖北省宜昌市八中 史艷華
湖北省天門市教研室 劉兵華
湖南
湖南師大附中 謝美麗/彭榮宏 湖南師大附中 曾 輝
湖南省長沙市明德中學 龔 玲
廣東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黃岐初級中學 鍾婷文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郝保國
廣東省韶關市教育局教研室 羅開初
廣西
廣西師大附中 劉曉榮 廣西南寧三中 陳華曲/黃河清
廣西南寧三中 黎承忠/黃河清 廣西南寧三中 李春陽/黃河清
廣西南寧三中 陳康/黃河清 廣西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張小雄/廣西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歐慧謀
海南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附屬中學 謝學方 海南省瓊海市龍江華僑中學 盧燕
海南省保亭思源實驗中學 陳祖艷
重慶
重慶市銅梁縣巴川中學 官正偉 重慶市育才中學 余彪
重慶市巴南區大江中學 葉國民
四川
四川省宜賓市教科所 郭青初 四川省樂山市實驗中學 左 謙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中小學教研室 趙緒昌
貴州
貴州省盤縣第六中學 郭炫伶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 王蘭
雲南
雲南省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王吉標 雲南省昆明第八中學 王學先
青海
青海湟川中學 解占壽
寧夏
寧夏銀川市第三中學 馬惠芳 寧夏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 馬自國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 劉建國 寧夏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 丁永海
新疆
新疆瑪納斯縣教育局教研室 潘慶昕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第四中學 丁志明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教研室 徐健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九中學 張 燕
新疆實驗中學 曹湘江/陳娟
新疆兵團
新疆兵團農一師十二團中學 郭 璽 新疆兵團農五師中學 盧新源
編輯部
上海市松江二中 衛福山 浙江省龍游縣模環初中 徐偉建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學 周禮寅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實驗中學 王萬豐
浙江省紹興柯橋中學 余繼光 湖北省鍾祥市第五中學 楊 輝/孫紅強
湖北省棗陽市第二中學 龔 兵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香市中學 孫樹德
廣西蒙山縣第一中學 謝光亞 浙江省仙居實驗中學 齊秀華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安洲中學 鄭燕紅 江蘇省鹽城中學教育集團 張衛明
廣東省廣州市玉岩中學吳和貴 杭州市江干區教師進修學校 易良斌
安徽省合肥一中 張中發 浙江省衢州高級中學 孫向東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高級中學 劉曉東 湖北省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田祥高
浙江省義烏市大成中學 趙明越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十一高級中學 沈燦江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中學高偉洪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會昌中學 劉榮鋒
北京市第二中學 唐紹友 北師大二附中 王先芳
江蘇省鹽城中學教育集團 王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