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深圳校園文化

深圳校園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6-21 21:49:52

Ⅰ 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的校園文化


校徽釋義
圖案核心以校名「百合外國語學校」之「合」字為設計元素,簡潔、明快。旋轉45度的正方形,由正形(綠色)、負形(白色)兩部分組合而成。正形形似漢字「合」,寓意「合眾人之力」、和諧融洽,體現「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負形形似英文字母「A」,寓意「做最好的自己」。
圖案上半部分形似一座山峰,寓意百外人勇於攀登、不懈追求的精神;下半部分形似一顆鑽石,寓意百外學子歷經琢磨而熠熠生輝。
整個圖案內方外圓,剛柔相濟。寓意百外學子兼具個性鮮明、富有激情和懂得合作、善於溝通的優秀品質。
「2002」表明學校創建時間。圖案外環中的「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是深圳外國語學校創校校長龔國祥先生手書。
圖案色彩採用百合外國語學校主色調——綠色,代表生機、活力,富有強烈的生命力。

創意設計:劉啟明
設計時間:2014年6月


《遠方》
歌詞:
遠方(作詞:蘇拉)你的笑容我的目光因為這個校園特別明亮我的希望你的夢想從這里勇敢揚帆起航愛國求知天天向上我們一同走過年少時光笑的溫暖痛的堅強所有美好故事不會遺忘You can fly with me揮動夢想的翅膀let's fly away天空多麼寬廣Youcanflywithme未來充滿著陽光let'sflyaway我們飛向遠方
《辦一所溫暖的學校》

簡介:社會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快速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絢爛多彩。然而,精神的匱乏與心靈的焦躁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人類自古以來也一直在追求著心靈的溫潤,精神的愉悅,這些追求在今天顯得尤為強烈。「溫暖」的體驗同樣是每個人孜孜以求的狀態。本書將以「溫暖」為主題,梳理總結作者及其教育同仁在「辦一所溫暖學校」方面的思考和做法,旨在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師生生活品質。
書中結合了大量的實例,讓我們了解到溫暖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師與學生由溫暖而產生極大的教與學的動力。教育不應扭曲學生的人性,學校要充滿生命的活力。本書的作者正是在努力把這一信念轉化為辦學的實踐。本書就是他們認識逐步深化,實踐日漸豐富的成果,相信對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會有所啟迪。
圖書主編:本書主編鄔曉莉,1988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曾在北京高校擔任兩年大學英語教師,1990年深圳外國語學校籌建時調入,現任深圳外國語學校分校校長、深圳市福田區人大代表。曾參與編寫了全國外語學校精讀教材《新綜合英語教材》;獨立編寫了65萬字的《演短劇學英語》系列叢書,並出版《愛的叮嚀》一書。2000年被評為「深圳十佳青年教師」、「深圳市首批名師」、「深圳中青年骨幹教師」;2003年被評為「深圳市英語學科帶頭人」。

Ⅱ 深圳市龍城高級中學的校園文化

快樂學習 學校作為廣東省首批50所「新課程改革樣本學校」,率先推出了「262」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了「組合式」課程、「分層走班式」教學、學分制管理;推行了成長記錄袋式的多元評價方式。中華武術等50多門校本課程等個性化教學模式已經深入龍城課堂。快樂生活 圖書館20萬冊藏書任你書海遨遊;高速網路免費任你沖浪;「溫馨熱線」與你「快樂有約」;校園保安系統和24小時應急中心保你時刻拼敢;美味可口的麥當勞每周與你有約。 快樂成長 龍韻舞蹈隊、藝術體操、機器人、動漫社、雙截棍社、武術社、街舞社等40多個社團讓你盡顯風采。 校園廣播和電視台為你提供展示個性魅力的舞台,體育藝術節和科技/社團文化節充分顯示活躍的校園文化氣氛。 校園環境 學校設備設施齊備,全部達到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標准。 多媒體平台和櫃式空調進入所有課堂,電子閱覽室擁有電腦200台;膳食中心、大型超市、醫療中心、應急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一應俱全。學生公寓配備有儲物櫃和公用IC電話,所有宿舍配備了空調;太陽能熱水、純凈水飲水機;學校設有學生生活服務中心和學生書屋、教師咖啡廳、洗衣部等。 學校擁有一個體育館、一個游泳館、一個音樂廳、一大一小兩個塑膠跑道環繞足球場、12個籃球場、4個排球場、10個羽毛球場、2個網球場。

