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彩香實驗中學
蘇州市中學排名
初級中學排名
市區排名
1. 蘇州立達中學
2. 蘇州振華中學
3. 蘇州景范中學
4. 蘇州平江中學
5. 蘇州草橋中學
6. 蘇州南環中學
7. 蘇州第一中學
8. 蘇州第三中學
9. 蘇州第四中學
10. 蘇州第十二中學
11. 蘇州第十六中學
12. 蘇州第二十一中學
13. 蘇州第二十四中學
14. 蘇州第二十六中學
15. 蘇州第三十三中學
16. 蘇州第三十九中學
17. 蘇州彩香中學
18. 蘇州蘇苑中學
19. 蘇州覓渡中學
20. 蘇州胥江中學
21. 蘇州田家炳中學
園區
1. 蘇州園區星海中學
2. 蘇州園區星灣中學
3. 蘇州園區第十中學
4. 蘇州園區金雞湖學校
5. 蘇州園區星港中學
6. 蘇州園區第一中學
7. 蘇州園區第三中學
8. 蘇州園區唯亭學校
9. 蘇州園區跨塘學校
10. 蘇州園區斜塘學校
11. 蘇州園區望亭學校
12. 蘇州園區勝浦學校
吳中區
1. 蘇州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
2. 蘇州吳中區迎春中學
3. 蘇州吳中區藍嬰中學
4. 蘇州吳中區碧波中學
5. 蘇州吳中區城西中學
6. 蘇州吳中區甪直中學
7. 蘇州吳中區越溪中學
8. 蘇州吳中區蠡口中學
9. 蘇州吳中區胥口中學
10. 蘇州吳中區橫涇中學
高級中學排名
1. 蘇州中學
2. 蘇州星海中學
3. 蘇州實驗中學
4. 蘇州第一中學
5. 蘇州第十中學
6. 蘇州第三中學
7. 木瀆高級中學
『貳』 蘇州市彩香實驗中學屬於哪個區
蘇州市彩香實驗中學,
又名:蘇州市第一中學校分校。
位於蘇州市姑蘇區三香路163號,
是市教育局直屬學校。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叄』 蘇州市彩香中學的學校概況
校園佔地面積:23100平方米
校舍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 二十年來,學校倡導三風建設:「團結、文明、勤奮、進取」的校風,「熱忱、嚴謹、求實、創新」的教風,「勤學、善思、刻苦、求真」的學風。近幾年學校以「塑造出精品特色形象」為辦學目標;以「厚道」為校園精神——厚為人之道、厚職業之道、厚學術之道、厚治校之道;以「靠質量立校、靠人才發展、靠管理增效、靠特色添彩」為辦學方針,以「以德為魂,以能為本,以勤為徑,以創為先」為育人理念。以其獨有的風格與姿態展示給社會,贏得了社會、家長和學生的普遍贊譽。成為首批「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初中」。
1984年6月19日市政府(84)36號文批准成立蘇州市彩香中學(籌建時為西環中學)。
1984年7月曹長齡、沈林官兩位副校長帶領十八名教職工,創辦彩香中學。首屆學生只有兩個班級,共84名學生。 當時面臨的是條件差、環境劣、師資缺、設備少。學校除了一幢尚未裝修好的教學樓外,幾乎一無所有。整座校園前無馬路,後無圍牆。創業難,難不到致力於創辦彩香中學的教職工。在學校提出的「任勞任怨,努力開拓」的口號下,為實現「穩定、正常、安全」的近期目標而奮斗。條件差,領導帶頭,以身作則,共同克服。環境劣,加強安全教育,使基建、教育兩不誤,把樓上上課,樓下施工的惡劣環境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師資缺,不少教師主動兼課、代課,行政人員身兼數職,齊心協力,保證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設備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到原校借資料、儀器,自己動手製作圖片,教具等,為創造正常的教學秩序,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
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新村居民住宅區的發展,學校的規模逐年擴大。1984至1989的五年裡,從第一年兩個班84名學生,增加到三個年級26個班級1500多名學生,教工從18名到130名,已成為初具規模的初級中學。
教師來自五湖四海,但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辦好彩香中學。
1984年12月建立首屆彩香中學工會,由李慶余任副主席。1985年8月建立了辦公室、總務處、教導處,先後選拔高振蓮、張根發、李慶余為一室二處的副主任。1986年1月成立彩香中學團支部,吉弟為臨時負責人。 1985年4月成立彩香中學黨支部,由沈林官為臨時負責人。當時黨支部只有三個黨員:沈林官、高振蓮、李慶余。1987年9月正式成立彩香中學黨支部,由顧德明、沈林官、李慶餘三人組成支委會,並由顧德明任黨支部副書記。1987年11月發展了彩香中學第一個黨員:李牧。
1988年度彩香中學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1984年至1989年,曹長齡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積極倡導 :「團結、文明、勤奮、進取」的校風,「熱忱、嚴謹、求實、創新」的教風,「勤學、善思、刻苦、求真」的學風。全校師生把「三風」建設作為努力方向,進行了不畏艱難困苦,團結一致, 熱愛學校,熱愛教育的創業工作,教學質量逐年穩步上升。首屆畢業生優秀率就超市平均。蘇中、十中、一中等重點中學都有彩香中學的畢業生。89年中考校平均總分已超市平均,英語、語文的平均分已大大超過了市平均。
