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特點
㈠ 校園暴力犯罪調查(論文)
近期國內外不斷有血腥校園暴力犯罪的新聞見諸報端。這些報道警醒了人們,校園不再是一方凈土。校園暴力已經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民眾所關注的特殊社會現象。本文試圖從經濟相對發達的深圳市寶安區出發,調查該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特點,分析其形成的根源,並基於司法實務的視角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力圖構建一套有效的預防機制。 關鍵詞:校園暴力犯罪 經濟相對發達地區 學校教育體制 暴力文化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定義及其類型 關於校園暴力犯罪的課題,目前在我國尚未形成全面、系統的的研究,現有的調查或分析,一般僅從一個較為片面的角度出發。比如社會學注重對其現象的收集、歸納;教育學則則偏重對自身體制和教學內容的檢討;至於司法界,無論是在實務中還是理論上,亦只是單從一般的犯罪學角度探究其成因而企圖完成事前的預防或事後的懲戒教育。由於考慮的范圍比較孤立,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校園犯罪」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而,唯有從更高的角度方可能俯瞰全局,既找出「校園暴力犯罪」現象背後的成因,更能綜合地構建行之有效且針對性強的預防和教育的系統。 現有的研究資料,一般將校園暴力犯罪作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校園暴力犯罪,是指犯罪構成中的客觀要素,如犯罪主體、對象、案發地等方面的其中之一涉及校園因素的暴力犯罪;狹義的校園暴力犯罪僅指犯罪構成中的犯罪主體為教職工或學生。 而根據校園暴力的來源及施暴者的不同將其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暴力現象。此類校園暴力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家長採取不恰當的、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以致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行為,如體罰、變相體罰、言語侮辱等。二是青少年學生的施暴行為。學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學生因過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戀、錢物需求、青春性意識萌動或者僅僅因為模仿錄像某些情節、發泄心中怨氣等而對其他學生施暴的行為,如毆打、強奸、搶劫、侮辱、殺害等,此類行為在寶安區俗稱「下暴」。三是校外人員對學生的暴力行為。這一現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閑雜人員或非法商家,為了一定的物質利益,滿足慾望或為了發泄心中不滿而對於不諳世事的青少年學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竄入學校或在學校附近、學生上學的路上搶劫學生財物,對學生進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娛樂活動中,一些商家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紛紛將兜售目標定位於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用黃毒誘騙以牟取暴利 。 綜上,本文結合對寶安區內發生的校園暴力犯罪真實案例的調查,將發生在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暴力犯罪作為研究的范疇。 二、深圳市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考察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和特點,我們不可忽略地應該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地域的經濟、社會情況:地處深圳市西部的寶安區在全國屬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2003年寶安區的國內生產總產值達518億元,占整個深圳市的三分之一。僅寶安區福永鎮,就有懷德、橋頭、鳳凰等多個村的年總收入超過5000萬元。寶安區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以前經濟欠發達地區迅速地轉變為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二是從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轉變為工業發達地區;三是正處在農村城鎮化的轉變過程中。人口方面,寶安區外來人員有270多萬,戶籍人口只有30來萬,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不容忽視。寶安區現有中小學校共計264間。在校中小學生23萬7千多人。教師職工人數超過1萬人,其中公辦教師4800多人,民辦教師(即聘請教師,工資學校自籌)5200多人。 伴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外來人員急劇增加,居民貧富懸殊加大,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社會環境復雜,民辦學校放開等因素的影響,寶安區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也呈上升勢頭。部分城鎮學校甚至出現了校內外環境復雜,在校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局面。 