Ⅲ 深圳中學的校園文化

校徽 學校標志釋義:校標由高山、大海、太陽三個意象組成。
壁立千仞,不拒細壤;滄海無涯,不擇細流。惟其「主動發展,共同成長,不斷超越」(學校的辦學理念)才能以生之有涯而隨海之無涯,以身之跬步而凌峰之絕頂,成為橫絕滄海,覽小眾山的太陽。太陽是深中學子的象徵——他們能自主發現和實現個人的潛能,成為他們最好的自己;而且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尊重自然,關愛他人,服務社會,造福世界,並且樂在其中。 校歌 《鳳凰花又開》
《鳳凰花又開》是深圳中學的校歌(另一首校歌是《鳳凰木》)。由女音樂人李戈譜曲,深圳中學的一位老師作詞。寫成後,李戈首先找到陳楚生試唱,所以這首歌最初的版本是陳楚生唱的。後來深圳中學找到了水木年華來唱這首歌(水木年華的專輯中有收錄這首歌)。
歌詞
暖暖的海風輕輕地吹來 鳳凰花又盛開
遠遠地浮起一片片紅雲 我的夢做了起來
如今我早已在鳳凰樹下歌唱
難忘記那個夏日 校園外徘徊期待
暖暖的海風輕輕地吹來 鳳凰花又盛開
我感到時間它過得真快
歲月不將人待 花枝在風中搖擺
我的旅程怎麼 怎麼能夠懈怠
鳳凰花又開回回令我感慨
鳳凰花又開 朵朵叫我珍愛
鳳凰花又開 回回令我感慨
鳳凰花又開 朵朵叫我珍愛
暖暖的海風輕輕地吹來
鳳凰花又盛開
我知道不久我就要離開 瀟灑地去了又來
花兒一樣的年華 花兒一樣的世界
飄飄的雲綵帶著我的心飛到天外
鳳凰花又開 回回令我感慨
鳳凰花又開 朵朵叫我珍愛
鳳凰花又開 回回令我感慨
鳳凰花又開 朵朵叫我珍愛 社團組織 深圳中學有學校團委、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委員會、學長團等學生組織,舉辦過校長杯足球賽、深中杯籃球賽、體育節、文化藝術節、文化講壇、深中論壇、學科周、專家講座等系列活動。合唱團、管樂團、舞蹈團、義工聯、話劇社、天文社、跑酷社、模擬聯合國協會、全球中學生大熊貓保護組織等五十餘個學生社團組織,是深中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自主個性發展的重要平台。深圳中學知名的三大藝術團體合唱團、管樂團、舞蹈團多次在國際藝術比賽中獲得金獎。僅在三屆全國藝展中,就拿了全部項目的14個全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引人注目的合唱團曾連續三年獲得國際奧林匹克合唱大賽金獎。 文化刊物 深中還有自己的校園媒體並創有刊物《涅槃周刊》、《深中日報》、《Visionary Monthly》雜志、《深中年鑒》、《NOVAMonthly》、《新深中》、《葦思》。這些媒體都是由學生編輯並發行,每種刊物都有不同的特色。如;《深中日報》每天出版,具有很強的實效性;《新深中》主要注重校內的時事解析;《NOVAMonthly》是對外文刊物的翻譯,有助於同學拓展視野;《深中年鑒》是對深中一年做出總結的刊物,也是當屆畢業生的紀念冊。
《涅槃周刊》
《涅槃周刊》是深圳唯一一家中學生獨立媒體,以建設公民社會為辦刊理念。《涅槃周刊》於2009年12月9日首發創刊號,分為四個版塊:聚焦、人物、觀點、文化。
從開始的免費發行,到收費發行維持運作;從開始只在深圳中學一所學校發行,到包括深圳,廣州的很多所頂尖高中發行;從無人問津的校內雜志,到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學生媒體,《涅槃周刊》正一步一步沉著地向前邁進。
《Visionary Monthly》
《Visionary Monthly》 是一本全深圳第一家由中學生自主編寫,自主經營的全英文月刊。月刊由一開始的校內國際體系發行,發展到全深中,全市,讀者群體還包括了外國友人。雜志主要由學生寫作的英文小說,散文,時事評論文組成。囊括了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雜志包括每期主題版,文學寫作版,雜文時事版,音樂藝術版。
《葦思》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草木之質,固然羸弱,因能思考方顯其高貴與強大。這種精神,當是體現在這本雜志里的。《葦思》則選取學生中優秀的哲學類文章,探索人類精神世界的重大命題。通過這些媒體,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自由地與人交流,並深入思考我們所在社會的現狀。
《Nova Monthly》 《Nova Monthly》是一本由深圳中學學生獨立運作的翻譯月刊。該雜志的文章來源主要是《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紐約客》、《讀者文摘》等西方權威媒體。雜志內容主要為嚴肅的社會、經濟話題,也有可能涉及到政治、商業、文化等各方面的內容。