這五年,沈林官副校長除了兼課外,主要精力致力於抓好基建,管好財務,改變校容,美化校園。五年裡,校建築面積增加到6400平方米,其中教育一號樓,實驗樓為全優工程。理化生實驗器材基本配全,體育器材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前半部分綠化已顯效果,美化了校園。
這五年,全校師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86年6月20日《蘇州日報》報道彩香中學初一(5)班少先隊在班主任柳袁照的帶領下,開展「到公共場所找錯別字」的中隊活動。該活動得到了俞興德市長的贊許。為此市教育局以蘇教字(86)161號文件動員全市中小學生到社會去糾正錯別字。這對提高彩香中學的知名度有較大影響。
1987年開始,學校與彩香二小(現城西中心小學)進行中小學校銜接教育的活動,當時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影響,有關方面還進行了專題報道。
學校加強與社會的聯系,與彩香街道、水泥製品研究院、試驗儀器廠、綉品廠、冶金廠等十多個單位共建文明。這不僅促進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而且為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1987年全市中學廣播操比賽,彩香中學獲一等獎,初露頭角。
1988年5月學校又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從87年團體總分的第14名躍居為第三名,令全市中學矚目。
1987年7月接教育局副局長張旺健通知,經校辦工業公司研究,正式成立彩香中學校辦工廠——教育印刷一廠。由沈林官任廠長,羅榮耀、繆克倫為副廠長。校辦廠的建立,為當時學校辦學經費的短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經過五年的努力,學校已初具規模,進入較為成熟的時期。89年8月市教育局不失時機地將王少東同志調入彩香中學任第一任正校長,打破了彩香中學的「全副」局面。這對彩香中學的成長及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少東校長,當時僅32歲。他懷著滿腔的熱情帶領全校師生開墾彩香中學這塊「處女地」,使學校出現勃勃生機,事業蒸蒸日上。彩香中學在社會上名氣響了
1990年2月成立彩香中學「少年軍校」。在成立大會上蘇州市軍分區領導,教育局楊春元副局長、校外輔導員宋文發(省優秀企業家)、展亞平(英模) 等出席。
1990年4月成立彩香中學社區教育理事會。聘請金閶區政協主席祝泉齡、原軍分區顧問王少艾任名譽理事長。顧德明任理事長。這對建立彩香社區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教育網路,對學生施以高效的教育有較大的作用。 體育給彩香中學帶來了勃勃生機。當時的市教育局局長顧敦榮曾贊揚:彩香中學「年年一層樓,三年邁了三大步」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88、89、90三年中分別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的好成績。特別是1990年市運動會上,共獲得總分152分,力挫老牌傳統田徑隊,登上了冠軍的領獎台。校體育運動的崛起,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社會輿論的好評。《蘇州日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江蘇教育報》等,對我校體育工作的發展都作了報道和宣傳。這些榮譽和報道對我校的知名度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的體育教研組組長劉澄湛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學校在努力搞好德育工作,出色抓好體育工作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德、智、體三者的關系,強調創造和諧環境,在教學中注重實際,擺正基點,重視雙基,注重鞏固,面向全體。學校倡導學生形成勤奮好學、刻苦向上的學風。由於全校師生的努力,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90屆,在市區中考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平均總分為479.33分,超市平均十幾分,及格率、優秀率都超市平均。這對於一所剛剛建立才六年的新學校來說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學校在90年度普通中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進行了經驗介紹。《蘇州日報》分別在90年8月1日和90年12月15日兩次對彩香中學的教育教學成績進行了報道。這些,使彩香中學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學校的社會聲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1991年學校被評為局級文明學校。
