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龍港中學
㈠ 蒼南縣江南中學入學分值
到蘇州汽車南站。倒查確定。上車站到達站發車時間車型票價(元)座位數余票終點站蘇州南站龍港10:00卧鋪高二225.02626蒼南蘇州南站北龍港11:20大型高一111.04747北龍港
㈡ 鹽都區第二批十佳勵志少年事跡
1、顧芳芳,女,1994.9出生,樓王鎮姚顧村人,市聾啞學校學生。顧芳芳從小失去了聽力,為給她治病父母花光了積蓄,5歲被送到市康復中心語訓班學習3年,8歲進入了市聾啞學校。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芳芳利用假日刻苦學習各種技能。10歲她開始參加市少年宮少兒舞蹈班的學習,模特培訓對於幾乎沒有聽力的芳芳是何等艱難,但她通過辛勤的付出終於獲得了回報:07年獲「未來之星」東方青少年才藝總動員全國少兒模特大賽少兒B組金獎,同年又榮獲「魅力之星」全國總決賽少年A組模特組合金獎,還因此被評為區「十佳文明新事」。07年5月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突出貢獻獎」,09年4月參加江蘇省殘疾人藝術會演,獨舞獲二等獎。
2、劉星宇,男,1997.12出生,葛武小學五(2)班學生。從小父母離異,5年前父親又離家出走,劉星宇與70多歲的爺爺靠每月300元的低保金生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不僅孝敬老人,團結同學,還懂得節儉持家,幫助爺爺料理家務。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每學期都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干」。他還是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在09年春學期中撿到內裝2000元和手機的包還給失主,拒絕了失主的感謝金。
3、於世海,男,1994.6出生,第一初中初二(2)班學生。於世海11歲和13歲時相繼失去了父親和母親,從此他就與綴學的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離去讓他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但也讓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姐姐的關愛,老師、同學們的幫助讓他迅速從悲傷中走了出來。他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初中,由於各方面表現突出,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4、宋琳,女,1994.8出生,龍岡中學高一(16)班學生。7年前,宋琳的父親病故,母親靠著親戚的資助獨自撫養雙胞胎姐弟。雖然生活很困難,但媽媽十分重視姐弟倆的學習,將宋琳送到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英語口語練習班。宋琳還曾獲得了英語口語比賽的全國銅獎、江蘇三等獎。
5、葛裕菲,女,1993.12出生,葛武鎮葛武村三組人,市聾啞學校學生。葛裕菲,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出生10個月時因打針導致耳聾。她自強自立,熱愛生活。12歲開始參加游泳訓練,在江蘇省殘疾人運動會及省少年游泳錦標S15級比賽中獲6枚金牌,在全國聾人錦標賽中獲得銀牌,還榮獲第二十屆聾奧會選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08年被評為「區三好學生」。
6、王明,男,1997.5出生,北龍港小學五(1)班學生。王明是個腦癱兒,幾乎全身癱瘓僅右手能寫字,每天扶著椅子一步步挪到學校。在家裡,他總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習上更是嚴格要求自己,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他還是學校的剪紙協會成員,作品多次參加觀摩展覽。
7、秦夢秋,女,1999.9 出生,潘黃實驗學校五(3)班學生。8歲那年,秦夢秋的父親病故。為了養活夢秋和姐姐,今年已經48歲的母親雖然身患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還是堅持上班。懂事的夢秋心疼媽媽,很早就學會了做家務,幫媽媽分擔責任。生活的困難阻擋不了夢秋的前進,她愛好廣泛,課余時間,她要不在圖書館閱讀課外讀物,領會知識的浩瀚,要不你會在足球場上找到她,她可是校足球隊的一員。對夢秋來說,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對生活充滿信心。
8、呂露,女,1999.2出生,尚庄小學五(2)班學生。11年前呂露被領養,年邁的爺爺奶奶和雙腿殘疾的爸爸艱難地把她拉扯大。但懂事的小呂露6歲起就開始幫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還從來沒有影響過學習。她不僅各科學習成績很優秀,而且班級管理工作也完成得出色,今年還組織安排了班級「為教師喝彩」慶教師節主題班會。她也獲得了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拾金不昧好少年」、「綠色環保小衛士」等榮譽稱號。