Ⅳ 深圳外國語學校的學校文化

深圳外國語學校辦學目標:「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
深圳外國語學校培養目標:「全面發展+外語特長」
深圳外國語學校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深圳外國語學校辦學思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強校、科研興校。」
深圳外國語學校教學理念:「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營造「平等和諧、健康向上」育人環境;構建「互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踐,培養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深圳外國語學校課堂教學理念:「啟發·互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
校徽釋義:墨綠色橢圓形內有行進中的帆船,象徵「深外」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校訓:愛國 求知
校風:文明 進取 求實 創新
教風:教書育人 治學嚴謹
學風:勤奮博學 尊師友愛
辦學方針:適應需要,提高素質,培養特長,服務經濟
辦學目標:把學校辦成一所高質量、有特色的現代化學

Ⅳ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校園文化

辦學理念:「對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其涵義是,學校的一切教育行為要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當前發展,更要以為每一位學生的一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出發點和歸宿,要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承擔責任。
培養目標:「培養人格健全、學力寬厚、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校訓:「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其涵義我們理解為:勤勞儉朴,奮發有為;嚴密細致,謙虛謹慎;踏實穩重,實事求是;變革鼎新,創建特色。
校風:「厚德 誠信 民主 求真」。其涵義是:德性寬厚,德行深遠;正心誠意,恪守信用;平等友愛,團結和諧;熱愛科學,追求真理。
教風:「博學 愛生 樂教 善導」。其涵義是:學識淵博,熱愛學生,樂於教育,善於指導。
學風:「勵志 勤學 善思 篤行」。其涵義是:奮發致志,刻苦學習,善於思考,持之以恆。

Ⅵ 深圳校園文化設計師

十一運會會徽以「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整體結構創意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華」字,代表此次運動會是全中國人民的一次體育盛會;其中造型語言借鑒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在點明「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的同時還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徵意義;會徽整體圖形創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同心結」的概念,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會徽發布儀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濟南舉行。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大剛等集體創作的 「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圖案最終被選定為十一運會會徽。 據專家介紹,會徽設計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東文化傳統特色的特徵元素。會徽中的幾何形構成元素來源於山東濟南出土的戰國時期「錯綠松石銅豆」上的「幾何勾連雷紋」和西漢時期「規矩紋銅鏡」上的規矩紋飾,文化內涵深厚;會徽選用的色彩取材於山東傳統木版年畫中的顏色,蘊含了山東民間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其中的「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還代表了奧林匹克五環色彩;同時,會徽表現手法輕松、活潑、現代,既體現了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又表現出現代山東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新形象。十一運會會徽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產生。在徵集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征作品3040件。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09年10月在山東舉辦
十一運會會徽取名為「和諧中華、活力山東」。會徽圖案特點鮮明、風格獨特、內涵豐富。會徽以「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圖形中含有多種運動項目,形態之間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諧共存,體現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的精神和理念;同時,以「運動人形」作為會徽主形態,充分體現了 「以人為本」的時代特點。[[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十一運會會徽取名為「和諧中華、活力山東」。會徽圖案特點鮮明、風格獨特、內涵豐富。會徽以「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圖形中含有多種運動項目,形態之間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諧共存,體現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的精神和理念;同時,以「運動人形」作為會徽主形態,充分體現了 「以人為本」的時代特點。[[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Ⅶ 深圳市育才中學的校園文化

新育才精神:激情、使命、行動、創新、榮譽學校願景:養具有愛國情操、國際胸懷和世界內眼光的新一容代,為不同個性的學生孕育更加光明的未來。學校價值觀 ; 成就學生終身—— 我們的教育是著眼學生的素質,成就學生良好的終身質。
教學管理創新—— 我們追求對教育管理的創新,保持與時代的發展同步。
誠信正直奉獻—— 我們秉持信任、誠實的原則,遵從教師操守,富有愛心,盡職盡責。 校訓: 博學明理 慎思求真
教風: 謹學善導 彰德力行
學風: 篤學善思 博取求實