由於工作需要,1991年8月王少東調往景范中學任校長。教育局委派了宗德興任彩香中學的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91年夏末秋初,蘇州正值洪水泛濫。學校地勢較低,校園內到處是水,整個校園就象浸在水裡一樣。開學第一天,學校領導就組織全校師生抗洪救災。為此,蘇州電視台、江蘇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對學校的抗洪救災教育進行了專題報道。 為此香港友人朱恩餘捐資45萬,92年教育局撥款100萬,學校自籌55萬,共計200萬,建造了一座綜合大樓。93年4月破土,94年1月完工。產權歸學校和校辦工業公司,雙方各一半。98年校辦工業公司將學校綜合大樓(現學校行政大樓)的二分之一產權轉交給教育局,教育局又轉給我校,這樣學校取得了該樓的全產權。
1992年,學校將「創建合格初中,迎接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驗收」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學校乘90、91年發展的東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始終不渝地擺正德智體三者關系,搞好德育,改進教學,注重體育,使學生全面發展。92年中考又傳捷報: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合格率、優秀率等各項指標都明顯高於市平均。單錄取蘇州中學的人數就達31人。在92年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又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1992年12月學校通過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和市教委的檢查驗收審定,彩香中學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合格初中。彩香中學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發展是硬道理。彩香中學牢牢抓住機遇,立足改革。
1993年8月,經教育局批准,彩香中學實行了以「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崗位責任制,考核獎勵制」為主要內容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校內管理體制改革,對提高教師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改革促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而質量的提高又帶來了學校的財力的增長,社會聲譽的提高;而這些又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改善學校設施創造了條件。學校發展得更快了。
1993年11月蘇鋼廠為彩香中學建一幢三層樓,計360平方米,耗資24萬。其中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慕彩香中學的名而為之。
學校的校辦工廠——教育印刷一廠,於89至93年也上交了學校近六萬元利潤,支持了校內管理體制改革。1994年由於當時的形勢和實際情況,教育印刷一廠轉包給范毅。
1994年10月,校園綠地覆蓋率達41%,為市區各中學之冠,順利通過由市綠委、園林局、市教委、區綠化隊組成的綠化達標審核。1996年被評為「花園式」學校。「 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由於彩香中學的規模、聲譽發生了「質」的變化,生源越來越足,班級越來越多。學校引進了大批的青年教師。針對這一實際,學校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作為「當務之急」來抓。
1991年9月,宗德興校長上任伊始,就提出「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的骨幹作用的同時,採取切實措施加速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的思路。
「拜師學藝,以老帶新」的制度應運而生。新老結對,互幫互學,共同探討,相互提高。經過四年的努力,這項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95年12月學校組織青年教師普通話、板書基本功競賽和公開課的評比,這一活動得到了全校教師的好評和認可。蘇州市教育電視台做了專題報道,同樣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
學校還積極支持青年教師參加專升本的進修。91至96的五年裡,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15人通過了專升本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校師資的專業水平結構。
學校還把通過實踐證明有才乾的中青年教師提到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幹部等教育教學的重要崗位。1994年8月任命高振蓮為副校長,1995年8月聘任李 牧為副校長。這些措施不僅更好地發揮了這些教師的聰明才智,而且大大增強了彩香中學骨幹教師隊伍的活力。原英語教研組長吳漱鳳老師被評為蘇州市勞動模範。這些措施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五年裡,學校中考的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均大幅度超市平均。