9、羅凡,女,1997.1出生,北龍港小學六(3)班學生。羅凡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打工養活一家人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不幸的是在工地打工的父親從高處跌落,全身癱瘓,包工頭卻逃之夭夭,母親為了照顧父親,也失去了打工機會,一家人就靠幾畝薄地和村裡的資助生活。但是羅凡不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學習成績很優異,興趣愛好也很廣泛,唱歌、畫畫、剪紙都很突出,特別是在校剪紙比賽中多次獲獎,並參加觀摩展覽。羅凡生活上也很懂事,每晚幫助爸爸按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她還很熱心,關心同學,5.12地震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錢。每年都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10、王正芳,女,1999.3出生,潘黃實驗學校五(1)班學生。8歲時王正芳的父親病故,家裡為給父親治病欠下了一大筆債。母親沒有文化,在飯店打雜每月掙300元維持生活,不幸的是兩年後爺爺又去世了。孝順的小正芳非常懂事,經常幫助奶奶和媽媽做家務。小正芳自立自強,關愛同學,協助老師做那些愛去游戲廳、網吧同學們的思想工作。她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同學們一起進步,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㈢ 有誰認識曾在鹽城市北龍港初中教地理的武宏偉老師
你人肉一下不就可以了
㈣ 蒼南龍港江南中學有全免半免嗎
到蘇州汽車南站。倒查確定。
上車站 到達站 發車時間 車型 票價(元) 座位數 余票 終點站
蘇州南站 龍港 10:00 卧鋪高二 225.0 26 26 蒼南
蘇州南站 北龍港 11:20 大型高一 111.0 47 47 北龍港
㈤ 北龍港初級中學2002年初一二班
該校創辦於1958年,位於鹽城市西南邊陲北龍港社區。學校佔地面積48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526平方米,現有教學班11個,在校學生418人,教職工82人。校園規劃合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有圖書室、實驗室、多媒體室、計算機室和塑膠田徑場等,教學設施齊備,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近幾年來,在區教育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的辦學宗旨,形成「愛國立志,發憤讀書」的校訓,營造 「團結奮進,嚴謹規范」的校風,發揚「愛生敬業,求精奉獻」的教風,倡導「勤奮謙虛,求真創新」的學風,走「高質量輕負擔、強教研提素質、樹特色促發展」的強校之路。堅持教育教學為中心,狠抓學校常規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師生上下一致、齊心協力,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不斷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牢固樹立「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理念,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把握主旋律,弘揚時代精神,開啟誠信之門,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深入開展扶貧助學活動,開展「愛祖國、愛家鄉,樹理想,見行動」徵文活動、演講比賽,組織法制報告會、校園文化藝術節、書畫展、模擬法庭等內涵豐富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動,使德育貼近學生的實際
,讓學生在活動中思想受到啟迪,情感得以升華。先後被表彰為「區文明單位」、「區德育先進校」、「常規管理三星級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德育先進校」「花園式學校」、「十佳校園」、「區十佳校園」「市級綠色學校」,邁上了內涵發展、科學發展的道路。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已發展成為「管理人文化、教學規范化、設施現代化、辦學特色化」的農村初中。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一定會倍加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為鹽都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㈥ 北龍港初中是公辦還是民辦,我想看看可不可以復讀,這樣可以考上一個中學,因為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復讀一年
你說的北龍港是不是江蘇鹽城的,如是北龍港初中隸屬於鹽城鹽都縣教育局,是公辦學校,如果你要復讀要到鹽城市或鹽都縣去找復讀學校,推薦你到鹽都縣教師進修學校,他們每年都辦復讀班,希望能幫助到你
㈦ 鹽城市區,大豐市,東台市,阜寧縣,響水縣,各個地區的高中名稱,包括職中,中專,技校在內,謝謝