Ⅷ 深圳廣播電視大學的校園文化

學校以學生滿意為第一目標,一切工作圍繞學生需要,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學校堅持「優質發展」的辦學理念,通過對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優質的服務、優質的辦學系統和優質的管理來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涵蓋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師生網上互動空間、網上學習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圖書資料閱覽、多渠道信息發布、多種形式咨詢服務以及後勤保障等方面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學校建有雙向閉路電視教學與監控系統、文字/音像/多媒體電腦閱覽室、在線學習室、多媒體課室、多功能演播廳、多功能階梯教室、大型電子顯示屏、自行開發的遠程教育作業批改與管理系統(單機版)、電大歷年試題自動查詢系統以及基於VPN城域網的校園網、遠程教學平台、辦公自動化系統、雙向視頻遠程教學系統、遠程巡考系統等30多個現代化項目,可為教學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與服務。1999年被教育部電教辦和中央電大評為「全國電大教學現代化先進單位」,被中央電大評為「全國電大信得過考點」;同年,被教育部高教司確定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的全國首批省級電大之一;2000年、2001年和2004年連續3次被評為「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2002年上半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專家組對試點項目研究工作的中期評估;2003年被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定為「廣東省信息化示範單位」;2006年3月,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該校「2004-2005年度深圳市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6月24日至27日,教育部對深圳電大開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進行總結性評估。教育部評估專家組認為深圳電大的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學校正在努力實施教育部批準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全校師生,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大改革力度,突出辦學特色,將「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全面推向深入,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建設終身教育體系以及深圳市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Ⅸ 深圳翰林學校的校園文化

校訓:博學篤志,砥德礪行
校風:求實創新,和諧共進
教風:敬業、精業、樂業
學風:樂學、善思、勤奮、進取
博學篤志,砥德礪行
——翰林學校校訓解讀
「博學」,選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語出《論語 子張》),意為學習的面要廣博;「篤」,堅定。「篤志」(出自《荀子 修身》),意思是意志堅定,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明確的志向,並且努力去實踐。
「博學篤志」連在一起,意思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知識門類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必須廣博地學習,才能登上事業的高峰。要樹立遠大的志向,人生才有目標和追求。漫漫人生路上,無論碰到什麼困難和挫折,決不能卻步,決不能被小小的挫折、小小的困難擊垮。百折不撓、堅定意志,才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砥德礪行」,原為「砥身礪行」(語出《梁書·儒林傳序》),意思是要不斷磨練道德和品行。我們將「砥德礪行」作為校訓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在強調,不但要有廣博的學識和堅定的意志,還要有「德」,還要有優秀的品行。
「博學篤志,砥德礪行」,前者強調的是才,後者強調的是德,只有兩者高度完美的結合,才能德才兼備。
以「博學篤志,砥德礪行」這八個字為校訓,包含了對廣博學識的要求,包含了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包含了遠大的抱負與理想的樹立,也包含了讓我們的莘莘學子成為身體力行的實幹家的內涵,能較充分體現我校傳承中華文化、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
求實創新,和諧共進
——翰林學校校風解讀
求實創新,意即講求實際,求真務實,不斷去探索,敢於去突破,大膽去創造。
和諧共進,意即團結、協調、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求實創新」也可以理解為求真務實,實實在在,不搞花架子,學校的教育、教學等各種活動……一切為了師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在講求實效、求真務實的基礎上結合新課改,敢於闖,勇於試,大膽去突破條條框框的限制,探索出適合學生實際和我校發展的新路子,真正為民族的未來負責,為學生的發展奠基,努力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具有實踐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和諧共進」,強調在新的時期干群之間、師師之間和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配合適當,各方面的團結合作;強調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是學生、教師和學校全方位的和諧發展。
「求實創新,和諧共進」作為學校校風,可以看成是全校上下的共同追求,師生共同的奮斗目標。要真正成為現實,還需要經過大家的努力踐行和不懈追求。
樂學 善思 勤奮 進取
——翰林學校學風解讀
樂學,善思,勤奮,進取,就是快樂學習,善於思考,勤快奮發,積極向上。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好之、樂之,說明學習與情感、態度、意志有密切的關系,惟有「樂學」才是最高的學習境界,才可產生最大的學習動力。
樂學的同時也要善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但要思,還要善思。善思,才能發現問題,善思,也才能解決問題,才能不斷進步。
同樣,我們也要勤奮,也要進取。勤奮和進取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學生時代養成了這種精神與態度,就能讓人終生受用不盡;沒有養成,就不會有實干精神,人生就很難與成功相伴。
「樂學 善思 勤奮 進取」是我校的學風。翰林學校的每一位同學都要讓這八個字成為自己的座右銘。

熱點內容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