從寶安區批捕起訴的案件情況來看,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285宗。而2003年在校學生犯罪或者以在校學生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共計23宗,2004年1-10月為22宗,同比略有上升。這45宗案件搶劫佔53.3%;盜竊佔26.6%;其他佔20.1%。另外,教師犯罪案件除了2001年某英文書院教師王某猥褻本校三名十一、二歲的學生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外,尚無案發。 從相關案例來看,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有以下特點: 1、以財產型犯罪為主 寶安區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造成消費主義風行。青少年學生易在此環境下產生錯誤的消費意識,產生講奢華和及時行樂的短期行為傾向。當他們的高消費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鋌而走險,實施敲詐勒索、盜竊、搶劫、綁架等犯罪行為。另外,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零花錢較多,不少學生還配有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使得不少學生也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對象。我們曾經對寶安區某街道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展開調查,發現被調查的學生中竟然有61%的學生對學校內外環境有不安全感。 從寶安區檢察院起訴的在校學生敲詐勒索和搶劫案件來看,其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甚至有些對自己的同班同學下手。他們大多並非因為生活困難而去犯罪,而是想通過犯罪獲得用以享樂、消費的財物。例如,寶安區某中學學生張某,自二○○二年九月到被抓獲的一年間,共參與搶劫摩托車十二次,其中三次的作案對象是同校的同學。每次得手後,張某便能分到一些贓款,並用這些錢到網吧打游戲、購買名牌服裝或者請同學吃飯。經調查,張某的父親是小巴司機,母親是清潔工,家境雖不十分富裕,但不缺吃穿,而且定期有零花錢。可是這些不能滿足張某大手大腳的消費慾望。在戰戰兢兢地參與一次搶劫後,他嘗到了甜頭,便有了之後十幾次的作案。 2、犯罪手段趨向成人化、智能化 以往未成年犯罪作案手段和方法較簡單和原始,多以語言威脅並輔以輕微的暴力手段,或用撬門扭鎖,翻牆爬窗的方法,並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和偶然性強的特點。但現在,受暴力文化熏陶的青少年實施的犯罪,不少表現為採用綁架、恐嚇、麻醉等手段,有先進的通訊工具,作案經過精心策劃,作案後及時毀滅證據。如有些青少年會根據報道上所披露的警方偵察過程和方法,破壞現場,擾亂警方視線。
㈡ 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是不是含有普遍特徵
我感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是有普遍特徵的,反正這些年我自己身邊的人有的就被人欺負過,我在初中的時候也有人跟我較過勁,我覺得校園暴力的受害者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老實,不一定是老實換句話說是懦弱,他們不知道有的時候應該去反抗。其實我一直秉承著一個觀念,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句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革命斗爭中提出來的,我感覺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同樣適用,當人家不來欺負我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惹是生非。但是當別人來挑釁的時候,已經達到底線的時候,那還忍什麼!而這些孩子普遍沒有這個概念,那些校園小霸王並不是誰都欺負,而且受害者也不是一天兩天受到傷害,那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今天罵你一句,你笑而不答,明天給你一腳,你不還手。後天,,,,,,所以我們不應該忍讓,我並不是崇尚武力,但是有時候,你的防衛比老師和校長的一次談話要有用的多。而且在學生群體中,你懦弱就是會不斷的招人欺負,你跟孩子講道義他們不一定會懂,因為這些小霸王的家庭教育註定了他們不會輕易接受,而有時善心感動不了惡魔,關鍵時刻還得靠這個。
我在初中時有個小子找我麻煩,第二次我就和他打起來了,而且我發現他根本打不過我,他揚言要找多少人來打我,我說你去叫吧,我在這你們要是動我一下,你們家這個月基本上沒有收入了,,,,,,後來這個事情就過去了,其實誰也不傻,一旦出現大事,誰也承擔不了責任。
㈢ 校園暴力事件多發,表達了未成年人的什麼特點
年少輕狂,沒有成熟的思想
㈣ 如何做一名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中學生
1,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中「人民享受著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用社會主義的紀律約束自己。」「一個懂紀律的人必然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2,在強調個性發展時,必須用基本的社會道德和紀律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使大家和諧相處在一個有著廣泛民主和自由的社會中。
3,遵紀守法的習慣需要從小養成,特別是學生一定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模範。那麼如何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學生呢?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風格,屬於自己的個性。但同時,必須用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約束自已言行,在學校則用學生守則的要求約束自己言行。
4,常言道:「守法是公民的義務」,同樣遵紀守法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有責任遵守紀律,守護法則。簡單的理解遵紀守法可以就是不做禁止不做的事,不做不提倡的事,做提倡的事和要求必須做的事。
5,小毛病發展到大錯,從一般違法到陷入犯罪的泥潭,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所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爭做講文明、懂禮貌,各方面素質都得到發展的好學生。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依靠法律這把雙刃劍下平安、健康、茁壯成長。
(4)校園暴力的特點擴展閱讀
中學生學習法律的重要性:
作為中學生必須要認真學習憲法,崇尚憲法,牢固樹立憲法至上、完全至尊的觀念: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同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做斗爭。以憲法為自己最高行為准則,自覺做到凡是憲法提倡和鼓勵去做的事,積極去做:凡是憲法要求必須做的事,就一定做到;凡是憲法禁止或否定的事堅決不做。
參考資料
人民網評:勿讓青少年心中種下輕視法律的種子 人民網
㈤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第一,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必須具有奉獻精神。這里的「奉獻精神」指的是奉獻自己的時間、奉獻自己的精力去為集體做事。有了奉獻精神,才能摒棄私心。心裡有了別人,才會為別人著想。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便可以更和諧、更融洽。
第二,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必須具有帶頭精神。這里的「帶頭精神」指的是帶頭做好事,帶頭引導別人做好事。有了帶頭精神,才能夠有競爭意識。有了競爭意識,才能在競爭中不斷地使自己進步的同時,是別人進步,這樣,集體也就能進步。
第三,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必須具有明確的是非觀。這里的「是非觀」指的是要正確判斷事情的正誤。有了正確的是非觀,我們才能判斷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什麼是我們不該做的,才能明白做人的真正道理。這樣人性回變得更善良,智慧也會因此提高。
第四,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必須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話說「時代在變,創新不變」創新精神起真正內涵是在任何方面都要有新意,要敢於實踐,不一味沉浸與舊時的理論中,要靠自己的行動去證明。有了創新精神,一切事物才不會變得老套過時,人心,自然也就不會腐朽。
以上四點,是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所起碼有的根本品質。
㈥ 老是被嘲笑,怎麼樣才能讓同學接納我呢
這幾年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校園發生的暴力事件,看到這些年輕的孩子們在學校對待同年齡的其他同學,居然是用這些這樣殘暴的手法來欺負別人,真是難以置信,讓人看了不寒而慄。很多爸媽也在想,我的孩子會不會在學校也受到這樣的欺負呢?
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特別重要,我們非常鼓勵爸爸媽媽從小就應該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並隨時隨地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㈦ 的校園暴力有什麼特徵
由於不平等觀念與優越性產生的惡劣欺壓行為,本質是因為虛榮心作祟和捏軟柿子的慣性使然。特徵是以多欺少,隨眾性普遍,為了和某些團體搞好關系變自然而然加入暴力行列,因為小事大打手腳。受欺負的人由於畏懼邪惡勢力的不反抗與懦弱有助長了暴力生長的火焰,致使循環的運行。
㈧ 身上有什麼特徵的孩子最容易被「校園暴力」找上
所有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去幼兒園是為了孩子在輕松學習到知識的同時,還能結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還能度過一個更快樂的童年,但是如果孩子不僅沒有獲得快樂,反而還受到了心靈創傷,相信每位家長都會十分痛心,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讓自己的孩子盡量遠離校園欺凌,對校園暴力勇於說不,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㈨ 男生與女生所遭受的「校園暴力」有什麼不同特點
我覺得男生是屬於混混那種,打架特別兇殘的恐怖,被欺負的男生會很屈辱,我看過一個視頻,別問我哪裡看的,反正是那個男生打得很可憐,跟踢足球似的,那些人往他身上吐唾沫,還特別猥瑣的別排泄物弄到人家身上,不忍直視,相比之下,我覺得還是女生更恐怖,扒衣服懂嗎!還拍照,太恐怖了,那對於女生是致命的,扇耳光都不是事了,之前社會姐勺子知道嗎?不說了,我害怕了。我這是說的比較過激的,我的身邊也有混混,男的女的都有,我一向不惹是生非,所以沒有什麼事。不過在宿舍時,她們約架過,很威脅過說,找男的搞死她之類的狠話,而且還沒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