鹽城市第五中學鹽都縣體育學校江蘇省鹽城中學鹽城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鹽城市第八中學鹽城市第三中學鹽城市第一中學江蘇省鹽城商業學校鹽城師范專科學校附屬學校鹽城市城區教育局教研室鹽城市第二中學鹽城市第十中學江蘇省鹽城市紡織工業學校鹽城市第九中學鹽城市第四中學江蘇省鹽城經濟開發區中學鹽城市城區南洋中學鹽城市城區新興中學鹽城市明達中學鹽南職業中學鹽阜中學鹽阜中學
鹽都縣鳳凰橋實驗學校鹽都縣龍岡中學鹽都縣郭猛中學鹽都縣澤夫中學鹽都縣尚庄中學鹽都縣樓王中學鹽都縣時楊中學鹽都縣伍佑中學鹽都縣大岡中學鹽都縣步鳳中學鹽都縣馬溝中學
江蘇省響水中學響水縣第二中學響水縣第三中學響水縣第四中學響水縣小尖中學響水縣周集中學響水縣張集中學響水縣黃圩中學響水縣運河中學響水縣六套中學響水縣小街中學響水縣七套中學江蘇省黃海農場新盪學校江蘇省黃海農場中學江蘇省灌東鹽場中學響水縣陳港中學響水縣雙港中學響水縣南河中學響水縣平建中學響水縣東風中學響水縣海安集中學響水縣老舍中學江蘇響水第二中學
濱海縣第二中學濱海縣第三中學濱海縣第四中學濱海縣第五中學濱海縣明達中學江蘇省濱海中學中國共產黨濱海縣委黨校濱海胰大套中學濱海縣獐溝中學濱海縣正紅鎮人民政府舊河中學濱海縣通榆中學濱海縣五汛中學濱海縣八灘第二中學濱海縣八灘宋尖中學濱海縣八灘中學濱海港鎮淤尖中學濱海港鎮中信中學濱海縣陳濤中學濱海縣陸集中學現代教育中心濱海縣私立中學
阜寧縣明達中學阜寧縣容山中學阜寧縣三灶鎮九灶實驗學校阜寧縣吳灘中學阜寧縣新世紀實驗中學阜寧縣志強高考復習班江蘇省阜寧中學阜寧縣郭墅鎮張庄中學阜寧縣姜灣私立學校阜寧縣新溝晨光中學阜寧縣新溝振興中學阜寧縣新溝鎮實驗學校阜寧縣東崔中學阜寧縣碩集群益學校阜寧縣育才中學阜寧縣陳集中學阜寧縣羊寨中學阜寧縣益林中學阜寧縣東溝中學阜寧縣陳良中學阜寧縣溝墩中學阜寧縣吳灘恆利中學
江蘇省射陽中學射陽縣第二中學射陽縣第六中學射陽縣第四中學射陽縣第五中學射陽縣明達中學射陽縣農村財務輔導學校射陽縣實驗級中學射陽縣衛生進修學校射陽縣耦耕中學射陽縣盤灣中學射陽縣特庸中學江蘇省鹽城中學新洋分校射陽縣新生中學射陽縣長盪中學射陽縣黃尖高級職業中學射陽縣黃尖中學射陽縣洋馬中學江蘇省射陽鹽場中學射陽縣海通中學射陽縣大興中學射陽縣華成學校射陽縣臨海成人中心學校射陽縣臨海中學射陽縣鮑墩中學射陽縣千秋中學江蘇省國營臨海農場中學江蘇省國營淮海農場職工子弟學校射陽縣陳洋中學射陽縣通洋中學射陽縣紅旗中學射陽縣四明中學射陽縣阜余中學射陽縣海河中學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射陽縣職業教育中心校
建湖縣第二中學建湖縣第三中學建湖縣近湖中學建湖縣西葛中學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建湖縣蘆溝中學建湖縣馬沿中學建湖縣沿河中學建湖縣慶豐中學建湖縣岡南中學建湖縣上岡鎮明照中學建湖縣上岡鎮中學江蘇省上岡中學建湖縣永豐中學建湖縣鍾庄中學建湖縣建陽中學建湖縣高作中學建湖縣顏單中學上岡高級中學建湖外國語學校
東台市城北中學東台市城南中學東台市創新學校東台市第三中學東台市東台鎮范公中學東台市東台鎮蟒河中學東台市東台鎮台東中學東台市東台鎮灶西中學東台市東台鎮正團中學江蘇省東台中學東台市時堰中學東台市溱東鎮中學東台市後港鎮沈波中學東台市後港鎮中學東台市台南鎮中學東台市第三職業中學東台市廉貽鎮第二中學東台市廉貽鎮中學東台市五烈鎮三聯中學東台市五烈鎮同安中學東台市廣山鎮中學東台市安豐第二中學東台市安豐鎮光明中學東台市安豐鎮新安中學東台市安豐中學東台市富安鎮丁庄中學東台市富安鎮富安中學東台市富東鎮中學東台市南沈灶鎮包灶中學東台市南沈灶鎮中學東台市梁垛鎮大壩中學東台市梁垛鎮中學東台市三倉鎮區中學東台市三倉鎮一倉中學東台市三倉中學東台市許河鎮高元中學東台市許河鎮楊河中學東台市許河鎮中學東台市唐洋中學東台市新街鎮中學東台市三倉鎮新農中學江蘇省國營弓京港農場學校東台市弓京港鎮新東中學東台市弓京港鎮中學東台市曹丿鎮下舍中學東台市曹丿鎮中學東台市新曹鎮中學江蘇省國營新曹農場中學東台市頭灶鎮六灶中學東台市頭灶鎮中學東台市四灶鎮改善中學東台市四灶鎮七灶聯中東台市四灶鎮嚴灶中學東台市四灶鎮中學東台市海豐鎮中學東台市第一中學東台市新農鄉教育管理委員會四灶鎮改善聯中
大豐市第二中學大豐市第六中學大豐市第三中學大豐市第四中學大豐市第五中學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大豐市劉庄中學大豐市白駒中學大豐市第七中學大豐市小海中學大豐市大橋中學大豐市南陽中學大豐市三龍中學大豐市新豐中學江蘇省國營弓京港農場
鹽城市交通技工學校鹽城市城區青墩鄉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城區張庄鄉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城區永豐鄉人民政府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城區新興職業高級中學鹽城市黃海職業技術學校鹽城市城區新興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城區南洋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物資職工中等專業學校鹽城市第二職業中學鹽城市第一職業中學鹽城市農機職工學校江蘇省中華會計函授學校鹽城分校鹽城市總工會幹部學校鹽城市職工學校鹽城市經濟管理幹部學校鹽城市水利職工學校鹽城市商業職工學校鹽城市技師學校鹽城建築工程學校