特別是1996年經過彩香中學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在中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600分以上者有160人,627分以上(錄取重點中學分數線)80人。考上蘇中20人,十中24人,一中27人,新蘇師大專班5人,三中、實驗中學30人。 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彩香中學《中學德育大綱》的試行細則,力求做到德育「五化」:目標基礎化、途徑多樣化、內容具體化、方法科學化、工作實效化。學校通過「二史一情」教育滲透到各學科,評選出本校「十佳學生」,宣傳本校一(5)班學生蔣嵐「見義勇為」的事跡,爭做「彩香一綠葉」,舉辦文藝周、修養節等活動,使學校德育工作有較大起色。學生犯罪率為零。93年2月學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體育仍是學校的一個特色,一個亮點。除市中學生運動會仍保持領先地位外,1994年8月學校榮獲「在省十三屆運動會上做出貢獻的學校」。
學校被評為市96-97年度教委文明單位。
1997年8月,市教委派沈建中任彩香中學校長,高振蓮為彩香中學黨支部書記。宗德興為彩香中學正校級調研員。1997年9月聘任徐祥寶為副校長。
97年12月蘇教黨委(97)82號成立彩香中學第五屆黨支部委員會。由高振蓮任黨支部書記,沈建中、李牧、徐祥寶、朱雲根為委員。
1997年市政府由古城區搬遷至我校附近。市府領導曾多次在全市學校黨員大會上對我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學校辦成一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高水平的窗口學校。這是對學校領導,也是對全校教職工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共鑄彩香中學的輝煌」是全校師生的共同心聲。
沈建中校長牢牢抓住時機,一進校就制定《蘇州市彩香中學實施素質教育三年規劃》(1997年——2000年)。 把學校辦成擁有「優質的師資隊伍,科學的學校管理,一流的教育質量」的學校,創建與社會發展文明相適應的現代化初中。
具體目標是:實現一個目標: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努力培養面向21世紀的「四有」新人。抓好兩項工程: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工程。達到三個要求:創建新起點,管理高水平,教學高質量。實現四個現代化:教育思想現代化,辦學條件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學校管理現代化。發展五個特色:全員育人,電化(網路)教育,分層(差異)教育,體育傳統項目,課外特色活動。
按照「合格加特長」的思路,對學生制定的培養目標是:十個學會即「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負責,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交際,學會管理。」
學校從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裝備作為引動教育現代化的切入口。經過努力,辦學條件、設施裝備基本上達到教育現代化標准。
校園環境潔、齊、美,符合綠化、凈化、美化的要求,98年被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單位二等獎,「衛生十佳學校」。
1998年修建多媒體教室,建立了青少年教育電視台,學校各教室均配置閉路電視系統,「三機一幕」已用於教學活動,教育手段逐步多樣化。1999年學校被定為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
學校為了適應現代化需要,積極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群體。用「立德、立志、立言、立行」來塑造教師形象。學校積極引導教師從理論學習、課題實驗、經驗采擷以及論文撰寫等方面不斷地自我鍛煉,自我提高。教科室與有關教研組開展了「彩香中學實施課程改革,開設綜合特色課,深化素質教育」以及「分層教育」等課題研究。並被市教科所指定參加國家級「語文教學與創新教育」的課題研究。
學校始終堅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一目標,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加強了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從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分別對初一至初三三個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調研共聽課158節,聽課者500餘人次,共有54名教師提名表揚。調研這種形式,集調查、研究、指導和質量監控於一體,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學校在開展課堂教學方面,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轉變教學觀念,牢固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二是進行分層教學的嘗試和探索。三是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研究。
上述措施確有成效。97、98、99年連續三年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上游。三年中,每屆平均有18%的學生被重點高中錄取。其中1999年有124人錄取重點中學,錄取比例高達30%。
這些措施,也保證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三年裡每年都有50 多名學生在全國、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獎勵。1997年10月6日《蘇州日報》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標題作了專題報道。報道中特別提到:初二一名女學生的繪畫獲得全國、全省大獎。她的作品「水鄉春色」被作為蘇州市的禮品贈送給美國華盛頓州州長夫人。 鑒於學校輸送的運動員在省十四屆運動會上代表蘇州市獲得四塊金牌和多塊銀牌、銅牌,受到市府市委的表彰,被授於「省十四屆運動會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學校」,97年度被評為「蘇州市體育傳統學校」和「蘇州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張群被教育部評為1998年度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個人。
1998年3月學校被評為97年度「蘇州市教委治安安全單位」。
1999年3月學校被評為98年度「蘇州市安全文明單位」。
彩香中學黨支部被評為「98-99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彩香中學被評為「98-99年度蘇州市教委文明單位」。
1999年9月,沈建中調任市平江實驗學校校長。市教委任命王榮偉為彩香中學校長,高振蓮任彩香中學黨支部書記。
為了把彩香中學辦得更好,王榮偉校長用心構築治校理念。順應教育改革大潮,吸納現代教育的先進理論,結合學校的實際,先後提出了「精品特色」的辦學目標、「厚道」校訓,「素質教育,推崇自然,追求自覺」的辦學主題;還歸納了治校方針——靠質量立校、靠人才發展、靠管理增效、靠特色添彩;育人理念——以德為魂、以能為本、以勤為徑、以創為先;管理准則——治於法德,厚於人文,融於交流,成於勤奮,重於校本。 學校不斷健全和強化了管理機制,使學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和健全了一系列的章則、規劃。主要有:《蘇州市彩香中學章程》、《蘇州市彩香中學2000~2005年發展規劃》、《以德治校、以德育人——蘇州市彩香中學德育工作規劃》、《蘇州市彩香中學體育工作規劃》、《蘇州市彩香中學2001~2005年教師(骨幹)培訓(養)計劃》、《彩香中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蘇州市彩香中學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蘇州市彩香中學教學常規》、《蘇州市彩香中學教職工年度考核評優(先)規程》、《蘇州市彩香中學「教壇新秀」評選規則》、《蘇州市彩香中學黨風廉政建設執行制度》、《蘇州市彩香中學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制度》、《蘇州市彩香中學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工作方案》、《蘇州市彩香中學教職工崗位聘任制實施條例》、《蘇州市彩香中學高級教師職務聘任管理暫行辦法》、《蘇州市彩香中學退離休教工工作條例》等。
2000年6月省教育廳命名彩香中學為第一批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彩香中學在社會上的名氣更響了。學校生源越來越飽滿,在校學生人數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有1800多名。每年都要引進二三十名教師,培養青年教師,特別是優秀的骨幹教師的任務擺到了領導的議事日程上。為此學校領導對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提出了「五個一」工程。要求每位青年每年完成學校提出的五項具體工作,並持續五年時間。這項工作有力地推動了青年教師的成長,江莉、黃晨虹先後被評為市、市區學科帶頭人;黃群獲得了碩士學位;陸亞男、袁英、項春曉、金學磊、丁建平被推薦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吳惠芳錄取首批蘇州市雙語教師培訓赴紐西蘭學習;有五名教師被推薦參加市級骨幹教師培訓;青年教師在全國、省、市的論文頻頻獲獎。
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每年都有一百五十多名學生考取重點高中,考取重點高中的學生數佔到應屆畢業人數的30%~40%;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成績顯著,每年近二百人次;從重點學校的信息反饋看,我校的畢業生基礎扎實,學習潛力大,高一級學校錄取率高,有相當一批學生被重點大學錄取。
2001年8月根據蘇州市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布局調整,原十七中學的六十一名離退休教職工並入彩香中學(其中離休幹部五名),歸我校管理,這樣我校離退休教職工人數達到99名,這項工作由吳士鴻老師具體負責。原十七中陸一明副書記調到彩香中學任副校級調研員,主抓退協工作。
2002年8月學校聘任劉宇觀為彩香中學副校長。
學校創立了中層幹部公開競聘制,二00三年九月,四位中青年教師經公開競聘,順利地走上中層幹部崗位。 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改善設施設備,綠化、美化校園環境。2000年學校改造了行政辦公大樓,改善了教師的辦公條件,2001年學校化了幾十萬裝飾了兩幢教學樓,2002年投資273萬建造體育館,投資184萬鋪設了人造草坪和塑膠跑道。2003年投資60萬完成建造了厚道廣場和校門東移工作。接入寬頻,通過100M光纖與互聯網相連,建成校園網,設有多媒體網路教室和網路活動室5隻,彩香中學更美麗了。
在學校領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至2004年學校先後獲得了各種榮譽稱號: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首批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蘇州市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蘇州市射擊學校;蘇州市五四紅旗團總支,蘇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蘇州市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蘇州市退休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江蘇地區)可口可樂杯金鑰匙科技競賽省級先進學校,蘇州市廠礦企事業醫療機構先進集體,對蘇州市體育工作做出突出貢獻學校,江蘇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突出貢獻獎。
2003年十一月份學校接受了蘇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的綜合督導評估。綜合評價很高。認為:彩香中學能「開拓進取,勇於創新,已經成為一所具有較高辦學水平的優秀學校。」「鑒於彩香中學當前的辦學水平和成績市教育督導組評定蘇州市彩香中學為優秀等級。
2004年8月王榮偉調任田家炳實驗中學校長。市教育局黨工委任 孔寶剛為彩香中學校長、張升陽為彩香中學黨總支書記、高振蓮為彩香中學正校級調研員。
2005年8月孔寶剛調任蘇州市幼兒師范學校校長,市教育局黨工委任李勇民為彩香中學校長、陸麗芳為彩香中學校長助理。
2010年萬海防任彩香中學校長。
撫今追昔,我們心潮澎湃,浮想聯翩。展望未來,我們任重道遠。新一任領導決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齊心協力,努力拚搏,把彩香中學辦得更好。
『肆』 蘇州公交69路經過彩香實驗中學嗎
公交線路:崑山159路 → 崑山c1路 → 地鐵1號線,全程約47.3公里
1、從崑山火車南站步行約1.0公里,到達崑山南站
2、乘坐崑山159路,經過3站, 到達馬鞍山路思常路站
3、步行約290米,到達思常路馬鞍山路站
4、乘坐崑山c1路,經過14站, 到達鍾南街首末站
5、步行約250米,到達鍾南街站
6、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15站, 到達桐涇北路站
7、步行約980米,到達蘇州市彩香實驗中學...
『伍』 蘇州哪所初中比較不錯彩香中學和園區五中 是不是排名靠後了
是的 排名不好 像好一點的 市區 立達 草橋 平江 振華 園區星海 新區新區一中 蘇州外國語
『陸』 江蘇省蘇州市有哪些初中
金閶區
• 蘇州實驗中學 • 蘇州市彩香中學 • 蘇州市第一中學分校
• 蘇州市第四中學 • 蘇州市第五中學 • 蘇州市第十二中學
• 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中學 • 蘇州外國語學校 • 蘇州新區第二中學
平江區
• 蘇州大學附屬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
• 蘇州工業園區勝浦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學 • 蘇州工業園區育才中學
• 蘇州市第三中學 • 蘇州市第六中學 • 蘇州市第二十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九中學 • 蘇州市景范中學 • 蘇州市平江中學
• 蘇州鐵道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 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
滄浪區
• 蘇州市草橋實驗中學 • 蘇州市第一中學校 • 蘇州市第十中學
• 蘇州市第十四中學 • 蘇州市第十七中學 • 蘇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 蘇州市二十六中學 • 蘇州市立達中學 • 蘇州市覓渡中學
• 蘇州市南環中學 • 蘇州市振吳中學 • 蘇州中學
虎丘區
• 蘇州市橫塘中學 • 蘇州市滸墅關新區中學 • 蘇州市滸墅關中學
• 蘇州市文昌實驗中學
吳中區
• 東吳外國語師范學校 • 蘇州藍纓學校 • 蘇州市吳中區藏書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車坊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城西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渡村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郭巷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橫涇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浦庄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石公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蘇苑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迎春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用直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越溪中學 • 蘇州市吳中區鎮湖中學 •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香山中學
• 吳中區木瀆鎮第三中學
相城區
• 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 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太平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通安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學
• 蘇州市相城區湘城中學
常熟
• 常熟市白茆中學 • 常熟市碧溪中學 • 常熟市大義中學
• 常熟市第五中學 • 常熟市第六中學 • 常熟市第九中學
• 常熟市東張中學 • 常熟市董浜中學 • 常熟市福山中學
• 常熟市古里中學 • 常熟市海虞中學 • 常熟市何市中學
• 常熟市滸浦中學 • 常熟市昆承中學 • 常熟市練塘中學
• 常熟市梅李中學 • 常熟市淼泉中學 • 常熟市莫城中學
• 常熟市藕渠中學 • 常熟市任陽鎮成人教育中心校 • 常熟市任陽中學
• 常熟市沙家浜中學 • 常熟市實驗中學 • 常熟市唐市中學
• 常熟市外國語學校 • 常熟市王莊中學 • 常熟市吳市中學
• 常熟市孝友中學 • 常熟市謝橋中學 • 常熟市辛庄中學
• 常熟市興隆中學 • 常熟市徐市中學 • 常熟市楊園中學
• 常熟市冶塘中學 • 常熟市張橋中學 • 常熟市趙市中學
• 常熟市珍門中學 • 常熟市支塘中學 • 常熟市中學
• 常熟中學
• 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 • 張家港市晨陽中學 • 張家港市大新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
• 張家港市第六中學 • 張家港市第七中學 • 張家港市東萊中學
• 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 張家港市港口中學 • 張家港市後塍中學
• 張家港市護漕港中學 • 張家港市錦豐中學 • 張家港市梁豐實驗學校
• 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 張家港市妙橋中學 • 張家港市南豐中學
•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 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 • 張家港市西張中學
• 張家港市香山中學 • 張家港市永聯學校
• 華東台商子女學校 • 崑山市巴城中學 • 崑山市兵希中學
• 崑山市城北中學 • 崑山市大市中學 • 崑山市第一中學
• 崑山市第二中學 • 崑山市澱山湖中學 • 崑山市葛江中學
• 崑山市花橋中學 • 崑山市錦溪中學 • 崑山市陸家中學
• 崑山市陸楊中學 • 崑山市南港中學 • 崑山市蓬朗中學
• 崑山市石牌中學 • 崑山市石浦中學 • 崑山市亭林中學
• 崑山市新鎮中學 • 崑山市秀峰中學 • 崑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 崑山市玉山鎮廟燈學校 • 崑山市玉山中學 • 崑山市張浦中學
• 崑山市正儀中學 • 崑山市周市中學 • 崑山市周庄中學
• 崑山中學
• 蘆墟第二中學 • 蘇州科技學院附屬中學 • 吳江南麻中學
• 吳江市八都中學 • 吳江市北厙中學 • 吳江市橫扇中學
• 吳江市金家壩中學 • 吳江市黎里第二中學 • 吳江市黎里中學
• 吳江市蘆墟中學 • 吳江市梅堰中學 • 吳江市廟港中學
• 吳江市平望第二中學 • 吳江市平望中學 • 吳江市七都中學
• 吳江市青雲中學 • 吳江市盛澤第一中學 • 吳江市盛澤第二中學
• 吳江市盛澤中學 • 吳江市松陵第一中學 • 吳江市松陵第三中學
• 吳江市桃源中學 • 吳江市同里中學 • 吳江市屯村中學
• 吳江市菀坪中學 • 吳江市莘塔中學 • 吳江市震澤第一中學
• 吳江市震澤中學 • 吳江市中學
• 太倉市城廂婁東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板橋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南郊中學
• 太倉市城廂鎮新毛中學 • 太倉市第一中學 • 太倉市第二中學
• 太倉市浮橋中學 • 太倉市歸庄中學 • 太倉市璜涇中學
• 太倉市金浪中學 • 太倉市老閘學校 • 太倉市瀏河鎮新塘學校
• 太倉市瀏家港中學 • 太倉市陸渡中學 • 太倉市鹿河中學
• 太倉市沙溪第二中學 • 太倉市沙溪鎮直塘中學 • 太倉市實驗中學
• 太倉市雙鳳中學 • 太倉市體育中學 • 太倉市新湖中學
• 太倉市岳王中學。
『柒』 蘇州彩香中學的教學質量怎樣
辦學2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靠質量立校的方針」,視教育質量為生命線,狠抓教學常規管理。中考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都大幅超市平均;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成績顯著,其中有79人次獲全國獎,136人次獲江蘇省級獎,每年都有大批同學考取重點高中,考取重點高中的學生占應屆畢業生人數的40%,據蘇中、十中統計有280人、350人分別被錄取。02年有165人錄取重點高中,03年有169人錄取重點高中,04年在四所民辦中學大幅度擴招的情況下,仍有152人被星級學校錄取。05屆畢業生總體情況看好,單是今年初三年級物理、化學競賽就取得了優異成績:
『捌』 江蘇省蘇州市的初中都有哪些 我要全部 謝謝
蘇州所有中學:
姑蘇區
立達滄浪
立達胥江
蘇州中學園區校
平江中學
振華中學
景范中學
草橋中學
南環中學
蘇州第十二中學
蘇州第十六中學
蘇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蘇州市第三十中學
蘇州市覓渡中學
彩香中學(市一中分校)
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吳中區
木瀆實驗中學
南行實驗中學
東山莫厘中學
臨湖第一中學
臨湖實驗中學
橫涇中學
越溪中學
藏書中學
胥口中學
光福中學
西山中學
香山中學
長橋中學
甪直甫里中學
郭巷中學
城西中學
迎春中學
碧波中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蘇州石湖中學
園區
星海實驗中學初中部
星港學校初中部
星灣學校初中部
景城學校初中部
東沙湖學校初中部
星洲學校初中部
園區第十中學
金雞湖學校初中部
獨墅湖學校初中部
青劍湖學校初中部
園區一中
園區五中
園區六中
斜塘學校初中部
園區八中
蓮花學校初中部
婁葑學校初中部
唯亭學校初中部
新區
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初中部
蘇州高新區第二中學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
蘇州學府中學
蘇州文昌實驗中學校
陽山實驗初中
蘇州高新區第五中學
通安中學
高新區第三中學
相城區
相城實驗中學
蠡口中學
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私立重點中學
蘇州外國語學校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
園區外國語學校
北外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
『玖』 蘇州的中學是彩香好還是第一初級中學好 急!!!
這個就要看個人感覺了嗎。蘇州市彩香中學是蘇州市人民政府於1984年創辦的一所與城市居新村相配套的新型初級中學。校園佔地面積231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320平方米。地處蘇州古城區與高新技術開發區之間的黃金地段,臨近蘇州市人民政府。是江蘇省首批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學校有建制班級28個,師生1400名左右。 二十年來,學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從最初創辦時的兩個班級發展到最多時的36個班級,成為蘇州市規模最大、教育質量最好的初級中學之一。蘇州市第一初級中學校是一所具有近六十年辦學歷史的省級示範初中,學校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眾多明清古建點綴其間,其中尤以具有500年悠久歷史的『惠蔭園』著稱。學校自辦學以來,培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程耿東、著名作家蘇童、書畫名家王錫麟、葉敘玄、傑出歌唱家顧欣等一大批社會精英。近年來,學校注重內涵發展,堅持質量立校,追求「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辦學理念,辦學業績顯著。學校擁有一支由大市學科帶頭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市教壇新秀、首席教師、碩士研究生等組成的骨幹教師隊伍,已成為蘇州市一所知名的優質初中校。從資料上看兩所學校都是很不錯的學校。但是彩香標注了具體的情況。總之就要看自己的認識了。
『拾』 蘇州各初中學校排名
彩香實驗中學2019年升學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