鹽都縣北龍港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南洋職業高級中學鹽都縣糧食職工學校鹽都縣農機職工學校鹽都縣衛生進修學校鹽都縣鄉鎮企業職工學校鹽城市鹽城職業高級中學(鹽城市水上小學)鹽城市教師進修學校鹽都縣供銷社職工學校鹽都縣水利職工學校鹽都縣便倉鄉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馬溝鄉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北蔣初級中學(職業中學)鹽都縣學富鄉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大縱湖鄉成人中心校鹽都縣步鳳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伍佑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鹽南建築職業學校鹽城市大岡職業高級中學鹽城市潘黃職業高級中學鹽都縣潘黃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鞍湖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尚庄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樓王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都縣農機汽訓隊鹽城高等師范學校
響水縣第二職業中學響水縣職業中學響水縣教師進修學校
濱海縣第二職業中學濱海縣供銷學校濱海縣糧食職工學校濱海縣紡織工業職工學校濱海縣職工學校濱海縣教師進修學校濱海縣職業中學濱海縣農業機械化職工學校濱海縣機械工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濱海縣建設職工學校濱海縣私立中學
阜寧縣溝墩職業中學阜寧縣益林職業中學阜寧縣張庄職業中學阜寧縣三灶職業中學阜寧縣施庄職業中學阜寧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阜寧縣教師進修學校阜寧縣衛生進修學校阜寧縣職工學校阜寧縣糧食職工學校阜寧縣商業職工學校阜寧縣交通職工學校
射陽縣鄉鎮企業職工學校射陽縣黃尖職業高級中學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射陽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射陽縣教師進修學校射陽縣農業機械化學校射陽縣衛生進修學校射陽縣交通職工學校射陽縣建設職工學校射陽縣農業幹部學校射陽縣糧食職工學校江蘇省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射陽縣函授站射陽縣供銷職工學校射陽縣職工學校射陽縣商業職工學校
建湖縣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建湖縣輕工業職工學校建湖縣工業職工學校建湖縣商業職工學校建湖縣職工學校建湖縣物資職工學校建湖縣職業高級中學建湖縣蔣營鎮成人中心校建湖縣慶豐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建湖縣上岡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建湖縣教師進修學校建湖縣岡西農業工程職業學校建湖縣建築職工學校建湖縣糧食職工學校建湖縣技工學校建湖縣供銷職工學校
揚州市旅遊學校江蘇省揚州職業高級中學東台市技工學校江蘇省中華會計函授學校鹽城分校東台函授站東台市紡織職工學校東台市物資職工學校東台市教師進修學校東台市職業中學東台市第二職業高中東台市第三職業中學東台市鄉鎮工業幹部學校鹽城市東台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東台市建設職工學校東台市輕工職工學校東台市職工學校東台市供銷職工學校東台市八里鄉成人教育中心校東台市四灶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東台市曹丿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東台市三倉鎮成人教育中心樣東台市許河鎮成教中心校東台市富東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東台市安豐鎮成人教育中心東台市台東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東台市溱東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東台市化工職工學校東台市交通局職工學校東台市新農鄉教育管理委員會四灶鎮改善聯中
大豐市草廟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大豐市洋心窪鄉成人教育中心校大豐市通商鎮成人教育中心校鹽城市大豐市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大豐市供銷職工學校大豐市糧食職工學校大豐市商業職工學校大豐市建設職業學校大豐市鄉鎮企業職工學校大豐市豐富職業中學大豐市三龍職業中學大豐市大中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大豐市大中鎮職業中學大豐市小海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大豐市小海職業中學大豐市南團鄉職業中學大豐市西團職業中學大豐市白駒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大豐市水產職業學校大豐市職業學校大豐市技工學校蘇州財經函授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大豐函授站江蘇省中華函授學校鹽城分校大豐函授站大豐市交通職工學校江蘇省國營弓京港農場
㈧ 鹽都區北龍港初級中學六年級教師是哪些人
只說重點:
鹽都區北龍港初級中學六年級的教師,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和辦公室。
立馬就知道了。
㈨ 江蘇鹽城在哪裡呀
]鹽城概況面積 16972平方千米
河湖面積 2700多平方千米(萬河之都)
人口 815萬(2008年底)
語言 鹽城話
郵編 224000
機動車牌號 蘇J
區號 0515
拼音 Yancheng Shi
區劃 轄兩個市轄區,5個縣及兩個縣級市。
市樹 : 冬青、銀杏
市花 : 紫薇、枯枝牡丹
經緯度: 北緯32.85°~34.2 ° 、 東經 119.57°~120.45°
註:鹽城的標志是丹頂鶴(仙鶴)和麋鹿(神鹿)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鹽城市位於江蘇省北部偏東地域,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北、西北與淮安市相連,東北隔大淮河與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總面積16972平方公里,是江蘇省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市。其中市轄區面積1779平方公里;總人口815萬人(2008年底),其中市轄區158.65萬人(亭湖區83.90萬,鹽都區74.75萬)。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屬淮安府;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
06以來,鹽城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加快全市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建設進度,一手加大10個重大前期項目推進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上半年八類十大重點工程及重大前期項目推進情況通報如下:
文化教育1、鹽城工學院
鹽城工學院是江蘇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創建於1958年,始名鹽城工學院。1961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為鹽城工業專科學校,1962年7月因國家經濟困難而停辦。1977年12月經江蘇省革委會批准恢復建校,時稱南京工學院鹽城分院,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再度定名為鹽城工業專科學校。1996年5月,經教育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鹽城工業專科學校和創建於1985年的鹽城職業大學合並建立鹽城工學院。2000年2月鹽城會計學校並入鹽城工學院。
鹽城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農、管、文多學科相結合的培養高等應用型本專科人才的省屬普通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一校三區,校園佔地2283.7畝,校舍建築總面積3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學校設有經濟與管理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高職學院、民辦博雅學院、遠程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共10個二級學院和材料工程系、建築工程系、紡織工程系、基礎教學部、社會科學部、大學外語教學部、實驗教學部、體育部等8個教學系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700人,教職工1130名,其中專任教師681名,教授33名,副教授等副高職人員215名,講師、工程師等中職人員396名。
2、鹽城師范學院
鹽城師范學院是一所省屬高等師範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蘇沿海開放城市鹽城市市區。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鹽城師范專科學校和原鹽城教育學院合並組建。2002年,創建於1958年的國家級重點中專鹽城商業學校並入師院。
鹽城師范專科學校創建於1958年;1963年,停辦;1976年,建立江蘇師范學院鹽城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重建鹽城師范專科學校。鹽城教育學院的前身為鹽城教師進修學院,創建於1959年;1969年,停辦;1979年復辦;1983年,更名為鹽城教育學院。
學院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13916人,其中本科生12410人。設有文學院、經濟法政學院、社會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美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商學院、城市與資源環境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電子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還設有1個民辦二級學院黃海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227人,其中專任教師829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級職稱人員69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34人,博士53人、碩士363人,另有在讀博士研究生4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75人。有31名教師被南京大學、華東師大、同濟大學、河海大學、蘇州大學、徐州師大、安徽師大等高校聘為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導師。學院還從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聘請了93名兼職教授。英語等專業長期聘有外籍教師任教。
學院現有37個本科專業,其中師范類專業16個,非師范類專業21個。擁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和「動物學」等2個江蘇省高校重點建設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應用數學」等8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企業管理」等5個校級扶持建設學科。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1個,「漢語言文學」、「英語」等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思想政治教育」等校級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9個。
3、江蘇省鹽城中學
江蘇省鹽城中學坐落於黃海之濱、東方濕地、革命老區鹽城。積80年之厚蘊,育英無數,載譽滿園。新中國成立後,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首批重點中學。其後又被省教育廳列為全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9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又被省教育廳首批轉評為「四星級學校」。
翻開校友錄,鹽中人倍感自豪。外交部原部長、著名外交家喬冠華,全國政協原秘書長朱訓,解放軍總後原政委、上將周克玉,中國中科院院士王詩宬,工程院院士孫九林、李立浧,台灣原「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和原「陸軍總司令」陳廷寵等均是鹽城中學的畢業生。舉世矚目的神舟五號、六號、七號飛船凝結著鹽城中學20餘名校友的智慧和心血;聯合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封東來等已經卓然翹楚…… [編輯本段]交通通訊鹽城市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四種運輸方式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具有先進的電信通信網和便利的郵政網。全市交通郵電業的從業人數約15萬人。2005年7月鐵路陸續開通,拉近了蘇南蘇北的距離,推動了鹽城經濟的快速發展。
鐵路
1987年,由鹽城、淮安、南通三市聯合提出了修建淮鹽通鐵路的構想。1998年9月,鹽城段鐵路全線開工,工程總投資17億元。2002年12月,新長鐵路鹽城段順利通過部、省兩級驗收,該市的鐵路由建設管理轉入運營階段。2005年7月1日新長鐵路開行全國直通旅客列車。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列火車途徑鹽城火車站,可以直達北京、哈爾濱、太原、成都、青島等城市。
公路
204國道,204國道在市區內原名「通榆路」,近些年改稱「開放大道」,是市區東部的主幹道。這條路歷史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北宋時期,范仲淹曾在鹽城任地方官,當時鹽城沿海地區常常受海水入侵,他便主持修建了一道大堤,被稱作「范公堤」,後來滄海桑田,大堤以東逐漸變成了土地,原來的大堤逐漸成了大路,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通榆路」。
寧靖鹽高速公路,在鹽城市區以西方向,向南最遠可至南京,向北可至連雲港,它基本與東邊的沿海高速平行,這兩條高速公路是鹽城境內重要的高速公路。
航空
鹽城機場,IATA代碼YNZ,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南洋鎮境內,距市中心直線距離約8.3公里,並和寧鹽、連鹽、淮鹽、鹽通等高速公路連接。鹽城機場2000年3月29日正式通航,飛行跑道長2200米,飛行區等級為4C,設計年旅客吞吐量30萬人次。目前已開通鹽城至北京、廣州、韓國等地航班。鹽城南洋機場已經成功晉級國家一類航空開放口岸,將於近期開通多條國際定期航線,並向外國籍航空器開放,同時,鹽城南洋機場國際空港配套工程也將於近日開工,包括跑道延長、新建2號國際候機樓及邊防海關綜合樓工程,韓國首爾航線也將由目前的國際定期包機航班變更為國際定期航班。2009年6月21日開通鹽城——香港航班,每周一、五兩班,10∶55從香港起飛,13∶25到達鹽城,14∶10從鹽城起飛,16∶40到達香港。 [編輯本段]區劃人口鹽城下轄2區、5縣,代管2個縣級市: